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简介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院)沿革与发展

学院沿革
◆ 1998年10月,在1984年成立的西北民族研究所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组建成立了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

◆ 2001年5月,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增挂系牌子,成为系所合一建制。2001年7月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中国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西北民族大学召开之际,费孝通教授亲临研讨班,参加了社会人类·民俗学系挂牌仪式,并亲自揭牌。

◆ 2004年10月,随着西北民族学院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成立了社会人类·民俗学学院。

◆ 2008年7月,社会人类·民俗学学院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更名为西北民族研究院并挂靠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院)学科与专业建设

甘肃省重点学科
◆  民俗学学科
★ 1999—2001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通过完全达标评估。
★ 2002—2005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通过完全达标评估。
★ 2006-2010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

博士研究生点
◆  2004年,开始招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点
◆ 1991年,开始招收民俗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甘宁青人口较少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 2004年,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牧区社会学
◆ 2007年,开始招收人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宗教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 2008年,学校教育机构专业设置改革,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点从历史文化学院归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现代化研究、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研究、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研究、民族文化研究

TOP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百度百科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院)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西北民族研究所。1998年10月,由原西北民族研究所所长、民俗学家、人类学家郝苏民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组建成立了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2001年7月中国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西北民族大学召开之际,费孝通教授亲临研讨班,为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揭牌,成为系所合一建制。2004年随着学校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将所系建制改为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2008年7月,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原西北民族研究所更名为西北民族研究院挂靠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中文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院)
简  称:西北民大民社院
创办时间:1984年
类  别:西北民族大学二级学院
学校类型:民族类
主管部门:西北民族大学
硕士点:5个
博士点:1个
省部重点学科:3个
国家特色专业:1个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1号

目录

1学院概况
2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学
  ▪ 研究生教学
3大事记

1 学院概况

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民俗学学科在1999年至2015年间四个年度被评为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民族学学科被评为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2014年社会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教育部第三轮学科综合水平2012年度评估结果:我院社会学一级学科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学学科并列第13名;民族学一级学科与内蒙古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并列第6名。学位点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招生方向;社会学(一级学科)、民族学(一级学科)、民俗学、人类学四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MSW)授权专业。本科专业有社会学、社会工作、民族学三个专业。2008年社会学专业获准为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获准为教育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教职工40人,师资队伍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其余教师皆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们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在应用社会学、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志研究、西部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等领域成果颇丰。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建有牧区社会研究所、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教学研究基地、和政县“松鸣岩花儿”教学研究基地、西北民族大学田野调研基地之一“河西走廊”武威市田野作业点、兰州怡欣心理咨询中心、兰州欣雨星儿童发展中心、兰州绿驼铃环保组织、兰州惠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等14个科研教学实践平台。有“社会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室”、“多功能社会工作实验室”2个专业实验室。院团委编辑出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报》、院大学生学习援助分中心编辑出版《社会民族文化》、《西北民族研究动态》两个院刊。

通过执行外国短期专家引智项目进一步拓宽与国外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客学院“周三学术论坛”开展学术讲座等途径,积极开展国内与国际学术交流,已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以及国内多个高校建立了长期学术合作关系。

2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学

社会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全面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基层部门、社区等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现代社区概论、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经济社会学。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教学研究室有两个: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方法教研室。

  实验室有社会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室、电话访问实验室。

  建立了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教学研究基地;和政县“松鸣岩花儿”教学研究基地和点西北民族大学团委、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东乡县民委、榆中县中心养老院、夏河县民政局、武威市宗教局、民勤县统战部等专业实习基地。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技能,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与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的服务管理与咨询、社区建设和管理、社会福利、公共政策研究与评估等工作的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工作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教学研究室:社会工作教研室。
  在兰州怡欣心理咨询中心、兰州欣雨星儿童发展中心、兰州绿驼铃环保组织、兰州惠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建有专业实践基地。

民族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全面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知识和具有美美与共、共存共荣的人文宽容精神、较熟练的民族学(人类学)调查技能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组织和私有机构等对综合组织协调人才的需求,胜任相关的文化、公共事业、宣传、社会评估、宗教、民族、民政、政策研究等工作。

  主要课程:民族学概论、社会学概论、人类学调查方法、考古学导论、当代西方哲学简史、语言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等。

  教学研究室: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教研室。

  研究生教学


博士授予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应该含少数民族的民间口头文学传统以及作家书面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但就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实际而言,除历史上极少数族群存在过作家文学外,其余主要是新中国以后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少数民族没有民族文字,全部精神文化的载体几乎集于语言与口头传统于一身。它是一个民族民众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也是民族精神、情感、人生知识、历史与审美观念的惟一表现形式。新世纪经济一体化与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文化多元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呼吁,西部大开发等,更使我国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研究,在今天国内外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研究范围涉及到民族民间文学及其民间文化的发生、发展、族际交流、影响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文化关系的各领域,并从其中探索其理论、实践、本体的特点与中国实践的规律。

学术型硕士授予专业——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研究社会中人的行为、观念,探求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 我校在长期开展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宗教、民俗生活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以及从事相关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优势。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获准设立社会学本科专业,2003年获准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准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准一级学科授权点。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厚。具有民族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城乡社会学三个研究方向。

学术型硕士授予专业——人类学专业

  人类学肇始于西方社会,虽是殖民活动的直接产物,但自产生之日起它就为不同文化社会的相互认识、理解和交流提供了可能,时至今日,人类学早已从对“异文化”(尤其是所谓“原始社会”)的研究发展到对现实社会中各类文化现象(如宗教、语言、婚姻、家庭、社会等)的考察,通过比较,发现人类文化的本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普遍规律和具体现象的情境化特征,不仅有利于不同人群之间的沟通,也可为政府等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咨询。 本学位点,于2006年获准,从200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本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多年来扎根于西北各民族地区,有长期田野考察经验和民族志资料积累,也有留学归国,与国际前沿研究接轨,学风严谨,业务素质较高的老中青专业队伍,由郝苏民教授领衔组建,目前以马效佩教授、阿布都哈德副教授、傲东白力格副教授、看本加副教授、满珂博士为骨干力量,已形成了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学科研梯队。开设研究方向有:宗教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该学位点建设过程中,导师组成员主持,承担或参加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专业性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联手承办了中国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主持了文化部、科技部《西北人文资源环境数据库·民族民俗数据》课题,参加了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开发中的人口流动与族际关系”课题并承担了该课题的甘肃、青海子课题;承担了国家民委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发展研究”子课题“西北回族城市化现状、趋势及问题专题研究”、“格尔木市流动人口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项目“影视人类学的学科定义探讨研究”等,奠定了一定的教学科研基础。目前本硕士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三项:“当代伊斯兰名著《伊斯兰精神性全书》译介研究”(马效佩博士主持);“维吾尔族的地缘群体研究”(阿布都哈德博士主持);“甘青藏区道教的地域性、民族性流变研究”(看本加博士主持)。导师组组长入选“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专项资助研究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前沿课题“纳斯尔宗教哲学思想体系的现代意义与国际影响”,为进一步培养人类学学科高层次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科研支撑与基础。导师组成员获多项奖励,积极开展与国外学界的学术交流,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了多次系列学术讲座。

学术型硕士授予专业——民俗学专业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点,于1990年由郝苏民教授领衔申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自1991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中有些学生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大学的博士生,决大多数被高校及科研部门录用并受到好评。先后有蒙古、日、德、意、韩、美及港、澳留学生前来研修、进行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民俗学学科被评为甘肃省“1999—2001年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2002—2005年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 2006—2010年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本专业不仅培养了裕固族、东乡族、土族等特有民族的第一代民俗学、民间文学领域的硕士,而且已成为培养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领域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目前,该学位点设有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区域民俗研究、甘宁青人口较少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三个研究方向。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通过开展西北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教学与研究,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区域民俗研究方向,以积极开展区域民俗文化研究的挖掘、整理与比较研究,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甘宁青人口较少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方向,以甘肃、青海等省区的特有民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土族、撒拉族为研究对象,以这些民族历史形成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或相似的历史发展过程为研究基础,培养从事人口较少民族民俗文化研究等相关工作的人才。

学术型硕士授予专业——民族学专业

  民族学(Ethnology)是以民族共同体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民族的来源、发展过程、地域分布、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接触和文化交流、社会结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民族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培养和造就一批掌握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熟知中国各民族发展历史与现状,洞悉世界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我们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保持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力支持,同时必然地会对我们准确认识我国民族共同体和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为党和政府制定、落实民族政策和解决民族问题,消除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错误倾向,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西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着良好的传统,曾产生过一批知名的专家教授,并且取得过一大批有相当影响力的成果。在不断积累、丰富和发展民族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03年西北民族大学申报的民族学专业硕士点获得了批准,2005年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批准,大大提升了西北民族大学的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西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专业硕士点设有6个研究方向,各方向研究特色鲜明,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拥有5名导师(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名,获得博士学位者4名,获得硕士学位者1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科研成果丰富。该硕士点是西北民族大学的校级重点学科,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业型硕士授予专业——社会工作硕士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在相应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专门学科。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美国家发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20年代以后,我国部分大学开始设立社会工作专业课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得以恢复重建,此后获得快速发展。我校在长期从事社会学专业本科与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的基础上,于2007年获准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10年获准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由具备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教师组成师资队伍,具有社会服务机构管理、民族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三个研究方向。根据教育部规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MSW)课程设置开设了专业课程,同时开展相关社会服务,采用课程学习、实习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3大事记

1984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院前身为西北民族研究所,是西北民族学院最早设立的一个专业研究机构,其前身是西北教育研究室,后扩改为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1984年秋,正式成立西北民族研究所。

1984年,试刊《西北民族研究》期刊,创刊于1986年。

1990年,获准设立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8年10月,由原西北民族研究所所长、民俗学家、人类学家,《西北民族研究》主编郝苏民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组建成立了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党组【1998】19号文件、民院人字【1998】70号文件)1999年始,民俗学学科在1999—2001、2002—2005、2006-2010、2011-2015四个年度被评为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

2000年,获准设立社会学本科专业。

2001年5月,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增挂系牌,成为系所合一建制。2001年7月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中国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西北民族学院召开之际,费孝通教授亲临研讨班,参加了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挂牌仪式,亲自揭牌。

2003年,获准设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招生方向。

2003年,获准设立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4年10月,随着西北民族学院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成立了社会人类·民俗学学院。

2005年7月,举办“实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成立了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并建立了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教学研究基地、甘肃省和政县“松鸣岩花儿”教学研究基地。

2005年,建立“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实验室”。

2006年,获准设立人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7年,获准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

2008年7月,社会人类·民俗学学院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原西北民族研究所更名为西北民族研究院,并挂靠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期刊的编辑业务划归学报编辑部。2008年,出于学校教育机构专业设置改革,民族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从历史文化学院归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08年,社会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8年,获准设立民族学本科专业。

2009年,民族学学科被评为西北民族大学校级重点学科。

2009年,创办《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报》。

2009年,设立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周三学术论坛”。

2009年,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榆中县中心敬老院”、“东乡县民委”、“甘南夏河县民政局”、“西北民族大学团委”、“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心理健康中心”。

2009年,学院学生会被评为甘肃省优秀学生会。

2010年,创办《社会民族文化》、《西北民族研究动态》两个院刊。

2010年,获准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授权点。

2010年,学院团委被评为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委。

2011年,社会学学科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1年,建立“多功能社会工作实验室”。

2011年,学院赴临夏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小分队,并获得2011年甘肃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小分队荣誉称号。

2012年,民俗学学科、民族学学科被评为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

2012年,建立西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田野调研基地——“河西走廊”田野调研基地;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兰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兰州欣雨星儿童心理发展中心、甘肃怡欣心理咨询中心”教学实践基地;建立“中共民勤县委统战部”教学实践基地。

2012年,召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会:民族和睦与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区域、民族与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甘肃省社会学会2012年会:西部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

2012年,获得西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创新单位奖励。

2012年,社会学一级学科获得教育部第三轮学科综合水平评估第十三名;民族学一级学科获得第六名。

2012年,开展社会学、民族学两个一级学科方向凝练与学科资源整合工作。

2012年,学院被评为就业工作良好单位。

2012年,学院被评为综合治理优秀单位。

2013年,建立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大学生学习援助分中心”。

2013年,社会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013年,恢复《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处级建制。(党委发【2013】6号)

2013年,建立牧区社会研究所。

2014年,社会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学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