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大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来稿选登(大学生组)

回复 2# 的帖子

我倒,这个兄弟是去年我们去兰州大学上暑期学校认识的,还是我老乡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学长没 弄一篇??  现在的春节越来越失望,我们这里是农村越来越没有年味,市区反而活动很多,我猜测可能是农村人想过城市生活,城市人想过过 农村习俗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欢迎更多的同学拿起自己的笔

TOP

回复 17# 的帖子

呵呵,在写呢!回来调查了我们这边腊月十八祭祀老君爷的情况,文章还没出来,呵呵

TOP

苗梦佳

  

感受春节


苗梦佳 (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0910040105班)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每一个人的独特情感。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我,似乎也对春节有着难以言说的眷恋。每逢春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都会兴致勃勃地述说一些过往的旧事,虽然年年如此,我却津津有味地一遍遍聆听,不厌其烦地沉醉在温暖的回忆里,任时光倒退、斗转星移。

  这年复一年的春节记忆,经过岁月的组接,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过年图景,其中的一些风物也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难以忘怀。

  “送信儿的腊八粥,要了命的关东糖。”这是北京人过年的真实写照。腊八粥像一位使者一样,向人们报告着过年的讯息。各式各样的豆儿、红枣、栗子、花生、冰糖熬在一起,发生了美妙的碰撞,诞生出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当然,泡腊八蒜也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一颗颗大蒜跳入香醋中,经过数十天的沐浴,换上了绿外衣,等待着人们口腔的检验。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开启了四季更替的华美序幕。“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从这一天起,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切都踏着春天的节拍,走近欣欣向荣。根据历史记载,“立春”节气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了东汉逐渐有了迎春的习俗,直至清代,皇帝都会选择良辰吉时,率领众臣举行春耕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的2月4日,我家都保留着“咬春”和吃春饼的民俗习惯,提前备好萝卜和其他食材,准时了却春困,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朗朗上口的过年民谣像清脆的铃声,提醒着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赶快行动起来,为过年做好充分的准备。琳琅满目的糖果、巧克力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呈现在眼前,人们尽情地挑选着喜爱的口味,挑选着自己向往的甜蜜生活。高高悬挂的红灯笼,是春节的眼睛,注视着万家团圆的美好北京。可爱的生肖卡通图案、代表吉庆的年画儿,五颜六色地张贴在大街小巷,张贴出人们对新生活的完美畅想。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煮饺子。饺子形状本身很像古时的元宝,因此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当热气腾腾的饺子从锅里出来时,这一年的最后晚餐正式开始,大家其乐融融地品尝着过年的滋味。爆竹辞旧岁,一声声具有穿透力的鞭炮声和绚丽的焰火,为节日的夜空增添了灿烂的风景,同时搅动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春晚的播出像一道视觉盛宴,丰富着人们的娱乐生活。不管是幽默的小品相声,还是炫目的唱歌舞蹈,每个人都通过它收获了不同的心情,体味了不同的感受,怀揣了不同的梦想,都用自己的方式等待着新年的到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拜年的方式也趋向于多元化。从最早亲自作揖,到后来的送贺卡,再到现在通过电话、短信、网络进行“虚拟”祝福,传递友谊和表示感情的桥梁越架越高,我们依旧拥有祝福,但缺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温暖和感动。

  小时候,我总喜欢把所有的快乐像押宝似的押在除夕这一天。这一天,我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猪肉白菜馅饺子;这一天,我可以穿着新衣服在院子中嬉戏;更重要的是,这一天,父母可以放下繁重的工作,带我出去逛庙会、串亲戚。因此,除夕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后来渐渐长大,发现除夕并不是那样甜,似乎有些酸、有些涩。除夕中蕴藏着一个个回家的故事。每一个主人公便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他们讲述着不同的远行故事,却有着相同的人生感悟——过年回家。那一年,姑姑插队回家,爸爸和爷爷、奶奶的除夕夜充满了泪水,晶莹的泪光代替了所有的语言。那一年,我们拆迁,拆掉的是我们拥有童年、青春、回忆的“家”。除夕,我忘记了怎样度过,只是依稀记得雪花纷飞,我们穿行在北京的各个街道,望着万家灯火的北京城,看着别人过年。现在想想,那一年,的确很艰难。时光荏苒,爷爷、奶奶渐渐地老去。泪水的咸味、坚忍的苦味围绕了他们一辈子,除夕却使他们的苦难、辛酸凝结成金黄的透明琥珀,在流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堆成小山的礼品并不是他们最想要的,他们只求儿女平安,能够常回家看看。他们愿意在除夕那天,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一张张过期的粮票,一双双崭新的鞋垫。每一样东西都是那样珍贵。他们愿意活着,愿意和儿女过除夕,愿意享受爱的味道。

  北京对于过年的食俗是十分讲究的。年夜饭在每一个家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许是“糕”与“高”谐音,又有喜庆和吉祥的好彩头,因此年糕是我家必备的。蒸一屉的时间总是那样漫长,好像过了一个世纪。在揭盖的一瞬间,一团雪白的蒸汽扑面而来,香味也弥漫了整个厨房。“肉皮冻儿”做法简单,价廉物美,深受大家的爱戴。黄豆(要泡过)、胡萝卜、花生、肉皮,和白肉汤同煮,加上少许酱油和盐,煮熟后盛入容器中,凉了以后自然凝结成块。食用时,再蘸一些腊八醋,味道真是美极了。“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习俗,初一不必说,初二吃面是为了挑寿,祈愿可以长命百岁,初三则因为合子是圆形的,可以“转”,意思是往家里多赚钱,取财源滚滚的意思。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捏紧饺子就代表着捏住了小人的嘴,不让他们拨弄是非。

  庙会的热闹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带着喜气,各自逛的不亦乐乎,精细地挑选着适合的年货,摩肩接踵的人流,满载而归的收获,透出了过年的气氛。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汇聚成一首首欢快的交响曲在人们耳边回荡,抱着玩具、提着灯笼,大人、小孩,老人、青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月圆人团圆,各家各户围坐在一起,吃着元宵,谈论着关于历史的传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就把元宵节那种喜悦表现的淋漓尽致。据说,旧时北京为了庆祝元宵节,夜晚灯市口街道的两旁会点燃彩灯,照耀得北京城如白昼一般明亮。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观赏着造型奇特的灯笼,争相猜灯谜,那种热闹感觉从不亚于过除夕。

  二月二,龙抬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却与龙息息相关。所有普通的食物都加上“龙”的头衔,水饺是“龙耳”、馄饨是“龙眼”、面条是“龙须”。吃春饼即是“吃龙鳞”这样的比喻是很形象的,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圆圆的龙鳞,在上面抹些甜面酱,夹些豆芽、黄瓜、粉丝、菠菜,轻轻一卷,鲜香爽口,美味至极。中国人之所以对龙如此敬畏,是因为龙作为中国的图腾,一直庇护着整个民族、庇护着每一个龙的传人。

  随着时间的变迁面对春节,有人会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从前的那种渴望过年的感觉渐渐模糊了。其实,年并没有变,改变的是社会。相比以前,我们现在的物质、精神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每天都像是在过年,丰盛的菜肴时时刻刻都停留在餐桌上,等待过年的心情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

  腊月里,脚步变得匆匆忙忙。为了采购年货,要在超市一遍遍地转,要把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搬回家。腊月里,心情变得欢欣雀跃。看着家人平安健康,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才明白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腊月里,电话变得忙忙碌碌。听到远方的嘱咐,听到亲戚的问候,一种贴心的温暖油然而生。腊月里,思绪变得无比复杂。望着爸爸脸上增加的皱纹,望着长高的小外甥,忽然觉得自己身上要承担起沉甸甸的责任。腊月里,事情变得异常烦琐。探亲访友、参加活动,时间总是很短,相聚总是很短。腊月里,一路奔跑,一路幸福。

  有时民俗固然很多、很烦琐,但是它蕴涵的意义却很深远。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听的、看的、想的、说的、做的、吃的、喝的、玩的、乐的,无不充满着过年的味道,有点神圣,却充满了喜悦和期盼。从我们睁开双眼打量世界,就开始拥有春节。经历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才明白顺境不洋洋得意,逆境不垂头丧气。

TOP

[于新天]古韵山东

  

古 韵 山 东

  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06商业管理 于新天


  过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构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活动,更多地倾注了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新年穿新衣,合家要吃年夜饭,象征丰衣足食,年年有余。打年糕,是希望一年比一年高,预示越过越好。而年初一的叩拜行礼,则形象地喻之为“拜年”,洋溢温馨和谐。看大戏、贴春联、扭秧歌……山东的年俗,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山东各地的年独具风韵。山东特有的很多年俗也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营造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氛围。新春佳节,更多的是在浓厚的“人情味”中,与他人分享节日快乐,融洽人际关系,无疑起到沿袭优良家风和传统美德的良效。

  历经悠久历史的山东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惯例。我出生在德州,淳朴的民风,在德州最具独特的年俗是每到除夕,老百姓大都要煮许多黑枣。吃枣的时候,必须将枣仁吐在地上,因为“仁”在方言里和“银”谐音,意为 “遍地吐银子”。除夕夜,家家户户要在大门外横一根木头柱子,家里头不准扫地、泼水,为了能留住财神。 我的家乡潍坊那又有另一番独味,我很小的时候,在除夕下午5点多钟,潍坊人开始忙活做晚饭,包水饺。老人会把尘封了一年地“家堂”、已故的祖辈“请”回家一起过年。晚上12点左右,便开始放一个鞭炮,这叫“开门红”,这时不能乱碰东西,不能出大动静。这个时候家里的气氛开始凝重、神圣起来。男主人忙着在外面放鞭炮,女主人忙着下水饺,等锅里的水饺翻腾的时候,门外的鞭炮也响开了。饺子上来,首先要敬奉祖先,大人会带着孩子们磕头拜天拜地拜祖先。拜过祖先后,家里的气氛活跃起来,家里人一起团坐开吃年夜饭,说说笑笑,谈论今年谁多吃了几个硬币会发大财。凌晨一点开始拜年,往往是较近的的本家组成一个拜年团,每到一户,都会跪在地上虔诚的鞠躬。这时整个村庄沉浸在祝福中。拜年大约从凌晨1点到早上5点。这个热闹的新年算告一段落。

  在我们省会济南,拥有独特的年俗:三祈五求诉心愿 。“这里的三指的是初三,五指的是初五,在这两天,人们通过‘挖月牙’、‘破五”等形式来表达人们康泰平安的心愿。”对于“老济南”来说,大年初三清晨,人们以香火、素菜等供于井台之上,将除夕封井的红纸揭去,开始汲水,俗称“开井”。这天傍晚,当一弯新月挂在寒空时,妇女们便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庭院当中,面对新月跪在蒲团上,用一把盛饭的勺子,对月挖几下。这样一“挖”,孩子一年中将不会牙痛。因旧时儿童多患龋齿,此俗流传甚广。现在我一朋友告诉我现在住了楼房,这种习俗仍然会在春节中出现,旧时初五还有送穷的习俗,济南兴“打五穷官”,乞丐们扮成“五穷官”,手拿着大扫帚,挨门挨户扫大门外地面,主家见了忙以钱米食物施舍,并以棍棒佯装追打,认为这样能将贫穷驱走。

  从小生长在山东,因为亲戚遍布各地,我深深的爱着养育我的故乡。山东各地的年俗虽然有独特点,但是一直传承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拜神与祭祖,团年饭守岁,恭贺拜大年,压岁钱祈福仍然是山东的四大传统年俗。这种年味在农村和城镇随着时代的变迁依然十分的浓重,每年腊月,人们便开始上街购置年货,尤其是在农村,这个时候也是集市上最热闹、最红火的时候。临街的商店门口总会摆上一个摊位,放满色彩鲜艳的小商品。店里总是簇拥着从乡下来赶集的人。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纯真而又浓重。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一过,人们便进入过年的备战状态。之后几天开始准备过年,扫房、洗澡、理发是必不可少的,以干干净净过大年。理发是过年前的必须习俗,在新年的第一个月中是不能理发的,有死舅舅的流传观念。二十八九开始“下锅”(把准备好的鸡鸭鱼肉等切成块儿,拌上面放在油锅里炸熟),三十便开始包饺子、贴春联。春节前夕,贴春联、买年画,这是年前一项重要活动。“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红对联贴满门”,春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也是人们对未来的寄托,对新春的祝颂。年画,过去主要突出一个“喜”字。这种民间的文化艺术品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显示着一种招人喜爱的魅力。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装扮家里,充满年味。在家乡有些地方,这饺子要包足三天的用量,因为从初一到初三是不能动菜刀的。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何有这个规矩,后来母亲解释为“这是给家庭主妇立的规矩,让这些一年到头拿菜刀做饭的人歇歇”。每个人都能真正的放下心,轻松的来享受春节带给我们视听。

  农历除夕和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除夕之夜,待到零点,远远近近便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时会浓重的节味弥漫天地之间,似乎大人们也忘却了一年的烦恼,和孩子们一道开心地大叫,点放鞭炮和烟花,点红了半边的夜空……从儿时记事起,我印象中除夕和大年初一既不许动剪刀,也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尤其除夕夜间,家家户户几乎一夜不睡,叫作“守岁辞岁”。三十晚上的团圆饭,讲究在半夜子时合家聚到一起吃,叫作“更岁饺子”,明清时期,也曾叫过“煮饽饽”。当时民谚说:“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一家满张罗!”这也意味着吃完饺子即开始进入新的一年,也是为了取个吉利。

  在除夕一夜,尽管人们很晚才进入梦乡,但初一一大早就开始互相走访拜年了。拜年,是春节期间一项主要活动。大年初一,亲朋好友相见,总要互致问候,相互祝福,正如古籍中所记载:“车马喧阗,追欢竟日”,春节达到了高潮。如今这种活动仍然不衰,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孩子们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和大人们一起走亲访友,学说着祝福吉祥的话语。当然这一天最开心的事情还是围观民间组织的“舞龙灯”、“扭秧歌”等传统节目。待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人们才吃着圆满、和谐、吉祥的汤圆结束了真正意义上的“年”,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其乐融融的感觉是天空中飘荡的美妙旋律。过去无数个春节在家乡度过,现在回忆起来都是那么的温情,充满人情味。

  年末岁首,辞旧迎新。在这“天增岁月人增寿”的特殊时刻,人们需要分享喜悦,寄托对来年的美好祈盼。经过千百年的长期衍变积累,年画、剪纸、春联、鞭炮、年糕等年俗,一直是年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传统年俗应运而生,并绵延传承下来。现如今的山东,尤其是城市里不在有那么浓重的味道。一些看似繁琐的旧年俗渐行渐远,新的年俗产生取而代之。耳旁欢乐的鞭炮声、拜年祝福声渐渐稀疏下来,街上行人又恢复了行色匆匆的常态,大人们回单位,孩子们返学校,生活重新进入紧张的节奏。有人感叹:如今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春节仅仅意味着让自己有了停下繁忙脚步、享受七日的理由。

  应该承认,现在除了部分偏僻的乡村,已经没有了延续未绝的传统年俗,我们是在一个被简化到近乎苍白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一种新的年俗。我举些例子,过去在农村的时候,每逢春节,最先给家乡带来欢乐气氛的便是年画。年画在这里铺天盖地,争奇斗妍,直至每一个村子里每一户有购买力的人家对年画的需求达到饱和为止。院门有门神,家门有财神,堂屋有中堂,墙上有墙画,床上有床画,灶上有灶王爷的画,牛廊马厩都不能拉下。年画不仅仅是装饰喜庆的作用,它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和娱乐生活的一种媒介。现如今在农村没有以前那么的喜庆,在城市大多数家庭除了简单的对联已经不见年画的身影了,电视机完全的取代的年画的魅力。它面临的不仅是市场萎缩的问题,更是年画艺人断代的问题。过去的年俗,现在的孩子们对这些年俗有的似懂非懂,有的根本没有经历过。和他一样长于“E时代”的同龄人,很多事情在网络上就完成了。科技使得年俗有了新的载体,年俗从现实中转移到了虚拟的网络中。现在很多80.,90后的年青人,都舍弃春晚去K歌。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春晚对一些年轻人来讲大概不再是一道‘主菜’了。更不要说一些年俗了。随着“80后”独生子女长大成家,越来越多的小夫妻都选择和双方父母到饭店去吃象征团圆的年夜饭。拜年的方式也发生改变了,记得我在农村的时候,人们都在一起,互相串门拜年其乐融融,现在高楼仿佛一个个隔间,隔开了你我亲密的接触,没有以前那么人情味浓了。虽然还有一些带有传统符号的内容被延续,但内涵在很大程度上也已“基因变异”。春节仍然是中国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最重要节日,但已不被做为农耕及各行各业一年复始的节点;人们依然不远千里回到家中团聚,依然从头到脚穿戴一新,依然送红包、放鞭炮,为的只是亲情和友情的交流,把疑难杂事全抛到脑后,悠闲自在地整理自己的内心,精神抖擞地迎接明天。

  我们总在呼唤年味回归,声声期盼保卫春节,但经历一年的劳累,现代人越来越多地选择了懒散过年。贴门神、烧香祭祖、熬夜守岁这些传统繁琐的仪式正在离大多数家庭远去。其实仔细想想,时代洪流奔涌向前,年俗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随着很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文化元素的加入,带来新的活力。过年也不能一味拘泥于所谓的传统,包容吸纳优秀文化,实现年俗文化的多元化也是符合时代脚步的。出门旅游、短信拜年、网上购物、酒楼聚餐等新潮方式越来越多地渗入我们过年的程序。与春节有关的民俗的确有点面目全非了,传统中的春节注重“过”的乐趣,但如今变成了成品年和商业年,春联是印刷出来的,祝福是手机群发出去的,甚至连年夜饭也懒得做了,在饭店凑合一顿完事儿。其实从积极的方面看,不少传统的形式里面,融入崭新的世界元素,绽放出更美的光华。像年画、春联从传统的版画和书写引入了现代印刷工艺,现代的花车、音响、激光广泛应用于节日活动中,部分来自外国的装饰品、礼品成为丰富年货的一份子。视频拜年、播客拜年、电子邮件和贺卡拜年、短信彩信拜年、博客拜年,多种多样的网络拜年方式使远在天边的人变得近在咫尺,你可以看到他的样子,也可以听到他的声音。通过网络传达彼此的思念和问候,即使在十年前,这种事情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子。年俗也正在越来越数字化。在网上,你甚至可以包虚拟的饺子、放虚拟的鞭炮,你能想出的事情网上基本都能实现。传统的春节与现代的科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网络为春节增添了一种新的活力,一个新的内容鞭炮、春联、剪纸、年画,多少年来,这些东西一直就是春节中不能缺少的道具,没有了它们,似乎年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年。

  其实蛮怀念过去的年的,虽然没有现在生活水平这么高,却十分的充实。社会在发展,我们仍然不能丢弃最为珍贵的一些年俗。每年过年时的心情仍然是强烈和浓重的,对于年每个人都从骨子里有一种期盼和追求。种种年俗已经是中华几千年的一个文化载体了,无论是年画、剪纸还是春联,它们作为中国“年文化”的产物,承载着民间信仰、哲学、道德、娱乐、教育等广博的内容。在中国人对春节新内容不断发现和创新的同时,面对年俗文化的衰落、保护与传承,倡导和弘扬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追寻的应是是一个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年俗产物,不论传统和现代,离开哪一方都不足以过个好年。

TOP

[石卫东]春节·亲情

  春节.亲情

  (255300)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广播电视大学 石卫东



  春节,这是一个大民族的大节日!再没有任何一个节日能吸引这么多的兄弟姐妹共同参与,一桌桌精心烹制的盛宴营养着一个民族不衰的精神文化。

  春节,这是一个大心灵的大展示!再没有任何一次展示具有这般宏阔的气势,喜庆和欢呼撼动了十三亿颗心灵的舞蹈。

  春节,这是一个大家庭的大团聚!再没有任何一次团聚能让一家子的兄弟姐妹跨越千里的路途,在这个特质的日子,如此齐全的相拥在长辈父母的身边。

  春节,这是一次大亲情的大融合!再没有任何一次融合能够积聚起如此浓郁的血脉和人气,吸引了普天下目光的虔诚注目和瞩目。

  一串串鞭炮唱出红亮红亮的春歌,一支支烟花击起鲜活鲜活的节拍,一盘盘饺子品出心情与心灵的共振,一个个汤圆翻新五彩斑斓的美好童年记忆。

  春节!你属于我们每一个人。你就是这样,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把我们彻身彻骨的感动着,让我们在惊动到血管的感动中富有激情的生活。

  春节!你是一部雄壮浑厚的史志。你无时无刻不使我们动情的忆起儿时的憧憬。

  岁月处处留痕,你的记录最准;年轮载载更换,你的呼唤最亲。

  在母亲慈祥而耐心的叮嘱中,我们一步又一步的往前走。一年,一年,一年,由幼儿走向童年,由童年走向少年,由少年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青年。在这无忧无虑的成长历程中,我们逐渐学会了感动,我们逐渐学会了让人生凝重。

  春节!你是一张凝聚亲情的名片。这张名片,以家为圆心,以游子的跋涉为半径,以一年比一年浓郁的亲情为底色。一看到它,便会油然触摸到亲情的凝重;这张名片,让思念飞翔,让家人团聚,让温馨陪伴你我。它总是让我们一次次享受生活的感动,走过几十年,我随时将这张名片带在身上。有了它,我们的拼搏会不断注入新的力量;有了它,我们的年轮会不断增添缜密和厚度。

  春节!你是一部感动一个民族的连续剧。一碗水饺、两张福字、几句拜年的话语,都是使我们心动的朴素而贴切的宝贵素材;而母亲,用恒久不变的亲情和期待,一年一年升华着连续剧的主题。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春晚》,这是一部牵动国人亲情和心弦的连续剧:每年一集,每集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与心情有关;无论在家的、还是在外的,无论事业成功的、还是心灵受挫的,都会通过这部连续剧,寻回自我,找到安慰,传输延绵不断的中华赤子情。

  春节!你更是一封连接游子与亲人的家书。常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封薄薄的家书,抵得上成色上好的金子的重量。虽然电视普及了,虽然电话普及了,虽然电子邮件普及了,但家书却始终以其特有的魅力贯穿起所有的畅想。春节啊!一封修了千百年的家书,系人衷肠,浸人魂魄,让每个人的感动与中华民族的感动形成和弦,让每个人的小家与中华民族的大家紧紧相连。刚刚过去的2008年,更是赋予这封家书崭新的亲情内涵,吸引全球目光的北京奥运,该是五千年中国发给世界大家庭的特质家书和邀请吧!

  此时,我清晰的看见:在家乡,在中国,在世界的每一个处,汉民族的春节,这个驰骋千年的文化品牌,正迈着雄壮伟岸的步伐,走进世界每一位善良人的心里,让五十多亿颗心灵随着亲情一起感动,一起放歌 。

TOP

[肖旻]我愿年年春到户

  我愿年年春到户

肖旻  首都经贸大学外语系经贸英语专业07级1班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也是中华民族所有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节日。我认为孩子们对春节的向往要远远比成年人强烈的多,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家人团聚,孩子们可以收到长辈们的红包,可以放鞭炮,可以和前来吃团圆饭的其他伙伴们一起熬夜、做游戏,在目前特殊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在这个邻里甚至亲戚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的时代,孩子们趁着过年这个大好时机实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无法得到的一些乐趣。

  在我们这些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80后和90后们的记忆中,春节是安静祥和的,因为当时的政策是不允许那种会把春节搞的像“北约轰炸下的巴格达”的鞭炮在市内燃放,这不得不说是我们这代一部分人的遗憾。

  春节之于童年时的我其实很简单,它就是一个无忧无虑的长假。每每春节的到来总可以让我兴奋地失眠,这种感觉可能只有在小学组织春游时才能再次体会到。当时的小学生已是“平时作业成山,周末补课报班”,好不容易春节来了可以放松放松和远在各地的各个表姐妹、堂兄弟玩耍,实在是一年里不可多得机会,所以自然要玩的尽兴。至少我们还没有生活上的负担,父母们照顾一切,而他们在新年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年货肯定要准备,屋子也一定要在年关到来之前收拾的井井有条,给各家孩子们的压岁钱要算好,不能给多也不能少。年三十那天我们通常都会搬去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家和他们团聚,同时也为了帮老人们做团年饭,陪他们聊聊天。小孩们就尽情的玩吧,在家里面可以一起看电视、玩游戏、逗小猫,出去可以在小区里玩捉迷藏,甚至还可以在草坪上踢踢球,毕竟平时串亲戚的次数不多,好不容易小孩子们见着面了便撒欢的享受。家长在这天也不会打骂教训孩子,因为旧习俗说如果孩子在这天哭闹来年是要遭灾的。

  伴随着午夜钟声的敲响,自从吃年夜饭时便紧闭的大门在这一刻也打开了,人们盼望着好运滚滚而来。对于我,对于所有人,每一年的到来都充满了未知,谁也不知道在新的一年里来的是好运抑或是其他。98年春天,外公病逝,由于他生前是某人事处处长,每逢春节总是有很多访客来探望他老人家。我永远都会清晰地记得1999年的春节,那巨大的反差,往日3桌4桌年夜饭的场景自此一去不复返,这回来“捧场”的亲戚们只剩下妈妈姊妹几家人,外婆看到这场景唏嘘不已。年初一,我们照旧去各家拜年,但是来外婆家拜年的人却寥寥无几,而所谓的朋友们甚至连一个电话问候也没有,这和往日络绎不绝的拜年客相比冷清太多。人就是这么现实,东西一旦没有了价值,就被随意丢弃,对人也是一样,尽管人应该是有感情的动物,不像那冰冷的东西,但是现实有时无情的让你心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过春节的渴望也已不是那么强烈,最盼望的不过是各亲友们送出的红包。又过了几年我们家也搬出了那个城市,来到一个更充满生机的大都会,辞旧迎新永远是春节的主题之一,这几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足以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尽管未来依旧神秘,但我依然期待。不过可以想象家乡的年已经越过越冷清了。

  10年弹指一挥间,在经历中考、高考的洗礼,我终于迎来了我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汗水泪水交织谱写的一首青春狂想曲正在继续。2年前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在大学这个4年中能有机会被学校选派到美国进行交流学习。

  2009年1月8号,我只身一人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第一次出国的我不免心中忐忑,这个我们从电视书本上已熟知的国家,究其真实面貌是否如书本所描述?我的语言真的过关么?生活上的种种我真的没问题么?带着无数的疑问,我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求学路。

  这一年的春节是公历1月27号,而这天并不是双休日,因此我们还得照常上课,学校虽然会组织中国学生一起看春晚,但毕竟身在异国与家人相隔千里,浓浓的乡愁弥漫在华裔留学生中。于是,我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决定大年三十那天聚一聚,一起吃年夜饭,用朋友之间的温情融化内心孤独的坚冰。

  不过做年夜饭的材料着实让我们伤透了脑筋,很多中餐所需的食材、调料在美国一般的超市都买不到,我们同寝室的4个朋友不得不在农历大年二十九的夜里下课后驱车1个多小时前往市西区的一个亚洲超市购买香醋、甜面酱等调配料。超市关店时间较早,所以这一路都很匆忙,慌忙中就有位平时就比较马虎而且甚为聒噪的同学把学生证给弄丢了,这可把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路上唠叨个没完。不过好在第二天他得知补办的速度很快只需再交10美圆的工本费5分钟就能拿到新证,这才让他踏实下来,要不过年这些天我们就无安静之时了。

  年三十晚那天下午一下课,朋友们便都聚在我们家,开始准备年夜饭。大家都拿出了各自准备的材料,李同学带来了他在沃尔玛买的肉类产品,王同学带来了家长从中国寄来的麻辣火锅底料和自己购买的各种蔬菜,小胡则是给大家带来了电饭煲和波多黎各产的大米,我们则准备了擀好的饺子皮及馅料。在七嘴八舌商量完如何利用手上的材料并分配好各自工作后,我们很快便开工了。我负责包饺子,下饺子,这是我生平第二次包,所以手艺上差强人意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也尽量把饺子捏实,适量的包陷,外形上再做的美观,不过到最后我发现我在创造饺子外形上还是比较失败的,没办法只有等水烧开了下饺子看看口感如何了。做菜的每个环节分工也都比较好,有洗菜切菜的,有掌勺做菜的,不太会做饭的同学都帮忙做些洗碗收拾桌子清理垃圾的杂物,一切都进行的井井有条。

  几位有心的女同学还用红纸做了副春联,由于没有毛笔,我们只好拿粗记号笔在上面写下“牛年福满门,岁首春到户”贴在了门外,还挂上了我们自制的红灯笼以点缀,着实具有中国特色,也吸引了其他外国同学的注意,虽然也有些人面带疑惑,但大部分人都纷纷称赞我们所做的这些点缀,认为这些“So Cool” ,我们心中顿感无比自豪。

  忙活了差不多一下午后,一道道香喷喷的饭菜也都做好了。因为有四川的同学,香喷喷辣乎乎的火锅肯定少不了,而且我们所吃的主食也分成了南北两派,南方同学吃米饭,北方同学吃饺子,我第一这么深切的感受到了南北方文化间的差异。一国之内尚有巨大差异,更何况国与国之间呢?旅居在外的中国人时常抱怨美国人有时不理解中国人,我们同样也不理解他们呐。美国现在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输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他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我们了解他们比他们了解我们要多的原因;而反观美国人,他们大多只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媒体也多报道国内或者西方世界的事件,对我们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至少20年以前,另一方面中国这些年在处理世界问题上也略显低调,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做的也不够多,这也造成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少之又少,很多美国人都不知道春节为何物的,而我们基本都知道他们的圣诞。

  都说自己做的菜最香,这句话我是再同意不过了,我做的饺子虽然煮散了一些但是总体的形态还是保持的很好的,大家也戏称“此乃饺中之上乘”。席间大家欢声笑语,聊着这段时间的一些经历,也倾诉了这些天在美国的苦闷,我们其中几个年岁较大的也冒着美国法律禁止21岁以下人士喝酒的危险,领导我们几个小兄弟偷开了几瓶啤酒,在家中畅饮。晚些时候则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我们庆祝的队伍中,大家一直开心的聊着,玩着纸牌游戏,电台里播放着的美国流行音乐,仿佛在提醒我们现在身处异国。凌晨的时候通过网络通讯软件通过视频给父母亲人们拜个年,虽然相隔万里感觉却近在咫尺,是科技拉近了世界各地人与人的距离。

  环境在变,人也在变,西方国家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正在我们这个社会以及我们每位公民身上又一一重现,我只希望能找回儿时对春节美好纯粹的记忆。身为炎黄子孙,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应保留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将其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这些传统都是我们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一些重要特征。我们更不能因为社会的发展而忘记祖辈的传统,这样做无疑是在泯灭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没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国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

 

  

TOP

[于新天]春节畅想

 

 春 节 畅 想
 于新天  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06商业管理



  中国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民俗是我国重要的民俗文化遗产。春节是我国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不管是在外工作的,还是在外上学的,在春节这个节日中整个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春节洋溢着团员幸福的新年。

  春节,俗称“过年”,寓意“天节”。在中传统节中最为盛大,最为隆重,最为闹。无论洋节多么,都无法和传统的节相提并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根,春节是中华文化的魂。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忘记了春节,就等于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不知道自己是谁,来自何,奔向何方。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通过春节演义得淋漓尽致。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德,如尊敬祖先,孝敬父,感恩自然等都在节里有着深厚的体现和很好的传承。春节,从每年农历腊八开始,到正月二十三结束,整整四十五天。持续时间之长,喜庆氛之浓,覆盖区域之广,涉及数之多,是其他任何节所不能比拟的。无论在何时,不论在何地,只要提起过年,每个中的内心总是充满喜悦,充满憧憬。喜形于形,愉悦在心。谁谈起来都是是道,谁说起来都是津津有味。一年当中,我们最盼望的事,就是过年;最期待的节,就是春节。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必定旧历的新年最像新年。

  春节前的准备也是非常隆重,家家户户为新年开始准备年货,形成了非常热闹的庆祝佳节的气氛。人们都忙碌了一年,终于可以停下来,在春节得以休息和庆祝,因此新年是对一年工作和努力的庆祝。在商场和集市上,甚至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有强烈的年的味道。从那些准备年货的人群、那些欢声笑语交谈的人群看出了对年的期待。

  春节是一副民俗画卷

  春节期间有着非常有文化韵味的民俗活动:在所有节中,唯有节讲究最多,仪最多,乡最浓,最为喜庆。谚语曰“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把割,二十七杀公,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三十包饺子,一把磕。阖家团圆,亲团聚,走亲串户,相互拜年,到充满着亲浓意;贴对联,挂红灯,贴窗花,放鞭炮,到洋溢着喜庆氛;舞狮子,耍社火,猜灯谜,放焰火,到体现着民俗特。喝腊八粥,祭灶王爷,除夕守岁,一拜年,都是很有讲究的。例如,除夕守岁,北方吃饺子,取意“更岁子”;南方吃年糕,寓意生活步步高。春节,最具民俗特,一切都约定俗。年年演艺,代代传承。演义的是中华美德,传承的是中华文化。春节,是醇醇的酒,是浓浓的情,是我们心中难以割舍的暖意。

  贴春联是表示庆祝新年的重要事情,每一家都把买的春联或者自己动手写的春联贴在门上以表示庆祝。我以为,春联最能表达们美好的感寄托和良好愿望,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和积淀。“爆竹声中一岁除,风送暖入屠苏”,“天增岁月增寿,满乾坤福满门”。“抬迎满院,出门见喜喜盈门”。每副对联都是那么经典,那么精彩,那么耐寻味,那么扣心弦。最早的春联出现在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春节是一幕习俗汇聚

  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习俗。壮族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同一省份不同地方也绚丽纷呈,以江苏为例,江苏各地过年习俗都有一些独特之处。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春节是一场亲盛宴

  腊八一过,就琢磨着回家过年,就像着魔一样,思绪总往老家跑。从小年开始,整个中华大地就涌动着回家。无论再忙,都要回家过年。父母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子女们领着全家回家一起过年。在他们眼里,一家团团圆圆,就是过年;一家闹闹,就是春节。在他们心里,一家平平安安就是幸福,一家健健康康,就是快乐。无论在何,不论路有多远,回家过年是永恒的约定,是不变的承诺。一年来的奋斗与汗水,一年来的艰辛与甘甜,只有到了团圆时诉说才有意义。父母的认可,亲戚的鼓励,好友的赞赏,便是一种最大的安慰。化作来年的动力,鞭策着我们永往直前,积极向。忘不了亲,忘不了故乡,忘不了回家路。无论漂何地,家永远是心灵的港湾。阖家团圆,亲朋聚会,祭祖祭天地,拜年走亲戚,讲的是孝敬,图的是感恩;保持的是恭敬,坚守的是虔诚。

  除夕夜守岁是春节中非常重要的时刻,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爆竹亦称“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春节是一份心灵汤

  春节是烙在华夏儿女的中印,过年是系在炎黄子孙心的中结。阖家团圆享天伦,把酒邀朋话桑麻。一元复始,普天同庆。徜徉在欢乐的海洋,沉醉在喜庆的氛,洗去了脸的倦意和心灵的惆怅,忘却了失落和彷徨。只有幸福点缀着双眼,只有甜蜜充盈着心房。谁的笑容不爬眉梢,谁的信念不绽放心。孩童的笑靥灿烂如花,老们的笑声朗朗动听。在暖暖的光辉映中,总觉得一暖流如同液般刹那间溢满心田。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每到节,通过相互走访、拜年、串门,一年来堆积的与之间的隔阂顿时化为乌有,唯有真永在;一切烦恼顷刻消失全无,唯有美好永存。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初二到初五是拜年的日子,村子里的人互相拜年后,得向亲戚家拜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拜年的习俗也日趋简单了,孩子们给祖父母、父母拜年时尚有叩头作揖的,给邻居拜年就不必拘泥了。村人邻居相见改为“过年好!”等时新语言。语言虽然变了,但是祝福的心情没有变。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李大钊先生曾说:“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送旧迎新。因为类最高的追求就是时时创造新生活。”年未辞旧,生命中又多了一段精彩里程,岁月里又多了一道崭新年轮;辞岁迎新,生活中又多了一曲动人的乐章,心灵又多了一次经久的砺炼。

  春节是一道味觉大餐

  春节期间的饮食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全家人在一起每天吃着满满的十几道大餐,肉,海鲜,蔬菜等等样样不能少。其中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对于出生在山东,学习工作在北方的我很清楚年的区别。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作为做饭高手,我深知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这个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在不同地区有着每一个地区的特色的习俗。腊月二十三这天,在山东叫做“辞灶节”。这天灶王爷要到天上去,要去到玉皇大帝那里报告今年你们家做了什么好事和坏事。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听的,所以所有的人家都做年糕。我们那里的年糕是用一中叫做“黍”的谷物制作的。吃的时候要放很多红糖。非常甜。南方人吃大米,大米有一种米有糯性,叫糯米。这种黍子,就是有糯性的小米。年糕又粘又舔,据说灶王爷吃了后,如果讲坏话,就会被粘住嘴巴。一旦讲话,必定是甜言蜜语。

  无论是联、年画、社火,还是祭祖、拜年、守岁,传递的都是间,传承的都是真善美。现在我才发现,春节是中华文化的全本戏。读懂了节,就读懂了中华文化,也就读懂了生命本。回望这一年,我以没有虚度光而自豪,以能给别人带来美好而骄傲。收获书写在灿烂的笑脸,铺满金的心田。收封存在岁月的行囊中,留在记忆的彼岸。回想起一年来工作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恩遇到的每个人,感谢遇到的每件事。一路走来,一切如此美好,一切如此精彩。让我们共同迎接未来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

 

 

TOP

[魏淑香]东北年俗的传承与变化

  

东北年俗的传承与变化
魏淑香  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


  红彤彤的对联,喜艳艳的门神,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人们刚刚度过了十年一遇的冰天雪地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天的到来。春天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重要的一天,还蕴涵着许多中华民族悠久的古老文化。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可否认,工业文明的到来,现在都市的兴起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有悠久传统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农业文明时期中国人那种安闲,怡然的生活状态在现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已然成为一种奢侈。每时每刻,我们的传统都面临着现代的挑战,并在与工业文明的撞击中经受着颠覆与解构。许多传统的风俗慢慢地消失了,而同样,很多新的风尚又融入到传统之中。春节也经历着这种变革。在东北辽宁---这个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现在工业文明在将传统春节年俗瓦解的同时又给它注入了新的活力。因为一些关系无数个春节在这里度过,幸福给我无尽的享受。

  一.年前准备工作的传承与变化

  在东北,年不仅仅是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它更代表了一种东北人的特色文化和生活体验。老一辈的东北人从腊月初八起便开始为过年忙碌准备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有一系列的传统风格。过去,东北流行着这样的俗谚:“二十三,杜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联(春联和福字);三十夜,守一宿。”可见,从小年开始,年前每天的准备工作都是非常繁忙的。

  在吃食方面,东北人年前准备颇多。腊八那天,要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核桃,莲子,果脯之类的东西熬成一锅香甜的腊八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要制作各种年节食品。首先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满族人这一天还会蒸年豆包,驴打滚等食品。其次,东北人会在年前杀年猪,灌血肠,敖皮冻,炸豆腐,炖羊肉,蒸包子等等,满族居民还会准备火锅,萨其马,朝鲜族同胞则要做打糕和“德固”(一种汤饼)等。这些食品都蕴含着浓郁的东北特色,许多食品背后还有美丽的传说典故,不仅好吃,而且有着很深的文化积淀。举家忙碌的准备,不仅拉近了家人之间的感情,跟体现了东北人那种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

  除了制作吃食,最为重要的要数腊月二十三祭灶神了。“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是东北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这一天,人们将“灶王爷”的影像请下来,并在其嘴上涂上一点灶糖,然后投入火中烧掉,一边烧一边念“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安康......”以此希望灶王爷上天报告时多多美言,给自家来年带来福气和好运。其次是置办年货,这同样是东北人过年之前的一件重要准备工作。尽管腊月天寒地冻,但却不能减少东北人办年货的热情。集市上热闹非凡,买各式各样爆竹烟花的,买各种祭祀用品的。可是说,到了集市上,没人会感觉达到过年的氛围。再次是过年之前,多数东北人自己在请人写春联,贴福字窗花等,以表示对家人的祝福。总之,在传统习俗上,东北人过年以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别有特色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人的生活发生新的变化,尤其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现在的东北人在年前准备工作上和过去相比大不相同了。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吃的方面,对于大多数的节前食品,人们不再自家准备,而是在超市,商场中购买,如八宝粥,萨其马,血肠等,多数的年轻人对于如何制作已经不是很清楚,只是还保留这吃的习惯;在祭祀方面,城里已很少有人家进行这项活动,而即便是在农村,祭祀的程式也被大大简化了,因为现在的东北人知道,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创造的。通过调查还发现,一些古老的习俗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强化和改进。现在人们不再在窗户上贴窗花了,而是挂上了绚丽夺目的彩灯;由于城市爆竹的禁放或限放,更多的人们买来气球踩踏或使用电子爆竹。过去年夜饭的主角是鸡鸭鱼肉,而现代健康的饮食观念使得人们更重视营养的均衡搭配;过去年前人们都是自己动手大扫除,现今许多忙碌的上班族则选择雇用小时工来进行清理......所有这些变化,反映出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种年俗的改变,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和欢迎。

  二.过年方式的传承与变化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千百年来东北人的一个不变的情结。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东北人那种过团圆年的期待历经风雨依然不变。在问及被调查者“最期待的过年方式”时,90%以上的受访者都希望全家人聚到一处。春节,为四处辗转终年奔波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感受家人温情的机会,更给劳碌紧张的身心提够了一个放松的机会。当然,对待具体的过年方式,现代人的思路要比过去开阔得多。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大部分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这天。但是,除夕的过法今昔确有很大差别。最明显的变化要数祭祖,这一习俗,在东北大部分地区正在淡化和消失。过去,这是最为重要的年俗,而现如今,除了一些家族意思很强的人家还保留着这个传统,绝大多数人家已经不在进行了。对于年夜饭,已不拘泥于固定的几种“年喜套路菜”,现在人是川鲁辽粤都要品尝;从吃的地点上看,除了在自己家里,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了饭店或是风味餐厅,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品尝美味,另一方面也省去了自己准备的麻烦。从精神娱乐上看,过去除夕夜人们只是打打纸牌,聊聊天,比较单一;而现在,不但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和各种各样的贺岁电影,还有KTV,网上节目等。从拜年方式上看,在保留过去家家户户走亲串友的方式的同时,现在人利用现在通信工具电话拜年,短信拜年,E-mail等等成为新风尚。而在正年之后,富裕起来的东北人往往要走出家门到南方或是国外举家旅游,而不是想过去那样看几出高脚子戏,逛逛庙会了。

  现代的东北人对过去的过年习俗做出了很多改变和发展。传统的年俗经过改造体现出新的趣味,西方节日庆祝方式的引进又似的传统过节更加多样化。当然,过年最主要的举家团圆仍然是不变的主题。

  三.东北人过年心理的传承与变化

  事实上,所有年俗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人们过年心理的变化。过年形式,内容的转变无疑不是人们心理对于春节情感演变的外化。从调查搜集的资料,不同年龄阶段的东北人对于年的理解与认识是大相径庭的。

  60岁以上的东北人对于过年,是十分重视并且比较传统的,他们津津乐道于年俗典故,越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是把年过得传统十足。除了杀年猪等少数年俗以外,熬腊八粥,祭灶,包饺子等都是自己家做的。老人说,这是祖宗留下的传统,有责任传下去,一家人一起干才显得亲切祥和。“现在人富了,从物质上看,“天天过年”没有问题,但从精神上和心理上却更需要通过过年来得到满足,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老人还说,每年从腊月二十三便开始忙活起来,并且盼着儿女们回来,而孩子们也无论多忙,一定早早地奔回来,陪老人吃完“破五”的饺子才走,正月十五也是尽量一起过。老人的话正体现了东北人过年最显著的心里期待---团圆。这些生活在中华大地最寒冷地带的人们恰恰是内心最热情,最重情的人们。团圆,无疑是东北人最重要的过年心理。

  那些30到50之间的中青年人,对于过年,内心显得更加的复杂。一方面,对于家人团聚的渴望使得他们对于过年充满了期望;另一方面,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压力又使他们面对繁琐的过年礼俗显得力不从心,在为过年准备时显得手忙脚乱,没有老人们的悠闲,更无孩子们的单纯。和以为鞍山的工人聊天时,他感叹道:没到年底,我是又喜又愁。过了年,孩子就长大一岁,日子就更有奔头。可这过回年,真是忙得人要命,不说人力财力的大把投入,单是准备那三十的年夜饭就够一个人呛了。可见,对于现在的东北人,特别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工薪阶层,过年的喜庆中也夹杂了几分无奈与困惑。

  过年,最快乐的是孩子们了。没有那么多的负担,新中过年是最美好的。首先,春节是一个难得的大家庭团聚联欢的机会,对于独生子女而言,这种大家庭的感觉是新鲜的更是珍贵的。其次,过年时不仅有各种各样好吃好玩的东西,长辈们通过祝福和红包表达对孩子们的祝福。现在很多小孩子和青年喜欢圣诞节,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春节更有节的内涵和气氛。春节之所以历经时代社会的变迁而经就不衰,是因为它已不仅是一个节日,而是融入中华儿女血液中的一个元素,是中国热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然,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转变,比较过去现在嗯赋予过年更多的希望。年不再是为了辟邪,驱鬼,祈福,祭祖的节日了,它更体现了人们团圆,求新,进取,休息的愿望。只要人们心中那份过年的期待不变,对于生活的希望不变,春节必将永远是中国人永远不变的期待!

  四.统年俗的遗失,传承与发展

  东北传统年俗极其丰富,而如今,这其中的一些习俗已经很少见,而另一些则很好的被保留传承者,仍作为一种文化生活活跃着,还有一些则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比如说,过去东北人尤其是满族人除夕下午要摆供祭祖,这是很讲究的。首先一定要用擦干净的锡的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摆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正中间,猪鼻子拆上大葱,还有干饭五碗。供菜也是有规定的且有典故的。第一碗是煮过的“猪肉方子”,表示四时吉庆;第二碗为过油鲤鱼,表意吉庆有余;第三碗为炸粉花,为保佑后辈发家;第四碗是素菜大葱,表示本家后辈聪明伶俐,光宗耀祖;第五碗是豆腐方块,表示年年有福。这些摆上桌的祭品,在祭祀之后,家人分吃。而这一传统在现代人中极少见了,即使保留的家庭也极少说清其中的典故,更少有分吃供品的了。相比较这类传统的遗失,诸如过年守岁,三十晚上包饺子,穿新衣等,无论东北的城市还是农村都仍然保留传承这,十分流行,万人皆知。

  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年俗的改变也是历史的必然。事实上,只要人们保留着一支能够爱的情愫,一种对于家的依恋,一种对于生活的积极心态,无论是选择保持一种传统还是选择一种新潮的时尚的过年方式,只要能够觅得一种快乐,一种温馨,一种闲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便继承了年的本质和内涵。

  

TOP

[彭佳琪]鳌山大灯“闹”元宵的现代创造

  

鳌山大灯“闹”元宵的现代创造
  ——论浙江省嘉兴市新塍镇元宵民俗文化节的节日复兴

彭佳琪  (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072班)

  

    摘要:2010年2月25日至27日,新塍镇举办第十二届元宵民俗文化节,复原了镇志记载的“鳌山灯”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笔者就鳌山灯是否是对历史记载的“鳌山灯”的继承和此次“鳌山灯会”是否达到“闹元宵”的目的作了笔者个人的分析,并指出传统节日的复兴应有更多民众的参与,让民众真正成为民间文化的主人,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合理地发展。

  关键词:鳌山灯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闹元宵、参与性、文化传承

  新塍镇隶属于嘉兴市秀洲区,是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千年古镇。1999年,政府举办了第一届元宵民俗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而元宵民俗文化节也成为新塍镇建设文化名镇和特色文化镇的一个文化品牌。

  2010年2月25日至27日,笔者参与了本届元宵民俗文化节(即第十二届元宵民俗文化节)的筹备过程。笔者的工作就是帮助文化站的老师制作“鳌山灯”,包括灯身处布的缝合以及灯饰图案的剪裁。

  “鳌山灯会”,据镇志记载:“始于清代,时称‘水嬉’,每十九年一举,举必在闰四月”。[1]而且最初的鳌山灯会是于水面举行的,民国九年版的镇志还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於水面装成园囿、泉石、亭台、人物、花卉。争妍斗巧,愈出愈奇,远方来观者舟以万计”。[2]民国14年(1925)和民国23年(1934)曾重办过两次,此后“鳌山灯会”退出历史舞台。

  直到2008年开展新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镇志所载的“鳌山灯会”才重新引起重视,因此,在今年的元宵民俗文化节上,政府筹划再现绝迹的“鳌山灯”。由于“鳌山灯会”停办已近一个世纪,现今镇上的老人对此都没有多少记忆了,而且缺乏相关图片材料,这给“鳌山灯”复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笔者在25日见到了站长所说的新“鳌山大灯”,其构造如下:铁制的船型骨架,中间横杆上安装了一台发动机,发动机两端用钢丝连着前后龙头和龙尾,随着发动机的运作,龙头、龙尾相应地上下摆动。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用喷绘的布围成,喷绘的图案包括各式灯笼和“虎年吉祥”等字语。上面部分用纵横的钢丝固定,左右是半圆形的两翼,用红布围合,前后和封顶用黄布。发动机旁边做了一个插旗杆的槽,旗杆顶部横插一根钢筋,用来悬挂两面印有“鳌山灯会”和“闹元宵”字样的大旗,钢筋两端各悬挂一串由四个小灯笼串成的灯笼。灯身的装饰很简单,两边的红布中央各有一个黄底红色的“春”字,“春”字左右是老虎图形的剪纸状贴纸,由“春”字向外发散出四条蓝色的藤状花边,灯身外缘围一圈拉花,至此,新式的“鳌山灯”便完工了。据笔者观来,这盏“鳌山灯”实际上是由文化站陈培明老师一人构思创作而成。

  因为新塍镇现存的史料中没有“鳌山灯”的图像资料,所以笔者只能根据镇志中的文字记载,将古今“鳌山灯”作一番比较。古今作比,笔者得出以下几点不同:首先,历史上的“鳌山灯”是由五百盏花灯扎成“山”状,而复原的“鳌山灯”是用钢筋铁架焊接成龟的形状再安以龙头龙尾而成,两者在材料和形状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其次,历史上的“鳌山”配以亭台屋宇山石园林为背景,又有一童男和木偶在其上演出戏文,生动形象,而复原的“鳌山”内部是22盏电灯,外部装饰不过是一些粘纸,相对而言显得枯燥无趣;最后,历史上的“鳌山”底座为木架之称,前后两人扛着前行,故又名“掮山”,而今这盏“鳌山灯”的底部安置了四个轮子,可以推着前行,龙头龙尾也可移动,灵活性较强。

  从今昔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型的“鳌山灯”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现代的材料与技艺,铁质的框架,喷绘,以及可活动的轮子,这都是对历史上的“鳌山灯”的一种创新,具有现代气息。与此同时,它的不足也暴露无疑,现代化的技艺减少了制作时间和制作成本,但是手工创作过程的减弱,导致了这盏“鳌山灯”外观粗糙,艺术性缺乏。正如现代印染技术对比传统手工刺绣艺术,二者的精良程度有着天壤之别。

  27日,制作好的“鳌山灯”被放置到镇中心问松亭广场供人观赏。驻足的镇民对这盏灯发表了他们的看法,镇民认为这盏灯勉强可以看出龙和乌龟结合的“两不像”形状,但是外观装饰不够精美,与其说是一盏灯,倒不如说是一辆彩车。可见,从再现历史情景这一制作初衷来说,这盏所谓的“鳌山灯”是不成功的。其不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制作工艺过于简单,过分依赖现代技艺。另一个原因就是创作过程缺乏民众参与,一人设计单调且困难。

  既然本届元宵民俗文化节以“鳌山灯会”命名,那这盏新式的“鳌山灯”是否真将元宵“闹”了起来呢?

  镇志记载,新塍镇以迎龙灯、马灯,门前悬挂灯盏,并敲锣打鼓来“闹元宵”。此外,还有吃“灯圆”和春卷待客的习俗,但这些习俗早已被元宵晚会取代了。本届元宵民俗文化节,镇政府在元宵晚会外,结合“鳌山灯”举办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请来几位镇民演示麦秆画、打年糕、刺绣、剪纸、扎灯笼、编竹器、水墨画和做粽子糖等八项民间手工技艺的制作。现场还展示了近百块年糕印版和新塍古镇风貌长卷。

  从现场的气氛看来,镇民对这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却只能在展示区域之外的地方远远观看,只有佩戴工作证和摄影证的人员才可以进出展示区。虽然展示现场确实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是这样的展示不过是给镇民营造了“闹”的气氛,同时拥挤的人群给安保人员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闹元宵”。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镇北举办,与在镇中展览的“鳌山灯”存在空间上的距离,因而没法更好的烘托“鳌山灯会”的主题,与“鳌山灯”结合来加强镇民对本镇文化的深入了解。

  笔者看来,以上几项手工技艺中很多对在场年长的镇民来说并非陌生,他们多少知道一些制作技术。所以,拆除围栏,组织镇民有序地观看不但可以加深镇民对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了解,而且可以通过镇民与演示者的交流和学习,让镇民自发地参与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的行动中去。如此,一举两得,既“闹”了元宵,又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回顾笔者经历过的几届新塍镇元宵民俗文化节,前两届中由镇民代表组成游街队伍,舞龙舞狮,戏曲表演,挑花蓝表演等节目,其民众参与性倒比本届强很多,但却不能体现新塍镇的文化特色。在这一点上,举办“鳌山灯会”是传承民俗特色,创建文化品牌的一个极好的创新。问题在于民俗传承不应该由文化站的一两位工作人员来承担,而应该放之于全体镇民,这样民俗文化才能具备绵延不息的活力,尽显其独特的魅力。

  历史上的“鳌山灯会”就是因为有民众热情响应,雕木书画、剪裁刺绣,只要具备某项制作所需技艺的镇民都参与其中,所以才会如此热闹。截取新塍故人郑镰的《水嬉词》以证之:“浮来纸阁木平铺,碧瓦红栏入画阁。过眼空空同海市,漫将金谷羡齐收。仿佛移春槛送来,全凭巧匠斗花开。晋宫通草隋宫采,辛苦前宵费剪裁。”[3]

  小结

  笔者认为将“鳌山灯会”打造成新塍镇元宵民俗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应立足传统。“鳌山灯会”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以此作为节日的主题具有代表性和地区特色。但是“鳌山灯”的制作不能脱离文献记载的史实,所以在制作的时候应该参考文献资料。虽然不可能同样用五百盏花灯复原“鳌山”,但手工制作的花灯与刺绣装点“鳌山”才不失古韵。而本届民俗文化节中的扎灯笼、剪纸和刺绣展示,说明这并不是一个难题。

  二、应合理创新。民俗文化要在传承中有所创新才有无尽的生命力。用发动机来带动龙头龙尾的活动,给“鳌山灯”安装轮子来实现它行动的灵活性,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假若对“鳌山灯”进行现代化的设计,先制作一个“鳌”形的底座,采用悬挂或者底部安插的方法来放置花灯。如此,现代化的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鳌山的形状,让“鳌山灯”的制作更加简便。

  三、应加强民众参与。民众是民俗文化传承的主体,复原“鳌山灯”需要结合全镇民众的智慧与才能,不能单靠文化站的几位工作人员。首先,在“鳌山”的形状设计上就可以向镇上的老人征询意见,他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场盛会,但是通过前人的口述,他们对“鳌山灯”的了解肯定比镇志记载得详细。其次,镇民中不乏手艺人,他们娴熟的技艺正可以用来装点“鳌山灯”。再者,民众的参与可以激起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加入到学习、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的行列,这样,今日那些展示的传统技艺如剪纸、麦秆画等才不至于沦落为在台前展览演示的遗产。

 
  [1] 《新塍镇志》新塍镇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1,195

  [2] 转引自《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秀洲区新塍镇(第2卷)》秀洲区新塍镇人民政府 2008.8,485

  [3] 《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秀洲区新塍镇(第2卷)》秀洲区新塍镇人民政府 2008.8,485

TOP

[郭卉]家乡——临海的年俗文化

 

 家乡——临海的年俗文化
 郭卉(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早已形成了丰富的年俗文化。2006年6月,春节,这个最古老、最喜庆、最温暖,也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爆竹声中一岁除”在这个隆重而热闹的节日里,人们相聚在一起,在吉祥和喜气中,一起迎来新年的到来。

  年俗文化几千年延续下来,意义丰富,寓意祥和。比如,腊月二十三,此时月亮正值下弦,含有着无限生机,是过年的起始,所以称为“小年”。大年三十,为除夕,旧岁行将结束,新岁即将开始,是新旧相交之际,所以我们常说“辞旧迎新”。

  临海人过年的习俗十分丰富,比如置办年货、掸蓬壅、祭灶送神、添置新衣鞋、吃年夜饭、拜年贺岁等等,并有着自身的特色。“廿四掸蓬壅,廿五赶长工,廿六做馒头,廿七赶更楼,廿八斫担柴,廿九请老爷,三十日买豆芽菜,正月初一拜岁去……”这一民谣形象叙述了临海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和方式。

  除夕夜吃年夜饭是过年习俗的重要内容。全家人聚在一起会餐,一个人也不能缺,有祝贺团圆和人丁兴旺的意思。临海人的年夜饭有做“麦油脂“的习俗,并在家里烧出各种菜肴,有十碗、二十几碗。

  麦油脂又称食饼筒、麦饼筒,是本地的一种名小吃。《吴中记》中也说道:“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古人吃春饼以表示迎春。在临海,经过漫长的风俗演变,麦油脂一直延续至今。一张麦油脂,裹起了十几种菜肴,味美营养的同时,正如同清人诗句所写的“春到人间一卷之”,寄托着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

  每逢大年三十清早,许多市民就会上街购买各种制作麦油脂的材料:如麦油脂皮、芹菜、莴笋、胡萝卜、豆腐、肉类、海带等等。回到家中,一家人分工合作,洗好、切丝、炒菜,并一盆盆摆放在桌子上。等到晚上,全家人洗净手,就围坐着边包边吃了。摊开薄饼,挑你自己喜欢吃的馅,想吃什么就挑什么。 不仅有吃的快乐,更有自己动手的成就感。

  过年前,人们都要祭天地,在临海被称为“谢年”,意在感谢天地一年来为他们提供吃穿住用。谢年一般要从十二月十六以后开始,持续至除夕前一两天。

  由于不同区域传统习俗的不同,谢年所用的供品也各地不一。老城区谢年一般用猪头、留尾巴的雄鸡、羊头、猪肉、豆面、年糕等10余种物品;沿海片渔乡所用的祭品则有猪头、干水产品、鸡蛋、肉、年糕、枣子等。

  谢年时香蜡烛与纸钱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感谢上天一年来的保佑与恩泽,并许愿以祈来年。以往的谢年祭礼分“庭祭”和“庙祭”两种,现在的群众一般只在庭前设祭辞岁。

  又如元宵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但在浙江古城临海,却偏偏不在这一天,而是以正月十四为元宵节。

  关于正月十四过元宵,还有不同的说法。据《临海县志》记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怕朱元璋在元宵节前来袭击,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另有说法是方国珍(一说秦鸣雷)母亲每逢朔、望都吃素斋,方国珍为了让母亲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过了。也有说因为方国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还有人说临海明代状元秦鸣雷因为十五斋戒食素而提前过元宵。甚至也有人说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作战机密被泄露而将计就计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传说归传说,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无从去深挖这个“文化底蕴”,一代代传下来,约定俗成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正月十四吃的糟羹,有咸羹,和甜羹。糟羹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也很独特。咸羹常以芥菜、肉丝、豆面、冬笋、香菇、豆腐干、油泡、川豆板、芋头等时令蔬菜,切成丁状或末状,在锅里烧熟,加水烧开,再用米粉调水,倒入锅中搅匀,烧成糊状即成。甜羹一般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红枣、桂圆肉、金橘饼和小汤圆、甜酒酿等烧熟即可吃,色、香、味俱佳。

  除了吃糟羹,临海人还要看花灯、猜灯谜、赏焰火,这又是临海元宵的一大特色。临海已成为浙江省文化厅公布的首批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保护基地。

  除了这些,临海的各个乡镇还有着不同的过节习俗

  杜桥镇

  农历腊月二十六的集市,据说是杜桥一年集市中最热闹、最繁华的一次。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如果腊月二十六这一天的生意没做好,没把货物充分甩卖出去,那么这一年的生意都做不好。如此说来,这一天的集市,就显得愈发重要了。集市上会卖一种圆形似蛋糕的东西——发糕。发糕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音谐“福高”,象征着“年年会发”,是杜桥当地百姓过年时必备的。

  河头镇

  在河头,有家家户户除夕夜吃食饼筒的传统。即使现在,大部分的河头人还是守着这个传统。据说,食饼筒象征着有条有理,人们希望新的一年生活也能如此。以前正月初一早上,河头的村民都要喝豆腐粥,还不能放一点油。现在就没这么多讲究,红枣粥、红豆粥什么的,都变着法子吃。不过一些老人,还是要吃豆腐粥的。正月初四开始,前一年结婚的新人家里会特别地热闹。“大石车灯队会到新人家里,表演‘关公送皇嫂’,也就是常说的‘车郎’,象征着吉祥如意,表演后新人们要准备红纸包答谢。

  上盘镇

  在上盘,每年腊月年关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扫尘,上盘人习惯在这个时候买把新扫帚,意蕴着除旧迎新过大年。摊贩们通常是将5株青甘蔗捆成一把,以“把”为单位出售,单株是不卖的。在这里,被称作“拜岁甘蔗”。

  这是当地的传统习俗。按照惯例,谁家女儿出嫁了,从出嫁那一年开始,要连续三年,在正月初三这天开始,叔叔伯伯等亲戚轮流请新郎新娘,再叫上所有亲戚坐在一起吃一顿,规模通常不亚于婚宴。此前,新郎新娘则要送给每户人家青甘蔗作为拜年礼,数量上会选吉利的数字,常为8捆或者28株(即5捆另加3株)。亲戚收到青甘蔗后,则会将青甘蔗洗净切成一节一节,分发给邻居,表示自己家有闺女出嫁了。

  除了这些,上盘镇里岙村还要发箩筐,村干部会将写有红字的“里岙村垃圾筐”发到每户村民的手中。箩筐有两层意思:一是迎新除旧,二是来年村民丰收一箩筐,生活水平节节高。

  括苍镇

  在括苍,还可以见到一些如今城市里已经极为少见的物品和情景,比如打爆米花。一个小铁架架着椭圆型的密封铁罐,下面升起一堆火,卖爆米花的商贩不停地摇着转轮,不一会儿只听“呯”地一声响,香喷喷的爆米花便爆了出来。

  这幅场景一下子让很多回到了小时人候。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少,每到过年,孩子们总会从家里拿出一些米来,守在小巷口,等着打爆米花的叫声从小巷那端远远传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孩子早已习惯了超市里、肯德基的爆米花味道,对传统的打爆米花已经非常陌生了。

  同样,括苍人也为过年作准备麦油脂。按照括苍习俗,人们在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包麦油脂。在正月初一至初七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都以麦油脂和馒头为主食,当地有着“初八之前不煮饭”一说。

  尤溪镇

  尤溪镇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老爷”寿日。在“老爷”寿日这一天,全村各家会做糕点招待亲朋好友,名谓吃“老爷”糕,并会准备酒菜。“多的10多桌,少的也有二三桌,朋友带朋友,亲戚带亲戚,到主家吃喝是理所当然的事,谁家请的人多,人气旺,谁家人就有面子。

  我们不得不赞叹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从临海传统的春节习俗看来,临海人过年应该是快乐、节俭、文明、祥和、充满中国味儿的。这样的春节才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民族特色。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习俗不应随着时代进步而在我们生活中消失,应该保护它们,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俗文脉,使之一代代得到流传。



  

TOP

[王一舟]春节——精神家园的回归

 

 春节——精神家园的回归
 王一舟(湖北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0803班)



  “爆竹声中一岁除”,辛勤的一年又要过去,我们迎来了虎虎生威的新年,传统的年俗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核心部分,千百年来一直陪伴着我们,一齐开心地度过漫漫的年假。可是近年来,我都深切地感受到春节的味道似乎有那么点淡了,或者有种怪怪的感觉。西方文化的侵入也让我们有了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很多人都说传统的春节等这些年节文化都逐渐远离了我们,需要得到及时的抢救,而另外有人则表示不用担心,因为他们相信自身民族文化的强大吸力,相信这笔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会就那么轻易的遭受破坏和肌肤之痛。

  我生在北方,家乡的冬日不像南方那样葱绿,到处散发出黄土高原的干冷的气息,再加上去年的那场鹅毛大雪,到回家的时候依稀在角落或是各处显隐着,并未全部融化,永远都是感到一丝闷闷的气息,没有生气。对于我这在异乡漂泊的游子来说,即使是这样不好的环境,但心中还是有一种牵挂和思念,每每到年终岁末的时候总会想起在远方的亲人好友,心就开始跳跃并且沸腾,也越来越急切的想回到阔别半年的家乡。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能力为家乡做点什么,但想起我的归宿,年的到来,就是那么的激动!

  翻阅下关于“年”的历史,才晓得年节大致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汉代,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实一过了腊八后,基本算是“中国式春节”的开始,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要祭灶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十九对联贴门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童谣也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儿时总是盼着每次的过年,一想到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收,还可以和孩童们无所顾忌的玩耍放炮。但现在已经不再是儿时的那个场景,长大了后,再过年节的时候并没有孩童般那样的喜庆和兴奋。更多是一种淡定和平静,去亲戚家走访拜年,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似乎感受不到太多的激情与奔放,心中也不免惊呼:难道真的淡了吗?

  家里有个哥哥在学习民俗学,经常与我谈起关于民俗的事情,也会涉及到一些年节的话题,一直受到他的影响和说讲,对民族文化也有了些许关注。对于春节,他也是给予了担忧和不安,同样也是感到年节文化的黯淡。但仍旧对于自身的文化是很有信心的,于是给我讲起关于过年的点点滴滴。回忆儿时的春节,那时父亲会给他买上很多鞭炮、对于爱玩的男孩子来说,这些已经够了,再添上身新衣服。记得从祭灶的那天就开始了年的喜悦和期待,总是悄悄的吃那些祭灶的“糖瓜儿”,把牙齿常常粘的不可开交。还记得家里蒸馒头后用那种红色在上面点圆点玩,陪着奶奶看那双巧手将面团做成佛手、蛇盘兔、花糕等等各种形状。心中惊奇的同时也会自己前去尝试一把,享受着大家一起为新年的到来所作的准备。这时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剁肉馅儿,包饺子,置办年货,一切都是那么的喜庆,人们的脸上全都是洋溢着笑容,这在寒冷的冬日的确是一道温暖的阳光了!

  越到年关那几天便越忙活,心情也越紧张。大年三十大家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这一年来的事情,还记得那年春节晚会的《常回家看看》,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年的时间里除了走亲戚,朋友互相问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都是春节的延伸。每年我们这边的元宵是最热闹的,直到现在也是,各个单位会做大型的花灯,包括了四大名著、神话传说、动物花鸟等各种题材,十分漂亮。还有元宵当天的民间艺术展演,组成庞大的队伍和阵型,有划旱船、大头娃娃、踩高跷等等。到处是喜气洋洋、各式各样的花灯、灯谜、攒动的人群,这才是年应该有的味道,这才是国人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狂欢。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可以尽情的娱乐、放松一整年憋紧的神经,可以得到休息,陪着亲朋好友,真正地去过一个团圆、幸福、快乐的春节!

  多年来人们就一直在感慨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而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所置换以后,便成了一种消费性的节日,人们在这些节日里掀起一股消费狂潮,成为春节或是其他节日一个新的现象。关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这几年在报刊新闻中经常提及,尤其在2006年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后,相关的新闻更多了。人们都说是因为端午节申遗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这种说法看似有点道理,但终究还是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关注。民族文化在安全问题上已经到了一种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和活动也越来越多,常常在报纸上看到这些关键字眼。也慢慢感受了自己国家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自己是学习的财经类的专业,与文化的东西不是很搭边。但只要是咱们自己的文化,就应该得到重视和传承,包括春节在内的所有优秀的文化都应该被保护,也需要在民众中间扩大他们的影响,给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生存环境。

  春节记录着我们国人的喜悦和欣慰,承载着众多优秀的民族文化,积淀着深厚的民众心理,能够激发出人们的发自内心的感情,表达他们的思想,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将国家和每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有着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所有我觉得,今天的年过的还是很有味道的,会一直展现着她不同角度的魅力,而不是渐渐消亡或是失去了吸引。我们同时也要给自己一个文化上的心理自信,去了解自己的文化,去真正地身体力行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咱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

 

  

TOP

[林雯媛、吴华]在人与神欢乐的嘉年华中过大年

 

 在人与神欢乐的嘉年华中过大年——潮汕地区传统年俗的调查报告

   吴华(华南农业大学06哲学二班) 林雯媛(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0716012班)



  一、报告前言

  潮汕地区的过年非常独特,包括了整个正月,人们除了迎来送往外,最重要的风俗习惯就是游神赛会了。游神赛会,是一个人与神欢乐的嘉年华。本次调查将以潮州市大寨乡(俗称仙圃寨)厂头村——一个信仰风雨圣者的古朴乡村,作为本次过年风俗的主要调查区域。

  自宋朝以来,风雨圣者信仰在潮汕地区生根发芽,遍布海内外潮人。每逢春节正月二十二日仙爷诞辰,大寨乡出门在外的潮人都会回家参与这一节庆,祈求仙爷保佑,这一传统在潮州市大寨乡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

  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地点: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金石镇大寨乡厂头村

  (二)调查内容:潮汕传统年俗的历史源流与现实传承

  (三)调查目的:探索潮汕过年风俗,体验人神欢乐嘉年华

  (四)调查人:林雯媛、吴华

  (五)调查日期:2010年02月,2009年春节

  (六)调查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查阅参考文献,网上调查,参与实践法

  三、调查过程:

  春节期间访谈厂头村、塔下村[1],约80位村民。详细数据见附录。

  (一)追溯历史渊源

  潮人拜神,主要是到庙宇供香,俗称“拜老爷”。春节过年的游神赛会则称为“劳热”,“劳热”过程就要“营老爷”,潮人“拜老爷”和拜神是有区别的,只有到旧历年末酬神时才叫“拜神”、“谢神”、“送神”。究其渊源,还必须从古籍的说法谈起。所谓老爷,原指旧时的官吏。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日:“前明时缙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余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称大人,五品以下称老爷。

  潮汕的庙宇,俗称老爷宫,所供的“老爷”,其实都是一些历史上或传说中的有益于人民的官吏、名人。这里说的老爷,实际上是一些在人民心目中有地位的人。但由于历经千百年的民间崇拜和神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喧染、利用,给祭拜老爷及其场所(老爷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潮人所拜的“老爷”是所有各类神的统称。其中包括:

  1、古今英雄伟烈人物。

  2、祖先崇拜系统。

  3、地方风物传说。

  对于“拜老爷”“营老爷”(游神会)的渊源,调查中68.75%村民对其知之甚少,访问的接近20个青年人中66.7%能说出1-3个“老爷”的称号,如“雷震子”“王公”“王嫲”…….其余的30%的人都回答了“不知道”“不懂”……,而中年人多数知道4-5个关于“老爷”的传说和来源,访谈中发现人们对“风雨圣者”的传说[1]较为熟悉,尤其是老年人,97.5%的人表示知道关于“风雨圣者”的传说。

  从总体上看,人们对“拜老爷”的历史所知甚少,89.2%的人认为自从有了乡村就有了祠堂和庙宇,“拜老爷”、“营老爷”是自古就有的过年风俗,同时98.32%的人从小“拜老爷”,从这里可见“拜老爷”“营老爷”的普遍性。潮汕地区的这种民间风俗基本上承续了汉人对社会的传统信仰,种种的拜祭活动使得潮汕的神多了起来,神庙也随着多了起来,并渐渐成为民俗文化中一个典型的、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二)走近感受现状

  1、人与神欢乐的嘉年华----“神庆日子”

  正月里过年过春节,一些城市的同学朋友抱怨说没有感受到年味时,我们则是每天都可以听到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 晚上又可以看到一些村子在燃放烟花,身处热烈的春节氛围中!这些都让外地同学朋友羡慕不已。

  浓浓的年味来源于潮汕地区游神赛会的“神庆日子”[1],也就是潮汕方言的“劳热”,潮汕地区通过“劳热”过年是乡村每年的庆典高潮,关乎整年的运势,人们企图通过神庆,祈求新的一年里有好的福气与前程。

  “劳热”这天可谓是人和神欢乐的嘉年华,“劳热”这天的重头戏就是游神,即“营老爷”,这一天,村民要将村里“老爷宫”里的老爷抬出来,绕着村的外围走1-2圈。一般一尊“老爷”由4或8人抬,近几年许多村以在将轿子进行改装,在下面安装轮子,因此村民可以推着“营老爷”,这样就轻松多了,因为有的村子大,要抬整整3、4个小时。跟随在“老爷”后面是仪仗队、锣鼓标、乐器队等,比较大的村子则还有特具浓厚潮汕文化底蕴的英歌舞。

  看着舞者的英姿,你更可以理解,为何将“营老爷”之日成为人和神的嘉年华!下面一组图片是我们调查过程中拍下的“劳热”场景,其中以厂头村[2]为主,让我们来直观地感受潮汕“营老爷”过年的热闹欢乐氛围。

  到现场中去,每一个都能感受到“劳热”给村民带来了许多欢乐,确实,神庆的日子里真是一个人神共乐的嘉年华。

  这次调查主要采访了厂头村,厂头村总人口约1600人,共300多户家庭,每家至少有1/2的人口参加此次灯首的游神赛会,不少家庭是全家出动,参与游神的总人数达到600多人,主要是由小孩,青年人和男性的中老年人组成。女性这个时候往往要忙着到里里外外“拜老爷”,村里的每个人都参与到“拜老爷”“营老爷”当中。

  由此可见,潮汕人对“老爷”的信奉程度和“营老爷”重视程度之高,无论男女还是老少。在问卷调查中“您为什么会来参与游神活动?”,受访者的理由依比重顺序分别是:祈求平安、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凑热闹喜欢这种氛围、与朋友结伴、社团代表、表演者。

  2、“劳热”的经济支出(厂头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劳热”的规模与开销也越来越大,动辄百万计。在正月廿一日我们专程采访了厂头村负责此次“灯首”盛事的会计——吴远松老先生,吴阿伯指出,此次“神前”和村里街道的装饰以及“营老爷”的相关筹备工作共花费约120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民,规定每个户口要交100元以上,百分之九十多能够交上,而仅有的几户经济困难的家庭也没有勉强他们一定要交,但是经济状况好的家庭会额外题赠。另外一方面来源是乡亲或侨胞的喜题,最高题了3.8万元。

  3、传统节日,不同看法

  在调查中对于是否喜欢过年“营老爷”“游神会”这种节日,44%的人表示很喜欢,40%的人表示喜欢,10%的人觉得可有可无,6%的人表示不喜欢。而喜欢过“劳热”的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想法:

  1、过“神庆”日很热闹,很有年味。

  2、过“神庆”日有请潮剧团等表演,可以让村民娱乐身心

  3、一些轮到灯首的村子有精美的“神前”,可以观光欣赏

  4、亲戚朋友会相聚一堂一起吃大餐,联络感情

  另一方面,不喜欢过年“劳热”的人则主要有以下想法:

  1、认为这一节日的开销很大

  2、鞭炮声、烟花声等带来的噪音和空气污染

  3、影响日常生活,孩子无心上学,大人工作分心

  对于调查者个人来说,我们是在体验独特的风俗节日,我们很开心地看到乡村“劳热”过年的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升,我们发现这种民间风俗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古至今保留得如此完善并得以发展。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用时代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个传统,这也是一种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村民热忱的参与和文化本身的独特性。

  (三)寻思未来发展

  传统乡寨的过年风俗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更多的人来研究。

  游神赛会中有两面重要的旗帜写着“合寨平安”、“风调雨顺”,这无不体现村民寄希望于神灵的朴素心愿,同时又反映了对于乡村共同体的认同。因此,通过相关知识的阅读研究结合实际体验,我们建议文化学者与神职人员在面对传统风俗中应该保持对于当地清醒的文化自觉,参照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结合国内外历史背景与当前形势的多元考察,对于农村社区生命共同体的重建,在学术上深化风雨圣者信仰及民俗文化的研究,通过探索游神的精神文化价值,提升和传扬民间信仰的精神内涵。

  四、结语

  从潮汕过年的风俗习惯——游神赛会来分析,可以发现这种风俗习惯是民间信仰的现代性体验,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的一个缩影。仙圃寨风雨圣者信仰的发展历程是当今研究中国民间信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案例,从这次调查中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现代社会环境下现代性与民间信仰关联性的关系,还引发了乡村社会生活伦理新启示,与新潮人形象塑造等具有代表性、前瞻性的问题。当然,我们在认识研究宗教或者民间信仰的同时,不应忽视的事实是,在面对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信仰的生存发展都应规避在现实中面临的社会风险,平衡调适个人与集体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

  五、附录(一)

  关于“潮汕村民拜神和神游会”的调查

  1、你(您)今年几岁了?

  A.18岁以下 B.19-30岁 C.31-50岁 D.50岁以上

  2、您信奉“老爷”吗?

  A.信奉 B.有时信奉 C.不信奉

  3、您知道我们拜的“老爷”是谁吗?他们的历史您清楚吗?

  A.不知道 B.知道一小部分 C.清楚知道

  4、您“拜老爷”有多长时间了?

  A.从小就拜 B.其他时候开始

  5、您“拜老爷”许的是什么类型的愿望呢?(可多选)

  A.祈求平安健康 B.祈求发财生丁 C.纯属信仰 D.其它方面

  6、每年“劳热”(神庆节日)您都有参加或观看游神吗?

  A.以前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参与 D.几乎每年都有

  7、您为什么会来参与“营老爷”(游神活动)?(可多选)

  A.祈求平安好运 B.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C凑热闹、好奇D.社团代表、表演者

  8、你从哪里得知这里“劳热”“营老爷”?

  A.从小就懂 B.亲朋好友告知 C.其他渠道

  9、您喜欢“劳热”“营老爷”的活动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没感觉 D.不喜欢 E.厌恶

  10、 您认为这种传统文化应该延续下去吗?

  A.非常必要 B.必要 C.可有可无 D.没有必要

  11、为什么你喜欢(不喜欢)“劳热”“营老爷”,请谈谈你的想法?

  ---------------------------------------------------------------------------------------------------------------------------------------------------------------------------------------------------------------------------------------------------------------------------

  数据分析如下:

  附录(二)

  历史以来“潮州劳热日期统一整理表”

  正月01:文祠宫前乡,归湖仙洋(初1至5)凤塘后陇,

  正月02:云梯山后,黄金塘,文祠赤水江

  正月03:下津,磷溪埠涵,寨下

  正月04:中津,下津,柚园,归湖来树下,磷溪仙田下底,三胜陈厝,

  正月05:上津,下津,社光,葛外,小行,江东洲东,浮洋三胜,浮洋斗文.

  正月06:桂林,意溪镇(小劳热),意溪橡埠,六亩,大新乡,大园,归湖,狮峰,塘埔鸭头洋,藏龙,内坑,上津

  正月07:新乡仔,莲云,洋光,东光,浮洋,吉怡,文祠鸭背,沙溪

  正月08:金石九社(9个村)铁铺石丘头,江东元巷,竹围,白塔,仙洲,枫溪东田,田头,云步,阳山

  正月09:铁铺坑巷,下津,苏山,古板头下林,凤塘双岗

  正月10:仙美,古美,古板头,涸溪,枫洋,枫三,枫四,岗湖,横溪,兜洲,磷溪塘边,卧石,洋头,桥东,彩塘仙一,浮洋高义

  正月11:江东独树,仙田,庵埠薛岭,胡厝,官塘,铁铺巷尾,东凤张厝,磷溪仙河,骊塘洪厝,彩塘东杨,彩塘仙一,凤塘湖美村,浮洋徐陇

  正月12:磷溪仙河,归湖,溪口,独树,凤塘南陇,东凤西洋,枫溪山边

  正月13:下埠,顶埠,庄厝,云梯山前,铁铺灰荣,龙湖三英,三庄,铁铺坎下,官塘奕东

  正月14:枫溪,长美,田东,水头,浮洋,西郊,洪厝,东凤,槐山岗,官僚桥,龙湖市头市尾,凤山

  正月15:丁厝洲,田心,意溪,东埔,孚中饶埔,市区,东凤,龙湖,铁铺巷口,枫洋,枫一,下江东,古巷水美李,登塘枫树员,浮洋潘刘,东巷,东凤礼阳

  正月16:意溪,溪口(大劳热),官塘,孚中,古美,北径,涸溪,福庆,登塘,打索上埠,龙湖塘东,石柱坑,金石龙下,浮洋上新安,林泉

  正月17:磷溪,田东,陈桥村,十亩,枫洋,枫二,桥头,溪乾尾,渡头,磷溪埔涵,金石下陇,金石塔下,东凤新光村,浮洋上新安,林泉,官塘奕湖,沙溪仁里,金石厂头(村)

  正月18:土库内,王厝,彩塘骊塘,宏安(横陇)桥头

  正月19:古巷,仙田,龙湖银湖,宫上,古板头谢厝,金石仙都,蔡陇

  正月20:昆江,蔡陇,金石远光,金石古楼,凤凰石古坪畲族

  正月21:后人家,陈桥,堤头(第1次),凤塘浮岗(第1次)

  正月22:下寺陈厝,金石赖厝,金石廖厝,金石田头,金石上官路,金石张厝巷,金石陈厝巷,金石黄厝巷,金石厂头(寨),金石南埠黄,金石辜厝,金石翁厝,沙溪西林

  正月23:下寺吴厝,南门大老爷,磷溪溪口

  正月24:下寺林厝,沙洲,凤塘(大埕、南门、东门)

  正月25:下寺下宫村,池湖

  正月26:前街,浮洋,浮洋洪巷,金石塔下

  正月28:乌洋 ,堤头(第2次)

  

  [1] 每次调查都是在该村“劳热”之日,即游神庆典日子,简称神庆日。

  [1] 相传宋代有一位神童孙道者,为民降雨除灾,被尊为雨神。揭东、潮安、潮阳、饶平等县均有雨仙庙。尤其是揭阳市揭东县玉洛镇的“风雨圣者庙”。详情可参考《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广东卷》之《揭阳资料本》

  [1] 潮汕部分地区的“神庆日”可参看附录的资料

  [2] 厂头村是金石镇寨内十乡(辜厝、赖厝、廖厝、厂头、田头、上管路、黄厝巷、陈厝巷、张厝巷、南埠黄)之一,每年则轮其中一个村为“灯首”,方言为“大劳热”,则该村会将十年一次的“大劳热”弄得红红火火,也吸引了附近村民前来观光,今年是厂头村轮值为灯首

TOP

[王丽梅]2010,我的虎年春节

  

2010,我的虎年春节
 王丽梅(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院08级2班)



  随着虎年春节的临近,在外求学的我,提着简单的行囊激动地跳下公交车,环视着半年未曾亲近的家乡,有种想大喊一声的冲动。脚下踩着养我育我的土地,呼吸着乡村特有的新鲜空气,甜甜的,酸酸的,胸中涌起的是,一股欲泪的沉潜。

  回家的路上,碰到小时候常常逗我开心的大叔,一句“小妮子,回家过年啊,大学生了,有出息!”,淳朴的乡音入耳,刹那间,自己一度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早已飞到九霄云外,脱口而出的是那在学校家乡话比赛上怎么也觉得别扭的乡音,绝对的原汁原味!这才明白,一个离开家乡的人,无论他走的多远,也无论环境对他影响有多大,又哪怕他的可塑性再强,身上永远流着家乡的血,永远是家乡的宝!

  边走边想,突然被一阵锣鼓声惊醒。原来是村里的秧歌队在集训呢!飘舞的红绸,翻飞的扇面,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头饰,尤其是大娘婶婶们那动感十足的舞步,看得我心里着实欢喜,恨不得蹦进人群也大扭一番!小时候被称作“玩玩艺”的乡间艺人们,也是文化演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踩高跷的,划旱船的,赶毛驴的,还有最爱调皮捣蛋的胖头娃娃和背着“媳妇”乱跑的“猪八戒”。每年几乎各个村都会组织这样的文化演出四处巡演,热闹非凡。

  说到热闹,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唱大戏的那段日子。戏台上身著戏装的是村里自发成立的京剧演出团。每年都有众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票友、戏迷来捧场。不过,最让我怀念的,还是那红戏台下一串串诱人的冰糖葫芦。

  想到这,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似乎已经闻见了香喷喷的炒年糕和又香又脆的烧饼……

  回到家以后的日子,过得真是飞快。家里似乎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尤其是母亲。腊月二十三晚上要辞灶,又是上供,又是烧香的。二十四要打扫屋子,进进出出,忙里忙外,还要赶着蒸馒头。父亲和我就负责置办年货。肉鱼蛋类及各种蔬菜,瓜子糖果及各种礼品,当然,鞭炮、烟花更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我从小就爱放的“钻天猴”。记得小时候,这可是年底我唯一可以拿来当“劳动津贴”的砝码。现在,我已不再是当年总爱撒娇哭鼻子的小妮子了,但父亲还是会记得买来送给我,如同家中每年更换的“月封牌”一样,从未间断过。

  另外,用白面浆子贴春联和粘萝卜乾,对我来说,更是一大乐事。拿不浪费资源为借口,我常常会刮干最后一滴浆子,尽可能的多贴萝卜乾。因此,家中瓮上,摩托车上,到处点缀着鲜红的喜庆。要不是父亲执意要我每年必须余下些萝卜乾,我肯定会连它也不放过。

  年三十那天晚上,一天的忙碌结束了,一年的忙碌也已近尾声。家家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着年夜饭,到处弥漫着饺子的香味。一边吃饺子,一边看春晚直播节目,其乐融融。

  而十二点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鞭炮会齐声贺新春,家家都在掐点似的响起辞旧迎新的第一声春雷。一时间,手机短信也齐齐来拜年,声声过年好,溢满幸福的面庞。

  一个不眠之夜,接下来是大年初一大清早穿着新衣出去拜年。小孩们最兴奋,压岁钱可是他们过年收到的最棒最窝心的礼物。看着欢天喜地的孩子们,我也似乎回到了童年。

  从大年初二开始,我在父亲的安排下带着礼品走亲戚。“七大姑八大姨”,一圈之后,自己也累得够呛。不过心里明白,平日里不回家,不能常去亲戚家走走,趁过年当然义不容辞了。

  通常情况下,忙完这些,家里就会消停一段时间了。不过,2010,这个虎年春节,我有了第一个家庭计划,就是利用剩余假期,和父母亲一起畅游齐国故都临淄!虽然家在临淄,担负母亲终日忙于劳作,齐国历史博物馆、车马馆、殉马坑以及玉黛湖等地,都没有去过。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会每年订一个家庭计划,让春节游以家乡为中心,慢慢向外辐射。

  相信,我会有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春节假期,一本又一本多彩多姿的珍贵相册,一次又一次甜蜜的浓情之旅!2010,我的虎年春节,我做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