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一分会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综述

第一分会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综述

第一分会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2)(5)综述

  一会场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共有六场,而第二场和第五场都很具代表性。第二场主要在谈民俗学的学科发展,第五场则集中在民间文学的故事、传说、谚语等方面。

  王京老师的《日本民俗学与中国——1939 年的变化》、张志娟师姐的《北京辅仁大学的民俗学教学与研究——以<民俗学志>(1942-1948)为中心》和吴裕成老师的《 “希望为祖国民俗学事业的推进而努力”——钟敬文先生倡导报纸开设地方风土民俗版面》这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刊物来透视整个民俗学学科的发展。王老师以日本民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杂志《民间传承》、《旅行与传说》等为材料,将20世纪 3、40 年代日本民俗学与中国的关系进行量化,揭示出以1939 年为界,这一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的事实。并挖掘相关资料,联系当时日本社会对中国关与的状况,剖析日本民俗学内部存在的动向,力图客观而全面地理解这一变化所具有的意义。娟子姐以《民俗学志》(1942-1948)为中心,介绍了辅仁大学成立了人类学博物馆,到创办刊物《民俗学志》,登载民俗学研究相关论文,设立民俗学课程、研讨班,宣传动员,实地调查等一系列活动来探索北京辅仁大学的民俗学研究的特色。吴老师总结了几次与钟先生见面谈话的感想,指出钟先生历来重视举办民俗学刊物作为学科阵地,并且亲历亲为倡导报纸出版风土民俗版面,希望作为大众传媒的报纸,能够承担起对于民俗学发展的一份社会责任,既做搜集记录的工作,又做普及大众的工作,以使民俗学研究再增一个渠道,实现取之于民众,回馈于民众的良性互动。

  黄清喜师兄的《民俗学学科建设未来之门——以石邮傩日本调查为例》一文指出:民俗学作为一门“经世济民”的现代学科,要完成其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也应注重对现代科技的运用。文中介绍了蕨座数码艺术加工厂自主研发的三次元技术对日本传统艺能的记录、保存、保护、继承、研发和弘扬做出的贡献,希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在学科建设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方面打开民俗学的未来之门。赵晓寰老师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民俗研究概貌》介绍了两个殖民地国家民俗学的研究概况,指出二战之前的澳新两国的民俗学基本上在西方文化优越论下对他文化所进行的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研究,本质上是殖民主义的,具有文化帝国主义的特征。而这种现象随着澳新两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国家认同的强化有所改观。

  第二场的最后一篇黄佶老师的《龙、凤的外文译法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第五场梁家胜老师的第一篇《方言:民间叙事的表现范式》都是在讲语言在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黄老师以“龙”、“凤”两个词的错误翻译为例,强调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不准确的翻译难以精准的传达原作者的意图,导致跨文化传播难以顺利进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梁老师认为理解和研究民间叙事,关键是理解和研究各地民间叙事的话语形式。民间叙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方言,民间叙事的呈现方式和表现范式是处于“发音”状态的“方言”。对于民间叙事而言,方言绝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或载体,是方言构建了民间叙事本身及其文化场域并凸显了民间叙事的生活属性。在民间场域和生活情境中考量和研究民间叙事,首要的是熟悉并理解当地的方言和文化传统。

  张静老师的《道教与黄陂木兰传说》主要从宗教信仰、道教典籍,口头传统三个方面介绍了黄陂木兰传说与道教的紧密关系。郭重孟同学的《人与蛇之间首属关系的探析》强调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下,人与蛇之间并非单纯的自然关系,而是一种类似人与人之间最初形成的颇具亲属意味的首属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人与蛇之间的生物习性研究,通过对神话传说与汉画像中人面蛇身形象的解读,进而阐释蛇作为具象形态在原始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文化表征内涵。

  个人能力有限只能总结成这样了,欢迎大家前来补充、指正。

[ 本帖最后由 张志娟 于 2013-11-25 03:30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马向阳 宝葫芦 +52 2013-11-22 16:59
  • 张多 宝葫芦 +50 原创内容 2013-11-22 11:38

TOP

鑫鑫童鞋速度。。。

TOP

回复 2# 的帖子

TOP

第一分会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综述

就像在会场中有老师提出的一样,这场会议中,关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理论探讨很多,但是关于实践方面的探讨却相对来说很少。从这一场五篇论文中,我们也的确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理论探讨方面,如祝秀丽老师从汤普森的理论视角,介绍了民间故事的解释学方法论,认为解释学研究分为日常生活的解释学和深度解释学两部分。这种方法论的研究为民间故事的研究提供另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法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梳理民间故事研究的思路。但是一些老师对“解释学方法论”这个概念的存在表示有疑问,认为这个概念本身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应用此种方法论时应先阐述清楚。
而刘继辉老师则在《西方理论学说对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影响》一文中,为我们梳理了进化论人类学派神话学说、社会人类学功能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说对我国民间文学产生的影响。
陈金文老师认为民间文学的历史记忆属于诗性记忆、群体记忆、流动性记忆和固化性记忆,并且提出在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并不是如我们想象中的乐观,比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我们应该耳熟能详的四大传说却讲不上来。王京老师点评,认为对于民间文学的这种历史记忆的探讨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这种群体性如何上升到对应的整个人民大众,如何使流动性和固化性能得到再一次深化,这是我们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
周福岩老师从阿格尼斯·赫勒在她的《日常生活》出发,提出并阐发了一种观照日常生活及其“自然态度”的解释学立场。这篇文章的理论性较强。王京老师评:如果我们民俗学有哲学派,周老师就属于吕微老师、户晓辉老师等一派的哲学派民俗学。老师的文章较难懂,需要深入阅读才行。
如果上前面几位老师的论文都是关于理论方面的研究,那么这一场的最后一位王凤娟的《非遗保护理念与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则更加注重实践方面的探讨。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民间文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三方面的改革,认为需要将具体的理论运用与教学实践中,走出民间文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境。王京老师评,文章对于具体教学实践的探索是有意义的,因为在现实中,很多传统民间文学在民间是否真的得到很好的传承,尤其在年轻人之间,就如上面陈金文老师提到的例子,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深思。
关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的论文,在本次年会中,占有较大比例,可以想见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关注性及其本身的重要性。在新的语境下,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需要不断探索。但也就如一开始提到的一样,我们的理论研究做了很多,但是在实践方面的探讨却相对较少。希望这次年会可以更多的推进我们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在实践方面的建设和行动。

[ 本帖最后由 唐小样 于 2013-11-22 21:59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回复 4# 的帖子

是户晓辉老师  打字速度要慢下来哦  名字里面可是一个字都错不得哩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TOP

回复 5# 的帖子

看的挺认真啊,赞一个

TOP

回复 5# 的帖子

我改过来了~~~~欢迎批评指正~

TOP

第一分会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3)(4)(6)综述

这三场基本以民间文学为中心,体裁遍及歌谣、神话、传说、故事、和笑话,据切入角度并论述深浅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1,类型学与母题研究
马伊超 《“傻女婿”故事类型解析》通过对人物角色和事件发生场域进行分类阐述,全面呈现了该类型故事可能有的面貌,继而从传播心理、社会现实基础、情感表达等方面分析傻女婿故事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及其中多种文化内涵。这属于一种很典型也很成熟了的中国故事类型学研究范式,施爱东《故事学30年点将录》称之为“故事文化学”,以刘守华为代表。该范式易学易操作,效果则因人而异,除积累个案外,它于故事学理论层面的助益需要更多反思。
林安宁《壮族〈麽经〉盘古神话母题研究》按照《民间文学母题索引》对《麽经》的主要盘古神话母题进行梳理,总结出包括造物主、自然界的造物主、造物主的起源等十多个母题,然后与汉族和越南神话比较,基于共性判断壮族《麽经》盘古神话是百越民族文化的遗存,且吸收了汉族纬书政治神话。比较方式乃至由母题异同推至历史源流的过程恐怕还可商榷。

2,文本泛文化解析
柯杨《西和乞巧歌探微》让我们对西和乞巧歌及其与妇女生活的关系有了更多了解。歌唱只是西和乞巧活动的一部分,马向阳《仪式与象征——西和乞巧民俗中的仪式分析》补充了整个仪式的流程和象征意义。周毓华《羌族族群记忆研究——以羌族神话和传说为例》主要介绍羌族神话传说的各个面相。何华湘《民间文学中的时空观研究》从广泛的意义上探讨民间文学作品中时间与空间的属性。白晓霞《对河湟地区“除王蟒”传说的话语分析》剖析了传说中政治、性别、爱情等多元因素。

3,传承与变迁
平锋《壮族山歌文化的生境变迁与传承现状——以那贯屯的田野调查为例》揭示了广西一个壮族村屯里山歌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谢红萍《万荣笑话传承机制及其思考》介绍万荣笑话过去和现在的传承机制,着重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官方经济资本、学者话语霸权连同民间艺人符号资本造成的影响。蒲华军《康巴藏族民间故事的讲述与转型》更多关注故事内容和讲述形式在时代变迁中发生的变化。唐月霞《神话在当代语境下的重塑》则展现了神话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不同应用及变异趋向。
李静玮《从人性到神性:民间传说里的毛泽东》结合文献与网络资料,梳理了韶山冲一带毛泽东相关传说的演变过程,在厘清众多情节关联的基础上,对主人公神圣性的塑造与渐进进行时间向度的分析,试图说明现代性背景下,国家权力、个人权威与民间传说之间的相互关联,及毛泽东传说中神圣性生成的社会脉络。彭伟文《从具象到抽象,从市井到民族——黄飞鸿电影中民俗元素的民俗主义考察》则从民俗主义的角度,对电影里黄飞鸿的形象及相关民俗元素的变化条分缕析,以察究明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轨迹。

4,语境中的叙事
雷天来《个人叙事与当代风水师身份建构——以赣南地区为例》解读风水师群体如何运用类型性叙事,逐步获取民众信任,完成对自身行业身份的建构。董秀团《村落民间叙事的焦点及意义表达——以大理剑川石龙村为例》围绕该村民间口头叙事的四个焦点,考察民众怎样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建构起属于他们的叙事系统,并通过这个叙事系统展开村落内部、村落外围乃至更广范围内的信息交换。
   
另有刘荣庆《一门由中国学者创立的民俗学与新闻学边缘交叉学科——〈新闻民俗学〉》倡立“新闻民俗学”以研究大众传媒报道富有新闻价值的地域民族习俗事象的规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同系列就放在一起了吧。
所以我改了下桃(还是淘?)子的标题

TOP

好的 淘子

TOP

你们做得很细致呀  一篇都没落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谢谢夸奖,哈哈

TOP

为我组赞一个@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一号)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xiangyang_ma@163.com
QQ:19197953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