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许韶明、何国强:《整体稀缺与文化适应:三岩的帕措、红教和民俗》

许韶明、何国强:《整体稀缺与文化适应:三岩的帕措、红教和民俗》

整体稀缺与文化适应:三岩的帕措、红教和民俗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2月1日)
丛书名: 艽野东南的民族丛书
平装: 373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6047014
《整体稀缺与文化适应:三岩的帕措、红教和民俗》编辑推荐:青藏高原古称“艽野”,“喜马拉雅”与“横断”两条山脉在东南交汇,形成北半球地表褶皱最明显而紧密的区域——纵横千里,层峦叠嶂,忽而峡谷幽深、激流汹涌,忽而悬崖突兀、雪峰傲立。雄奇的景观掩饰着严酷的自然。适宜耕种的土地集中在河谷,陡峭的高坡土层稀疏、岩石裸露、杂草丛生,经常发生泥石流。山川、植被、动物、村庄依季节交替呈现出各种姿态:旱季,尘土飞扬、风霜严寒、万物萧条;雨季,四野青翠、鸟语花香、人畜徜徉于云端。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目录

第一章三岩
第一节三岩进入国家的肇始
第二节生态环境与村落
第三节精神世界与宇宙观
第四节整体稀缺和表现形式
第五节文化适应及其方式
第二章帕措
第一节族源与历史
第二节基于血缘的社会群体
第三节跨越血缘的政治团体
第四节帕措的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血仇制”的原理
第六节教育、人格和成年礼
第三章红教
第一节三岩的宗教特色
第二节“国家进入之前时期”三岩宗教的多元格局
第三节“国家进入之后时期”三岩宗教的单元模式
第四节中心寺庙的历史与现状
第五节寺庙的经济收入
第四章民俗
第一节口腹之需
第二节技术器具“博物馆”
第三节三岩民居
第四节服饰文化
第五节婚姻家庭
第六节丧葬文化圈
第七节方言、格言与神话
第八节年节、民间娱乐和体育活动
附录
附录1三岩帕措基本情况统计表(新中国成立初期)
附录210户以上帕措名录(2000年)
参考文献
后记

TOP

何国强,又名坚赞才旦、Frank。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人类学协会会员。



研究领域:民族区域文化(集中于青藏高原卫藏地区、川滇藏交界地区的藏、怒、独龙、纳西、傈僳等民族的社会文化制度,如兄弟共妻制、生计模式、血缘组织等,以及广东客家农民的生计方式、山区福佬人的村落文化等)、社会与文化理论、政治人类学。



个人详细信息



一、教育背景

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云南大学读本科,获哲学学士

1985年9月—1988年7月,在中山大学读研究生,获哲学硕士

1995年2月—1998年6月,在中山大学读博士研究生,获民族学博士



二、教学经历

1988年7月—1989年12月,中山大学哲学系政治学教研室(助教)

1990年1月—1995年11月,中山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助教、讲师)

1995年12月—2004年4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起)

2004年5月至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同年起)
http://ssa.sysu.edu.cn/Item/1553.aspx

TOP

这一系列研究要是再加上南迦巴瓦以南地区和高黎贡山以西地区就好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