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九期非遗沙龙】殡葬:人生的最后礼仪

【第九期非遗沙龙】殡葬:人生的最后礼仪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文/学生王先)2015年5月27日(周三)晚19:30~22:00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读书沙龙如期举行,7:25朱林国、姜维龙、王先、麻江伟、李丹娉、辛坤龙等13位同学准时来到非遗办公室参加今晚的话题讨论。本次非遗沙龙,所读文章为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教授的《殡葬改革与农民利益》。陈华文教授的这篇文章利用数据统计模式,展示了殡葬改革对农民而言弊大于利的事实,并对殡葬改革做了一定的思考。
  孟老师开篇就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年的生命?”谢海林同学答道“四十年”。“八十年”王先回道。这时同学们都笑了。两个同学的回答打破了原本沉重的气氛,朱林国同学觉得明天的事你今天根本不知道,“‘我们’的生命不是‘我们能掌握的’”。接下来,孟老师又抛出一个疑问“那你们觉得年老好还是年轻好?”同学们又陷入了沉默。
  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在这期间孟老师为同学们讲了葬礼的特点及其与儒家观念的密切关系——儒家观念讲究落叶归根,所以死者必须入土为安,而后人为逝去的亲人举行葬礼最重要的是体现此人的“孝”。孟老师以家乡(徐州)为例,介绍了葬礼所需的物品、礼仪过程、禁忌及信仰等,并着重强调了葬礼过程中的“二十四拜”的非遗性。除此之外,孟老师还谈到了葬礼与原始万物有灵观、佛家因果轮回观及重庆丰都鬼城的发展脉络和与我们“灵魂不灭”观的联系。
  在最后的总结中,孟老师认为当代中国的殡葬改革仍有诸多不足,并对殡葬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改善意见:一是要到实践中去,二是要了解百姓们的想法,根据百姓们的想法进行殡葬改革,三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全面的参与,四是需要建立健全殡葬改革的教育与宣传制度等。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

中国传统文化中厌恶谈死亡的习惯确实让我们对死亡这个词语很难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移植到殡葬习俗中也有很多体现。农村殡葬习俗中因为精神缺失而导致的种种问题,城市中对“临终关怀”这个活动的抵制都能体现出我们的民众还是那么惧怕死亡,惧怕谈及死亡。殡葬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是要改制度,还要慢慢改变人们面对死亡的内心。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孟令法 宝葫芦 +40 我很赞同 2015-5-30 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