打印

平利古城墙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平利古城墙

平利古城墙

这是第几次来看平利古城墙?实在记不清楚了,每有朋友问及古城风貌,在提及竹溪县城东门后,必然会提及平利县城北坡处的古城墙。

本县治所成立于明成化十二年,西元1476年,迄今已然543年了。平利呢,四建四迁的县治所在地,最终确定于今天的白土营。前三次分别为秦楚交界之关垭,石牛河口及古声口。清嘉庆初,经略大臣额勒登保,率兵在鄂西、川北、陕南一带镇压白莲教义军,见古声口城地势“偏窄低洼,无险可凭”,遂于嘉庆7年(1802年)向清廷奏请移治于白土营(即今城)。平利县治迄今217年矣。

嘉庆8年(1803年),任奎光知县,筑城墙735丈5尺,高一丈六尽,厚一五尺。始有东、西、南三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北有箭楼一座。城墙上建的大炮台三座,设东、西、南3门(民国28年,增辟北门),南扩奎城,造庐设厩,为800兵丁栖身牧马之所。继任知县石珩接手竣工。嘉庆9年(1804年),加修书宝、祀典坛庙等,后建西瓮城,5道城门,城垛齐全,门上有楼;修主街1条,东西长245丈6尺7寸,计有大什字、小什字等小街道10余条,经两年修建基本完工。

沿新城人民路西行,折而北向,径北侧小巷子行,走前所未走之路,寻找以前未曾得见的新景,移步换景,楼房相同,巷子或异,然而总是失望了。忽然见到一门,阶梯直达北部五峰山,石门雕花,高大宏伟,古制框架,听老人说是亲近建设,只有古城墙值得一看,旧巷子道,旧县署或可一览,余无可观者。遂西行,寻巷道,问小径,通过曲里拐弯的便道,迷失于平利的古街了。

这是一条曲折的小径,如果空中鸟瞰,似乎可见田字格吧?我们是笔划线上走动,空白处似乎是旧时居所,以曲里折弯的小径,把两边的住房分成格子,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前后总有狭窄的,细细长长的通道,道子口深处望去,有一种历史在深处的隐藏感。由着脚步走,听着身边的平利老人的口述,询问当年事旧时人,总有漂泊无依的空虚涌上心头。

旧城墙泥土夯实,土层清晰,数人高,数米宽,数千米长,丁字拐样半包围着平利新城一角。以此观之,旧城极小,占地面积仅为今天县城十几分之一了。也有一对年青的平利夫妻俩,兴致勃勃地前来观看,听着我向他们介绍平利历史,有一点怪怪地。由古城墙北侧一段西行,正中一平台,可观看新城全景,阶梯盘旋曲折,数尺宽窄,直下却到老正街了。正中为旧时县署,有老人向前来的游客介绍此地旧事,五十余年吧,老人说,此地木楼多,瓦屋密,街道窄,用火危险大,一年秋燥天干,忽然“走水”。二楼上的人如下饺子样纷纷跳下来,就在这片街上,老人来来回回地划圈,后来就迁离此地了,语气中浓浓的失意。县城居北,面南而望,这儿却是五峰山之正当位处啊。如今最兴旺的女娲文化广场,不就是正处于这儿的正南正中直线上么?

老人不愿意再细说,遗憾地走开,我们便也细细寻找古老的气息,当然也是残破败坏的遗迹了。处处夹杂修复补䄌的地方,新旧融洽,古近混和,别有一番滋味的。女娲文化广场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北侧一处,茶业局,你没听说过吧。我县有一个茶叶办,这个茶业局是不是与茶叶办一样?可旁边有个牌子是老干部局,又有一个安全生产监管局牌子。茶业局不知成立于何时,这里面很有意味。近年来,平利成为 西北名茶大县,早在唐代平利就被列为全国八大茶区之一,清朝乾隆年间平利茶成为贡茶。“平利女娲茶” 成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名茶百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长安十里茶园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最后,我们是不会忘记烈士陵园的,也就是革命烈士纪念馆,这儿也是县治之南,方便回家的路途,可惜,很可惜,陵园门紧紧封闭,只好看看站立于陵园之北广场的廖乾五石像了。 2018年7月1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龙门村的廖乾五故居名列其中。

廖乾五(1886年2月18日-1930年9月3日),原名正元,又名华龙,化名刘省三,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龙门人。  早年曾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反对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政府的斗争。1922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政治、军事干部。历任中共汉口地委委员,“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党代表,国民革命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党代表,革命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委员,总政治部秘书长,20军党代表,中共湖南省军委书记。廖乾五为建立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高级政治工作干部。


廖乾五牺牲时未留下任何后代,他的一生,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199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在平利县中学塑建廖乾五纪念像。陕西省平利县烈士陵园,矗立着一座廖乾五的雕像,昭彰着他的丰功伟绩,供后人瞻仰和缅怀,纪念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伟大贡献。

     





秦楚交界处,平利县治第一址。








忽见此景心头喜

新屋偎依旧墙建

夯土层层依稀见

老人细说前朝事

数米城墙多门户,里面居然有洞天

丁字拐处

哦,城墙面有安门户

平利夫妻听古旧

瓦院层层,天井俨然

老正街上红星存,屋檐之上高高照

旧屋新车排列紧

铺板商埠旧模样

天井之下又一院

旧县署内

旧时县署直通北,坐北朝南阳光亮


老人细说县署事

青砖旧屋

巷子狭窄

数十年前样式

古旧屋破窗户烂,扬尘蛛网密密布

新铺开门旧埠铺板

又见拐弯巷子深

女娲曾经来此

五峰楼前风光

跨河一桥旗杆耸立

茶业局与老干局

桥上风光

炸苞谷花哟

河岸边

挺胸昂首的平利姑娘






桥上

河上

河下

且上烈士陵园,革命公园



公园路上,阶梯亭子



革命烈士纪念馆,大门紧闭无法进

廖乾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