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植根传统文化土壤, 创新传播传承方式:无锡非遗保护的人本范式

 植根传统文化土壤, 创新传播传承方式:无锡非遗保护的人本范式

  植根传统文化土壤 创新传播传承方式

  ——无锡非遗保护的人本范式

  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拓展到195项,其中国家级11项,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名录体系和传承团队——从2007年公布第一批56项非遗项目起,7年时间,江苏无锡交出了一份优异的非遗保护成绩单。

  佳绩背后,是无锡拓宽非遗传承保护之路的探索和努力。大师带徒弟,利用微信传播吸引年轻人,非遗进学校、进社区……在植根传统文化土壤的同时,勇敢地拥抱时代变化,创新非遗传播、传承的方式和途径,或许是无锡非遗保护最值得借鉴的人本“范式”。

  非遗有传承:大师发工资找徒弟

  为了绣好一个绿豆大小的人物头像,赵红育已经耗费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她熟练地把绣线一捻,分成了两份;再一捻,又分成了两份。直到一根普通粗细的绣线,分成了七八十份,才找出了粗细满意的丝线。而用处,就是为这幅精微绣作品中的一个人物绣几针眉毛。

  “精微绣最讲究的是用线技巧,捻松、劈线是基本功。”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精微绣代表性传承人说,“好的作品要用显微镜看,不同粗细、颜色的绣线进去,立体感、层次感会很强。”

  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获得无数荣誉的赵红育在继承锡绣传统的基础上,整理创新戳纱针法一套共87种。可跟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精微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2010年开始,无锡拿出资金启动“大师带徒班”项目,每期3年,市级财政每月补贴学员1400元,后调整为1600元。赵红育有了第一批5位徒弟,“政府先后给了两间房子,一间做展示,可以让有兴趣的来参观;一间是工作室,带徒弟用的”。展示室在泥人厂厂房里,工作室在无锡市大量保存修复的工业遗产——原无锡机床厂厂房的五层楼内,无锡市档案馆于2012年新辟了活态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区。

  “对精微绣来说,3年的学习,学到的依旧是皮毛。这门手艺就是要将精、细、美发挥到极致,没有领悟力和长时间的坚持,再高的学历都没用。”赵红育说,“可想让学员们继续学下去,就得保证他们经济上不能顾虑太多。”

  为此,赵红育必须想得更多。学员毕业后,赵红育根据学员的水平和自身特点,安排他们绣不同等级的精微绣商品,水平高的可以制作双面绣,水平差些的可以绣衣服和家居用品。“不能什么都靠政府,传承人自己也要努力。现在政府兜底,加上一些商品收入,学员收入基本上可以稳定在每月三四千元。3年多来,5个学员一个都没流失。”

  现在,赵红育几乎每天都在工作室,针对学员出现的问题解惑答疑。

      非遗有粉丝:传承人变身偶像

  “最近,我的铁杆粉丝涨到了60多人!”虽然已经头发花白、年近七旬,可乔锦洪的心态依旧非常年轻。


  乔锦洪是无锡另外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留青竹刻”的代表性传承人。

  留青竹刻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图案的对象,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由于学起来非常辛苦,乔锦洪最初招徒弟时,希望招些男徒弟,“女徒弟多半吃不消,别的不说,单竹子就要在每年冬天最冷的时候亲自到山里去砍”。

  2010年,“留青竹刻”项目同样启动了“大师带徒班”。第一批传承班办了两年,三个学徒学完后,最终都放弃,从事了别的行业。“我怎么好意思劝徒弟继续跟着我干,师傅自身都难保。”乔锦洪太了解竹刻了,“这门艺术很难市场化。留青竹刻的取材是竹子,虽然遍地都是,但是竹刻作品上雕刻的都是书画等文人墨客喜欢的题材,所以,留青竹刻在旧社会仅局限于达官贵人和文人之间流传。”

  一个偶然的机会,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本科毕业的无锡姑娘小金,来到竹刻大师工作室拜乔锦洪为师。“我就是冲着大师来的,有没有钱都无所谓。”小金家境不错,上学时就对民间艺人很崇拜,她的目标就是学成后投入到研究中,将竹刻大师们的精湛技艺记录保留下来。

  小金的到来给了乔锦洪启示。为唤起更多人关注这个非遗项目,一向低调的他决定办一个无锡竹刻沙龙“竹友雅集”,免费普及、交流竹刻技艺,并请无锡当地媒体进行了报道宣传。很快,兴趣爱好者来了,而且不止一个,“竹友雅集”的第一批“粉丝”就有20多人。

  “辛辛苦苦半天出了一个作品,都想要拍个照,在朋友圈里发一下。”乔锦洪说。网络传播速度之快,出乎乔锦洪的意料:“来沙龙的人越来越多,固定人数很快就增加到60多人。”无锡市政府也提供了一个活动场地,并给这个公益性组织一定的资金支持。

  “竹刻艺术,凭兴趣爱好只能学个皮毛,这行经验、技巧和口诀的传承,需要大力气深挖。”乔锦洪在竹刻沙龙中挑选出10个兴趣最足、技术较高的骨干,办了一个拜师仪式,开始参照全职徒弟模式进行培养。“每个季度,交一份作品,进行一次研讨活动,然后布置下个月的作业。”

  非遗有空间:进校园、进社区、出国门

  “没有祠堂,哪里会有惠山泥人;文化流失了,渔舟剑桨、花轿迎亲这些民俗项目也就消失了。”在无锡市本土文史专家金石声看来,失去文化空间是部分非遗项目最终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只有注意整体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才能让这些非遗项目有生存的土壤。

  从2012年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大学等本地院校,把惠山泥人、精微绣等非遗项目的学习纳入了艺术专业学生的特色课程和专业设计,并探索将非遗项目更多融入市场、焕发现代生命力。2014年12月,无锡一批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展示非遗项目,同时邀请学生参与和体验,获得学生好评。今年春季一开学,无锡辅仁学校每个高一学生的选修课表上多了四门课,分别是古琴、泥人、剪纸和锡绣。“课程以动手体验为主,这种方式让传统文化更亲切。”该校教务主任蒋伟民介绍。

  同时,非遗项目持续走进中小学、社区,先后有12所中小学、幼儿园被命名为首批“无锡市锡剧传承特色学校”,每个学校都开设了“锡剧传承兴趣班”。

  2014年,无锡市启动非遗项目数字化保存“记忆工程”,准备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非遗项目的采集、存储、记录、建档、展示等工作。“对于非遗工作室交流活动、锡剧进村进社区演出、非遗项目下基层展示等,无锡市级资金连续3年每年出资180万元左右,对这些非遗宣传项目进行政府购买。”无锡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高燕介绍,无锡还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持续扩大影响。

 (光明日报记者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