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繁简之争是一场闹剧吗

也说繁体字

www.jyb.cn 2009年03月27日  来源:光明日报

  近年,关于废除简化字,恢复繁体字的议论勃然。其中一个理由为“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似乎不恢复繁体字,中华文化就断根了。

  其实字体简化的历程,延绵不断。如“水”字,在甲骨文里是三条S形竖道,竖道空隙有四个点,共七画,到了金文把点去了,剩三画;而“来”、“万”、“无”、“属”、“礼”等字

  ,由“來”、“萬”、“無”、“屬”、“禮”等简化而来,汉代便已有——类似这些简化,并没有使中华文化“断根”。

  汉字也偶有繁化。仍说“水”字,金文只三画,后来变成四画,沿用至今;“已”字,小篆状如耳朵,只一画,后人把它繁化成三画——如果认定繁为“根”而简为“苗”,如此由简至繁,莫非那“根”是倒着长的?

  忧心“断根”的先生女士,欲“追根”,大约是要钻研并明察古人造字之时,于字形里注入的精意,即所谓“六书”的含义吧。但我想,对于一般国人来说,“追根”完全没有必要——人们只要熟练运用现行字就行了。对于文字的“追根”,或研究其繁简衍变,是文字学家和历史考古学家的事。当然一般人如有兴趣,认点繁体字不无益处。

  今天不多谈简体字的优越,只想说,提倡废简的先生女士们,认为只有繁体字才是“中华文化的根”,认为对多笔画字的简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隔断”,纯属多虑,也不符合事实。这一点,“五四”学人刘半农早有精辟论述:“文字本来是一种工具,工具应该以适用与否为优劣之标准。我们应该以谋现在的适用不适用,不必管古人的精意不精意。”

  此言甚对。常人并不研究“六书”,只问书写阅读方便与否即可。对一个现行字,如要追寻其原始“精

  意”,恐怕颇费周折,不属于一般人的营生。以“犬”为例,追“精意”,狗应该是四条腿,为什么“犬”字只有双腿?又如“日”字,原始字形为圆中一点,表示太阳,六书叫“象形”,变方以后,成为了“表意”符号;而“日尔曼”一词,则只是一个“表音”符号。当你读到“犬”,知道它指狗即可;当你遇到“日”字,把它念成ri,知道它指太阳,足矣——不管它是古代太阳,还是当下的日头;当你碰到“日尔曼”一词,能读出rierman,并知道它指西欧的一个民族,也行了,到哪里去追远古之“精意”呢?又如“才”,是一个常用简体字,如今恐怕没有多大必要,从繁体字“纔”上追究它的“由来”吧?再说,真要“不断根”地琢磨透彻一个汉字,就不只是“识繁”问题,还须认得它的甲骨、钟鼎、大篆、小篆、隶书、草书等形体,一般人谁认得过来?

  另一位“五四”学人钱玄同说:“汉字笔画太多,书写费时,为学术上、教育上之大障碍。”有人说如今有电脑打字,用不着书写,可看着也烦啊。如“才”和“纔”,你说哪一个不招人待见?我偶尔阅读繁体字书报,好家伙,满眼密密麻麻,头都大啦!先不说读写费劲,一个字,三画就把意思表明了,有必要扩张(恢复)到二十三画吗?况且如今的考试笔答,未达到电子化,写一个“纔”,比“才”多花七倍时间,还不一定写对,考砸了赖谁?

  汉字简化是一个方向,国务院1986年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字2235个,国际通用。个别繁体字简得不妥,确实值得重新研究,但不能推而广之要整个简体字系统灭亡。实行简化字,并没有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只是把繁体字的使用限制在特定范围之内。而要让繁体字“消灭”简体字,事实上也是做不到的。有人说台湾一直用“正体字”,也即繁体字,可是他们的报纸上,连“台湾”二字也懒得写成“臺Z”,因为太麻烦啦。(王乾荣)

TOP

语言文字如何传承与创新

www.jyb.cn 2009年03月23日  来源:解放日报

  汉语言文字的流变演化并不是毫无章法、或者可以任意为之的,而是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就是她的流变演化必须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变化相适应,必须与整个民族文化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变化相调适。这一客观规律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  

  这真是一个传统与现代风云际会、激流碰撞的时代:一份主张用10年时间废止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政协提案,迅速引起各方热议,许多人观点不一。笔者无意在此评判每一种主张的是非曲直,只是想说,汉语言文字的流变和演化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我们要尊重这种规律。

  毫无疑问,汉字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从汉字的源头算起,在漫长的5000多年时光里,曾先后出现过甲骨文、钟鼎文、篆体、隶书、楷书等等汉字,并且几乎在每一个时代都存在繁简字体同时并存、对立转化的现象。所以可以说,汉字就像河流一样,处于从不间断的流变和演化之中。而几千年流变演化的结果,就是汉字的形体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今天的普通人阅读篆体已经困难,更别说钟鼎文和甲骨文了。而相对于汉字而言,汉语的流变和演化则更加急剧而巨大。

  但是汉语言文字的流变演化并不是毫无章法、或者可以任意为之的,而是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就是她的流变演化必须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变化相适应,必须与整个民族文化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变化相调适。这一客观规律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既不应以强制力量去禁锢她的流变演化,也不应该想当然地运用强制力量进行揠苗助长式的改造和创新。

  就传承的一面而言,汉语言文字具有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对这笔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心怀敬畏和感恩,并加以珍惜和呵护。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之一,有着画一般秀美的形体,有着音乐一般悦耳的韵律,有着包罗万象的涵义,有着绵延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她自成一体,创造并维系了可以与任何一种文化媲美的民族文化。而且在几千年的使用历史中,她早就超出了“承载和交流信息的工具”这一功能,而成为汉民族文化体中最重要的本体组成部分之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可以说,汉语言文字型塑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思维模式,型塑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型塑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型塑了我们精神领域里的全部世界图景。如果伤害、甚至切断了这种传承,那就等于是伤害、切断了我们的文化母体,可能让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中进退失据。

  当然,强调传承绝不意味着要禁锢创新。恰恰相反,正是永无止境的创新赋予了汉语言文字永恒的、蓬勃的生命力,并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使用。如果说甲骨上那些难懂的文字是先民朴素地师法自然,从具体的物象脱胎而来,那么到了《周易》等上古典籍中,汉字就具有了非常深奥博大的涵义。其后随着文化的发展,汉字除了形体、结构、笔画的创新之外,她在文字语言编码、内涵外延等方面更是显示出了惊人的创新能力。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对事物的描述、对义理的明辨、对处世的准则、对治国安邦的探索中,汉语言文字显示出了成熟的智慧和精准的表达能力。作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唐诗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宋词和元剧展示了她声调平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声韵之美,而明清小说洋洋百万言的鸿篇巨制,更是展现了她在编码、涵义和信息量等方面的无限可能性。

  至于近代以降,遭受完全异质的西方文明的冲击,汉语言文字再次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盎然的生机。那些与东方文明大相径庭的西方文明体系,它的文学、哲学、社会学、美学等等,竟然都可以用古老的汉字进行准确的诠释。汉字在这里所展现的无穷包容力和创造力实在令人惊叹。试想,如果离开了创新,汉语言文字所创造出来的这些光辉灿烂的文明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好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平衡呢?最好的办法,或许是少一点干预,多一点尊重老百姓的创造和实践。我们相信,人们对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领悟,都可以细细分辨千差万别、奥妙无穷的自然、社会和人事。他们可以找到生动活泼、形象传神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他们的所感、所思、所想,去表达他们所发现的问题、所面临的困境,并且可以让那些遣词造句像艺术一样令人着迷,让我们真心地感动。有了这种自由的创造和实践,汉语言文字的流变演化就一定可以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变化相适应,可以与整个民族文化体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变化相调适。

  如果以这个标准去衡量,是否就要全面废止简体字、恢复繁体字呢?其实大可不必。经过数以十亿计的人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书写和使用,简体字早就已经与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相适应、与民族文化的其他部分相调适,并且其自身可能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以强制力量去“废简复繁”,必然给民族文化造成新的伤害和混乱。(封寿炎)

TOP

恢复使用繁体字是“自毁长城”

www.jyb.cn 2009年03月05日  来源:红网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理由有三:1、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2、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3、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依然使用繁体字,还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扬子晚报》3月4日)

  毋庸置疑,繁体字的形式美是任何文字包括简化汉字无法与之媲美的。但为了追求感官上的艺术性和所谓的科学性,就放弃已大力推行50多年,约定俗成,社会公认,被法律规范的简化字是很不理性也是很不明智的。

  文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信息载体,便利书写和认记是创造或确定文字的首要原则。中国汉文字就是遵循这个原则,才发展和演变出今天的简化汉字。值得指出的是,现在的简化字方案中,很多字是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并不全是官方一纸法律指定的。可见,易写易记的民间诉求,是简化字得以推广的基础。

  繁体字难不难,谁用谁知道。如果你看看解放前繁体字、竖排的报纸,再对比今天的报纸,你就会产生一种翻身得解放的感觉。信息社会是个效率社会,“李队王处张局”,人们讲话连官衔都省略了,谁有耐心一笔一划描写繁体字?即使电子技术再发达,也代替不了无时不刻随时随地的手写。而缺乏了民意基础的恢复使用繁体字,恐怕连提案的潘委员今后也没了书写繁体字的信心。

  使用简化汉字并不影响繁体字的申遗,艺术的归艺术,实用的归实用。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如果从此只建大宅院、明清街,岂不荒诞?至于台湾给繁体字申遗,就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这是潘委员一家之言,大陆台湾同祖同宗,台湾申遗成功了,大陆只有荣光,何来压力?

  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是,汉语已成为国际主流语言之一,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他们大都是学习简化汉字和汉语拼音。美国的很多中文学校,甚至宁可不要台湾赠送的繁体字教材,也要花钱购买简化字教材,其直接原因是简化字教材易学、好记。随着两岸三通,台湾同胞也免不了学习使用简化汉字,毕竟,便利书写和认记是官方难以禁止的。而联合国已决定自2008年以后,原在联合国同时使用的中文繁体、简体字,一律使用简体字。

  在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都已承认并接受简化汉字的背景下,我们却单方面地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这除了十足的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味道,更是一种自毁长城的行为。其根源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不自信。 (马而立)

TOP

应当站在五千年历史之上看汉字演变

www.jyb.cn 2009年03月05日  来源:大河网

  3月4日《扬子晚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汉字流行使用数千年,最早的文字、符号可以追溯到结绳时代。可以这样说,如果站在五千年历史之上看中国文字,早期的文字有许多正是简化字,而繁体字中又有许多不适合于文字使用流传规律的文字,不信可以到康熙大字典中去查一查,有许许多多的文字恐怕连真正的国学大师也读不准确,更别说释义了。

  而从简化字产生之前的文字历史来看,有许许多多的文字已经在文人日常使用、书法、官方文告之中得到流通。一味将简化字指为解放后的文字改革而产生,恐怕也是一种以偏概全。人们可以问一下当初的汉字简化专家以及档案历史,简化字的产生并非凭空生造,而多半是从民间、文人之间已经流传的简化写法中借用而来,那么,凭什么说汉字简化没有民族基础、文化基础?

  如果再将汉字简化拿回到历史当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然后就统一了文字,这一大功劳,恐怕是任何文人任何帝王都无法与其比拟的。中国如果没有汉字的统一,恐怕也就没有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的历史岂止就会改写,而是很可能不能延续到现在。中央电视台有专题片专门介绍过汉字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较之欧洲诸国的文字来说,汉字维系了民族的统一,而拼音文字则没有这种认同感。而秦始皇统一文字,恰恰就是一种革命性的简化。要知道当时六国文字是五花八门的,刚刚从甲骨文中脱离出来的文字,亟需这种历史性的简化,又如何现在对简化汉字翻白眼呢?

  随后的历史中,汉隶是一大变,楷体更是成为正书,包括行书草书在内的书写方式,都企图将汉字书写简略化,又怎么能说简化不是历史的潮流呢?

  “无心之爱”的例子,只能说明一种文化的浮浅。在汉字演化的过程中,去掉了类似偏旁部首的例子多得是,无心又咋样?照此办理的话,口有是不是还要多写出个“牙”字来?无牙之口么,岂不更荒唐?甚而至于还要长舌头,也添上个舌头?岂有此理!“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但台湾反而在向大陆看齐,有报纸旅行社都在使用简体字。放眼全球华人媒体,大多数也在向简体字看齐,哪里有什么“有利于两岸统一”之说?

  繁简之争,本不必争,现行简化字至少可以使用一百年。简化字的产生不是脑残的结果,而是科学进步的结果,如果要对恢复繁体字的提案一分为二,只是在将来的文字演变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汉字的美感、美术感、结构感、象形感,不能一味的不讲科学地去简化,如果没有头脑的去简化,汉字很可能会滑向字母文字、拼音文字。

  总之,简化字回到繁体字,是一种文化的逆潮流,对国人无益,对华人无益,对文化更无益,纯粹是吃饱了没事干。(李振忠)

TOP

汉字繁体简体,兄弟相煎何急  

何耀伟

2009年03月05日 08:38:51  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片:这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王羲之行云流水般的天成之笔,让人领略到书法的神韵和繁体汉字的独特魅力。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上有人大声叫好,恨不得立马让所有简体字消失不见,也有人严词痛斥,称其有违文化发展潮流,反诘道:何不恢复甲骨文?

    在笔者看来,繁体和简体是汉字的两种形态,是情如手足的关系,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在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难道就不能和平处,一定要兄弟阋墙吗?

    考察汉字的演变历史,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再到隶书、楷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繁到简。而且文字产生于人类保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需要,本身就是方便人们生产、生活和交流的产物,在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在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因繁就简已成为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大陆地区推行简化字,既是对清末以来前人工作的继承,在方便书写、促进扫盲工作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意义。迄今为止,简化字已为大陆国人所熟知和应用,成为生产生活须臾不可或离的基本符号。因而,废除简体汉字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文化发展的趋势。



不识繁体字,怎么看懂古代典籍碑帖,怎么保持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



    但也要看到,在推行简体字几十年之后,仍有诸多恢复繁体字的呼声,这本身就说明繁体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中仍被普遍使用,对此我们不应视而不见。况且,对不识繁体的人来说,前人的许多书画、古籍、以及古迹上的题字势必都不认识,这将造成文化的断层。繁体字的结构、笔法也都是前人不断探索的结果,在美感上显然简化字是无法与之媲美的。另外,简化之后,一些字失去了本身具有的象形意义,还有一些意义不同的繁体字被简化为一个字,如发的繁体字有两个,發和髮,本身代表不同的内涵,但简化后却无法进行区分了,无疑也会对汉字意义的丰富性造成一定损失。

    一位学者说道:写书法绝不会写简化字,但发表文章绝不用繁体字。现在许多网站都设了简体和繁体两种版本,方便了港澳台及海外读者阅读。这表明繁体简体的应用都有着各自广阔的空间。它们完全可以共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非兄弟二人不相容的关系,定要决个你死我活。

    因而,汉字简化,总的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废除已经推行多年并广泛运用的简化字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但繁体字在海内外也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其本身也包涵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学习和识别繁体字对国人而言也很有必要。我们应坚持识繁写简的原则,继续推行使用简化字,从小学开始教育孩子识读一些常用字的繁体形态,在书法、古籍、文学等领域推广和普及繁体字。

    繁体字简体字都自汉字的母体而生,是血浓于水的同胞兄弟,本可以同生共荣、并行不悖,我们为何强要其手足相残呢?

TOP

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是“国字”

www.jyb.cn 2009年03月23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如果汉字简化运动从1909年陆费逵提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算起,也有100年了;并且导致“文化中国”出现了繁体字和简体字并存的局面。现在的问题是,简体字正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而走出国门,国内恢复繁体字的呼声却越来越高。主张使用繁体字的人把简体字说得一文不值,主张使用简体字的人则把繁体字骂个狗血喷头。但在笔者看来,繁体字和简体字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应该并列为中国的“国字”。

  汉字简化运动从一开始就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繁体字难认、难读、难写,所以造成中国人不识字、没文化。实际上,识字水平和文化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提高有很大关系,和字体难易程度的关系不是很大。18世纪之前,中国人的识字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维持在5%左右,这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相对富裕,也得益于中国人“耕读传家”的教育传统。相反,中世纪欧洲的乡村,除了牧师之外就再也没有几个识字的人。目前,台港澳同胞也使用繁体字,不见得他们就比使用简体字的大陆同胞没文化。

  另外一个问题是,文字固然是一种工具,但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力,有其特定的、具体的含义。简化汉字存在着不少问题,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诚如古文字学家陈梦家所说:“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能混淆。这些简化字,毛病出得最多的是同音替代和偏旁省略。简化后有些字混淆了。”不了解繁体字的人,可能对这一点体会不深,笔者在此可举一个例子。“亡”、“无”、“无”三个字,在古代都读“无”(“亡”也可读“王”),但各自的含义不同:有变成没有,为“亡”;本来就没有,为“无”;若有若无、若实若虚为“无”。如今,简体字把三个字通混为“无”字,难免会丢失经典文本的特定语境。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无,奇字,无也。通于元者,虚无道也。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也就是说,“无”字有两种解释:一是“元”字左撇上通成“无”,一是“天”字右捺弯曲成“无”,亦即古人常说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须知,“元”和“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范畴甚至是价值信仰,比如《周易》里面说“元亨利贞”而百姓常及“元始天尊”,儒家说“天道”而道家倡“无为”,等等。但是,在简体字中,“无”成了没有和虚无,很难再表述上及的文化内涵。

  我们原先有“国语”即汉语普通话的观念,今后也应树立“国字”即汉字的观念。但是,“国字”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两种,即繁体字和简体字。繁体字代表着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个长历史的大传统;简体字代表着近百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个短历史的小传统。对于这两种“国字”,我们都要爱护和珍惜,不能非此即彼、厚此薄彼,更不能说主张恢复繁体字就要废除简体字,反之亦然。

  既然有两种“国字”,就难免会发生争论甚至是冲突。一个比较稳妥的解决办法,就是暂时实行“繁简并用”的“双轨制”。实际上,大陆一直都在使用“双轨制”,比如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绝大多数都是用繁体字排版印刷。再比如,为了照顾使用繁体字的特定的地区和人群,人民网、中国网等官方网站,一直就设有“繁体字”版。今后可考虑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语文教材的各文本原是繁体字的则繁体之,原是简体字的则简体之,使大中小学生至少能做到“识繁用简”。个人以为,现在对一些商标、招牌、广告、出版物等使用繁体字控制太严,不利于“双轨制”的实行。

  从长远来看,两种“国字”长期并存不太可能,但结局肯定不会是要么繁体字取胜,要么简体字占优,而是各有取舍,具体则由民众和历史来选择和检验。(王达三)

TOP

学者搀和的繁简之争

www.jyb.cn 2009年03月20日  来源:荆楚网

  远观是个心直口快的大小伙子,作为80作家排行榜前五位中唯一一个以“先锋”和“实力”为标示的他,所表达观点的方式时常会比话题本身更加“雷”人,这或许就是愤青所特有的姿态。孙玉良先生的新浪博客被称为“中国农民第一博”,点击早逾百万,其评论触及生活方方面面,且均为“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深度阅读推荐”,从孙先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其出心平气和,有理有据的一贯风格,但又不失锋芒,这或许便是他成为广受欢迎的“草根”评论家的成功秘诀。符国芳虽只言片语,但也言简意赅。何三坡作为中国当代一流文化评论家,那“三寸不烂之舌”实在名副其实,令人立马退让三分,只好缄默不语作罢。孟醒石先生的观点编者不敢苟同,和潘庆林委员的论点一样站不住脚,如果改成“繁体字就是保留人类通向历史的一个通道”,倒还能点一点头。陈洪金先生作为散文家,对书法颇有研究,练就了一身四平八稳,不偏不倚的风格,确实不失理性。

  简体字与繁体字实际上是个古老的话题,甚至仿佛成了中国人内心的一根颇为敏感的神经,一经触碰,便犹如向水中丢进去一块儿大石头,击起千层浪,名家,或者“草根”,官方,或者百姓,都开始叽叽喳喳个不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编者以为,主要的矛盾点不过在于,学术界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热烈渴望,而中国民众早已形成简体字使用的习惯。不能接受,是听到"由简复繁"的议案之后,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连编者,当时也犹如五雷轰顶:此人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

  大多数,已经毋庸置疑。但从参与调查的拥护者所占有的比例来看,仍不可小觑,据调查统计,已达37。4%之高,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可以说:这同样是有原因的。

  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来讲,从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体,繁体字在字形上发展了完整的结构,能突出表达出象形文字所代表的意思,易于掌握,即使在不知道读音和意思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其构成猜测出其主要含义;另外繁体字的字形比较优美,笔画工整,线条匀称,大小整体化一,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一优点才发展了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在对中国古文明的研究中有着不可以替代的优势。加上现代都市文明对中国古代文明延续性的严重破坏,以及当代中国文化的日趋低俗,这些,也是当今不可置否的事实。但是,恢复使用繁体字,是否就一定能够很好继承中华文化呢?这一点,当然是不一定的。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追逐效率的时代,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了知识的所有权,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美英等西方国家在发展其竞争力时,总是把文化作为其先头军,一步步使英语更加简化,便于书写和记忆。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文字的简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加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面对众多国家学习汉语的需求,只有提供简单的,易于掌握的字体,才能方便他们的学习,才能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从而才能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而对于全国统一和团结而言,中华泱泱大国,自古就有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更何况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多元形态并存,百花齐放,岂又怎样不是一件乐事,这一点,想必港澳台同胞也是不会反对的。而教育部部长对此议案的态度,更可谓是道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如果要恢复使用繁体字,是否意味着还有必要恢复使用甲骨文?”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反对”或者“支持”的问题,而是关于中华文字的衍变,中华文明的根性传承,来自民间与学者,"草根"与官方的,各行各业,全体民众之间的,一场激烈的智慧火花上的碰撞。这是一件好事,充分显示出了民众对中华文明的深切关注与热情。

  “不折腾”,还是“瞎折腾”?我们希望都不是:这——不是一场“折腾”。繁简之争并不是人们的目的,目的在于,哪一种字体更易于为民众和世界所接受,哪一种字体更适合于传承中华文明,哪一种字体有助于更好地,向整个世界宣扬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实际上,继续保持目前繁简共存的汉字模式,既不取消繁体字,也不大肆恢复和普及使用繁体字,而是遵循人们的兴趣,正确引导人们对繁体字的了解和学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传承。(涂草)

TOP

专家指“废简”不现实 建议中小学教识读繁体字

www.jyb.cn 2009年03月13日  来源:新闻晚报


  今年“两会”上政协委员潘庆林“用10年时间废除简体字”的提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争论。对于这场“繁简之争”,华师大教授周斌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废除简化字不可行。他同时建议,教育部门应将识读繁体字列入中小学课程。

  “废简”提案不现实

  据了解,自从 《汉字简化方案》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以来,在半个多世纪里,汉字的“繁简之争”就没有停止过。从事书法、古文字研究的周斌教授日前向中小学教师、文化工作者、书法家、科研人员作了社会调研,大多数人认为恢复繁体字不可行,一些人虽然在感情上倾向繁体字,但还是主张维持现状。

  周斌教授分析说,废除简化字不可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不具有操作性,二是不符合文字发展的规律。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几代人学的都是简体字,也写惯、看惯了简体字。如果改用繁体字,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使我国的文盲、半文盲数量上升。而从文字发展的规律看,汉字一直处在由繁到简的过程中。比如,秦朝的小篆书写繁复,而汉代的隶书就简化了很多。所以“简体字”并非上世纪突如其来,它是符合简化、俗化的文字演变规律的。

  汉字简化方案具有科学性

  潘庆林委员提出“废简”建议时,说了三点理由:一、简化汉字违背了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二、繁体字虽繁琐难学难写,但电脑输入和简体字一样便捷;三、恢复用繁体字利于两岸统一。

  对此,周斌逐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繁体字的形态美确实要优于简体字。但简化字违背了汉字科学性的说法则有失公允。当年的简化字方案是经众多专家研究得出的,很多简体字是对繁体字草写的楷化,还有很多简体字是根据形声字构字法造的,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群众基础。

  在周教授看来,潘庆林列举的第二条理由有一定道理。当年推行简化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繁体字书写太麻烦,电脑输入已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也要看到,手写汉字的情况还是大量存在的,电脑输入不可能完全代替手写。至于第三条理由,周斌表示,事实上简体字的书如今在台湾地区很流行,台湾人写“台”时已改用简体字了。

  教孩子识读繁体字好处多

  尽管繁体字“毕竟东流去”,但它的艺术性、文化价值在当代依然存在。周斌教授指出,繁体字承载的文化信息要多于简体字,而且很多古籍是用繁体字排印的,为了让青少年不与中国传统文化疏离,他建议将“识读繁体字”列入中小学课程。这个方案具有可操作性,也很有实用性,因为繁体字在公共场所、文艺作品中也是时常出现的,孩子们学了繁体字,就能更准确地识读它们。

  在书法教学中,专家发现,青少年认识了繁体字后,不但不会遗忘简体字的写法,而且对所学的汉字会有更深的理解。

TOP

汉语教学专家:推广简体字有利于社会进步

www.jyb.cn 2009年03月12日  作者:常璐 桂涛 王昊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常璐 桂涛 王昊)对于两会上有委员提出恢复繁体字的建议,汉语教学专家、教育部官员12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广简体字有利于社会进步,教育部将依法行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简化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进步,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繁体字是一种历史,现实中它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某些专业研究上,比如研究中国古代史、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等确实需要懂得繁体字,但是从象牙塔走到市场的时候,简体字要方便得多。所以,中国应该继续依法推广使用简体字。

   “繁体字和简体字的选择,可能最重要的是要从它是不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幸福的角度考虑问题。”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说。他表示,简体字的推广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大的进步之一。因为有了简体字,使得中国文盲的人数迅速下降;因为简体字,让人们识字、认字方便了许多。推广简体字能够帮助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人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对社会进步有好处。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表示,使用简体字是根据法律的规定,教育部会依法行政。

TOP

台籍代表:建议两岸联手为中文繁体字“申遗”

www.jyb.cn 2009年03月10日  作者:李志晖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李志晖)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台籍代表建议,研究两岸携手就中文繁体字共同做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加强大陆的中文繁体字教育,使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维护中华文化遗产。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席陈军代表说,近日台湾民间组织“中文数字化技术推展基金会”已经开始申报中文繁体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台湾方面认为,此项活动并非要以中文繁体字取代中文简体字,而是“繁简并存”,维护中华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台湾民间组织和社团的这一意愿和举动,协商相关部门加强与岛内社团的沟通。”陈军说。

  陈军同时提出,可以在大陆中小学阶段,尝试通过书法、古诗词鉴赏等课程介绍中文繁体字的演变和含义等内容,让学生会认中文繁体字,形成对中文简体字教学的有益补充,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陈云英代表对此也持赞同意见。她说,两岸基本实现“三通”后,应该在教育上实现“第四通”。共同学习繁体字是增进民族感情的一个重要方法。

  她举例说:“在瑞典,全民推广哑语,就是为了让普通公众与聋哑人实现无障碍交流。这对我们推广繁体字教育有些启示意义。”

TOP

教育部回应恢复繁体字:语言文字有法将依法行政

www.jyb.cn 2009年03月13日  作者:周逸梅  来源:京华时报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左二)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周民摄

  12日,针对此前一些代表委员提出的“恢复繁体字”建议,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表示,“教育部得依法行政,语言文字有法。”

  有代表和委员提出要恢复繁体字,认为简体字弱化了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对此表示,法律确定了简化字的地位。“简化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进步,我想我们还是按照法律办事。”他指出繁体字在现实当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比如说在书法、艺术上可以写繁体字。在专业研究上,研究人员确实需要懂得繁体字。但是从象牙塔走到市场的时候,简体字要方便得多、好得多。”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认为因为有了简体字,使得中国文盲的人数迅速下降。他还认为,内地的扫盲工作做得比台湾好,可能就是因为文字的问题,繁体字加大了认字的难度。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赞同两位校长的看法,认为教育部必须依法行政,对于语言文字,现有法律里认可的是简体字。(记者 周逸梅)

TOP

新规范汉字表先别忙着公布

www.jyb.cn 2009年04月10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

  近来,有关恢复使用繁体字的意见引发了广泛争议。中国社科院昨天上午举办的第五次国学研究论坛对此进行了专题讨论。权威专家透露,有关方面将对汉字规范进行新的调整,新规范汉字表将很快公布。(4月9日《新京报》)

  每年两会上,都会有委员和代表提议恢复使用繁体字,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许多简体字在字型上失去了汉字的本来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现行的简体字对中国汉字文化已经构成了极大的破坏。在这种背景之下,新的汉字规范孕育而生。但是,对于即将公布的新规范汉字表,笔者倒是有个忧虑:这么快就忙着公布,未免有些仓促吧,为稳定起见,在公布之前不妨多方面征求一下各方面的意见。

  之所以我会有这样的顾虑,不是因为我相信“人多力量大”,汉字的改造是一个非常专业化、学术化的系统工程,对此,知识精英们显然有更多大的话语权;但是,光靠这些教授们闭门造车也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建国六十年以来,我国文字的使用就不止一次出现过混乱现象了,究其原因,是与研究不细、制定随意、公布仓促等主观因素分不开的。

  建国初期,这种混乱事实最为明显。从1950年中央教育部通过了选定简体字的基本原则开始,直到八十年代,我国的文字规范竟没有固定下来:1952年,拟出《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一稿;1954年,文改会又拟出《两千常用字简化表初稿》;1955年,中央主要报刊发表《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6年国务院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了《简化字总表》;1977年,“二简”字开始在全国的图书报刊上试用;1986年,国务院指示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怎一个乱字了得,用现在最流行的一个政治词汇就是“瞎折腾”!教授们“瞎折腾”尚属少部分人的“折腾”,更为可悲的是,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几代学生也是身中其害,他们学来学去,却学了一批被废止的文字垃圾。除此之外,我国的汉字更是被破坏的支离破碎,现在许多不规范的书写方式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

  所以,对于这个即将出台的新规范汉字,笔者只希望它能在最成熟的时候出炉。这不仅需要经过全国汉字专家们认真严谨地研讨,更需要集结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来融入其中。当然了,即使再成熟的文字改革也会有所争议的,笔者只希望这种争议能减到最少。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新规范汉字表也应该做到“不公布则已,一公布则味着定型”,如若不这样,一场“文化折腾”则再所难免。(王传涛)

TOP

恢复繁体字,不现实
张微

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王宁表示
恢复繁体字,不现实

●崇敬汉字,有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继承因素,也暗含着垄断与复古的因素
●简化字推行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准及国际文化传播成效巨大
●解决汉字进入计算机中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才是当务之急

 本报讯(记者张微)“如果将简化汉字恢复为繁体字,那么将有10亿多的人要重新学习汉字,这样的教育、培训成本太沉重了。”4月8日,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第五次国学研究论坛上表示。
  “汉字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普及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王宁表示,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而且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对汉字崇敬的背后,固然有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继承在内,但其中暗含着两个不适合新时代的因素,那就是垄断与复古。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备受重视,与此相关的汉字使用及相关政策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其中,是否要恢复繁体字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不久前召开的 “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化字,恢复使用繁体字。这一建议把争论已久的汉字简繁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无论从字体还是字形结构来看,简化是汉字演变的主要倾向。”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认为,任何一种文字符号系统,都要取得简易度与区别度的最佳协调。简化字在简易度与区别度的协调方面总体上来说还是做得比较好的。简化字推行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准,成效巨大,而且惠及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现在也为许多国际友人所研习。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汉字经受了时代的考验。尽管简化字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记载的工具,必须保持稳定。” 王宁解释说,在前不久组织的二代身份证发放工作中,有八千多个汉字无国际编码,四千多个汉字无法识别。面对来势迅猛的信息革命,解决汉字进入计算机中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才是当务之急。
  对于简化汉字的未来,董琨指出,目前社会上存在“复繁”和“进一步简化”两种思潮,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两岸四地来往交流的现状以及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两种思潮的主张都有一些偏颇,因而是不可取的。
  会上,王宁还透露,目前有关方面已开展工作,新的《规范汉字表》已经完成撰写,将要对汉字的规范进行新的调整。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9-4-14 10:00:48

TOP

文字简繁之争讼

□眸子

来源:《文史知识》

有关简化字的文墨官司林林总总,无外三端:一曰简化字割断文化;二曰许多简化字简得无理据或不美观;三曰简化字转成繁体字常出错。故而提出废简归繁,或对简化字进行“修缮”。
说简化字割断文化,这顶“高帽子”戴得实在高了点。传统文献用的是历史字体,不识繁体字的确影响到古书阅读,但认识繁体字并非就能顺利阅读。古书用字较为混乱,异体错讹不少,阅读起来需要许多文字学知识。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在词汇、语法、篇章等方面都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多种特定的表达习惯,有今人不熟悉的人文掌故、风物制度等等,这更不是字的层面的问题。此外,文化传承还牵涉到文化认同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只识简化字当然读不懂古书,有碍文化的传承,但并不一定就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繁体字并不一定就能读懂古书,也并不一定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亲(親)人不想见,爱(愛)人没有心 ”,几乎成了贬责简化字的“口头禅”。若依此理,“泪、尘、从”就应颂扬,眼水为“泪”,小土为“尘”,二人相随为“从”,比“淚、塵、從”字简义明。若依此理,许多字都有问题,比如:今人皆知主管思维的是大脑。那么,从“心(忄)”的字都得变,“有心也不能爱”;现代造桥多用水泥、钢铁,木桥、石桥已经较少,要不要将“桥”之“木”旁换成“钅”旁?
从书法美学的角度看,有些简化字写起来不好看,如“广(廣)、厂(厰)、气(氣)、声(聲)”。汉字讲求书写美,有些简化字的确在书写上不易布局,有失衡之憾。但是这种字并不多见,且不只是在简化字中才存在,例如:“广、厂”都是古字,读ān,同“庵 ”,多用于人名;“卜、孑、孓、彳、亍”等字古已有之;“乒、乓”等字在简化字之前就造了出来。
简繁转换出错,主要缘于“一简对多繁”现象。简化字为精简字数,曾将多字合用为一,如:發、髮→发,干、乾、幹→干,后、後→后,面、麵→面,松、鬆→松。这些字多呈互补分布,合用一字在现代汉语系统中绝大多数不会歧解,少数可能会产生歧义,但是这种歧义多因词语问题造成,比如“白面(麵)”和“白面书生”、“生发(發)(义为‘滋生发展’)”和“生发(髮)油”。简繁转换出错,多数是因为人们缺乏基本的繁体字常识;机器自动转换闹笑话,是机器还不够“聪明”,不会结合上下文选取合适的字。研究表明,引入上下文概念之后,自动转换的差错率会大大降低。换个视角看,现在港台地区的繁体字也有“一对多”的现象,比如“著”表示“着”和“著”,港台地区不作区分,简化字将其一分为二,无论是在读音还是在相关词语分辨上都有所便。
文字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评价文字系统的优劣,主要看其能否适应它所记录的语言。1950年前的汉字使用相当不规范,而简化汉字工作带来了汉字系统的规范,其作用在于保证了汉字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应用。
当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废简归繁”或是“以简统繁”都不现实。简繁汉字都是民族之瑰宝,应当珍爱。(宋晖摘)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CASS网发布时间:2009-2-3 9:46:55

TOP

文字的速度

傅浩

    近来,关于文字改革的话题又热起来了。有人主张废除简化字,恢复繁体字;有人建议修订汉语拼音方案,增加拼音字母。一时间莫衷一是。
    我以下的想法早已有之,与以上那些时议无关,现在觉得有必要写出来。
    汉语字(词)典,自《说文解字》至今,一直使用部首查字法。据《辞海》(1979年版)称,“部首查字法创自《说文解字》,字体以小篆为准,分五百四十部。《字汇》、《康熙字典》等适应楷体,归并为二百四十部,部首虽已减少,但查字时还不便利,因此近年来又加以革新”云云。革新的结果是,《辞海》二百八十二部(比以前还多了),《汉语大字典》二百部,《汉语大词典》二百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一百八十九部。可见,现在查字仍不便利。另外还有笔画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也都不是十分便利。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往往会有部首找错或笔画数错的时候,费时费事。我儿子正上小学三年级,一让他查字典就叫苦连天。我遇到的学汉语的外国学生,提起查中文字典也是直咋舌摇头。至于字(词)典正文,一般还是按部首顺序排列,而部首那么多,一般读者是很难认全和记住前后顺序的。只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是按汉语拼音(也就是拉丁字母)顺序排列的,这对于已知读音的字来说,检索起来就方便得多了,这已是一大进步,但对于不知读音的字,仍需要查部首和笔画。而且,汉语同音字多,在同音部中,仍需按笔画多少排序,而同音字里还可能有笔画数相同者。到了这一层,排序似乎就没有规律了(当然还可以按笔顺排)。
    相比之下,拼音文字的字典就便利多多了。以英文字典为例,二十六个字母简单好认,顺序易记;多字母的词则按既定字母顺序依位递次排列,只有一个数理标准。所以,不管知道读音与否的字,直接翻检正文,一索便得,而无需任何索引。
    西人的档案、图书馆乃至计算机信息的编排和检索方式都与其字典的检索法同一不二,其便利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而在借鉴拼音文字制定和应用汉语拼音或注音方案之前,我们用来表示顺序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天干地支,一种是《千字文》。旧版《词源》就把正文按地支顺序分为十二部分。江南贡院的考场和某些寺院的藏经塔则是按《千字文》正文的顺序标识的。要检索以这样的方式编排的档案,检索者须熟背“子丑寅卯”和“天地玄黄”之类,而且其标序的数量有限。如果用计算机检索,还得有专门设计的软件,且难免混淆出错,因为用来标序的干支和《千字文》用字与任何文献正文用字并无区别。
    从以上事实看来,一、掌握汉语书面语要比掌握拼音文字花得时间多,因为查字典就要慢得多;二、汉字的信息处理速度要比拼音文字慢得多,多亏现在有了汉语拼音作为辅助手段,还不至于太慢,否则用计算机处理“天地玄黄”,还不知是何景象。再回顾历史,东方之所以在近代的生存竞争中输给了西方,根本原因或许不在于表面的硬实力,而在于知识和信息的获得与应用速度,归根结底也就是文字的速度。在古代,生产力普遍低下,生活节奏普遍缓慢,差异还不明显。自从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开始发力冲刺,文字速度的差异就日益明显了。文字的速度犹如人的神经的反应速度,在信息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它直接影响着各行业各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科学技术的研发效率。
    汉字是形象的,拼音文字是抽象的;汉字是艺术的,拼音文字是科学的。就审美而论,拼音文字不如汉字;就实用而论,汉字不如拼音文字。我个人在情感上是偏爱汉字,而且是繁体字的,但从民族利益的大局考虑,汉语拼音无疑功莫大焉。当然,拼音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汉字,这是由汉语的特性决定的。古汉语音韵学中的反切法就是借鉴印度梵文创造的拼音法,那么现代汉语借鉴拉丁文创造的拼音法作为辅助手段有何不妥?简化字则本来是无可无不可的,算不上失败,亦无成功可言,其实其中一部分是古已有之,不过是复古而已。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字合并过多,容易造成混淆,尤其是在引用古文的时候。汉字从甲骨文而金文而小篆而隶书而楷书,本来就是从简到繁、从繁到简地自然演化着的。人为简化了一回,幸无大碍;若再废简复繁,势必造成文化的再次断裂,也许为害更甚。维持既成现实,或稍作微调(如为避免歧义,有限恢复一些繁体字),任其自然最好,犯不着人为地再瞎折腾了。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CASS网发布时间:2009-4-7 11:16: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