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百鸟朝凤》讨论会发言摘要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百鸟朝凤》讨论会发言摘要

电影《百鸟朝凤》讨论会发言摘要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最近,有关非遗的电影《百鸟朝凤》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师生的极大兴趣,本教研室特于2016年5月30日举行了一次小型讨论会,现将与会者的发言摘编如下。

谢  欣(2014级硕士生):
        之前我先看过一个日本电影《红鳉鱼》,讲日本传统文化“落语”技艺的传承的问题。《百年朝凤》没有《红鳉鱼》的艺术性高,《百年朝凤》把唢呐文化的传承讲的太悲观了。  
前两天我在微信上看见田兆元老师说《百年朝凤》这个电影讲的是乡村文化的礼崩乐坏。我觉得田兆元老师的观点非常符合电影的实际,这个电影讲的不是艺术的衰落,而是礼乐传统的衰落,是唢呐在葬礼上的符号的作用,吹“两台”的怎样、“四台”的怎样、“八台”怎样、“百年朝凤”怎样,吹的人越多,在丧葬上的规格就越高。《百年朝凤》主要讲的是这个仪式的衰落而不是艺术的衰落。

徐美清(2014级硕士生):
        我还是觉得电影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因为看过多遍《霸王别姬》,所以在看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间将两者进行对比,特别是开始主人公学艺的过程,《霸王别姬》一开始讲的就是小程蝶衣学习京剧,但是两者一比,我觉得《百鸟朝凤》就被比下去了。电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非遗保护问题,《百鸟朝凤》只能说是一部很好的非遗宣传片。其实,它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影片中通过人物传递出来的那种情感,即师徒情,甚至可以说是父子情。因此,整部影片其实算是温情的。

庄茵茜(2014级硕士生):
        我自己看是蛮感动的,因为我主要是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很真诚,我觉得导演是在里面灌输了很多自己个人的感情进去,所以整个电影看上去很真,对有些问题的态度比较感性。但这个感性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文化观有点狭隘。唢呐是从波斯传过来的,其实它也有一个文化交融在里面,但是这个电影我感觉它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跟西方外来的现代文化完全对立起来。所以在这个电影里面,两代唢呐人的命运都比较悲惨,也受到现代化的一些侵害,像有些是手指施工的时候被割断,有些是去化工厂被毒气毒倒,可以看出导演好像是对现代化有点排斥。非遗确实很宝贵,但我觉得它如果要适应时代,自身也是要发生改变的,这样唢呐才可以继续生存下去。

朱笑雪(2015级研究生):
        电影其实讲的其实是传统的、儒家的伦理关系。但传统应该适应现代变化,礼教的消失也不见得一定是悲剧。另一方面,电影看中的是非遗中的人文意蕴,即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提到的“灵韵”
  
鄢玉菲(2015级研究生):
        对笑雪刚刚讲的伦理关系,我觉得可以扩大到一种乡村的社会秩序,乡村的社会秩序的解体并不代表不好,解体必然会重建,自有其规律。下面针对电影中的几个细节,谈谈自己的想法。首先,是电影中的音乐。影片的主题是唢呐,但是整个影片我都没有听到一首完整的《百鸟朝凤》,电影中令我觉得更惊艳的反而是师徒几人在树林里学鸟叫,惟妙惟肖。可以说音乐问题确实是电影的一个薄弱环节。其次,是在唢呐PK西洋乐队的情节处理上。我原本以为最后唢呐作为传统音乐的代表,会战胜西洋乐队的,但是结果却是二者打起来了。这一处理不知是导演故意的还是本身就是无解的。再者,是影片中的师徒关系。这一传统的师徒关系与现在以经济基础为主的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严厉却细节处见温情,更有人情味和情怀。

朱婧薇(2014级硕士生):
        在看电影前,我听了两遍《百鸟朝凤》的原曲,因为与之前自己听到的有差别,所以电影的背景音乐就让我觉得疑惑,可能导演是有意用一种悲壮的曲调渲染苍茫的感觉,但是让我从一开始就对这个片子有疑问。单纯从电影的角度来讲,与《霸王别姬》相比是有差距的。
一个非遗事项虽然不会一直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群体内保存,但在新的环境、新的时代、新的群体里发展是完全可以的,也可以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之前跟一位做汉绣的老师聊天,她自己在学校也是另一个科目的老师,同时将汉绣作为长期的兴趣学习、传承。所以很多人认为传承非遗的人少,其实并不少,也不是说那些技艺都已经灭绝了。

刘瑶垚(2014级硕士生):
        首先,最令我感触的是影片中师父和天鸣那段对话。因为天鸣的眼泪,因为“只有把唢呐吹进骨头缝里的人才能做焦家班的接班人,不看长相,不看技艺,看的是人品。与其说电影在哀叹民间技艺的江河日下,我更愿意说这是一部关于匠人史诗的绝唱,是非遗人的眼泪与坚守的史诗。焦三爷说自己是唢呐匠,在我看来,他对唢呐执着的爱绝对算得上是艺术,他应该是艺术家。这也是城市化与农村的冲突,也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但面对经济大潮,世界的变化,我们不能让农村拒绝城市化,也不能让非遗只停留在书本中。现代科技手段对于非遗来讲不是冲突,而是资源,我们应该谋求非遗与科技的更好结合。

聂  强(2015级硕士生):
        电影表达的是人们在当下的文化变迁过程中存在的困境。看似讲唢呐艺术,其实这门艺术不过是导演用来表达对传统文化没落的缅怀和祭奠,这是一种深沉的文化情怀,而不是单纯雅致的文艺情怀。从电影的叙事来看,存在两个典型的问题,一个是叙事不完整,比如电影叙述的文眼“百鸟朝凤”没有一次完整呈现;二是叙事转折太突兀,如游天鸣用芦苇吸水成功以后,他本身就是抗拒学唢呐的,加上师傅为难他让他天天去枯燥的吸水,按理说他成功之后是应该高兴,也感觉是松了一口气,他应该找个地方躲起来偷个懒才对,但电影中他高兴的状态超出了他应该的表现,显得过于夸张,从抗拒到兴奋没有过渡。
        我觉得非遗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的非遗,这个要传承并不难,保护也并不难。但是难的是文化层面的非遗保护,因为文化是需要更新的,需要跟随时代不断进步的,那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到底保护什么?保护到什么程度?这才是非遗保护最大的难题。在电影中,游天鸣已经到西安走过一遭,也见过西洋乐器,但他自始至终都只说承师命要传承唢呐技术,并没有表达自己到底喜不喜欢,也没有思考是不是要换一种方式去继承,所以我没有从这部片子看到一点积极的因素,只表达了哀怨和悲悯,这无疑是一种悲观主义的论调。

刘守华(文学院  教授):
        我说一下一个与这个专业和这个事业有关联的文化人的、一个老人的感受。我看的时候很感到激动,很受洗礼。我从锁啦王的身上看到了我自己和我熟悉的民间文化人的影子,是他的那种形象、那种感受引起了我很多的联想。这里有我们、我自己这几十年接触的民间艺人,像鄂西的刘德培,讲故事一辈子;伍家沟的民歌王;还有献身民间艺术一辈子的李征康、胡崇峻,就是献身于民间艺术的这一批人他们的灵魂和精神。这些人的特点就是以艺术,特别是民间艺术为自己的生命和归属。在艺术中寄托了他们的情感、智慧、道德。他们全部的身心都融汇在里面。民间艺术是这样的,做学问也是这样的:遭遇种种坎坷、种种风雨,但是矢志不渝。
        很多艺术家都是这样的,一些学者也是这样的,把他一辈子的心血全部都凝结在他的事业当中。像我们所熟悉的钟老,一直到一百岁的时候还是孜孜不倦的关心人民艺术,希望这份事业、这门学问能够发展,也就是这种人物。臧艺兵写的书《民歌与安魂》,就是写姚启华的家族的遭遇与曲折,不是简单的唱歌传承民间艺术,而是他心血的自然的流露。

陈建宪(文学院  教授):
        因为我在生产队的时候抄曲子抄了很多,对曲子特别敏感。对这个电影,还是要用文艺理论教给我们的基本办法来分析。文学批评的基本范畴有主题、人物、叙事、细节等这些,我们可以运用这些范畴来评判这部电影。成功的地方我觉得是人物,电影的人物很真实。电影里的人物并不是装腔作势,在生活中找不到,它很典型。焦三爷代表了民间各种技艺的师傅,比如说那种保守的心理,那种善良的、传统的授徒方法,坚持使用高远的志趣和价值标准,他做到自我尊重。有些细节转换过快,但是总体来说,细节还是挑选得很好。有些很震撼人的地方,比如说吹唢呐时血从唢呐流出来。
        两方面的毛病比较明显,一是电影叙事太传统,从徒弟求学到师傅去世,中间没有插叙倒叙,没有其他叙事手段。我们用西方的好莱坞电影比较,可以看出差别。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主题先行。《百鸟朝凤》有一个明显的导向,就是要宣传一种民间道德,一种仪式化的文化及它的命运。《百鸟朝凤》是一个河南的曲子,被放到黄土高原上面去。《百鸟朝凤》原本是一个欢快的曲子,在电影里却全是悲伤的旋律。他只是想借一个故事、符号来代表一种传统文化。这就产生了不能让人接受、理解的东西。比如说,如果艺术不能服务于观众,那它退出舞台是应该的,这个悲情的前提就变得不确定、不成立了,你是在为一个无意义的东西在牺牲,那就悲壮感就显得不是那么悲壮了,就变得滑稽了。

孙正国(文学院  教授)
        我想从专业和技术的结合这个角度理解这个电影的影响,我们现在做的很大的努力就是思考非遗如何与影像技术相结合,我们希望让这种技术可以打上我们专业的印记,这便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自己的学生可能做事不够,这个不够体现在两点:一是大家自身觉得影像对专业的价值不大,其实媒体手段的传播实在是太重要了。二是,还没有实质的行动。华东师范大学的张海岚博士,她原来是学习传播学,后来学习民俗学,我从她的身上看到的真的是对工作的热爱,她自己拍摄制作了很多影像记录片,最近为了在云南做茶的一个纪录片,在云南呆了一个月。但相比之下我们专业目前我们老师和同学在某些方向上还需要增加认识。不仅仅是专业本身理论性的思考,更多的是把这种理论思考转化为一种同样带有文化观念的一种记录,这也可以是我们专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张  静(文学院  讲师):
       我自己的家庭也有一些手艺在传承,以一个局内人的角度去看的话,不应该把传统看成是文物,它们总是会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会以其他的形式流传下去。现在网上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很高,形成了一股思潮,大家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个是认为它所弘扬的中国传统的匠人精神,另一个是对传统文化所遭遇的困境表示感同身受。但是对于文化的观念问题还是可以再思考,为什么一定要把传统作为文物来看待呢?传统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必须要随着我们生活的改变而改变。传统文化随农村生活的改变而消失,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可能为了保护这些文化,就让这些人继续保有之前的生活状况,那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二十多年,许多传统都在消逝,我自己作为这个家族出来的人,都没有把这当作一件很伤感的事情,因为这种消逝是必然的,它已经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也失去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现在这种“乡愁”,还有把传统的农业社会过度美化的潮流,或者是把过去过度美化的思想,难道不是反映出我们对现状的极度不满吗?难道跟当时的浪漫主义不是一样的想法吗?
        与学习国乐的朋友也进行了交流,其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许多宝贵的材料已经被记录下来了,许多工作也已经进行了很多,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这部片子最可取的一点在于它所传达的匠人精神,它表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焦三这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很深,包括他喝醉酒的那一段,他并不是首先去为社会服务,而是首先满足自身的需求。中国现在非常提倡匠人精神,就是指除了把它做为工作之外,应该具有一种情怀,具有一种责任感。

胥志强(文学院  讲师):
        从艺术角度我对电影的评价非常低,故事没有讲出非遗的重要性。我认为原因在于,电影主题本身就是很空洞的,所以它表现也就出问题了。实际上非遗这个理念相当的空洞。或者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说,相当的不走心。因为这样一种东西,它的表达自然会有一些不真实。
       那么非遗在今天为什么这么火,我觉得他与中产阶级的兴起有关。非遗运动实际上是完成中产阶段对自己的一个定位,是完成他们对世界的一种表达。所要表达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在一个技术的时代里,表达对技术的反思和对技术的反抗。它们追求一种能够表达人性的产品。那么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表达人性?那就是手工艺产品。另一方面,是对社会压制的反抗。把这种反抗投射出来,他需要一个乌托邦。如同电影里,金、木、水、火、土,五个村庄。这是一个神话式的非常和谐的世界。
       艺术这个东西,其实跟现代、跟技术,跟外在的东西关系不大,它是我们内心的表达,可能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越糟糕,人对艺术的追求越强烈。你的世界越黑暗,你的艺术越明亮。因此,民间艺术,你根本不用想象它会消亡的。

TOP

应时应景!赞一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