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仲富兰:《中国民俗学通论》(三卷本)

仲富兰:《中国民俗学通论》(三卷本)

编辑推荐
《中国民俗学通论》是作者仲富兰多年来潜心专研中国民俗学的一部全面、系统、创新的力作。为了写好这部著作,作者整整耗费了三十年的心血,从田野调查到遍读当代和前人的民俗学著作,作者站在学科前沿和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以较开阔的视野,率先提出了构架“民俗文化论”的理沦框架,逐步形成了“民俗传播沦”、“民俗资源沦”的理论观点,有别于前人和传统的民俗学理论体系。对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没是一个宝贵的贡献,具有填补学科空白的意义,不论是民俗学者还是民俗文化爱好者,都会从中受益。本卷是“民俗文化论”。

作者简介
仲富兰,男,汉族,上海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著有《中华风物探源》、《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现代民俗流变》、《民俗与文化杂谈》、《上海史迹与风土》、《图说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文化寻根》、《中国通•风俗礼仪》、《中国神秘文化百科知识》、《民俗传播学》、《江南民俗》、《老镜头:中国百年风物与民俗过眼录》等30多部著作,另有大量论著和文章散见于海内外报章杂志。

=============================



中国民俗学通论

卷一:民俗文化论

仲富兰 (作者)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4月1日
平装: 27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309107292
条形码: 9787309107296
商品尺寸:  22.8 x 15.8 x 1.6 cm
商品重量:  358 g
品牌: 复旦大学出版社

目录

绪论 建构中国民俗学的理论支点
一、写在前面的话
二、中国民俗学建构的艰难历程
三、从“文学”到“文化”的跨越
四、民俗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五、融合与交叉:走向新的综合
第一章 民俗的本质与对象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的本原
一、何谓“民俗”?
二、主体文化选择的结果
三、选择导致民俗的多样性
四、透视社会生活的广角镜
第二节 对民俗特质的表述
一、“民俗”语源与中国人的译述
二、众说歧出的“民俗”定义
三、民俗的基本问题
四、文化属性及其定义表述
第三节 学科存在的两个理论前提
一、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特性
二、物态与非物态的中介联系
三、民俗学研究的品格
第四节 多维视野中的民俗研究
一、趋吉避害的民俗基因
二、与时俱进的民俗心态
三、推陈出新的民俗变迁
四、物我交融的民俗生活
第二章 民俗学研究与整体民俗观
第一节 民俗层级与文化视角
一、“民俗文化学”的提出
二、民俗学本体的三个层级
三、民俗学本体的“研究视角”
第二节 关子整体的民俗观
一、人类生活的文化结晶
二、“现实的人”与社会的统一
三、民俗分析的四大要素
四、诸要素的衍化与整合
第三节 历久弥新的学科特色
一、边缘·横断·综合的现在之“学”
二、个性·世俗·互渗的发展流向
三、单向·双向·多向的交叉层面
第三章 民俗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点面结合的民俗结构
一、民俗——富有个性的文化事象
二、从“个体”到“模式”
三、民俗模式成因的外在结构
四、“场”理论与民俗的组合系统
第二节 隐显互动的复合形态
一、内核与外壳的互显互动
二、意象与言象的意义交集
三、心知与禁忌的外化呈现
四、思维与表征的领悟暗示
第三节 民俗的功能分析
一、表象与功能的状态转换
二、趋利避害的人心调节
三、维系稳定的世道规范
第四章 中国民俗的性质与特征
第一节 民俗“土壤”和生态分析
一、“山川凝浩气,物华启人文”
二、“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三、“天下为家,家国一体”
四、“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第二节 中国民俗的性质分析
一、符号迁移的滞缓效应
二、物化象征的传情达意
三、复合隐喻的约定俗成
四、人情冷暖的角色心理
第三节 中国民俗的传承特征
一、纵横交错的社会普同
二、约定俗成的模式整合
三、乡缘风土的人际协调
四、扬弃流变的今古贯通
第五章 知识共同体与民俗分类
第一节 民俗文化类型评估
一、推己及物的原始混融
二、人类进化的双向回流
三、庙堂江湖的交互渗透
四、民俗非遗的异同辨析
第二节 民俗学的分类探索
一、问题为中心与整体性思维
二、域外学者对分类的探索
三、神州前贤对分类的尝试
第三节 知识共同体与民俗学分类
一、非遗五部类与民俗学分类
二、肇建民俗知识共同体
三、民俗学分类之我见
第六章 超越冲突与复苏融合
第一节 超越主体心理的“复苏”
一、人的主体性与超越性
二、民俗意识的“超越”
三、超越还是变味?
四、民俗与心理躁动
第二节 民俗冲突与多元共生
一、个体行为与群体的调适
二、华夷同风与一体多元
三、“胡化”与“汉风”的相得益彰
第三节 民俗交流与民俗变异
一、隔离机制与交流形式
二、积累蔓延与民俗回归
三、生活观念与层次推进
四、观念萌动与向往未来
第七章 民俗的物态与非物态
第一节 物态象征的丰富世界
一、物质劳动与礼俗空间
二、农耕器具的民俗意义
三、节气文化与民众生计
四、物态与非物态的相辅相成
第二节 物态背后的丰富内涵
一、物质生产的伴随物
二、消费习俗的程式化展现
三、看不见的手和无声的调节
第三节 凝聚在物态上的“非物态”崇拜
一、复活再生的“法宝”
二、崇拜:双重的无意识
三、精神偶像:天、神、人
四、现代迷信的根源
第八章 民俗中的个体与群体
第一节 个体在民俗中的位置
一、彷徨中的个体生命认知
二、“合群的爱国的自大”
三、个体与群体浇铸的特殊性
第二节 和谐共存与和而不同
一、“狠斗私心一闪念”与“君子之交淡如水”
二、“和而不同”的独立人格观
三、馈赠礼俗在交往中的流变
四、人际交往的颠覆效应
第三节 乡缘地理与交感网络
一、“五缘”与民俗传承
二、“认老乡”的文化意义
三、姓名文化与谱牒之学
四、家族·家教·家风·家义
第九章 民俗行为与核心价值
第一节 民俗行为与人格塑造
一、外圆内方的处世信条
二、整体统合与个性内敛
三、和谐对称的造物象征
四、道法自然的色彩喜好
五、崇尚和顺的辟邪图腾
第二节 民俗行为的心理基础
一、群体感染与群体暗示
二、从众效应与时尚流行
三、东施效颦与盲目模仿
四、美学理想的自然流露
第三节 中国民俗与核心价值评说
一、经典价值观对民俗的影响
二、中国民俗的核心价值内涵
三、易经术数中的价值学说
四、中和方圆的价值解析

TOP



中国民俗学通论
卷二:民俗传播论

仲富兰 (作者)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4月1日
平装: 27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309107292
条形码: 9787309107296
商品尺寸:  22.8 x 15.8 x 1.6 cm
商品重量:  358 g
品牌: 复旦大学出版社


目录

绪论 文化视野下的民俗传播研究
一、民俗传播研究缘起
二、“民族志传播学”的启示
三、数字时代的硕大平台
四、传播的历史和民俗寻绎
五、没有传播就没有民俗
六、需要“大胆地朝前走”
第一章 民俗传播要素与环境分析
第一节 民俗与传播的交叉研究
一、民俗在传播中形成
二、传播乃民俗研究之枢纽
三、民俗变革的弹性机制
第二节 民俗传播的要素分析
一、构成民俗传播的要素框架
二、民俗传播的信源分析
三、民俗传播的模式分析
四、民俗传播的传受者分析
五、民俗传播的信息内容分析
第三节 民俗传播研究的生态环境
一、跨界与融合:诸多学科的联系
二、民俗传播的信息环境
三、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环境
第二章 民俗传播与符号理论
第一节 符号理论的学术史梳理
一、三个关键词与三个研究方向
二、国内符号学研究简述
三、当代符号学研究的文化指向
第二节 符号理论对民俗传播的建构意义
一、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
二、符号是民俗传播的代码
三、意义结构的解析与传播
四、民俗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
第三节 符号——信息传达的意义载体
一、民俗符号的意义表达
二、民俗符号的感知原则
三、民俗符号的内在结构
第四节 符号传播与民俗传承
一、符号环境与认知环境
二、编码与解码的互动
三、传受共通的符号交流
四、传者与受者的心理积淀
五、媒介与民俗传承
第三章 民俗传播:表征与意蕴
第一节 象征:民俗表征的独特结构
一、民俗传播符号的一般结构
二、象征符号的分类表述
三、象征符号的现实指向性
第二节 谐音:民俗传播的会意表征
一、谐音民俗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
二、非语言传播中的谐音文化
三、互联网流行词汇与谐音
第三节 神话:民俗传说的历史意蕴
一、神话等语言类型的神秘符号
二、口头传承的原始文化结晶
三、神话传说与民俗行为叙事
四、原型符号在传播中的意蕴
第四章 传播仪式与传播形态
第一节 仪式:传播中的时空节点
一、仪式作为民俗传播符号
二、仪式传播的文化内涵
三、仪式传播的空间特征
四、仪式传播与文化记忆诠释
第二节 史前民俗符号的传播形态
一、还有民俗的“原生态”吗?
二、史前民俗传播形态
三、古老信息的符号“刻画”
第三节 传播三态:本真态.再生态。新生态
一、从本真态到再生态
二、从再生态到新生态
三、上古社会媒介形态演化
第五章 民俗传播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传播机制的三个要素
一、社会组织与主导意识形态
二、传播运行的“媒介操纵者”
三、地方名人介人民俗传播
第二节 民俗媒介的传播机制
一、约定俗成的口耳传播
二、公共空间与传播机制
三、标志程式的共性传播
四、民俗艺术的视听传播
第三节 民俗传播的载体与组织
一、家族教育与家学传播
二、帮会行规的精神依附
三、信仰聚会的传播纽结
第六章 传播语境与信息扩散
第一节 传播的语境、情景与口碑
一、传受双方的会意语境
二、意义生成的传播情境
三、人际传播的褒扬口碑
第二节 色彩斑斓的传播流向
一、跨文化传播交流渠道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传播辐射
三、空间中的扩播流向
四、时间上的递传流向
第三节 力度受制的传播流程
一、传受双方从兴起到接受
二、信息的扩散与回馈
三、市井散播和文化滤筛
四、习惯制涉和地域抗衡
第七章 民俗信息的语言编码
第一节 芸芸众生的传播“编码”
一、副语言习俗:人类早期的“编码”
二、以物代意到文字的出现
三、作为信息单元的文字符号
四、传播编码与信息储备
第二节 信息编码的意义表达
一、系统、形象与逻辑表达
二、编码与解码的集体性
三、“简单一复杂一简单”:编码与时代
第三节 编码的语言载体
一、民间口语、俗语与熟语
二、方言与地方民俗传承
三、民间行话与秘密语
第八章 民俗信息与非语言传播
第一节 非语言传播的特殊符号
一、非语言传播的概念
二、值得探究的史前媒介生态
三、标志语与实物记事
四、招幌标志与商业生活
五、特殊音响的非语言传播
第二节 非语言传播的媒介形态
一、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
二、媒介形态的融合
三、非语言传播媒介分析
第三节 地缘特征、人口流动与非语言传播
一、传统民俗地缘的一般特征
二、近代农民向城市流动及境遇
三、人口流动与民俗变革
第九章 社会记忆与心理结构
第一节 考察社会记忆的传播特点
一、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
二、历史瞬间的珍贵记忆
三、社会记忆的异同共生
第二节 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心理结构
一、主体心理结构认知
二、心理结构的传播层次
三、心理“共通意识”及其改造
第三节 主体心理积淀与社会记忆
一、独具特色的传播结构
二、“主体心理积淀”及其形式
三、人与环境互动的认识空间

TOP



中国民俗学通论

卷三:民俗资源论

仲富兰 (作者)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4月1日
平装: 28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30910790X
条形码: 9787309107906
商品尺寸:  22.8 x 15.6 x 1.6 cm
商品重量:  440 g
品牌: 复旦大学出版社

目录

绪论 社会转型与新民俗资源观
一、社会转型中的“资源”认知
二、民俗学研究须向“资源”领域拓展
三、民俗资源分类与形态要素
四、民俗资源研究的路径建构
五、关于新民俗资源观
六、民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第一章 民俗资源:概念与分类系统
第一节 人类资源观的演变
一、关于资源概念的阐释
二、对“信息资源”的再认识
三、社会资源的延伸与拓展
四、民俗资源:新“四库”全书
第二节 民俗资源的分类系统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资源分类
二、都市民俗学的学科体系分析
三、都市民俗与资源守护
四、亟待保护的都市民俗资源类型
第三节 民俗资源分类的组合系统
一、资源的传播和价值实现
二、纵横交错的资源“组合系统”
三、支撑资源组合系统的四大支柱
第二章 民俗资源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传统节日与资源内涵
一、传统节日的传承之路
二、清明节文化内涵再认识
三、民族生命意识的传承
四、“七夕”、“中秋”文化内涵辨析
五、消费主义与民俗资源
第二节 民俗资源的特征
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二、变异与稳定的结合
三、衰减与递增的过程
四、传统与时尚的转换
第三节 共享与持久的文化盛宴
一、民俗资源的共享特征
二、民俗资源的耐久特征
三、读图时代的民俗资源
第三章 都市民俗与资源集合
第一节 民俗资源集聚与留存
一、五方杂处的资源集聚
二、中西习俗的兼容并蓄
三、都市资源的留存与守护
第二节 民俗资源的层次与衍生
一、民俗资源的三个层次
二、民俗资源的价值展示
三、传统习俗在都市的衍生
第三节 物态与非物态的资源整合
一、两种形态资源的整合
二、非物质形态资源的保护
三、非物质形态资源的转换
第四节 多样性与集合性统一
一、民俗资源的多样性
二、民俗资源的同一性
三、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
第四章 研究民俗资源的维度与视角
第一节 历时性:人口资源再生
一、生育文化与人口资源
二、人口再生与民俗流变
三、当代生养习俗的嬗变
四、“银发浪潮”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共时性:民族资源发展
一、空间格局:资源保护与地域条件
二、民俗内涵:资源利用与传播形态
三、未来走向:文化诉求与要素表达
四、民众参与:持续发展与商业模式
第三节 乡土视角:承载乡愁的宝贵资源
一、乡缘风土与知识传承
二、水在江南民俗中的核心价值
三、香包凝聚乡土情
四、佛教与江南民俗的三个案例
第四节 海洋视角:广阔无尽的资源优势
一、“下海庙”与古代上海人文资源
二、妈祖信仰与上海民俗传播
三、镇海祈福与信众祀奉
四、走向蔚蓝的大海
第五章 民俗资源与文化创意
第一节 民俗资源与创意产业
一、非遗传承与符号传播
二、非遗传播与文化创意
三、非遗创意特点辨析
四、融汇古今与创新诉求
第二节 民俗资源与传媒互动
一、民俗节日的文化价值
二、民俗仪式与传播工具
三、民俗资源凝聚珍贵记忆
四、“内容为王”与意义传达
第三节 数字技术与节日创意
一、民俗符号的内在结构
二、数字媒介与民俗传承
三、微信时代的节俗传播
四、移动互联网与节日新媒体
第六章 民俗资源的价值内涵
第一节 人文内涵与国学价值
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义
二、天人合一的哲理意义
三、不变求变的开端意义
四、辟邪纳福的社会意义
第二节 尊老敬贤的家国传统
一、尊敬老者的文化传统
二、“敬老”尚需“崇文”
三、孝亲敬老的民俗积淀
四、尊老敬贤的人情魅力
第三节 民俗流变与人文价值
一、“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财富
二、传统馈赠给当代人的厚礼
三、开拓创新与文化品格塑造
第四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巨大空间
一、守护民俗资源的核心价值
二、旅游与节日资源的叠加效应
三、三种力量制约着价值实现
第七章 传统节日与古镇资源保护
第一节 节日资源保护与认同
一、传统节日资源的文化价值
二、现实的巨大反差
三、传统节日蕴涵的文化认同
四、过节模式要革故鼎新
第二节 非遗资源保护与开发
一、保护资源需克服浮躁心态
二、重在挖掘资源内涵
三、庄严仪式中的珍贵记忆
第三节 古镇资源保护路径探寻
一、从“古镇三要素”说起
二、古镇文脉的精神载体
三、活化古镇的故事与传说
四、民俗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
第四节 保护方式与手段的创新
一、节日民俗资源演进规律
二、传媒改变民俗资源走向
三、激活民俗资源创新力
第八章 资源开发与文创产业发展
第一节 承载乡愁的美丽中国
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二、“山水城市”诸要素分析
三、山水城市的民俗特征
四、山水城市需要民俗创意
第二节 从民俗资源到文创产业
一、民族手工艺品文创新态势
二、亟须提升原创力度
三、连接文化市场,对接高新技术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是地域的核心资源
二、“黑牡丹”与上海苏州河整治
三、苏州河生机与城市生态空间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强国
第一节 厚积薄发与酒文化创意
一、酒资源与上海民俗
二、酒与一座城市的兴起
三、别具特色的上海酒俗
四、开启上海酒文化创意之路
第二节 古镇保护与未来家园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古镇发展
二、找准自身的核心资源
三、文化记忆与古镇资源空间
四、提升创新力度,找准表现形式
第三节 寻找消逝的文化记忆
一、“民俗资源开发”的十二字诀
二、开发与“历史文化”结缘
三、当今资源开发的紧迫问题
四、让文化记忆告诉未来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TOP

祝贺!

TOP

哎呀,没有pdf格式的啊。今天在图书馆刚看了前两本。仲老师原来是学哲学出身的,怪不得这么能写。现在知道民俗文化学原来最早是仲老师提出来,后来钟敬文提倡。大体上是用来区别民间文学化的民俗学。今天还看了高丙中老师的书。高老师提出了民俗生活论,这是摆脱原先民俗事项化,提出整体观的策略化路径。
下个礼拜再去图书馆把仲老师的第三本看了,似乎有一些和新民俗有关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