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皇天上帝开天辟地创造万物——中国创世神话 [打印本页]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3 19:23     标题: 皇天上帝开天辟地创造万物——中国创世神话

皇天上帝开天辟地创造万物
                                               ---邱建平
       遂古之初,上下未形,昏昏默默,芒芠漠閔,澒蒙鴻洞,上帝乃会王母于昆仑,阴阳三合,遂生混沌。混沌如鸡子,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瓤,内有白青黑赤黄五色,亦溶化其中。太一生水,汪洋平靜,寂然清澄,横之而弥于四海,乃有四帝四神四龙(《天问》《乩仙天地判说》《太一生水》《淮南子》)。《山海经.西山经》有曰:“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神异经》则云:“昆仑西有兽焉,……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迳过。天使其然,名曰浑沌”。黄帝,既有道、易、一、大、太、太一、太极、太帝、帝俊、帝鸿之诸异称,其实乃上帝。混沌为黄帝子,亦即俗呼之盘古也。《神龟文》即言:“盘古又曰浑敦氏”。黄帝亦作皇帝。皇帝者,皇天上帝之谓。《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释文:“皇帝,本又作黄帝”。《吕氏春秋•贵公》:丑不若黄帝。毕沅校曰:黄帝刘本作皇帝,黄、皇古通用也。《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上帝监民……皇帝清问下民……”此皇帝即上帝,亦即黄帝已明。
       话说“太极之初,混沌未分”(《七启》)。“阴阳未分,其气混沌。”(《鹖冠子•泰鸿》)。“太极生两仪”(《易.系辞传》)。《淮南子.说林》则云:“黄帝生阴阳”。《庄子》乃详曰:“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 ,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浑沌既为倏忽所凿开,天地乃为之诞矣。由是“清陽爲天,含白青黑赤黄,为五色祥云;濁陰爲地,亦含白青黑赤黄,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神于天,聖于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如此一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故天去地九萬裏。上帝既命水神倏忽剖混沌氏,以支节为山岳,以肠胃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气成风云,声为雷霆,一旦虑其掀然而兴,则下无生类矣。於是孕铜铁於山岳,滓鱼盐於江河,俾后人攻取之。”(《三五历记》、《五运历年纪》、《乩仙天地判说》、《 谗书.蒙叟遗意》)。上帝黄帝因之乃曰:“群群沌沌,窈窈冥冥,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离为四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行法循道,是为牝牡。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牝牡若形。下会于地,上会于天。得天之微,若时者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恃地气之发也,乃梦者梦而兹者兹,天因而成之” (《黄帝四经》)
      《楚帛书》:曰故大能雹䖒(青帝伏羲),出自华胥,居于雷夏,氒佃渔渔,未有男女,梦梦墨墨,亡章弼弼,鄙晦水沔,风雨是於。乃取  [虔娓]氏子之子曰女填(女娲),是生子四神。是襄天地, 是各参化。法兆为禹为禼(契),以司堵襄。咎天步数,乃上下腾传。山陵不卫,乃命山川四海,之热气沧气,以为其卫,以涉山陵,泷汩凼澫。      
      未有日月,四神相弋,乃步以为岁,是惟四时。伥曰青檊,二曰朱四单,三曰翟黄难,四曰油墨檊。千又百岁,日月夋(黄帝)生。九州不平,山陵备侧。四神乃乍,至于覆,天旁动,攼蔽之青木、赤木、黄木、白木、墨木之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维思敷,奠四亟。曰:“非九天则大侧,则毋敢蔑天霝。”帝夋(黄帝)乃为日月之行。
       共工夸步十日,四时失度,四神则闰,四时毋思;百神风雨,晨祎乱乍。乃逆日月,以传相毋思。又宵又朝,又昼又夕。
      《辨乐论》曰:“昔伏羲氏(青帝)因时兴利,教民田渔,天下归之,时则有网罟之歌;神农(赤帝炎帝)继之,教民食谷,时则有丰年之咏;黄帝备物,始垂衣裳,则有龙衮之颂。”
       混沌初开,天地已成。《天中记》卷十一引路氏曰:“帝俊是黄帝字”。《山海经•大荒南经》:“羲和者,帝俊(黄帝)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黄帝)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尸子》:“少昊(白帝)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国语》:“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黑帝)之所建也”。
       上帝既从混沌中开天辟地,分阴阳生日月,复于“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问礼俗》)。《荆楚岁时记》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莱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相遗”。然此造人工程者实乃女娲也,故《风俗通义》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絚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絚人也。” 《淮南子》亦曰:“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天地初不足,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女娲本是伏羲妹而夫妻,恐天怒,故捣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补天之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川,积芦灰以止滔水。又往日中放老鸦,月里栽桂养蛤蟆。其后共工氏与颛顼(黑帝)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淮南子》、《与马异结交》)。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逮后“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帝俊(黄帝)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淮南子•外八篇》、《山海经.海内经》)。《史记.历书》:“日归于西,起明于东;月归于东,起明于西”。《述异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黄帝偕伏羲女娲规天划地,播日月布星辰,四时万物渐成,宇宙由是始。《管子.五行》复云:“昔者黄帝…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故《易经》总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一生水》则云: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低以弱。
       皇天上帝既开天辟地,乃建凌宵宝殿于九天之上,坐镇紫微宫,统御诸天,综领万神,主宰宇宙。“黄帝乘龙升云,登朝霞,上至列阙,倒影,经过天宫”(《皇览》)。《淮南子》曰:“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宫者,太一之居。”《天文大象赋》注云:“天皇大帝一星,在紫微宫内,勾陈口中,其神曰曜魄宝,主御群灵,秉《万机神图》也”。宋均注:“天皇大帝,北极之神,即昊天上帝,都统精光,总理运治,其神即曜魄宝”。黄帝最初之神职盖为雷神,以管治三界众神故改谓北极神皇天上帝太一。“黄帝名轩辕,北斗神也,以雷精起”(《河图始开图》),“轩辕,主雷雨之神也”(《春秋合诚图》)。“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大象列星图》),“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携龙角,衔殷南斗,魁枕参首,是谓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别阴阳,建于四时,均立五行,移应节度,定诸纪纲,太一之事也。”(《春秋运斗枢》、《黄帝占》)。
      黄帝化身混沌开天辟地创造万物而为上帝,四海之帝晋升为四方之帝,即青帝、赤帝、白帝、黑帝。四海之神仍为:东海之神禺猇、南海之神不廷胡余、西海之神弇兹、北海之神禺彊。四方四色龙闻之,四海翻腾鼓噪。黄帝乃斩草除根:“帝以甲乙杀青龙於东方,以丙丁杀赤龙於南方,以庚辛杀白龙於西方,以壬癸杀黑龙於北方。”(《墨子.贵义》)。《晋书.天文》云:“黄帝之神,黄龙之体也”。此中四色龙正是四方帝之坐骑,主角"帝"实乃“上帝--中央黄龙黄帝”。四方帝对属神被杀,心有所不服,乃又有黄帝胜四帝之说。《孙子•行军》云:凡此四军之利,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蒋子万机论》复云: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胄不释。黄帝叹曰:‘夫君危于上,民安于下,主失于国,其臣再嫁。厥病之由,非养寇耶?今处民萌之上,而四盗亢衡,递震于师’。于是遂即营垒以灭四帝。《黄帝伐赤帝》细曰:“黄帝南伐赤帝,至于交趾,战于反山之原, 右阴、顺术、倍冲,大烕有之。三年休民,埶榖、赦罪。东伐青帝,至于襄平,战于平壤,右阴、顺术、倍冲,大烕有之。三年休民,埶榖、赦罪。北伐黑帝,至于武隧,战于幽陵,右阴、顺术、倍冲,大烕有之。三年休民,埶榖、赦罪。西伐白帝,至于武刚,战于流沙,右阴、顺术、倍冲,大烕有之。已胜四帝,大有天下。暴者由兹俯首臣服,咸尊黄帝为中央天帝,是为皇天上帝。黄帝得天之道、地之理、民之请,以利天下, 故而天下四面归之。”
      《尸子》曰:“古者黄帝四面”。《太白阴经.人谋》云:“黄帝独立于中央而胜四帝”。黄帝既胜四帝,神国组织于以建立,于是乃有如《淮南子•天文、时则》中所描绘之美妙景象:“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即祝融),执衡而治夏;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中央之极,自昆仑东绝两恒山,日月之所道,江汉之所出,众民之野,五谷之所宜,龙门、河、济相贯,以息壤堙洪水之州,东至碣石,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西方之极,自昆仑绝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国,石城金室,饮气之民,不死之野,少皞、蓐收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即禺疆),执权而治冬。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有冻寒积冰、雪雹霜霰、漂润群水之野,颛顼、玄冥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黄帝遂为五帝之中央天帝,位居中央,临制四方。“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辨于东方,得祝融而辨于南方,得大封而辨于西方,得后土而辨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故使为廪者;奢龙辨乎东方,故使为土师;祝融辨乎南方,故使为司徒;大封辨乎西方,故使为司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为李。是故春者土师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马也,冬者李也”(《管子》)。“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韩非子﹒十过》)
[/fon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3 19:31

        黄帝胜四帝之战,其中与赤帝及其后蚩尤之战尤为激烈,为黄帝神话之最精彩者,故详述之。《吕氏春秋•荡兵》云:“兵所自来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何故?昔天之初,诞作二后,“炎帝黄帝各有天下之半,成而异德。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二帝用师以相挤也”,“黄帝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新书》、《史记•五帝本纪》、《国语.晋语四》)。帝杀四色龙后,“黄神与炎神争斗逐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归藏》)。于是“黄帝召地典而问焉,曰:‘吾将兴师用兵,乱其纪刚。请问其方?’地典对曰:‘天有寒暑,地有锐方;天有阴阳,地有曲直;天有八纪,地有五理;天有十二时,地有六高六下;上帝以战胜,以守固,以攻取! ’”(《地典》)。因之“黄帝出师涿鹿,以鼓为警卫,其曲有十:一曰《震惊雷》,二曰《猛虎骇》,三曰《鸷鸟击》,四曰《龙媒蹀》,五曰《灵夔吼》,六曰《雕鹗争》,七曰《壮士奋》,八曰《熊罴哮》,九《石荡崖》,十曰《波荡壑》”(《云笈七签》)。 “帝以玉为兵。帝服黄冕,驾象车,六蛟龙,大丙为御,载蛟龙之旗,张五牙彩旗引之,以定方位。东方青牙旗,余各依方色,赤南、白西、黑北、中黄是也。帝之行也,常有五色云气,状如金枝玉叶,止于帝上,如葩华之象,帝因令作华盖”(《轩辕本纪》)。如此气势磅礴,何等壮观!“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炎帝无道,作火,以火承木,黄帝乃设八阵之形:车厢洞当,金也;车工中黄,土也;乌云鸟翔,火也;折冲,木也;龙腾郄月,水也;雁行鹅鹳,天也;车轮,地也;飞翼浮沮,巽也。然炎帝为火灾,来锐阵,烽火连天,硝烟蔽日。故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以曲阵攻之,上帝复帅熊、罴、貔、貅、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夔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龙骧虎变,血流漂杵,威震天下。如此锐来曲应之,以定火灾,三战然后得其志,故黄帝用水克火而擒之。”(《列子•黄帝》、《大戴礼•五帝德》、《新书》、《吕氏春秋•荡兵》《太白阴经》)。是黄帝胜赤帝之战,奮揚武德。義誅信行,威燀旁達,莫不賓服。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四帝兵败,蚩尤崛起,欲为赤帝诸帝复仇。“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白帝)治西方,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主金,起九冶,始作铠、戟、戈、酋矛、夷矛,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铁石,日寻干戈,恃甲兵之利,残暴不仁,以贼乱为政,闻黄帝独王于中央,将欲胜四帝,恃甲兵于涿鹿。”(《太白阴经.遁甲》、《五帝纪》、《拾遗记》、《述异记》)。黄帝既战炎帝于阪泉,复战蚩尤于涿鹿。是黄帝与蚩尤之战,乃黄、炎战争之继续,且较前更为惊心动魄。《黄帝内传》云:“蚩尤之暴,威所未禁,而蚩尤幻化多方,徵风召雨,吹烟喷雾,师众大迷”。 《尚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黄帝内传》复云:“帝誓剪蚩尤,乃斋三日。帝与蚩尤战,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献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居数日,大雾,冥冥书晦。玄女降焉,乘丹凤,御景云,服九色彩翠之衣,集于帝前。玄女即献帝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灵宝五符》策使鬼神之书,制、通灵五明之印,五阴、五阳遁甲之式,太一、十精、四神胜负握机之图,五岳、河图策精之诀,九光、玉节、十绝、灵幡命魔之剑,霞冠火,龙戟霓旗,翠辇绿,虬骖虎骑,千花之盖,八鸾之舆,羽龠玄竿,虹旌玉钺,神仙之物,五龙之印,九明之珠。九天之节,以为兵信,五色之幡,以辨五方。玄女献帝金钺以主煞,为帝制甲胄以备身,制司南车当其前,记里车居其后;请帝铸钲铙,以拟雹击之声; 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又请帝制鼓鼙,以当雷霆。制角二十四,以警众像;制玄纛十二,以主兵。” 《史记•五帝本纪》云:“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黄帝四经》复云:“黃帝於是出其鏘鉞,奮其戎兵,身提鼓枹,以遇蚩尤,因而擒之。剝其皮革以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賞。翦其發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啜之。上帝以禁。帝曰:毋乏(犯)吾禁,毋留吾醢,毋亂吾民,毋絕吾道。乏(犯)禁,留醢,亂民,絕道,反義逆時,非而行之,過極失當,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興兵,視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俞,愨為地楹。帝箸之盟,盟曰:反義逆時,其刑視蚩尤。反義背宗,其法死亡以窮。帝曰:謹守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後人。”
      《龙鱼河图》云:“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伏”。蚩尤兵败被诛,而又有夸父、刑天、共工之属,或炎帝之裔,或炎帝之臣,均前仆后继,为炎帝、蚩尤复仇,虽皆泯殁,猛志常在。后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皇帝……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尚书.吕刑》)。“乃命少昊(白帝)清为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曰质。天用大成,至今不乱”(《逸周书.尝麦》)。
      “黄帝既斩蚩尤,天下乃无不克,海内安然”(《黄帝内传》)。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孰;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搏;凤凰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飞黄伏皂;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淮南子•览冥训》)。“帝俊(黄帝)有琴曰电母,每夏月电光一照则弦自鸣”,以贺伐叛之功。“因击壤之欢,庆云之瑞,黄帝作律、作《云门》、作《棡鼓之曲》十章, 复使伶伦造磬,荣成铸钟,岐伯做短萧、铙歌、军乐,所以建武扬德、风劝战士”,庆功行赏。吉日良辰,“太一黄帝皆仙上天,张乐昆仑虔山之上”(《紫阁图》、《古今注》、《归藏》、《晋志》),“黄帝乐曰《咸池》、《大卷》”,“黄帝习乐昆仑,以舞众神,玄鹤二八翔其右”(《孙氏瑞应图》),“祝融取榣山之榇作琴,弹之有异声,致五色鸟舞于庭中”。“黄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白雪》,哀不自胜”,故“大鸿鼓清角之琴以娱帝”。后“素女播都广之琴,温风冬飘,素雪夏零,鸾鸟自鸣,凤鸟自舞,灵夀自花”。“用声和乐于中郊,为黄帝之气,后土之音,歌《黄裳》、《从容》,致和散灵”(《世本》、《纬书集成》)。上帝下都,黄帝之宫,天地鬼神,济济一堂,蟠桃玉膏,是食是飨,仙乐飘飘,鼓瑟齐鸣,龙盘虎踞,百鸟飞翔,彩云祥瑞,紫气升腾,好一派歌舞升平欢庆热闹景象。
     《禹本纪》言:“昆仑山高三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淮南子•地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黄帝)之居”。昆仑乃是上帝黄帝与女神西王母所居之神山,正所谓佳偶天成,旷古无双英雄黄帝偕绝世美人王母于此开辟乾坤,呼风唤雨,并肩战斗,爱由心生,遂成天人之愿;乃日后民间所称之天公玉皇大帝与天后王母娘娘两夫妻,此是后话。《庄子》云:“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山海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在昆仑虚北,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窃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月精。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王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淮南子•外八篇》、《归藏》)
       《黄帝内传》复曰:“王母遣西方白虎之神献黄帝玄羽之衣,乃与帝会于孤竹之野。帝钦命斋戒,严驾而行,既至孤竹,见空中千乘万骑,或有丫髻青衣童子数百人,或五彩羽服,或乘飞龙,或乘飞虎,或乘鸾、鹤,或执珠幢、锦伞、霓旌、绛节,或持如意、九曲几及前后歌舞妓乐,不可名状。俄见宝车一乘,驾五色斑龙,九头,上有羽盖九重,中有女仙一人,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隐隐而至。左右侍从有仙童一人,谓帝曰:‘王母驾到也。’帝接至,母令仙童二人侍帝坐,贺帝曰:‘圣躬安、天下宁矣。久即戎事,得无劳乎?’帝谢曰:‘朕幸天时地利人和,得宁天下,岂敢称功乎?’母乃会阆风瑶池之上,命饮筵,上花果罇罍,器皿光赫,大小各异,而不能辨其一焉。复遣仙女宋妙英歌《万年长生之曲》。歌罢,母献帝茹芝数枚,食之不饥不渴;又献《修真七昧之书》、玉函玉笈之书与《神芝图》十二卷”。
      “黄帝在位,王母遣使,乘白鹿集帝庭,献以地图”(《集仙录》)。“西王母献白环”(《瑞应图》)。“黄帝得河图书,昼夜观之,王母赠帝洞霄盘云九华灯檠二,乃令力牧采木实制造为油,以绵为心,夜则燃之读书;王母饮帝以碧霞之浆,赤精之果,帝既与王母会于王屋,乃铸大镜十二面,随月用之。王母为帝列七宝登员之床,敷华茸净光之褥,设九真十绝妙帐,置九华灯檠,于灯有檠,则注膏油以为灯,明其前有也。有博山炉,盖王母遗帝者。王母又会帝于嵩山,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晖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又赠帝二仪本形图,还丹十九首。帝乃作礼,置于高观之上,亲自供养,后妃臣妾莫得睹之。其观上常有异色云气,奇香闻数百步。王母既会帝于蓬莱,帝归,乃筑圜坛以祀天,方坛以祭地,乃服冠冕,因乘车辂,筑城阙,建宫室,立台榭,濬池沼,剏舟楫、杵臼,设棺椁,置冢墓,始傩。地神献草木,述播种之利,因之广耕;蚕神献綵丝,称织纴之功,因之广织。乃命容成造历以司天,命大挠造甲子以正时,命仓颉造文字以变质,命邑夷造车以便民。命勾芒等司五行”(《黄帝内传》)。“皇帝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家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吕刑》)。“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隶首作算数”(《世本》)。“夫黄帝始垂衣裳,造书契,置史官,服牛乘马,立栋宇,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作弧矢,以威天下,造律管,兴封禅。……帝王之功,莫此为盛”(《鬻子》)。“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国语》)。“于是针经脉诀、天文地理、卜法算术、吉凶丧葬无不备也,凡伎术皆自轩辕始”(《黄帝内传》)。
       黄帝既为天地人三界万神之宗--宇宙永恒的最高统治者上帝,乃又有神游昆仑下都、遺玄珠化三珠树、鼓与钦坞谋杀葆江、贰负之臣、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董永和七仙女、都江堰治水、二郎神劈山救母、大闹天宫等美丽神话出现,此不再赘。至于《山海经•西次三经》称黄帝偕天地鬼神服食玉膏于峚山,《史记•封禅书》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 及“鸡犬升天”云云,则为上帝黄帝神话仙话化之始。后世《西游记》等诸多民间神话传说中之“玉帝”“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实乃上帝黄帝(皇帝)即皇天上帝与西王母之演变,不过令其由远古神话演绎成现代神话传说,象人间之皇帝皇后一样,变得也有七情六欲,故事情节也越来越显得神奇瑰丽,异彩纷呈,令人向往。。。。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3-3-26 01:53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3 19:39

黄帝威仪,指南战蚩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3-9-23 13:36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3 19:40

中国神话是一个神奇瑰丽的宝库,在古文献与出土简帛文献资料中,隐藏着不少神话碎片,根据袁珂等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资料,恢复出宏篇巨制的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美丽神话画卷,已是完全可能的了!!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3-3-3 21:40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3 21:37

本文就是試圖根據古文獻與出土簡帛文獻資料參考袁珂等等相關專家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理解将散碎的神話資料用淺近文言文連綴整理而成一篇方便廣大讀者閱讀的中國創世神話。具體引用就不再一一注釋了!希望能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得到各位專家學者與同學朋友的指導!謝謝!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7 12:14

[attach]26423[/attach]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3-9-23 13:32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8 01:02

一些新出土的简帛神话资料,如《太一生水》《黄帝伐赤帝》《楚帛书》《黄帝四经》《地典》等出土文献神话资料. 充实了神话的内容和系统性。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8 13:28

近年新出土的简帛神话资料,大大充实了神话的故事内容和系统性,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且值得欢呼的大喜事!!。新增的有关黄帝的神话如《太一生水》、《老子》、《恒先》、《黄帝伐赤帝》、《楚帛书》、《黄帝四经》、《地典》、《归藏》等出土文献神话资料,
作者: 莲池溪音    时间: 2013-3-8 13:37

好文章,只是现在人不太容易读懂,因为现在人不敬畏天地万物。思惟万式变了,世道就变了。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8 15:03

引用:
原帖由 莲池溪音 于 2013-3-8 13:37 发表
好文章,只是现在人不太容易读懂,因为现在人不敬畏天地万物。思惟万式变了,世道就变了。
是呵,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问题,对古文古典文学已经不重视了!反而全民学英语,导致本民族的语言都学不好,文言文就更不用说了!!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12 10:27

太一生水,汪洋平静,寂然清澄,横之而弥于四海,乃有四帝四龙。

上文中四帝是上帝太一生水后,形成的四海之神即东海之帝、南海之帝、西海之帝、北海之帝。
四色龙是:东方青龙、南方赤龙、西方白龙、北方黑龙。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13 00:04

遂古之初,还没有形成天地,上帝就化身成混沌,并化生水,水之神就是东南西北四帝,其中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东海西海之帝为斧凿,倏忽用斧凿劈开浑沌,于是天地开辟。这就是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所云:“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14 12:45

按浑沌又写作混沌、浑敦、混屯、混沦、浑沦、渾沌等等,有圆浑、质朴、敦厚、醇粹、温纯、昏懵、混浊、无分、元始等等含义。混沌可以说是上帝黄帝的前身或化身,也可以说是黄帝的儿子!《 世本 》:“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杜注:“帝鸿,黄帝”。《 五帝本纪 》正义:“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嚣不友,是与比周 。天下之民,谓之浑敦。”,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3-14 20:29

扎实的工作,这对汉语创世神话研究大有助益。汉语神话历经改造和文字化,只留下只言片语。新出土的文献是最直接的证据。汉语神话遂得以口头-文字-口头诸般转换,这也是它不同于汉藏语其他语种口头神话的地方。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15 13:18

谢谢张管理员的肯定与支持!!希望中国创世神话能有更完美的形式出现!!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17 12:52

有人问:谁是最早的神?可以肯定地说,皇天上帝就是最早的神!!上帝黄帝的儿子是浑沌,水神南海北海之帝倏忽以七日凿浑沌而开天辟地,和郭店楚简所云:“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是相当吻合的!!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19 13:04

关于浑沌与盘古的关系,《神龟文》言:“盘古又曰浑敦氏”。《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亦说:“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盘古的说法是后来的,有研究说是从印度传入的,也有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在流行盘古神话!不管怎样,中国原始开天辟地大神应该是混沌,也就是上帝黄帝化生出的浑沌!上帝续化生出的水之神四帝,起到了辅助帮手创造世界的作用!!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20 13:05

关于黄帝与炎帝水火之战,有相关文献:
《银雀山汉简二.阴阳时令占侯之类—238页》釜法:此黄帝之见敌,不假灼龟而卜
兵阵.木阵直。土阵圆。水阵曲。.金阵[方。火阵锐]。(二)2016
……[北方以水阵,司]寇先应。南方以木[阵]2017,[司空先]应。东方以金阵,司马先应。西方以火阵,[司徒先应]……2018
(一)斗,北斗七星。咸池,星宿名。《史记.天官书》:“西宫咸池,曰天五潢。”《正义》:“咸池三星,在五车中,天潢南,鱼鸟之所托也。”
(二)《北堂书钞》卷一一七“圆者土,方者金”下引《黄帝闻玄女兵法》:“敌人为曲阵,已以圆阵攻之。圆阵者,土阵也。敌人为直阵,已以方阵攻之。方阵者,金阵也。”《太平御览》卷三O一引《黄石公纪》:“彼以直阵来者,我以方阵应之。方来锐应之。锐来曲应之。曲来圆应之。直木,方金,锐火,曲水,圆土也。各以能克者应胜之。”阵者,土阵也。敌人为直阵,己以方阵攻之。方阵者,金阵也。”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20 18:00

关于黄帝与炎帝水火之战,有相关文献2:
《文子》赤帝为火灾,故黄帝擒之。
《吕氏春秋.荡兵》 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24 01:12

上帝是未有天地前最古的天帝,先生浑敦后生水,开天辟地分阴阳生日月,四时循环造人万物茁。这个上帝是谁?就是黄帝!因为黄帝是皇帝,也就是皇天上帝或昊天上帝。《尚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上帝监民……皇帝清问下民……”此皇帝即上帝,亦即黄帝已明。开天辟地混沌可以说是上帝黄帝的儿子!《 世本 》:“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杜注:“帝鸿,黄帝”。《 五帝本纪 》正义:“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昔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浑敦。”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3-28 11:17

[唐]罗隠撰《 谗书.蒙叟遗意》: “上帝既剖混沌氏,以支节为山岳,以肠胃为江河,一旦虑其掀然而兴,则下无生类矣。於是孕铜铁於山岳,滓鱼盐於江河,俾后人攻取之,且将以苦混沌之灵,而致其必不起也。呜呼,混沌则不起矣,而人力殚焉。”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3-30 22:30     标题: 回复 17# 的帖子

盘古神话源于南方古代民族应当是可以肯定的。其一,盘古出现在汉文古籍的时间较晚,且为引述。其二,盘古神话在中原并无普遍崇拜,特别是跟女娲、伏羲的庙宇和崇拜相比更甚。其四、南方民族地区盘古崇拜盛行,特别是广西来宾。其五,苗瑶、壮侗语族创世神话中有印证。
还想请教老师,您认为创世神话与造人神话、洪水神话关系如何?创世神话在神话学研究中是否占据核心地位?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4-9 15:00

引用:
原帖由 张多 于 2013-3-30 22:30 发表
盘古神话源于南方古代民族应当是可以肯定的。其一,盘古出现在汉文古籍的时间较晚,且为引述。其二,盘古神话在中原并无普遍崇拜,特别是跟女娲、伏羲的庙宇和崇拜相比更甚。其四、南方民族地区盘古崇拜盛行,特别是 ... 您认为创世神话与造人神话、洪水神话关系如何?创世神话在神话学研究中是否占据核心地位?
呵呵,谢谢管理员的关心与支持!!我可不是老师,只是一般的神话爱好与研究者。我认为创世神话与造人神话、洪水神话之间是互相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可分割的。天地是人类生存的舞台,只有开天辟地才有万物与人,将开天辟地作为创世神话的主体是毫无争议的。俄国学者李福清在《神话与鬼话》中指出“人类起源神话是创世神话的一部分,而且大概是较古老的部分,因为宇宙观是较发达意识的产物,所以通常较原始的民族没有创造宇宙或解释宇宙结构的神话,只有人类起源神话。”我国学者陶阳,牟钟秀也在《中国创世神话》中指出:“人类起源神话在创世神话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但与天地开辟神话一起,共同构成了创世神话的两大基本主题,而且往往是系列创世神话的中心。”洪水神话是世界性的关于宇宙毁灭和人类再生的神话,也可以说是创世神话的后续部分。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4-9 15:08

整理融合修改稿第一部分:
上帝开天辟地创造万物
                                            ---邱建平
       遂古之初,上下未形⑴。恆先无有,朴、清、虛。朴,大朴;清,太清;虚,太虚;惟虚惟无;虚清为一⑵,有一而未形⑶,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幽清寂寞,冥昭瞢闇,惟帝存焉。帝者,上帝也,字道,名太一,号黄帝,又号自然,更有太帝、帝俊、帝鸿之诸异称。帝也者至贵,莫知其原,莫知其端,自古以固存;帝者体太一,散形为混沌元气,聚形乃无极道身,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盖生物之主,众神之本,兴益之宗也⑶。浩漫太虚,寂兮寥兮,立于中央,浮游六虚,出入幽冥,神与化游,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爲天地母⑷。
      恍兮惚兮,惚兮恍兮, 如是一千七百五十劫,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帝乃启迪元功,含元出气,气是自生⑸,生其六气--水火金木土谷:谷之气,轻纱曼舞, 幽艳缭绕,太阴之元气也,西华至妙之气为其最美者也; 水火金木土之气,五彩缤纷,变幻万千,五行之气也。上帝有好生之德,亦有情有信,观此新气象,执大同之制,含元秉阳,舒精吐光,帝无碍平等神通之光普放,照烛一切,恩宥在非常;复流精生一,灌浇甘露之水,恩泽遍于十方;再调泰鸿之气,六气为之感焉。水为一也,一也者,形变之始也,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便有气化形。
谷沐浴于神光甘露,萌芽吐叶,茁壮成长为一黄金树,树高千丈有余,摇曳生姿于宸阙前。倏忽三千载,金花七十二为之开。如是又三千载,七十二金花幻形为七十二妍姝。其最艳丽者乃西华至妙之气所化,彼仰吸天元,时感帝之情真意切,遂脱去花卉之胎,幻形为一女体,人形具足,名之曰西王母,即金母。王母天姿绝妙,出而能言,然五内郁结一缠绵难尽之意,时常暗叹:“我惟帝女,上圣好生之德,将奚以报之也?”其余之金花亦幻化为玛祖婆、观音、华胥、女登、女节、 羲和、常羲、雷祖、彤鱼、斗姆等七十二神母。⑹。
      西王母者,谷神,亦云浴神或毓神,即月神⑺,阴之宗也,姓自然⑻,字太虚,号王母。谷神不死,死则又育,莫知其始,莫知其终,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⑼,上帝乃会王母于天之央昆仑,阴阳交欢,西姥戴胜,黄神啸吟⑽,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共浴爱河,絪緼玄黄,五行期化,遂生混沌。混沌既为黄帝之元子⑾,亦即俗呼之盘古也⑿。混沌究为何状?古经书有云:“天山昆仑有神焉,身长千里,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息为风,是识歌舞。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迳过,不饮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天使其然,名曰浑沌”。然则其内又如何?曰:混沌如鸡子,浑然太虚,实乾坤之橐籥,昏昏默默,芒芠漠閔,澒蒙鴻洞。有水火金木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瓤,内有黑赤白青黄五色,亦溶化其中⒀。却说太一生水,汪洋平靜,寂然清澄,横之而弥于四海⒁,恩泽五行之气,黑赤白青之气乃喜遇神母而幻化为四海之帝忽倏凿斧及四海之神禺彊、不廷胡余、弇兹、禺猇与黑赤白青四色龙;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土之黄气乃感遇神母附宝而幻化为中央土神后土与黄龙,后土与黄龙遂为上帝之佐,以抚四方,余各归一方。
        话说“太极之初,混沌未分”⒂。“阴阳未分,其气混沌”⒃。《易.系辞传》曰“太极生两仪”。《淮南子.说林》则云:“黄帝生阴阳”。是时,东海之帝为斧,西海之帝为凿,“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 ,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⒄。混沌既为倏忽挥斧凿所开,天地乃为之诞矣。由是“清陽爲天,含白青黑赤黄,为五色祥云;濁陰爲地,亦含白青黑赤黄,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神于天,聖于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如此一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故天去地九萬裏。混沌长息仰卧于斯矣,上帝既剖混沌氏,以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其中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是为四极以承天;腹为中岳昆仑,乃地之中,脐为昆仑之瑶池,玉籥(命根)为地之柄昆仑之天梯建木,上可通天;以血液为河流,以肠胃为江湖,脂膏为海洋,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气成风云,声为雷霆,一旦虑其掀然而兴,则下无生类矣。於是孕铜铁於山岳,滓鱼盐於江河,俾后人攻取之。”⒅。上帝因之乃曰:“群群沌沌,窈窈冥冥,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离为四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行法循道,是为牝牡。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牝牡若形。下会于地,上会于天。得天之微,若时者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恃地气之发也,乃梦者梦而兹者兹,天因而成之⒆”。
       有熊雹䖒,又曰太皞伏羲,东海之帝斧也;出自华胥,居于雷夏; 昔黄帝以雷精起, 龙身人头,始为雷雨之神,临居于雷泽;一昼黄帝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使风伯扫尘,令雨师洒道,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云腾雾驾,五龙比翼,神游于华胥之国,观夫山川胜状,怡然自得,喜而鼓腹,电闪雷鸣,普降甘霖,印大迹于华胥之州;王母孪生妹华胥游其上,乘空如履實,云雾不礙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至雷泽奄见上帝之大足迹,心忻然悦,以足履之,足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心体歆歆然,青气萦绕,遇上帝之甘露化作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三年而生宓牺与女娲。伏羲长九尺一寸,望之广,视之专,其相日角龙颜,蛇身人面,牛首虎鼻,龟齿龙唇,渠肩大腋,珠衡骏亮,修目白毫,须垂委地。是襄天地,是格参化,以助上帝。未有男女,梦梦墨墨,亡章弼弼,鄙晦水沔,风雨是於。乃取  [且徙]氏子之子曰女填,字曰女娲,实乃伏羲妹也,人面蛇身,牛首虎鼻。洪水滔天,伏羲女娲依青龙上天,得存其命,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伏羲左巡行,女娲右巡行。帝感其诚,亦尔相知,契许相逢,遣其和合,於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伏羲复以樹葉覆面,女蝸用蘆花遮面,共為夫妻,今人交禮,口昌妝花,自此而起,懷任日月充滿,是生子四神:伥曰青檊,字秉,秉司春,春神也;二曰朱四檀,字且,且司夏,夏神也;三曰翏黄橪,字玄,玄司秋,秋神也;四曰油墨檊,字涂,涂司冬,冬神也。未有日月,星辰未亮,昼夜昏冥,四神相代,乃止以为岁,是惟春夏秋冬四时⒇。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4-8-18 23:35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4-16 15:26

上帝既从混沌中开天辟地,又创造万物,遂于“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其中造人工程最为繁复,皆因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惟人万物之灵。黄帝主德,物得以生,乃聚女娲、王母、伏羲、后土、上骈、桑林诸神而谋,杂然相许。女娲以七十化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女娲之肠又化生十女神相助,纤纤众手巧而妙,乃引绳絚于泥中,举以为人。后土则助女娲生骨骸,黄帝助生阴阳,上骈助生耳目,桑林助生臂手,然则后土禀以形体,王母教以言语,上帝授以魂魄。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絚人也。后人每岁为此纪念:“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莱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相遗”
       千又百岁,日月夋生。黄帝字曰俊,妻羲和,生十日而作占日。汤谷上有扶桑大木,居水中,叶似桑树,又如椹树,长丈,大二千围,两两同根生,更相依倚,羲和浴日于甘渊扶桑,十日嬉戏沐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日旦出扶桑,暮入细柳、若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问曰:日长几许,形儿何似?答曰:日者火龙之精,有四头,披金银璧玉鸟,有十六足,足长一千里,热如火,周匝一万八千百里,有金暖日光,是以天下热。帝妻常羲,生月十有二而作占月,亦浴月。问曰:月广长几许,中有何光?答曰:月者是水龙之精,有四头,披金银宝璧玉,周匝一万一千六百里,亦有十八足,足下有一千里冷如冰。中有暇蟆及兔子,此之是也。黄帝命大挠,作甲乙十干以名日,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又以鸟兽十二辰属之,以成六旬,谓造甲子也。历者天地之大纪,上帝又观伏羲之三画成卦,八卦合成二十四气,即作纪历,以定年。暾出东方,人丁兴旺,万物霜天竟自由,伏羲氏因时兴利,教民田渔,时则有网罟之歌;神农继之,教民食谷,时则有丰年之咏;黄帝备物,始垂衣裳,则有龙衮之颂。”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3-10-28 13:56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4-30 01:16

天地开辟,日月星辰诞矣。上帝乃命女娲氏之后容成以四神作盖天,盖天象笠,旁罗日月星辰,系焉。以八柱当盖,极植中央,斡维系之。仰观天形如车盖,极在其中,日月辉煌若悬璧,众星累累如编贝。俯地如方舟如棋局,地之四角以四维系缀。北树北辰,南距地轴,傍转于内。由是天以圆覆,地以方载。天道左旋,地道右周。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天动地静,阴阳相罗。日月远近,以为晦明。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6-22 12:24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五 章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寂 兮 寥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地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字 之 曰 道 , 强 为 之 名 曰 大 。

《吕氏春秋·大乐》: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混混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万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阴阳。萌芽始震,凝氵寒以形。……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
据上可知:道=大=太一

《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
《鶡冠子·泰鸿》云:中央者,太一之位,百神仰制焉,故调以宫。
《轩辕本纪》:黄帝升天为太一君。
《史记·天官书》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
张华《博物志》曰“白雪者,天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也”
《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通典·乐典》引《世本》则云:“庖羲瑟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
《淮南子.坠形训》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据此,黄帝=太帝=太一=天帝

所以说:上帝黄帝,有道、太一、太极、太帝之诸异称。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8-15 12:57

话说“太极之初,混沌未分”。“阴阳未分,其气混沌”。《易.系辞传》曰“太极生两仪”。《淮南子.说林》则云:“黄帝生阴阳”。是时,东海之帝为斧,西海之帝为凿,“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混沌既为倏忽挥斧凿所开,天地乃为之诞矣。由是“清阳为天,含白青黑赤黄,为五色祥云;浊阴为地,亦含白青黑赤黄,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神于天,圣于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故天去地九万裏。混沌长息仰卧于斯矣,上帝既剖混沌氏,以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其中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是为四极以承天;腹为中岳昆仑,乃地之中,脐为昆仑山瑶池,命根为地之柄昆仑之天梯建木,上可通天;以血液为河流,以肠胃为江湖,脂膏为海洋,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气成风云,声为雷霆,一旦虑其掀然而兴,则下无生类矣。於是孕铜铁於山岳,滓鱼盐於江河,俾后人攻取之。”。上帝因之乃曰:“群群沌沌,窈窈冥冥,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离为四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行法循道,是为牝牡。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牝牡若形。下会于地,上会于天。得天之微,若时者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恃地气之发也,乃梦者梦而兹者兹,天因而成之”。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3-8-20 21:10 编辑 ]
作者: 莲池溪音    时间: 2013-8-15 13:31

中华文化的精华,精彩。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8-16 10:20

引用:
原帖由 莲池溪音 于 2013-8-15 13:31 发表
中华文化的精华,精彩。
是呵,中华文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西游记》等等更是精彩绝伦,美不胜收!!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8-16 10:24

[attach]26119[/attach]
中国古代宇宙示意图
作者: 胡寄奴    时间: 2013-9-2 11:44

论述的很全面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9-3 22:30

引用:
原帖由 胡寄奴 于 2013-9-2 11:44 发表
论述的很全面
呵呵,谢谢版主的鼓励与支持哦!!!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9-3 22:39

[attach]26176[/attach]
盘古开天辟地后长卧于斯,情景应和这乐山卧佛一样哦!!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9-16 10:37

上帝和王母的夫妻关系考证;
1.)
昆仑黄帝与西王母神话。据《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穆天子传》:“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庄子`》:"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史记大苑传略》:「西王母这古仙人,姓杨,或谓姓侯,名回,一为婉妗,居昆仑。」《瑞应图》:“黄帝时,西王母使使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黄帝内传》曰:"王母既会帝于蓬莱"等可知,黄帝与西王母均为居于昆仑之神;
《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上帝监民……皇帝清问下民……”此皇帝即上帝,亦即黄帝已明,由此证明黄帝即皇天上帝,简称上帝
又据朱芳圃《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考证,膜母即西王母,而膜母为黄帝最丑之妻;如此则证同在昆仑之西王母为黄帝之妻,即上帝与王母为夫妻;
2)汉初歌谣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
《洞冥记》:昔王母乘灵辇,以适东王公,税此马于芝田,东王公怒,弃此马于清津天岸。
《神异经·中荒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
《太平广记.木公》: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
根据“西王母”而编造的“东王公”其实有黄帝的身影,同在昆仑,后东王公在民间又演变为玉皇大帝,西王母则演变为王母娘娘;
3)《西游记》第五回:“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即着那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七衣仙女直至园门首,只见蟠桃园土地、力士同齐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仙女近前道:‘我等奉 王母 懿旨,到此摘桃设宴。’”按娘娘即后妃;懿旨,为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西王母被赋予玉帝夫人的尊贵地位,这从七仙女及各路神仙下属对她“王母娘娘”的称呼及“懿旨”用词上可见一斑。
4)
和《西游记》同时代的明朝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道姑道:「吾非别人,乃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只因那年蟠桃会,该我奉酒,有失规矩,误犯清戒,将我谪贬凤凰山青鸾斗阙。吾乃龙吉公主是也。」”这里“昊天上帝”就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即玉皇大帝,瑶池金母就是王母娘娘,可知在明朝时已经有玉帝和王母是夫妻一说
5)封神榜长篇鼓词-清朝同治车王府曲本
第九十五回 众龙神聚获李靖(788)东海龙,带怒高声来喊叫:“李靖留神仔细听:今朝上天奏玉帝,我把你,一本奏与玉帝听。昊天上帝龙心怒,立刻传旨下天宫。叫我们,四海龙神来拿你子,不许伤害众生灵。若不是,玉皇大帝生慈念,早把陈塘用水冲。……今日却是奉玉旨,看你还有甚支持!……”
第一百九十六回 罗宣邪火劫西歧(1629)……他本是,昊天大帝亲枝叶,王母瑶池亲降生。只因他,偶然动了思凡念,贬他在,凤凰山上苦修行。青鸾斗阙修大道,龙吉公主是他名。
第二百回 女神仙法索擒凶(1660)龙吉公主……“……吾乃瑶池金母之女龙吉公主是也。”
第二百一回  月下老为人作伐(1666-1667)太公满面堆欢,口呼:“仙长,龙吉公主乃蕊宫仙子,怎好以凡间婚姻之事与他言讲。……龙吉满面红,说道是:“婵玉留神听我云,只因为,误犯清规身受贬,至今不得上天庭,坠落尘埃与凡世,真修苦炼度余生。只等着,父王回嗔降玉旨,那时节,翻身步入蕊珠宫。总然不得回上界,那里有,九天仙女配凡人?……”龙吉公主与邓婵玉正然讲,只见姜太公与月合仙翁来至后堂,龙吉公主一见,打了个稽首。仙翁带笑开言说:“公主今日已归正道,前者在瑶池金阙有误犯清规,玉帝一怒贬下凡间,正要了此一段俗缘。…….功成圆满之日,自有金童玉女迎接公主复返天宫。……”
6)清朝同治“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全段”:
言的是二郎爷来本姓杨,身穿道袍鹅小缎黄;
手使金弓银弹子,上梧桐树上打凤凰

上打一只不成对,要打两个成了双;
有心打他三五个,怕误担山赶太阳;
十三个太阳压十二,留下一个照下方;
玉皇爷见心欢喜,排下酒宴请二郎;
二郎爷饱的咛叮醉,躺在长生不老床:
我躺在床上做一梦,在梦里梦见我的养身娘
二郎我惊醒是一梦,尊一声我的姥爷(玉皇)听衷肠
人人俱有生身的母,我二郎无有养身娘?
玉皇见问眼含泪,叫了声:金花太子杨二郎;
要问你那生身母,殿后去问你姥娘(王母);
二郎闻听心欢喜,迈开仙足走慌忙;
二郎来在那凌霄殿后,手拉王母叫姥娘:
是人都有父合母,我二郎为何无有养身娘?
王母见问眼含泪,叫声御甥你听端详:
提起你母姐妹九个,俱都临凡到下天堂;
说起你姨娘人称红莲大公主,她也临凡下天堂;
下界许配给那一位,匹配东海龙王可能叫敖广,
水晶宫里生下一子,生下了独角龙镇守东洋;
你二姨人称青莲二公主,也曾临凡降下方;
下界许配给哪一个?许配给托塔李天王,
在陈堂关上生下三个子,生下了金木哪吒三位小儿郎
金吒木吒上山去学艺,哪吒保武王把先行当;
你母人称白莲三公主,也去临凡到下天堂;
下界许配哪一个,许配你了父杨天佑他身傍;
水漫蓝桥生一子,生下你金花太子杨二郎
你母生你三天正,她在江边洗衣裳;
沾染四海五湖长江水,怒脑了你大姨夫那位东海老龙王
你老爷(玉皇)面前奏一本,天兵天将孥你娘;
天兵天将没拿住,花果山请来了猴子王;
花果山搬来了孙行者,去拿你那生身娘;                              
他将你母获拿住,将你母压在了桃花岗;                                 
若有真心救你的母,老君堂去找开山斧一张;   
......
7)南宋宁全真授、王契真纂的《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三界所治门 · 玄穹主宰》曰: “ 昊天上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掌万天升降之权,司群品生成之机,三洞四辅禁经之标格,大梵至妙无为之神威,乃三界万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自三气 之天胤三宝之皇胄,高出乾坤之表,生万物而不宰也。三才肇立, 气清高澄,积阳成天,万汇之源,岂应无主 ? 故以形象言之谓之天,以主宰言之谓之帝,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圣玉皇大帝
宋朝朱熹说:道家之徒欲仿佛教所为, “ 遂遵老子为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僭逆,莫此为甚!---《朱子语类》第 8 册第 3005 页。
面对儒家的批评,道士们曾作过许多解释。《皇经集注 · 玉帝尊次考》云: “ 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道家先三清者,先虚无而后妙有,所谓无极而太极,非有尊卑之殊。 ” 林灵真所编《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对醮神时先列三清,后列玉皇的安排作了具体解释,说: “ 盖玉清为教门之尊,昊天为三界之尊,各居一列,各全其尊故也。 ” 意思是说,醮坛中间是两列神位,是两个首席,并无尊卑之别。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3-9-19 00:49 编辑 ]
作者: 莲池溪音    时间: 2013-9-17 23:37

中华文化五花八门,要想理清头绪非常不易。就像现在的网络文化一样,真真假假,一片混沌。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9-22 18:53

引用:
原帖由 莲池溪音 于 2013-9-17 23:37 发表
中华文化五花八门,要想理清头绪非常不易。就像现在的网络文化一样,真真假假,一片混沌。
呵呵,莲池溪音兄弟说得有理有据哦!!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9-22 19:07

上帝,或称天,天帝等,中文本意泛指主宰天地宇宙的神,是自然化的最高的神。上帝,又称天、帝、天帝、天主、昊天上帝等,早期亦称皇天或皇天上帝,部分文献又称“太一”等。“帝”后来通常用来指帝王、君主、天子。“天”是最通常的说法,又称苍天、上天、上苍、老天、老天爷等,如“苍天在上”、“老天有眼”、“奉天承运”、“天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天啊”中的“天”。春秋战国之时,思想进步,人文理性精神勃发,季梁曰:“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神为人创,民为神主,则上古神秘观念渐消,“上帝”之概念渐由自然之“天”取代,天为道德民意之化身,这构成了后世中国文化信仰的一个基础,而“敬天祭祖”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中国民间神话信仰和主流文化儒家信仰中的天、上帝、天帝、昊天上帝,在道教神话中演化为玉皇大帝。在民间信仰及《西游记》等中玉帝则被认为是主宰宇宙的至尊天神--皇天上帝。

       上帝一词首先出现于儒家经典--五经,这五部经书都提到了该词,其中最早的是《尚书》的“虞书·舜典”。除此之外,四书等其他的儒家经典以及各史书中也提到了上帝,有时也称昊天上帝,在古代中国的原初神话和宗教体系中,指的是至上神,字面意思就是“在上的帝王”,意味着“最高的主宰”,也称为“帝”,或者“天”,“太一”。北京天坛祈年殿即为历代君主祭祀上帝之处,内供奉有昊天上帝之神位。中国古代上帝信仰起源,一是对“天”(天空、宇宙)的崇拜,一是对北极星(北辰、帝星)的崇拜。原祭祀昊天上帝,昊天上帝又曰皇天上帝,而在《尚书.吕刑》中皇帝即黄帝,也就是皇天上帝,黄帝本为独尊之上帝--皇天上帝,及五德终始说出,以五色配五方而有五方天帝,黄帝乃与青赤白黑四帝并立而为中央之帝,以其往日独尊之久,故于五帝中声望为最高,黄帝乃所谓天地人三界万神之宗,宇宙永恒的最高统治者,其他四帝辅助黄帝各管一方。故战国秦汉又祀五帝,为人格化的五位上帝: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南方炎帝(神农氏),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中央黄帝(轩辕氏),其佐后土,其精麒麟,乘《坤》《艮》执绳而制四方。庄子认为,万事万物本于道,天由道而生。墨子把上帝鬼神看作人类之外的另一种生灵。东汉大儒郑玄声称“上帝者,天之别名”。宋朝理学派大儒朱熹认为,“天”、“帝”、“道”、“理”都是同一本体的不同称呼,心学派陆九渊、王阳明则认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早期的上帝,带有浓厚人格神色彩,如《尚书》“商书·伊训第四”中提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后期儒家信仰中“上帝”的人格神色彩消亡,仅被视为哲学上的无形无名的“本体”,称为“理”。而人格神的上帝信仰则为道教所继承,发展为“玉皇大帝”,但已不再作为至上神(道教信仰,“道”的化身“三清”高于代表“天”的“玉帝”,后迫于民间及官方压力又解释:“ 盖玉清为教门之尊,昊天为三界之尊,各居一列,各全其尊故也。 ”),民间信仰和道教是有所不同的,认为玉帝才是“道”的化身,乃宇宙人三界最高神,太上老君只是道祖,元始天尊盘古是上帝儿子,如来佛是佛祖,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都是上帝的臣下,相当于凡间皇帝的“国师”,都是为上帝服务的,王母娘娘则为天界第一夫人--玉帝元妃、天后娘娘。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3-9-25 23:11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9-25 23:17

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撑天五柱!
[attach]26541[/attach]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0-3 11:49

《西游记》第四回: 金星复出南天门,直至花果山水帘洞外观看。这番比前不同,威风凛凛,杀.......,皆上前动手。金星道:“那众头目来!累你去报你大圣知之。吾乃上帝遣来天使,有圣旨在此请他。”众妖即跑入报道:“外面有一老者,他说 是上界天使,有旨意请你。”悟空道:“来得好,来得好!想是前番来的那太白 金星。....... 今番又来,定有好意。”......急出洞门,躬身施礼。高叫道:“老星请进, 恕我失迎之罪。”金星趋步向前,.....道:“今告大圣,前者因大圣嫌恶官小,躲离御马监,当有本监中大小官员奏了玉帝玉帝传旨道:‘凡授官职,皆由卑而尊,为何嫌小?’....

由《西游记》的上描述也可再证:上帝=玉帝,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其实也就是上古文献中的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只不过是将其更加人格化罢了!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0-3 11:56

那个图里有“细柳”,我们那边有一个地方就叫细柳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0-3 12:08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0-3 11:56 发表
那个图里有“细柳”,我们那边有一个地方就叫细柳
呵呵,版主看得真细心!谢谢!你们那边是哪里哦??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0-3 12:50

引用:
原帖由 日剑 于 2013-10-3 12:08 发表

呵呵,版主看得真细心!谢谢!你们那边是哪里哦??
西安,在长安区有个地方就叫细柳,特别好听的名字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0-3 14:25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0-3 12:50 发表



西安,在长安区有个地方就叫细柳,特别好听的名字
呵呵,西安是千年古都,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哦!连地方的名字也起得特别好听,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拜访哦!!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0-3 19:11

欢迎欢迎!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0-5 01:26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0-3 19:11 发表
欢迎欢迎!
好哦!有机会一定到西安找版主玩!!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0-7 11:49

清朝“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全段”
言的是:
二郎爷来本姓杨,身穿道袍鹅小缎黄;
手使金弓银弹子,上梧桐树上打凤凰
上打一只不成对,要打两个成了双;
有心打他三五个,怕误担山赶太阳;
十三个太阳压十二,留下一个照下方;
玉皇爷见心欢喜,排下酒宴请二郎;
二郎爷饱的酩酊醉,躺在长生不老床:
我躺在床上做一梦,在梦里梦见我的养身娘;
二郎我惊醒是一梦,尊一声我的姥爷(玉皇)听衷肠:
人人俱有生身的母,我二郎无有养身娘?
玉皇见问眼含泪,叫了声:金花太子杨二郎,
要问你那生身母,殿后斗牛宫去问你姥娘(王母);
二郎闻听心欢喜,迈开仙足走慌忙;
二郎来在那凌霄殿后斗牛宫,手拉王母叫姥娘
是人都有父合母,我二郎为何无有养身娘?
王母见问眼含泪,叫声御甥你听端详:
提起你母姐妹九个,俱都临凡到下天堂;
说起你姨娘人称红莲大公主,她也临凡下天堂;
下界许配给哪一位?匹配东海龙王叫敖广!
水晶宫里生下一子,生下了独角龙镇守东洋;
你二姨人称青莲二公主,也曾临凡降下方;
下界许配给哪一个?许配给托塔李天王!
在陈堂关上生下三个子,生下了金木哪吒三位小儿郎
金吒木吒上山去学艺,哪吒保武王把先行当;
你母人称白莲三公主,也去临凡到下天堂;
下界许配哪一个?许配你了父杨天佑他身傍,
水漫蓝桥生一子,生下你金花太子杨二郎
你母生你三天正,她在江边洗衣裳;
沾染四海五湖长江水,怒恼了你大姨夫那位东海老龙王
老爷(玉皇)面前奏一本,天兵天将孥你娘;
天兵天将没拿住,花果山请来了猴子王;
花果山搬来了孙行者,去拿你那生身娘;
他将你母获拿住,将你母压在了桃花岗;
若有真心救你的母,老君堂去找开山斧一张;
......
二郎把大斧忙举起,电闪雷鸣云飞扬;
望上一举龙摆尾,五龙二虎把他帮;
大斧砍下咔嚓一声响, 一座大山两下张;
二郎迈步往里走,看见他的生身娘;
......
三姐说:你是儿杨戬,听我把受的苦处说其详:
白日绑着我花椒树,夜晚睡在冰雪床;
饿了吃的是松柏籽,渴了清泉饮的凉;
骄儿你要有怜母的意,你赶快把母亲背回天堂。
二郎闻听心好恼,大骂高山猴子:
一无仇来二无恨,你为何苦苦害我娘?
一斧砍倒花椒树,一脚踢倒冰雪床;
背起他母张三姐,一琉火光回天堂;
南天门上挂了号,太白金星奏玉皇;
玉皇见本龙心喜,凌霄宝殿宣二郎:
下界救母称贤孝,敕封你妙道真君万古扬;
王母见女心悲恸,三姐见母泪汪汪;
母女回在天宫去,姐妹九个乐非常;
二郎复又奏一本,带兵去拿猴子王;
玉皇又把二郎叫,叫声御甥听其详:
孙悟空他保唐僧把经取,仗着他捉妖把怪降;
西路妖魔把仇报,不必前去把他降;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0-7 12:17

由上可见,玉皇是二郎神的姥爷,王母是二郎神的姥娘,张三姐是王母的女儿,又是二郎的母亲,那么可证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关系,而二郎神则是玉帝与王母的外孙!
作者: 沙野    时间: 2013-10-16 08:16     标题: 回复 28# 的帖子

东王公情何以堪啊。。。。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0-16 16:32

呵呵,还是沙老师博学多才,想象丰富,幽默风趣哦!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0-16 17:32

  《西游记》第6回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帝遣二郎真君前往擒之,孙悟空笑谓二郎曰:「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
   如果二郎神的母亲确为玉帝的妹妹,那么二郎神就是玉帝的外甥,但是,客家人称自己的女儿叫“妹哩”、“妹子”,妹妹叫“老妹”,而客家人为古代中原人,后因战乱流落岭南,语言上还保留着当年在中原的古音;因此有可能是搞混了,“妹哩”“妹子”误为“妹妹”,才有二郎神是玉帝外甥之说,实际上二郎神的母亲三姐“玉帝妹子”应即“玉帝妹哩”,即“玉帝女儿”。
《汉典》:外甥--(2)[方]∶外孙。某些地区亦称外孙为外甥。《韵会》:外孙曰甥。如此《西游记》中二郎神就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外孙。《西游记》第七十一回文内即有相关“外公对贤甥”的证据 :“那个是朱紫国来的外公?”行者把金箍棒揝在右手,将左手指定道:“贤甥,叫我怎的?”;另外《西游记》第九回文内也有唐僧找当丞相的外公,其外公称唐僧为外甥(外孙):夫人问道:“相公,有何事故?”丞相道:“这和尚是我与你的外甥女婿陈光蕊被贼谋死,满堂娇被贼强占为妻。”
再从清朝“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全段”中:“...二郎来在那凌霄殿后斗牛宫,手拉王母叫姥娘:...王母见问眼含泪,叫声御甥你听端详:提起你母姐妹九个,俱都临凡到下天堂;...王母见女心悲恸,三姐见母泪汪汪;母女回在天宫去,姐妹九个乐非常;.....”,在此文中,二郎母亲三姐为玉帝与王母的第三女儿,故可证明“御甥”即“外孙”,二郎神为玉帝御甥即外孙。                                                                                   另外,据《〈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宜黄戏曲——一朵曾怒放的戏曲奇葩》、《宁波昆剧老艺人回忆录》等载:清源是玉帝的癫外孙,他将太阳、太阴都摘下来,放在荷包内,天下不分昼夜。玉帝也不知道凡间遭了什么大难,问知是清源玩的把戏,就叫他把日月拿出来,清源在地下滚,死赖不肯拿出。玉帝哄他说,日月放在身上,能催人老。清源怕老,就急得哭。玉帝说:‘你拿出来,我许你年年十八岁,每年过两个生日。’于是,现在清源诞辰是六月二十三日,十二月二十三日。” ,由此民间传说,也证明二郎神为玉帝外孙。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8-10-12 05:05 编辑 ]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3-10-28 08:40

“《太一生水》、《老子》、《恒先》、《黄帝伐赤帝》、《楚帛书》、《黄帝四经》、《地典》、《归藏》等出土文献神话资料”
请问:如上这些资料哪儿能够找到?谢谢!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0-28 14:02

引用:
原帖由 张润平 于 2013-10-28 08:40 发表
“《太一生水》、《老子》、《恒先》、《黄帝伐赤帝》、《楚帛书》、《黄帝四经》、《地典》、《归藏》等出土文献神话资料”
请问:如上这些资料哪儿能够找到?谢谢!
版主好,上述资料网上基本可搜索到,极个别则需到购书中心或图书馆查找。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3-10-28 20:28

致谢!部分早就有,部分之前没有注意,全找到了。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1-7 11:26

引用:
原帖由 张润平 于 2013-10-28 20:28 发表
致谢!部分早就有,部分之前没有注意,全找到了。
不客气!希望有机会看到张版主的大作!!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1-7 12:43

清徐昂发《畏垒笔记》卷三: “世俗谓泰山之神为碧霞元君,是天帝之长女“
《中国民间故事全集26山东民间故事.八月十五看闺女第65页》:“相传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是老天爷的闺女,玉皇大帝的妹子。”
     
明《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西王母姓杨,一曰缑氏,一曰侯氏,一曰焉氏,名回,一曰婉妗。第三女碧霞元君,本居西岳,今为泰山神圣母。”

清《闽杂记》:“俗以玉皇为天帝”
《道教大辞典》:“天公:谓天帝也。俗称玉皇上帝为天公也。”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146页:“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神鬼世界的最高神。民间俗称之为玉帝、玉皇、天帝、老天爷、天公等,以正月九日为玉皇大帝生日。”
而“妹子”一词在古汉语方言中有女儿之意。《客家话通用词典》(中山大学版)50页:“妹子---女孩,女儿:供嘞一个妹子(生了一个女儿)/渠系妹子唔系徕子(她是女孩不是男孩)。
《客家话词典》(广东人民出版社)145页:“妹欸(相当于“子”)---女儿:捱有一只徕欸,一只妹欸(俺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客家人就是将自己的女儿叫作“妹欸”、“妹子”“妹哩”;妹妹叫作“老妹”;儿子叫作“徕欸”“徕哩”。
客家人是古时从中原流落迁徙到南方的,客家人就是将女儿叫作“妹哩”、“妹子”的,妹妹叫作“老妹”,娘家叫作“妹家”。客家人叫的“妹哩”即“妹子”即“闺女”即“女儿”

其实《西游记》中玉帝的妹子也是玉帝女儿的意思,贤甥即贤孙的意思。也就是说《西游记》中二郎神就是玉帝的贤甥即贤孙。《西游记》第七十一回文内即有相关“外公对贤甥”的证据 :“那个是朱紫国来的外公?”行者把金箍棒揝在右手,将左手指定道:“贤甥,叫我怎的?”;另外《西游记》第九回文内也有唐僧找当丞相的外公,其外公称唐僧为外甥(外孙):夫人问道:“相公,有何事故?”丞相道:“这和尚是我与你的外甥。女婿陈光蕊被贼谋死,满堂娇被贼强占为妻。”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证据资料可知: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抑或民间,都有说碧霞元君是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女儿。碧霞元君为玉皇大帝的闺女又叫妹子又叫女儿。
由此亦再次证明,《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的“妹子”就是闺女而非妹妹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7-10-9 01:49 编辑 ]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3-11-19 09:33

学习了好多东西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11-20 22:24     标题: 回复 38# 的帖子

上帝这个词是最有必要澄清的一个汉语词。。。。。不然它的本义就快湮没了。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2-1 13:16

引用:
原帖由 朱卿 于 2013-11-19 09:33 发表
学习了好多东西
呵呵,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2-1 13:19

引用:
原帖由 张多 于 2013-11-20 22:24 发表
上帝这个词是最有必要澄清的一个汉语词。。。。。不然它的本义就快湮没了。
说得很好!!上帝这个词本是中国的原有词,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了,以为一说到上帝,就是耶和华!!真可悲!!由此可以看出恢复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了!!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3-12-1 13:24

民间神话中关于老子--太上老君为玉皇大帝的国师一说,书有明证:
《牛郎织女传》[明]朱名世撰
第一回 通明殿玉帝宣纶旨 戏织女金童遭天谴
诗曰:
    七夕牛郎逢织女,恩情千载不更移。
    三生有幸团圆日,化乐天宫岂忍离?
    为贪欢娱致坎坷,贬下凡尘受折磨。
    感得玉皇补遗恨,鹊桥相会胜如初。
话说玄穹彼苍,玉皇大帝坐镇三十三天,统率九曜二十八宿,掌管日月星辰七政,至尊无极,功德巍巍天尊。正当下界汉室中兴时代,天下太平。新正元旦之期,神仙朝天,奏请玉帝临朝,登通明殿。但见文武星神,分班朝贺,仙风吹动,香烟围绕,殿上笙箫笛管。有唐诗为证,诗曰: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殿前当驾传宣星君,启帘宣道:“有事出班启奏,无事请驾回宫!”但见国师太上老君,领着左右二相、福禄寿三位星君、南斗星君、北斗足君、正乙玄坛星君、九天雷部经君、太白星君、五谷旦召、四方观音大士、四大金刚、九曜二十八宿,还有每逢岁底朝见的灶王星君,一齐分班朝贺,山呼“万岁!”“圣寿无疆!”玉帝宣旨道:“众卿平身!下界汉室重建,岁时如何?生灵善恶如何?监察神速即奏来。”只见五谷星君高擎牙笏,山班奏道:“万岁洪恩,下界汉室重兴,王莽授首,君明臣忠,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海不扬波。生灵之幸福,诚乃万岁之赐也!”玉帝道:“下界光武乃应运之主,救民于水火之中,既能定国安民,当再佑以国祚绵长,以免生灵之劫数。”众星君皆俯伏谢恩。太上老君奏道:“新正初六日,为陛下千秋圣诞,臣已在兜率宫设下蟠桃大会,约会诸大神仙与陛下上寿,乞降旨恩准!”玉帝道:“往年播桃大会,被孙猴儿闹翻了全局,今又躬逢盛典,不可不赏,准卿所奏。”老君谢恩毕,又奏道:“此次万寿盛典,乃五百年之一大周期,与往年不同,筵上应用百宝俱全,但缺至尊所御用之珊瑚八宝温玉杯,必须瑶池西王母处借来,方可以壮观瞻。”玉帝道:“这容易。”便传随身伴十二位金童,至御前谕道:“尔可往瑶池西圣母处,传朕旨意,借取温凉玉杯,不可有误。”金童领旨出朝,驾起神云,竟往瑶池而去。玉帝降旨退朝,诸仙告散。
......关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1-17 13:20

玉皇大帝的儿子:盘古(混沌、元始天尊)、金枪太子、三太子:
《艺文类聚》卷---引三国吴.徐整《三五历记》:“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
唐罗隐文集卷七“蒙叟遗意”条:“上帝既剖混沌氏,以支节为山岳,以肠胃为江河。”
宋罗泌《路史》卷四浑沌氏:(注)盘古氏亦曰浑敦氏。罗隐有“浑敦氏施化”之说,谓盘古也。
《神龟文》言:“盘古...又曰浑敦氏”。《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亦说:“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历代神仙演义>卷一[清.徐道撰、程毓奇续]:“时有一人,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是谓盘古氏,又曰浑敦氏。..以己前身是盘古,乃号曰元始(玉清元始天尊)。.“《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天皇即玉清圣境元始天尊盘古氏是也。”《少室山房笔丛正集》(明):盘古氏元始天尊应世也,以一万八千年为一甲子”; 《世本》:“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杜注:“帝鸿,黄帝”。《 五帝本纪 》正义:“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昔帝鸿氏有不才子,谓之浑敦。”,以此知盘古为黄帝之子。又据《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上帝监民……皇帝清问下民……”此皇帝即上帝,亦即黄帝,《轩辕黄帝传》:“黄帝升天为太一君”《正义》:“太一,天帝之别名道教《崆峒问答》二八六问:“中央土德化为玉帝。” 道教大辞典》228页五方五帝“中央黄帝化身为昊天玉皇上帝,为万天帝主,统御诸天。并以东南西北四帝,分布四方,主司四时。于是天帝判分,四方位奠,五行运化而无穷尽。”由此证明盘古为上帝之子,也就是说盘古或者浑沌,是玉皇大帝的儿子,开天辟地后上帝感其功,封为玉清元始天尊
道教认为:“玉皇即是道身”,“玉皇天尊是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之别号或三世之一”、“ 生天元始,是称天尊,无上法王,号为玉帝 ”、“元始天尊有十号,一号自然,……九号玉帝,十号陛下”;由此可知元始天尊为玉帝的化身或儿子。而玉帝其实就是中央上帝黄帝的演化,中国原始开天辟地大神应该是混沌,也就是上帝黄帝的儿子或曰化生出的浑沌-盘古!混沌(盘古)可以说是上帝黄帝的前身或化身,也可以说是黄帝的儿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大太子!
《南游记》[明]余象斗。卷 二 灵耀大闹琼花会:
玉帝大喜,即赏圣母金花御酒,对众臣曰:“此花有此希奇,朕今起一会,名曰琼花会,凡文武百官,但有功者可插此花饮宴,款酒三杯,若无功者,不得冒请功劳。”便令金枪太子为宴主。
却说太子领旨,聚集众官,一个个依次而到会上。太子传旨云,“我蒙父王命我为宴主,设此琼花会,会集卿等。如有功者,请簪此花饮酒。”
民间宝卷《大圣宝卷》:
玉皇的三太子也是一仙,一齐应召前来。哪知三太子从小娇生惯养,到哪里总是犯嫌。他一到御宰台前,这里一搬,那里一摸,左手拎着香炉,右手把插花瓶一托,把花瓶舞了上屋,只听“啪秃”一声——
香炉打掉一只脚,插花瓶掼得碎纷纷。
观音拿起香炉一看,少一只脚,只有三只脚。众位,本来香炉是方形的有四只脚,就因玉皇的三太子把香炉打掉一只脚,就剩三只脚。.......
长生书声又高,透到九霄。大悲观音端坐洛伽高山,忽然心血来潮,坐立不宁。她掐指一算,晓得玉皇的三太子在泗洲魏岳村年已满冠,学富五车,该是他回头之日了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8-10-10 21:49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1-20 13:05

据《玉皇宝卷》记载,玉帝与王母,"先后生下三个儿子,七个女儿,个个聪明伶俐,长大成人。长子张梁尚修仙成道,是李老君之徒,能步罡踏斗,拿妖捉怪,被封为天师之职。二子梁兴,也学道成仙,三子梁祺,下凡修成正果,封为惠岳禅师之职,执掌狼山;四女张四姐,学得一身武艺,能撒豆成兵,曾帮姜子牙兴兵伐纣;七仙女下凡,救度董永,配为夫妻."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1-26 14:36

为什么说盘古(混沌、浑敦)是上帝与王母之子呢?证据如下:
传说王母是道(上帝)启迪玄功,以西华至妙之气所化(《西王母传》、《穆天子传》西王母吟曰:“我惟帝女”);无生老母也叫“无极瑶池老母”、“无极瑶池大圣西王金母大天尊”,“至尊至圣始母元君无极祖母圣天尊”,无生老母即王母娘娘、金母娘娘,是凌架于众神之上的最高女始祖。阴阳、伏羲、女娲都是无生老母所生,元始天尊盘古也是其所生。

《护国威灵西王母宝卷》:”西王母原是无生菩萨化身.”
《龙华经.--古佛乾坤品》:“无生母,产阴阳,先天有孕。”生一阴,生一阳,婴儿姹女。起乳名,叫伏羲、女娲其身。“”
《救苦忠孝药王宝卷》:“或是男,或是女,本来无二,都仗着无生母一气先天。”
《历代神仙通鉴》卷一:“玄元上人曰:”盘古治世功成,蜕去躯壳,一灵不昧,游行空中。见一圣女曰太元,四十余岁,抱守童真,独自在嵯峨山中。盘古喜其贞洁,乘其仰天呼吸之际,化青光投入其口。怀孕十二年,始化生于脊膂之间,即能言语,常有彩云护体。以己前身是盘古,乃号曰元始(玉清元始天尊)。在十二重天之中,创成一宫,名曰玉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为元始所居。

七真祖师列仙传》43回:孙不二见了王母下拜道:弟子与老母庆寿无疆!45回:有天先有母,无母也无天”。可知,王母即老母---无生老母、无极老母!!


   在民间信仰中,有无生老母无当母”“离(黎、骊)山老母”的说法,小说中,又有“骊山老姆”“无当老母”的自诩;《巍巍泰山深根结果宝卷》:“诸佛母,藏经母,三教母,无当母”。《佛说离山老母宝卷》:"无生老母在灵山失散,改了号名,叫离山老母"。《骊山老母玄妙真经》:“[ 骊山]老母乃是, 昔斗姥而化, 上八洞古仙女。 为拯救乱世, 每逢应劫, 勿隐勿显... 先天号曰: 九灵太妙中天梵炁斗姥元君。 先天而化炁, 太初神后。 摩利攴天,斗姥无上元君, 常住天宫,闾山传法。 上古降于中原骊山。 为拯救乱世, 每逢应劫转道运, 大显威灵。 传仙法... 道果成, 镇天宫。”《玉清赞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经》:“玉清神母元君,自然圣胎,化生九子,主上九霄。其长则元始天尊,统主万道...玉清神母元君,于元始祖刼,在元明真净摩利支天,现身为大圆满月光王,沐浴于九曲华池中,化生金莲九苞,应现之道体也。故神母复有摩利支天母之号,实为北斗众星之母。”《三宝太监下西洋》[明]罗懋登 :第四十二回:“当初不曾有天地,不曾有日月,不曾有阴阳,先有我这一位师父。我这一位师父生下盘古来,却才分天地,分日月,分阴阳...当初还没有文字,没有名姓。因他生下盘古来,却就叫他做个老母。因他住在骊山上,却又叫做骊山老母,又叫做治世天尊。”第四十三回:“治世无当老母...治世老母生下了盘古,分天、分地、分人,”...老母听知此言,心中大怒,说道:“有了吾党,才有天地世界。”清《玉露金盘》:“.昼夜不分,老母娘,命盘古才分混沌.....无极老母即是金母娘娘,自混沌未分乾坤未判之时,老母就是一灵真性,统含阴阳之炁,独守其中,及至天地分开,辨了上下,老母真性,结盘虚无,散则弥漫宇宙,卷则敛如黍珠。

无生老母又称作无极老母、无极天母、无极圣祖、至尊至圣始母元君无极祖母圣天尊,太元就是无极,太元圣女即无极圣女,《历代神仙通鉴》中这个能生盘古的太元圣女,《三宝太监下西洋》中称是骊山老母,道经称是玉清神母,《骊山老母玄妙真经》:“[ 骊山]老母乃是, 昔斗姥而化”,道经《玉清赞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经》称玉清神母现身为大圆满月光王,复有摩利支天母之号。而玉清神母就是王母,王母又是无生老母的化身,《太上老君常说清净经注》[唐.杜光庭注]:“王母者,诸天神王帝主之母,居于昆仑。按《天地论》曰:王母居昆仑西侧黄河出水之处。王母者,是天地之母。又云,天公、地母主统众真,总摄三界,天上天下,是王母为至尊之母也。”这几个不同名的女神,其实就是同一个最高最原始的女始祖,即无生老母,也就是说王母其实是元始天尊的生母。正因为王母为三清之一元始天尊的生母,所以在如河北云盘山等有关无生老母的庙会中,民众拜祭无生老母的热情都比三清或其他神祗高,对无生老母要先拜和多拜,无生母殿堂香烟缭绕,香客摩肩擦踵,西侧的三清观则相对冷清。
另外,据①宋罗泌《路史》卷四浑沌氏:(注)盘古氏亦曰浑敦氏。罗隐有“浑敦氏施化”之说,谓盘古也。
②《历代神仙演义》[清]第一回:“时有出类一人……是谓盘古氏,又曰浑敦氏。”。
③《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亦说:“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
《少室山房笔丛正集》:盘古氏元始天尊应世也以一万八千年为一甲子,《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天皇即玉清圣境元始天尊盘古氏是也
《世本》:“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杜注:“帝鸿,黄帝”。《 五帝本纪 》正义:“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昔帝鸿氏有不才子,谓之浑敦。”,以此知盘古为黄帝之子
《轩辕本纪》:黄帝升天为太一君。《史记·天官书》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周礼》注:昊天上帝,又名太一。”《崆峒问答》二八六问:“中央土德化为玉帝。”《道教大辞典》五方五帝:中央黄帝化身为昊天玉皇上帝,为万天帝主,统御诸天。并以东南西北四帝,分布四方,主司四时。于是天帝判分,四方位奠,五行运化而无穷尽。《上清灵宝大法》卷十昊天上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掌万天升降之权,司群品生成之机,三洞四辅禁经之标格,大梵至妙无为之神威,乃三界万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以形象言之谓之,以主宰言之谓之,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圣玉皇大帝。”《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昊天玉皇上帝,即天也。不得其名,乃曰昊天,黄帝称为玉皇,居上天故曰上帝。”又据《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上帝监民……皇帝清问下民……”此皇帝即皇天上帝,简称上帝,亦即中央天帝黄帝,也即俗称玉皇大帝。由此证明盘古即混沌,黄帝即昊天上帝亦即玉皇大帝,盘古为上帝之子。
【河南桐柏民间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盘古乃是老天爷老龙王玉皇上帝之长子。
布依族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很古很古的时候,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没得天地之分。玉皇大帝就派盘古来开天辟地。盘古拿起一把大斧头砍了三年,才把天和地砍开。天和地砍开以后,轻的东西就朝上升,变成天上的云和雾;重的东西就沉下来,变成地上的石头和泥巴。天和地分倒是分开了,可以白天和晚上还是没得分开。到处是黑黢黢的,没得白天,也就没得夜晚,人还是无法活,草木还是无法长。玉皇大帝晓得后,又叫盘古到东海龙王那里去借几盏灯来把地上照亮。”
综上经典可证,盘古(玉清元始天尊)为上帝与王母之子。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24-2-7 15:46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1-31 00:49

女娲为王母之女,有以下文献证明:
1.---------《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
无生为母,所产阴阳,本无名相,起名叫做女娲伏羲,乃是人能之祖。
无生老母同来商议,命女娲伏羲,叫伏羲命男女成婚。.....无影山下有一块鸿蒙混元石,用先天剑一把劈破鸿蒙,取出阴阳二卵,从须弥山上滚将下来,滚在鹅眉涧中,呵当响亮一声,搭桥对窍,阴阳配合,这便是男女成婚怀养圣胎。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产生下九十六亿皇胎儿女。
偈曰:老阴老阳生数子,少阴少阳产人伦;伏羲熬胶粘日月,女娲炼气补清天。
想当初,混沌时,原无一物;从无中,生有相,一段光明;圆光中,化佛身,结光成体;
化古佛,现金身,置立乾坤;无生母,产阴阳,先天有孕;产先天,怀圣胎,变化无穷;
生一阴,生一阳,婴儿姹女;起奶名,叫伏羲,女娲真身;李伏羲,张女娲,人根老祖;
有金公,合黄婆,匹配婚姻;戊已土,又取出,阴阳二卵;须弥山,滚下来,响亮一声;
有金光,和灵光,搭桥对窍;这便是,治人伦,男女成亲;混元了,又生出,九十六亿;
皇胎儿,皇胎女,.......
无生老母生二子,伏羲女娲始人伦

2.----------------《护国威灵西王母宝卷》

夫闻天仙王母尊之又尊上极无上。掌握三界辖管万灵。执人间祸福之权,理幽冥善恶之事,运寒暑之阴阳,摧星辰之变化。一年有二十四将神,一月有六应六侯侍卫前。调行日月,旋转乾坤,润其泽而无高下,丘坑滋五谷而无偏枯,薄厚实如是之法,真成自然之道,莫道敬之则福,慢之则加祸。老母时刻不错普度众生。
夫闻老母设会宴聚蟠桃在会一切群仙等众各报原籍。

话表如来会夫子老君同入三教堂中,佛言:三教门人各受王母心法,归儒者学而第一穷理尽性;归释者万法归一明心见性;归道者抱元守一修真养性;释成佛作祖。王母挂号儒为相为卿;王母标名,道成仙成真,王母手字`三教无一而可离借重圣力扶持门人从今还原者多矣。偕三教牒请玉帝再会诸仙在广寒宫中。设摆三教归一会。谢母深恩何如?

三教圣人报王母,九重天上奏至尊。

玉帝闻奏喜喜欢欢,王母大天仙,佑民护国恩德如山,天下男女有吃有穿,不亏王母谁来运先天。

玉帝敕令行,诸神莫消停,齐将王母谢,三教尽标名。

玉帝敕命临,多谢王母慈悲心,众神明蒙母法力钦赐钦遵,若不是圣力扶持,天下人无有投奔,母恩常把乾坤运,都是你后辈儿孙。

夫子老君佛请旨谢恩,到娑萝摆设下天馐珍味,碧桃苹菠净土中般若馨香,又设下莲台宝座,娑萝诸佛同来贺,众菩萨鼓掌讴歌。
夫闻西王母原是无生菩萨化身,常有慈悯之心多与众生方便,......

3.-------------------《蟠桃宝卷》
名山诸真齐来到,带领群仙进宫门。无极宫中双膝跪,万寿无疆拜娘身。老母以( 一)见留神看,跪下了名山洞府众仙真。弥勒俯伏开言问: “招聚孩儿为何因?”瑶母闻听回言道: “高叫群仙听言音。今日三月初三日,大设蟠桃会群真。天地一元对你讲,瑶池少了许多人。寅会以上下了世,九十六亿落红尘。只渡四亿回家转,财色迷住儿女身。瑶池以内长春乐,皇胎在世娘伤心。万班出在无其奈,大设蟠桃请仙真。诸仙到了公商议,酒过三巡听言音。古老上席去陪筵,玉液琼浆宴佳宾。”群仙闻听齐叩首,慈母训见费心勤。……
4.清《玉露金盘》:无极老母即是金母娘娘”


5.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摘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
女娲是王母娘娘的满女(最小的女儿),每天炼石补天。一天,炉子突然坏了,女娲来到地上取泥补炉。她看到地上又美又宽广,有山有水,有鸟有草有树,只是没有人住,就用泥土捏了三百个人,把他们向天空一抛,袖子一甩,他们变成三百个男人,之后,驾着彩云飘到地上。
一年后,女娲的炉子又坏了,再次来到地上取泥补炉。她看到人间人丁不旺,原来是没有女人,就到清水塘捏了三百个泥人,向天空一抛,袖子一甩,变成三百个女人。驾着彩云飘到地上。她又命令喜鹊从天上含来一粒谷种给人们种。
后来这六百个男女成双配对,结成夫妻,生儿育女,地上人丁兴旺了。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7-11-25 13:56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2-2 18:49

王母为上帝化生之女,后又为上帝之妻,有如下证据:
1.《穆天子传》卷三
西王母吟曰:我惟帝女
郭璞注:帝,天帝也。
2.
.轩辕黄帝传》[]“时有神人西王母者,太阴之精,天帝之女也。”

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六:西王母,国名,在西极。一云天帝女,一云神人4.《文章辨体汇选》引郭璞《山海经图赞 》“西王母.天帝之女,蓬发虎颜...”
5.《古今图书集·神异典》卷二二二按《西王母传》: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亦号金母元君,乃西华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上帝)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元功,化生万物.....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州伊川,厥姓缑氏,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王母
6.《礼记·礼运》: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其注:太,音泰。疏: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7.《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又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注:太一,道也
8.
《文子·下德》云:老子曰:帝者体太一
《天宫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淮南子·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宫者,太一之居。《周礼》注:昊天上帝,又名太一《易纬干凿度》郑玄注云: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五经通义》:天皇大帝亦曰太一。
9. 《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道姑道:「吾非别人,乃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只因那年蟠桃会,该我奉酒,有失规矩,误犯清戒,将我谪贬凤凰山青鸾斗阙。吾乃龙吉公主是也。这里昊天上帝就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即玉皇大帝瑶池金母就是王母娘娘,可知在明朝时已经明确有玉帝和王母是夫妻一说
10.
封神榜长篇鼓词-清朝同治车王府曲本
第九十五回
众龙神聚获李靖(788)东海龙,带怒高声来喊叫:李靖留神仔细听:今朝上天奏玉帝,我把你,一本奏与玉帝听。昊天上帝龙心怒,立刻传旨下天宫。叫我们,四海龙神来拿你子,不许伤害众生灵。若不是,玉皇大帝生慈念,早把陈塘用水冲。……今日却是奉玉旨,看你还有甚支持!……”
第一百九十六回
罗宣邪火劫西歧(1629……他本是,昊天大帝亲枝叶,王母瑶池亲降生只因他,偶然动了思凡念,贬他在,凤凰山上苦修行。青鸾斗阙修大道,龙吉公主是他名。
第二百回
女神仙法索擒凶(1660龙吉公主……“……乃瑶池金母之女龙吉公主是也。
第二百一回月下老为人作伐(1666-1667)太公满面堆欢,口呼:仙长,龙吉公主乃蕊宫仙子,怎好以凡间婚姻之事与他言讲。……龙吉满面红,说道是:婵玉留神听我云,只因为,误犯清规身受贬,至今不得上天庭,坠落尘埃与凡世,真修苦炼度余生。只等着,父王回嗔降玉旨,那时节,翻身步入蕊珠宫。总然不得回上界,那里有,九天仙女配凡人?……”龙吉公主与邓婵玉正然讲,只见姜太公与月合仙翁来至后堂,龙吉公主一见,打了个稽首。仙翁带笑开言说:公主今日已归正道,前者在瑶池金阙有误犯清规,玉帝一怒贬下凡间,正要了此一段俗缘。…….功成圆满之日,自有金童玉女迎接公主复返天宫。……”
11.
清朝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全段
玉皇爷见心欢喜,排下酒宴请二郎;
二郎爷饱的酩酊醉,躺在长生不老床:
我躺在床上做一梦,在梦里梦见我的养身娘;
二郎我惊醒是一梦,尊一声我的姥爷(玉皇)听衷肠:
人人俱有生身的母,我二郎无有养身娘?
玉皇见问眼含泪,叫了声:金花太子杨二郎,
要问你那生身母,殿后斗牛宫去问你姥娘(王母);
二郎闻听心欢喜,迈开仙足走慌忙;
二郎来在那凌霄殿后斗牛宫,手拉王母叫姥娘
是人都有父合母,我二郎为何无有养身娘?
王母见问眼含泪,叫声御甥你听端详:
提起你母姐妹九个,俱都临凡到下天堂;
……..

二郎闻听心好恼,大骂高山猴子

一无仇来二无恨,你为何苦苦害我娘?
斧砍倒花椒树,一脚踢倒冰雪床;

背起他母张三姐,一琉火光回天堂;
南天门上挂了号,太白金星奏玉皇;

玉皇见本龙心喜,凌霄宝殿宣二郎:

下界救母称贤孝,敕封你妙道真君万古扬;

王母见女心悲恸,三姐见母泪汪汪;

母女回在天宫去,姐妹九个乐非常;
10.[明]朱名世撰《牛郎织女传.第十回》:
天孙仙女,本是瑶池王母处仙女,....瑶池圣母闻得金童超升天庭,又与天孙成了夫妻,至今未曾进谒,足见凡心之念,终是不肯觉悟,不免感动圣母之怒,即命仙娥伺候出宫,往通明殿面奏玉帝。.....瑶池圣母山呼已毕,即奏道:“蒙陛下降旨,金童、天孙团圆婚配,乃仁德圣主怜恤之旨。讵伊团圆之后,贪念刁二足,尚不知悔。且金童系驾前第十二金童,天孙系陛下之外孙仙女,瑶池宫中之七仙姑,即如婚配之后,亦宜各执司事,何能以爱情当为应分之事?故臣妾见驾,请旨定夺!”玉帝闻奏大怒,降旨道:“卿所奏甚是,朕也常问彼等之行为,众臣皆言不知,彼二人既贪心不足,实属罪不容诛!卿家暂回瑶池,朕当发瑶池天神捉拿见朕。”


综上可知,王母是道(上帝)启迪玄功,以西华至妙之气所化之女,为太阴之元气,后王母感帝恩而与上帝结为夫妻。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9-2-25 03:57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2-18 13:58

台湾民间传说《玛祖婆》--摘自《话说台湾》、《高山族》
据说,玉皇大帝的宫殿门口有一株高达千丈的黄金树,这树生长三千年才开三朵花,经过了三千年,这三朵鲜艳的花朵变成了三个美丽无比的姐妹。也就是玉皇大帝的三个女儿,大姐就是后来的王母娘娘,二姐后来成了玛祖婆,三妹就是后来的观音娘娘。   
据此台湾民间传说《玛祖婆》-,再根据上一楼中引用的.《穆天子传》、《西王母传》、《.轩辕黄帝传》等古籍可重构王母与上帝的神话如下:
         遂古之初,上下未形,浩漫太虚,幽清寂寞,冥昭瞢暗,惟帝存焉如是一千七百五十劫,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帝乃启迪元功,含元出气,气是自生,生其六气--水火金木土谷:谷之气,轻纱曼舞, 幽艳缭绕,太阴之元气也,西华至妙之气为其最美者也; 水火金木土之气,五彩缤纷,变幻万千,五行之气也。
谷沐浴于神光甘露,萌芽吐叶,茁壮成长,为一黄金树,高千余丈,摇曳生姿于宸阙前。倏忽三千载,金花一朵含苞怒放,但见花冠内香蕊七十二似童女,迎风绕中央如玉女之蕊珠,喜舞翩跹;忽招蜂飞蝶醉咂花芯,花蕊仿若琼珠四溅,旋复幻作金花七十二,层层环卫金花王,花团锦簇胜宝塔,争奇斗艳,姗姗绽放,幽香轻漏瑶京外。如是又三千载,七十三金花幻形为七十三妍姝。其最艳丽者金花王乃西华至妙之气所化,彼仰吸天元,时感帝之情真意切,,遂脱去花卉之胎,幻形为一女体,人形具足,华容婀娜,亭亭玉立,名之曰西王母,姓自然,号金母,俗谓王母娘娘、金母娘娘或谓之无极老母、无生老母、无当老母者也王母天姿绝妙,出而能言,然五内郁结一缠绵难尽之意,常自暗叹:我惟帝女,上圣好生之德,将奚以报之也?其余之金花亦幻化为玛祖婆、观音、华胥、女登、女节、
羲和、常羲、雷祖、彤鱼、斗姆等七十二神母。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7-4-11 11:42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2-21 15:55

有问:伏羲女娲的父母是谁?
答:伏羲女娲的爹就是皇天上帝黄帝,母亲为王母或王母的孪生姐妹华胥。因为上帝为万神之本,在神话上只能是有了上帝,才有万物!没有上帝,何来雷神,何来伏羲?有了上帝,才有盘古,才有造人的女娲、发明八卦的伏羲等等。专家们关于上帝黄帝的详细论证可参考:
1)“黄帝”考源,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942980129
2)太一考,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2959531344
3) 黄帝与混沌,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942997631
4)史林杂识--黄帝,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2959569024
5)春神句芒论考,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3365637258?pn=1
6)皇天上帝开天辟地创造万物,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940129394
7)何新著《诸神的起源》
8)叶舒宪著《中国神话哲学》

《诗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
《春秋世谱》: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
《拾遗记》卷一:“春皇者,伏羲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伏羲。”
《路史·后纪一》罗苹注引《宝椟记》:“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蛇而孕,十三年生庖牺”注:引文中的帝女就是上帝以太阴之元气化生的女儿--神母华胥。蛇即青虹即龙,也就是上帝兼雷神黄帝当时所变化的法相。
《孝经纬·钩命决》:“华胥履迹,怪生皇羲。”
《河图纬·稽命徵》:“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羲。”
《楚帛书》:“曰故大能雹䖒(青帝伏羲),出自华胥,居于雷夏,”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
《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陆游《睡觉作》:“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 ,此文说明黄帝曾游过华胥国。

《河图始开图》曰“黄帝名轩辕,北斗神也,以雷精起。”
《河图帝通纪》:“黄帝以雷精起”
《春秋合诚图》: “轩辕,主雷雨之神也”
《史记. 天官书》:“ 轩辕(黄帝)黄龙体”,《天官书. 注》:“ (黄帝)人首蛇身, 尾交首上,黄龙体。”                                                                                                                                                                                                         
《大象列星图》:“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龙 之体,主雷雨之神。”                                                                                                                                                                                                                                     《历代神仙通鉴》卷四::"黄帝...封号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所居神雷玉府,在碧霄梵气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王府五雷使院。”                                                                        《中国神话大词典》:“黄帝最初之神职盖为雷神。
《礼记·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
《轩辕黄帝传》:黄帝升天为太一君《正义》:太一,天帝之别名

道教《崆峒问答》二八六问:中央土德化为玉帝。”

《道教大辞典》五方五帝:“中央黄帝化身为昊天玉皇上帝,为万天帝主,统御诸天。并以东南西北四帝,分布四方,主司四时。于是天帝判分,四方位奠,五行运化而无穷尽。”

《中国神话大词典》:“黄帝,亦作‘皇帝’。皇帝者,皇天上帝之谓”
《诗经.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郑玄笺注》:“姜嫄之生后稷如何乎?乃禋祀上帝于郊禖,以祓除其无子之疾,而得其福也。帝,上帝也;敏,拇也。……祀郊禖之时,时则有大神之迹,姜嫄履之,足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心体歆歆然,其左右所止住,如有人道感己者也。于是遂有身。”
《世本.作篇》宋均曰:“女娲,黄帝臣也。
黄帝又写作皇帝,即皇天上帝,又号轩辕,开天辟地前,太虚混混沌沌,没有什么神,只有上帝,后来王母等等神出现,也没几个神,故上帝兼职为主雷雨之神,上帝与王母生出儿子浑沌(盘古)开天辟地后”神才济济“,经上帝下旨,三教共议封神榜,才封神闻仲为正式之雷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伏羲之母华胥于雷泽履雷迹,即感雷雨之神--轩辕黄帝--上帝而有孕生伏羲这个神话相当于后稷母姜嫄履上帝的大脚印而有孕感生后稷一样:

另据①《护国威灵西王母宝卷》:”西王母原是无生菩萨化身.”
②清《玉露金盘》:无极老母即是金母娘娘”
七真祖师列仙传》43回:孙不二见了王母下拜道:弟子与老母庆寿无疆!45回:有天先有母,无母也无天”。可知,王母即老母---无生老母、无极老母!!
③《龙华经.--古佛乾坤品》:“无生母,产阴阳,先天有孕。”’生一阴,生一阳,婴儿姹女。起乳名,叫伏羲、女娲其身。“
《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无生老母生二子,伏羲女娲始人伦“《救苦忠孝药王宝卷》:或是男,或是女,本来无二,都仗着无生母一炁先天。
《巍巍泰山深根结果宝卷》:诸佛母,藏经母,三教母,无当母
④《三宝太监下西洋》[]罗懋登治世无当老母...治世老母生下了盘古,分天、分地、分人,”...老母听知此言,心中大怒,说道:有了吾党,才有天地世界。
⑤《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女娲造人》:“女娲是王母娘娘的满女(最小的女儿)”
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西卷》-《玉皇大帝的女儿》:传说,一天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对父亲说:“父王,大地上一片漆黑,应该让它亮起来。”...小女儿又说:“父王,大地上太冷清了,应该让它暖和起来。”又过了几天,她又说:“父王,大地上太荒凉了,应该让它繁荣起来。”....她再把自己的心挖出来,用嘴一吹,变成了两个人,一男一女,结成夫妻,生男育女,传子接孙。从此,大地上有了人类。....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抚宁民间故事卷》.《女娲造人》:“相传,开天辟地的时候,大地上光秃秃的,啥也没有。那时候,老天爷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两个哥哥一个叫神农,一个叫伏羲,妹妹叫女娲。”
⑦明《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昊天玉皇上帝,即天也。不得其名,乃曰昊天,黄帝称为玉皇,居上天故曰上帝。”
《道藏.道门定制》卷2玉皇即朝廷圜丘所尊昊天上帝,是谓造物者也;《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注曰:昊天上帝称玉皇
《闽杂记》记:俗以玉皇为天帝;《豆棚闲话》:“玉皇即上帝也“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神鬼世界的最高神。它是封建皇权在神鬼世界的象征。民间俗称之为玉帝、玉皇、天帝、老天爷、天公等,以正月九日为玉皇大帝生日。”
《道教大辞典》:天公:谓天帝也。俗称玉皇上帝为天公也。
《中国神话大词典》:“玉皇,道家对天帝之尊称,亦称玉帝或玉皇大帝。”
《中华道教大辞典》1468页:“明清时,民间又称西王母为玉皇大帝之后。”

综上可知,
西王母就是无生老母、无极老母,也就是王母娘娘、金母娘娘,伏羲、女娲是王母或华胥所生。华胥或即王母或即王母之孪生姐妹。因此,神话上女娲伏羲的父亲是昊天上帝黄帝玉皇上帝,母亲是王母或是王母的孪生姐妹华胥。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9-3-21 00:37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3-6 14:37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陕西卷)《女娲造就人世》:
天地初分时,世上荒无人烟。玉皇大帝就把伏羲、神农和女娲封为天皇、地皇和人皇让他们一起下凡尘造就人世。天皇伏羲、地皇神农分别到很远的地方去划国界、定国名去了,单留下女娲一个人在无定河和大理河的两岸上捏泥造人。...

女娲造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抚宁民间故事卷》
相传,开天辟地的时候,大地上光秃秃的,啥也没有。
那时候,老天爷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两个哥哥一个叫神农,一个叫伏羲,妹妹叫女娲。他们长大了,老天爷就把他们打发到地上来。这哥儿仨都是神通广大的神仙,他们一看地上光秃秃冷清清的,就想让大地热闹起来。后来神农造了花草树木,伏羲造了飞禽走兽,就剩女娲还没想出造啥东西才好。
有一天,女娲看见野兽东奔西跑,乱叫的乱叫,打架的打架,就想,世上也太野蛮了,想个啥法儿把这些牲口管起来呢?想了好多日子,到底想出个办法来。她想造人,让人来管理万物。
女娲和了一大堆泥,天天做小泥人儿,做完了就摆在地上晾着。这些小泥人儿一干,就变成活人了。那时候,天河里的水经常冒漾,一冒漾就下雨。这一天又下雨了,女娲忙着收小泥人避雨,可是泥人太多,怎么也收不过来,结果,有不少泥人叫雨浇坏了。后来,这些被雨浇坏的泥人就成了各式各样的残废人。
天下雨是常有的事儿,这么一来,女娲的泥人啥时候能干呢?泥人不喜不干透就不能变人哪,要是每回下雨都里外地搬泥人,也真太费事了,而且每次都有被碰坏的。为了不让雨再浇泥人,女娲下决心把天补上。就这样,女娲每天炼石补天。这时候女娲已经怀孕三年了。她肚子里揣的是太上老君。神仙的日子一天就是人间的一年,太上老君没生下来,就一千多岁了。他在娘肚子里早就呆不住了。可是女娲怕坐月子把补天耽误了,总也不让他生出来。她说:“等我补完天你再生出来吧!”太上老君总着急,天天问:“妈呀,天补完了没有?”女娲总说:“没有呢。”就这样又过了半年,太上老君实在忍不住了,也没告诉他妈一声,就“通”地一声,撞断了女娲三根肋骨,钻出来了。这时候,女娲刚补完三面天,西北一面还漏着呢,可是女娲坐了月子,又受了伤,再也没力气补天了。太上老君看他妈补不成天了,小泥人还得挨雨浇。他怕妈生气,就找了一个老大的冰块儿,把西北的天窟窿给塞上了,可是还没补严,太上老君就跑到玉皇大帝那儿做官去了。直到现在,一打西北上来天头(阴天),就下雨,一刮西北风,天气就冷。
女娲过了满月,看着天没补完,自己身子又这么虚,再下雨可怎么办呢?再说泥人变了人也不能长生不老,总这么造一茬,死一茬的到啥时候算完呢?就这样想了几天,她又想出办法来了。往后她做泥人的时候,就做出公母两样,等干透了变成人,就叫他们自个儿配对儿,自个儿生养。这样,她就再也不用做泥人了。
从那以后,人就有了男女。直到现在,人还配对成一对一对的呢。
因为人都是女娲用泥捏的,虽说经过了几百辈子,在肉皮上一搓,还能搓下泥来呢。

民间神话传说《玉皇大帝的女儿》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西卷》宜春市
在开天辟地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地上没有人,也没有树木,也没有江河湖泊`。后来,怎么这一切都有了呢?
传说,一天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对父亲说:“父王,大地上一片漆黑,应该让它亮起来。”玉皇大帝摇摇头,没有说什么。过了几天,小女儿又说:“父王,大地上太冷清了,应该让它暖和起来。”玉皇大帝又摇摇头,没有说什么。又过了几天,她又说:“父王,大地上太荒凉了,应该让它繁荣起来。”玉皇大帝觉得女儿多管闲事,很不耐烦,使劲地摇着头。
小仙女一心想使大地热闹起来,可父王又不肯帮忙,真没有办法。她苦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偷偷地离开了天庭,架起祥云,飘到大地上。
她立地一看,大地上什么也没有,这多么可惜呀!怎样使大地亮起来?怎样使大地有人类?怎样使大地有山有岭,河水长流?怎样使大地竹木丛生,万花竞放?她在黑暗中一边走,一边思索。最后她决心把自己的右眼挖出来,抛上天堂,变成了太阳;把自己的左眼挖出来,抛上天堂,变成了月亮;把自己颈上的玉珠摘下来,抛上天堂,变成了繁星。从此,大地亮起来了,暖和起来了。她再把自己的心挖出来,用嘴一吹,变成了两个人,一男一女,结成夫妻,生男育女,传子接孙。从此,大地上有了人类。她把自己的肠肚掏出来,抛在大地上,变成了江河湖泊;又把自己的骨头抛在大地上,变成了高山大岭;把自己的头发扯下来抛在大地上变成了树木花草;最后,把自己的十指抛在大地上,变成了飞禽走兽。从此,大地上什么都有了,热闹起来了。
小仙女创造了自然,创造了人类,可她自己什么也没有了。

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摘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
女娲是王母娘娘的满女(最小的女儿),每天炼石补天。一天,炉子突然坏了,女娲来到地上取泥补炉。她看到地上又美又宽广,有山有水,有鸟有草有树,只是没有人住,就用泥土捏了三百个人,把他们向天空一抛,袖子一甩,他们变成三百个男人,之后,驾着彩云飘到地上。
一年后,女娲的炉子又坏了,再次来到地上取泥补炉。她看到人间人丁不旺,原来是没有女人,就到清水塘捏了三百个泥人,向天空一抛,袖子一甩,变成三百个女人。驾着彩云飘到地上。她又命令喜鹊从天上含来一粒谷种给人们种。
后来这六百个男女成双配对,结成夫妻,生儿育女,地上人丁兴旺了。


从上几个民间神话传说可知,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就是王母娘娘的满女(最小的女儿)--女娲!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9-3-9 04:49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3-6 19:16

从65、68、69楼可知,黄帝即皇帝,也就是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即现在民间所称玉皇大帝、玉帝、玉皇、老天爷、天公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5-6 14:00


为什么说《山海经》中的帝俊就是黄帝证据如下:

1.《大荒东经》曰: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郭璞注:猇,一本作号。其《海内经》曰: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郝懿行《笺疏》曰:《大荒东经》言黄帝生禺猇,即禺号也;禺猇生禺京,即淫梁也。禺京、淫梁声近。然则此经帝俊又当为黄帝矣。



2.《海内经》曰: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袁珂《校注》曰:此义均即《大荒南经》与舜同葬苍梧之舜子叔均(商均),亦即《大荒西经》稷之弟台玺生叔均之叔均及此经文稷之孙(按此字当是《说文·至部》中那个上孙下至的字之残泐,《说文》言其读若挚,殆是以此字假,叔均乃后稷之弟台玺亦即三身之子,故曰稷之侄)叔均,均传闻不同而异词也。《大荒西经》曰: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此始均即叔均,叔均本周之先人,周人姬姓即姒姓,古文姒皆作始,故亦曰始均

《大荒北经》:“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

《魏书.帝纪一.序纪》曰: “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

根据《大荒北经》很明确地说“叔均乃为田祖”,《魏书》却说始均被“命为田祖" , 显然《魏书》认为叔均、始均是同一个人。此后,唐代李延寿《北史,魏本纪》.《通典》《册府元龟》卷一的《帝王部》等都采用了《魏书》的看法:《山海经》中的叔均、义均、始均和其它典籍中的商均是同一个人。如民国钟毓龙《上古神话演义121回“大禹巡海外,应龙杀旱魃”:“原来那始均就是叔均......后来始均在北方种田的成绩日著,到舜做天子的时候,封他作为田祖。”


《海内经》言叔均乃帝俊之孙,《大荒西经》又言乃黄帝之孙,则知黄帝即是帝俊,



3).《大荒北经》“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袁珂《山海经校译》:“叔均便向黄帝建议。 明言叔均所报之帝为黄帝。《大荒西经》:“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



叔均既为稷之侄、帝俊之孙,但对关于旱魃之事却又向黄帝报告,很明显,黄帝就是帝俊



4).
《大荒北经》“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
大荒西经》“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



《尚書•呂刑》“蚩尤惟始作亂,……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皇帝清問下民,鰥寡有辭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種,農殖嘉穀。三后成功,惟殷于民。”



《山海经.大荒北经》既曰“黄帝……遂杀蚩尤。……叔均言之帝…..叔均乃为田祖。”《山海经.大荒西经》则曰“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尚書•呂刑》又曰:“皇帝…乃命三后恤功于民:……稷降播種,農殖嘉穀。”



《尚書•呂刑》中对蚩尤及其部属報虐以威,遏絕苗民”的皇帝是皇天上帝的简称,文中皇帝和上帝互用,可知皇帝也就是上帝黄帝《中国神话大词典》:黄帝,亦作皇帝。皇帝者,皇天上帝之谓
《尚書•呂刑》与《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分别提及帝俊、皇帝、黄帝与叔均后稷的关系,由此亦可证帝俊即黄帝。



5).
《海内经》曰: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焦氏易林.明夷之师》则曰:“黄帝神明,八子圣聪。” 帝俊与黄帝俱有八子,子数相同,汉《焦氏易林》之言显然乃据之于《海内经》。可知汉代仍有帝俊即黄帝之说。

6).《天中记》卷十一引《路史》曰:“帝鸿为黄帝子,帝俊是黄帝字”,也认为帝俊就是黄帝,帝鸿则为黄帝子,也就是帝鸿为帝俊子。从以上《山海经》及《天中记》等文献提供的六点证据,足可以证明,帝俊就是黄帝。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9-2-10 15:34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5-7 11:43

7).
海内经.海内经》:“帝俊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山海经.大荒南经》: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浙江民间神话传说则曰:“很早以前,天上有十个日头,他们都是玉皇大帝的儿子。”(见《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四川民间神话传说亦曰:“很古很古的時候,天上有太陽他们是亲兄弟,都是玉皇大帝的兒子”“后羿玉皇大帝的旨意下到凡間,用他那張神弓將九個太陽射落八個,留下一個為人們照亮。随后又降服了一些妖魔鬼怪,人间出现了太平景象,人们称颂后羿是射日英雄、降魔之神。后羿回到天庭後,玉帝就把仙女嫦娥許配給了他。”(见《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後羿射日”、“後羿之死”)民间所言“日头”即太阳,生十日羿彤弓素矰帝俊在民间神话中演化为玉皇大帝,而玉皇大帝正是由黄帝所演变道教《崆峒问答》二八六问:中央土德化为玉帝。《道教大辞典》五方五帝:中央黄帝化身为昊天玉皇上帝,为万天帝主,统御诸天。并以东南西北四帝,分布四方,主司四时。于是天帝判分,四方位奠,五行运化而无穷尽。由此亦可证帝俊即黄帝

8).《山海经·大荒南经》曰:“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

楚帛书》:“日月夋生”、“帝夋乃为日月之行”

《史记·历书·索隐》按:“《系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
由《山海经·》知:羲和乃帝俊之妻,生十日;由《史记·历书·索隐》知:黄帝使羲和占日羲和既是日之母、帝俊之妻,又受黄帝之命占日,那么再次证明了这个帝俊其实就是黄帝

9.《楚帛书》:帝夋乃为日月之行,战国帛书《黄帝四经.立命》:昔者黄宗(黄帝)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数日历月计岁,以当日月之行,由此也可知帝俊与黄帝均有日月之行,应是同一个至上神上帝。

10).另外, 关于《大荒东经》“帝俊生帝鸿”即:“帝俊生帝江”、 “黄帝生浑沌”。


《山海经.西山经》:“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毕沅云:“江读如鸿”袁珂案:“经文实为帝江,宋本、毛扆本作实帝江,于义为长。毕说江读如鸿,是也;古神话必以帝鸿即此“浑敦无面目”之怪兽也。”


庞朴《黄帝与混沌》:帝江和帝鸿,注经者(贾逵、郑玄、杜预、毕沅等)都断定为一人;因为江、鸿原本同音(《说文》:"鸿,从鸟,江声")。按鸿亦写作蒙鸿洞,皆谓未有天地之时的混沌状态⒀,也都是浑敦的音变。不同的是,《西山经》的帝江浑敦,就其圆浑之形而言;


《文章辨体汇选》引郭璞《山海经图赞 》“帝江.质则混沌,...强为之名,曰惟帝江。”此句意谓帝江其本质乃混沌,....所以不得已强起名,唯有叫帝江最合适。说明郭璞也认为帝江即混沌--浑沌!!


由此可证《山海经》中之帝鸿即帝江,即黄帝之不才子浑敦,帝俊即黄帝。因此,《大荒东经》中“帝俊生帝鸿” =“帝俊生帝江”,即“帝俊生浑沌”,也就是“黄帝生浑沌”。此时《山海经》中的帝鸿不是黄帝,而是帝江,即浑沌。故《天中记》卷十一引《路史》曰:“帝鸿为黄帝子,帝俊是黄帝字”说帝鸿是黄帝,这要到《世本》:“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杜注:“帝鸿,黄帝”。《 五帝本纪 》正义:“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昔帝鸿氏有不才子,谓之浑敦。”,这个时候,帝鸿就晋升为黄帝,有不才子浑沌,已不再是《山海经》中的帝江了,而是帝俊即黄帝了!!


当然,古神话最初之意,黄帝就是帝鸿即浑沌而开天辟地,就如越南民间神话《天柱神创世》所述玉帝亲自开天辟地及道教《上清太上开天龙经》将元始天尊称为至道玉帝生天元始,是称天尊,无上法王,号为玉帝样,后随着时代进步,逐渐演变为中央上帝黄帝之子浑沌帝鸿氏不才子浑沌或曰玉帝的化身或儿子盘古)也就是帝俊之子浑沌开天辟地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9-2-25 03:46 编辑 ]
作者: 莲池溪音    时间: 2014-5-9 23:55

这些是楼主的论文,还是收集之成?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5-10 00:33

引用:
原帖由 莲池溪音 于 2014-5-9 23:55 发表
这些是楼主的论文,还是收集之成?
后面的贴子是为主贴《皇天上帝开天辟地创造万物——中国创世神话 》一文中神话人物之间的关系作相关论证哦!!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8-22 14:18

中国创世神话简述:
     
  遂古之初,上下未形。恒先无有,朴、清、虚。朴,大朴;清,太清;虚,太虚;惟虚惟无,迥同大虚;虚清为一,有一而未形,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幽清寂寞,冥昭瞢暗,惟帝存焉。帝者体太一,散形为混沌元,无形无相;聚形乃无极道身,有形有相。群群沌沌,窈窈冥冥,如是一千七百五十劫,凝灵结,显化紫皇无极混元老祖,宸居紫宫斗府,熠熠生辉;帝者上帝,或曰泰皇皇天上帝,今玉帝也,字道,名太一,号自然。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帝也者至贵,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坏,莫知其原,莫知其端,无始无终,自古以固存;帝真长在,本莫穷其自,在万象之先,盖生物之主,众神之本,兴益之宗,出震齐巽者也
   浩漫太虚,寂兮寥兮,立于中央,浮游六虚,出入幽冥,神与化游,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如是又一千七百五十劫,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帝乃出御启迪元功,含元出是自生,生其六--水火金木土谷:谷,轻纱曼舞, 幽艳缭绕,太阴之元也,西华至妙之为其最美者也; 水火金木土,五彩缤纷,变幻万千,五行之也。五行之青黑土三炁又即玄元始三炁也。
   天心仁爱,上帝好生。上帝有好生之德,亦有情有信,观此新气象,含元秉阳,舒精吐光,帝神通之光普放,照烛一切,恩宥在非常;复流精生一,灌浇甘露圣水,恩泽遍于十方;再调泰鸿之,六为之感焉。水为一也,一也者,形变之始也,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便有化形。
   谷沐浴于神光甘露,萌芽吐叶,茁壮成长,为一黄金树,高千余丈,摇曳生姿于宸阙前。倏忽三千载,金花一朵含苞怒放,但见花冠内香蕊七十二似童女,迎风绕中央如玉女之蕊珠,喜舞翩跹;忽招蜂飞蝶醉咂花芯,花蕊仿若琼珠四溅,旋复幻作金花七十二,层层环卫金花王,花团锦簇胜宝塔,争奇斗艳,姗姗绽放,幽香轻漏瑶京外。如是又三千载,七十三金花幻形为七十三妍姝。其最艳丽者金花王乃西华至妙之气所化,彼仰吸天元,时感帝之情真意切,,遂脱去花卉之胎,幻形为一女体,人形具足,华容婀娜,亭亭玉立,名之曰西王母,姓自然,号金母,俗谓王母娘娘、金母娘娘或谓之无极老母、无生老母、无当老母者也王母天姿绝妙,出而能言,然五内郁结一缠绵难尽之意,常自暗叹:我惟帝女,上圣好生之德,将奚以报之也?其余之金花亦幻化为玛祖婆、观音、华胥、女登、女节、 羲和、常羲、雷祖、彤鱼、斗姆等七十二神母。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上帝乃会王母于天之央大罗天玉京--昆仑。上帝以混沌石炼制之金簪,赠送王母,婉妗二凤篆,金光闪烁,御笔铭刻于金簪尾端,映入王母眼帘,王母珠泪闪闪,心潮起伏,情定金簪,爱生玉京。孔乎莫知其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元父玄母,养育天地,经天营地,陶钧万物,阴阳交欢,始炁蝌游,凝霞为魂,合风为魄,遂生一蛋,混敦无面目,名之混沌,亦即俗谓之盘古也。却说太一生水,汪洋平静,寂然清澄,横之而弥于四海,黑赤白青四气遇其神母雷祖、女登、女节、华胥遂成水之神四海之帝忽倏凿斧及四海之神禺彊、不廷胡余、弇兹、禺猇与黑赤白青四色龙
   上帝本自号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欲化生万物,命四帝助盘古开天辟地。尔时,东海之帝为斧,西海之帝为凿,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浑沌如鸡子,身长千里,喜为晴,怒为阴。其状又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是识歌舞,风雨是谒。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然浑沌疼痛难忍,遂吸夺斧凿,于蛋壳内,左手执凿,右手执斧,犹如剖瓜相似,辟为两半。七日而筋疲力尽,浑沌长息仰卧于斯矣。混沌既为斧凿所开,天地乃为之诞矣。神于天,聖于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如此一萬八千歲,上半渐高为天,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祥云;下半渐低为地.亦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天數極高,地數極深,故天去地九萬裏。
   上帝既剖混沌氏,以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其中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是为四极以承天;腹为中岳昆仑,乃地之中,脐为昆仑之瑶池,籥(命根)为地之柄昆仑之天梯建木,上可通天,后籥现之于粤之丹霞阳元山;以血液为河流,以肠胃为江湖,脂膏为海洋,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气成风云,声为雷霆,一旦虑其掀然而兴,则下无生类矣。於是孕铜铁於山岳,滓鱼盐於江河,俾后人攻取之。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
   盘古垂死化身天地山川,白日升仙,上昆仑,登玉京,因立功德见召于天中。帝感其功,乃以本尊号元始天尊敕封其神,并于大罗天以始创一境一宫,名曰玉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为盘古所居盘古于三十五天玉清境玉清宫,遂为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四海之帝则晋升四方之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帝复自号太上玉皇天尊,即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上帝与羲和常羲生日十月十二照大地;上帝与斗姆生北斗七星;上帝与华胥生伏羲女娲上帝命女娲于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惟人万物之灵,女娲乃奉父皇玉帝之旨,由王母、伏羲、后土、上骈、桑林协助造人,所造第一人即自诩老子天下第一”之老子,老子乘青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据女娲之法造如来,一日老君乗日精,入浄妙夫人,孕为释迦,如来遂为上帝之塞子(曾孙)老子遇关令尹喜於散关,为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老子得道登仙为道祖太上老君、天庭国师,居于三十三天离恨天或曰太清天如来于雪山修成正果,玉帝敕封为佛,其地封为西方极乐世界,如来镇守西方化度众生超度亡魂,乃为佛祖,又于灵山说法感动众生男女皈依佛门今在三十二天为延真官主上帝之子黑帝化身黑龙之精,夜有二苍龙自天而下,来附征在之房,因梦而生夫子。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征在。天帝下奏钧天之乐,列以颜氏之房。空中有声,言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笙镛之音,异于俗世也。又有五老列于征在之庭,则五星之精也。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征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相者云:“夫子系殷汤,水德而素王。”至敬王之末,鲁定公二十四年,鲁人锄商田于大泽,得麟,以示夫子。系角之绂,尚犹在焉。夫子知命之将终,乃抱麟解绂,涕泗滂沱。且麟出之时,及解绂之岁,垂百年矣。征在游于大冢之陂,梦感黑帝使请己,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而生丘于空桑之中;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后率众弟子拜见老君遂“得道受书,不复经受北酆鬼官之考谪,升入仙界成为“太极上真公黑帝昌意后禅位与子颛顼,复化为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寄胎于洪氏,育形为人,三千七百年,降诞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之岳,于是位列高仙,为三清之灵宝天尊,居于三十四天上清天;颛顼乃继位北方黑帝,此乃后话。
   青赤白黑四龙作反,王母奉呈七星金华宝剑与帝,剑中圣母净手亲雕七星北斗文熠熠生辉。上帝驾黄龙挥剑杀四龙于东南西北四方;四帝恃功反目作乱,上帝南征北战东讨西伐胜四帝,王母复遣玄女助帝诛蚩尤,斩刑天,逐荤粥,合符釜山。暴者顿首谢罪,忏悔不已,洗心革面,矢志为帝效犬马之劳;众神俯首臣服,山呼万岁,咸尊上帝为中央天帝,即皇天上帝或曰昊天上帝,尊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世人观天道阳明,阳主施,其机常张,故俗又尊帝曰张大帝。帝复习乐昆仑,宴谢功臣,仙乐飘飘,歌舞升平,龙凤呈祥,贺平叛之功。玉帝乃为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万灵真宰--宇宙永恒之最高统治者,坐镇于三十六天大罗天玉京城金阙云宫灵霄宝殿,上掌三十六天,三千大世界,下握七十二地,四大部洲,君临一切神、佛、仙、圣,总管天庭、人间、地府幽冥要事,因而无论是后世道门至尊“三清”,抑或是佛门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之如来佛祖、菩萨,凡间亿兆生灵芸芸众生,均为玉帝之眷属统系,昊天之子孙臣属,俱要听命于上帝之玉旨玉帝乃命四帝镇守东南西北四方,分管春夏秋冬四时,听命中央,由是建立天庭,制定天规天律,万类霜天竞自由。
   共工与黑帝争神,祝融阻之,父子反目,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天塌西北;玉帝之女儿女娲乃以五色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黑龙之子为父复仇,兴风作浪,水浩洋而不息,女娲复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女娲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
   天地始辟,人民百艰,任性混朴,男女无别。穴居野处,随山刊木;餐风宿露,茹毛饮血,虎狼妄噬,鸷鸟狂搏;玉帝怜悯众生之苦,复名黄帝,下凡民间,体察民情,撒播文明;地神献草木,述播种之利,因之广耕;蚕神献綵丝,称织纴之功,因之广织。帝乃命容成造历以司天,命大挠造甲子以正时,命仓颉造文字以变质,命邑夷造车以便民,命勾芒等司五行;复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家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帝又命四帝助民,青帝名伏羲,画八卦,制嫁娶,为罔罟,氒佃渔渔,致别白众生殊类,则以人为贵。方列其男女、夫妻、父子、兄弟、氏族。赤帝继之名神农,尝百草,日遇百毒,断木为耜,揉木为耒,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闰其衣食,时则有丰年之咏;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复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黑帝则名颛顼,绝地通天;白帝则名少昊,调律吕,设九正工,利器用,正度量。天下既理,物用俱备,帝乃授命天子,代天治民,复寻真访隐;后帝令臣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帝,帝登龙,群臣后宫从登者七十余人,遂升于天,重返大罗天紫微宫玉京金阙灵霄宝殿。
   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凤凰翔于庭,麒麟游于郊;玉帝乃复神游昆仑下都、会王母于孤竹、王屋、嵩山、蓬莱,帝得河图书,昼夜观之,王母赠帝以玄羽之衣、白环,又赠帝二仪本形图、地图、还丹十九首,饮帝以碧霞之浆,以护神养气金液流晖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赤精之果,王母为帝列七宝登员之床,敷华茸净光之褥,设九真十绝妙帐,置洞霄盘云九华灯檠二;帝遗玄珠,象罔得之,奇相窃之为江渎神,玄珠化三珠树;鼓与钦鴄谋杀葆江、帝戳之钟山之东;危与贰负杀窫窳,帝梏之疏属之山;玉帝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下凡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九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羿上昆仑,王母赐羿不死药,逢蒙杀羿,羿妻嫦娥窃王母赐之不死药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玉帝王母二十三女瑶姬游东海,云雨巫山,神女助大禹治水;夸父追日,杖化桃林;愚公移山诚感上帝,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玉帝为渡群生、师以度世,破迷拔苦,传道授经,开来继往,遂劫中化显,于初九日现生于光严妙乐国中,如是再历三千二百劫,示范于后人;玉帝观世道之浇淳,为图治三界,恩泽八方,永宁宇宙,故又分身鸿钧,为三教祖师、万法教主、大道玄师,垂范立教,建立法度,统率儒释道诸教,垂法演教,使万象具备,或流九天,或传四海,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玉帝拟选仙吏十二人,乃下旨鸿钧;鸿钧传宣三圣人:太上老君头一位,元始天尊排二跟,其三乃是通天教主,三教共议那,封神之事应天心;玉帝女儿二姐之子哪吒闹海,玉帝王母之女龙吉公主助武王伐纣玉帝王母外孙二郎神大显身手,诸神大战姜太公封神;玉帝女儿一姐下凡保齐王定家邦;秦始皇驱山,孟姜女哭倒长城;二郎父子都江堰治水,二郎神担山赶太阳,斧劈桃山救母---三姐、二郎外甥沉香救母---三圣母;七仙女下凡天仙配;天孙思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三月三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孙悟空大乱蟠桃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玉帝运筹帷幄,下玉旨调兵遣将,南海观音来助战,净瓶杨柳也相帮。二郎哪吒巨灵战悟空,老君又抛金钢琢,二郎擒悟空见玉皇张大帝,八卦炉中逃大圣,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佛祖不负天心奉诏锁顽猴;四姐大闹东京战群神;五姐下凡画中人嫁书生王玉春;六姐首爱天柱元帅,复下凡嫁撵山匠、三嫁樵夫大宝、四嫁艄公袁公、终嫁书生齐澄宇;八仙女长白山恋樵夫;九仙女金刚山嫁好运;八仙过海大显神通;王母察皇胎儿女三灾五难,既派燃灯古佛、释迦文佛、弥勒佛下凡度化原人,又亲下凡救度众生。如来会夫子老君同入三教堂中,偕三教牒请玉帝再会诸仙于广寒宫中,设摆三教归一会,谢王母深恩......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又是十一月冬至,阴极阳升、一阳初生,万物争荣; “初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以“天道阳明,阳主施”故,人间天子皇帝乃于阳期开始阳气萌发之日行子之礼——“冬至”率群臣至南郊天坛“郊祭” “贺冬”祭天,祭祀皇天上帝—玉皇张大帝,祈求钦崇天道,安度阳期,永保天命。道观亦于冬至日祭祀元始天尊实浮黎元始天尊(昊天上帝)也。俗说“冬至大如年”,京师最重此节,庶民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是谓敬天法祖也。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腊月二十三,世人於是日粘糖祭灶,又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君(灶王爷)醉酒,天下人民焚香祀送。灶王乃玉皇三太子,乘红鲤与诸神上天朝玉帝言好事,奏人間一年之善惡;腊月二十五季尽时,帝来人间人不知,察善恶,查臧否,降之禍福初四灶君诸神回宫降吉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初一鸡日乃女娲造鸡之日,是日子时,天鸡于东海扶桑树巅鸣,日中阳乌应之,天下之鸡皆随之而鸣。人们遂于“更岁交子”初一日吃饺子,贴鸡画,纪念女娲造人造六畜,祭拜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盘古,念其开天辟地之功。初七人日乃女娲娘娘造人日--众人生日,取菜米果七样作七宝羹,亦有熟煮面线,合家团食,若寿日。故民谚曰:“初一饺子,七人日吃寿面。”
   大年初九,世人追思玉皇劫中化显之德,乃设天公生以铭记帝恩,祭祀玉皇并还一年许下之大愿;是日下午玉帝含笑回鸾返天宫。尔时元妙观最为热闹。初八、初九、初十三日,观之董事,即遍观中悬灯结彩,早夜奏乐演戏。清晨迄暮,男女老幼,持办香陈八珍,叩拜阶前者踵相接。晚于观门外仿燔柴而祭意,斫柏木六、七寸长,造作塔形,投火于尖处焚之,光灼宵汉…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8-8-30 04:02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10-15 01:44

神话中的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伏羲、祝融、神农(《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共工(《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
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
天皇、地皇、人皇(《民间传说》)。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


古代神话,其实就是古代历史的折射。关于三皇五帝,上述诸多说法,有历史的也有神话的说法。那么哪种属于神话的说法呢?





民间神话传说中就有玉帝派三皇下凡治世造人的神话传说: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陕西卷)《女娲造就人世》::天地初分时,世上荒无人烟。玉皇大帝就把伏羲、神农和女娲封为天皇、地皇和人皇,让他们一起下凡尘造就人世。天皇伏羲、地皇神农分别到很远的地方去划国界、定国名去了,单留下女娲一个人在无定河和大理河的两岸上捏泥造人。.....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女娲造人》:女娲是王母娘娘的满女(最小的女儿),每天炼石补天。一天,炉子突然坏了,女娲来到地上取泥补炉。她看到地上又美又宽广,有山有水,有鸟有草有树,只是没有人住,就用泥土捏了三百个人,把他们向天空一抛,袖子一甩,他们变成三百个男人,之后,驾着彩云飘到地上。......
《中国民间故事集》(四川卷)《雷和伏羲的妹妹》:上帝命令伏羲的妹妹到人间去治雷。伏羲王的妹妹找到雷说:你应该住在天宫,为啥跑到地上去撒野?我奉上帝的圣旨来喊你回天宫。雷说:上帝的圣旨我不听又怎样呢?要我回去也不难,只要答应我一件事,我就跟你一起回天宫。伏羲的妹妹说:什麼事情?”......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山西卷)《女娲补天》:很古很古的时候,炎帝...的后代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大战七天七夜,共工失败了,一头撞到了不周山,碰倒了撑天柱,西北天顶塌了下来,日月无光,江河泛滥,玉皇大帝急忙派女娲下来炼石补天......女娲打败大鳌,拿回鳌腿做撑天柱,把五色彩石一块一块顶到天上,渐渐把西北天补上了。可是补到最后,正差一块彩石。女娲叹出的气是蓝色的,把天顶遮了起来,天蓝蓝的,像是补平了。女娲就回天宫向玉皇大帝交旨去了。




《墨子·贵义》: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这个就是位于中央的昊天上帝黄帝,其他青赤白黑四色龙就是青赤白黑四帝的座骑
《孙子兵法.行军》: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孙子兵法.黄帝伐赤帝》:黄帝南伐赤帝, 至于交趾, 战于反山之原, 东伐青帝,至于襄平,战于平壤, 北伐黑帝, 至于武隧, 战于幽陵。西伐白帝,至于武刚,战于流沙。已胜四帝,大有天下。

《中国神话大词典》:“黄帝,亦作皇帝。皇帝者,皇天上帝之谓。”
《轩辕黄帝传》:“黄帝升天为太一君”《正义》:“太一,天帝之别名”道教《崆峒问答》二八六问:“中央土德化为玉帝。” 《道教大辞典》228页五方五帝:“中央黄帝化身为昊天玉皇上帝,为万天帝主,统御诸天。并以东南西北四帝,分布四方,主司四时。于是天帝判分,四方位奠,五行运化而无穷尽。



由此可见,中国神话中
三皇是:伏羲、神农、女娲;
五帝是:南方赤帝神农,东方青帝伏羲,北方黑帝颛顼,西方白帝少昊,黄帝有两个身份,既是历史上的人王--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宗,也是神话中的中央天帝、昊天上帝、玉皇大帝中央天帝=黄帝=昊天上帝=玉皇大帝。
其中三皇中的伏羲、神农与五帝中的东方青帝伏羲、南方赤帝神农分别是同一个神,也就是说,伏羲与神农既是三皇之一,也是五帝之一,这是由于神话长期演化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7-4-23 01:09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11-8 17:13

引用:
原帖由 沙野 于 2013-10-16 08:16 发表
东王公情何以堪啊。。。。
呵呵,其实不然,《太平广记.木公》: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也就是说,东王公就是玉皇!!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12-26 19:39

1.《道德经》第四章:盅而用之,或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道德经·二十一》:“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强为之名曰。”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管子·内业》:“凡,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3.《吕氏春秋·大乐》: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又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注:太一,道也
4.楚简《太一生水》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也其字也”
5.《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6.《礼记·礼运》: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其注:太,音泰。
  疏: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7.《文子·下德》云:“老子曰:帝者体太一”。
8.《易·益卦》:“王用享于帝,吉。”王弼注云:“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孔颖达疏:“帝,天也。”
9.《書·堯典序》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字汇》:“帝,上帝,天之神也。”
10.东汉马融注《尚书舜典》「类於上帝」说:上帝,太一神在紫微宫,天之最尊者。”
11.《淮南子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
12.《周礼》注:“昊天上帝,又名太一。”
13.唐张守义《史记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14.《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明天尊第二》引《天师请问经》云:“为最尊,出诸天上,以是义故,故号天尊,或玉帝。” 《宝玄经》称天尊有十号,“一号自然,二号无极……九号玉皇,十号陛下。
15.南宋罗泌《路史余论上帝》说:「汉既曰上帝,又曰太一,曰天皇大帝……隋、唐又曰昊天上帝
16.南宋《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三界所治门 · 玄穹主宰》: “昊天上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掌万天升降之权,司群品生成之机,三洞四辅禁经之标格,大梵至妙无为之神威,乃三界万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    也。自三 气之天胤三宝之皇胄,高出乾坤之表,生万物而不宰也。三才肇立,气清高澄,积阳成天,万汇之源,岂应无主 ? 故以形象言之谓之,以主宰言之谓之,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圣玉皇大帝。                      17.明《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昊天玉皇上帝,即也。不得其名,乃曰昊天,黄帝称为玉皇,居上天故曰上帝。”
18.明《皇经集注》云“玉帝万法教主,大道玄师,统三教,包万法,居天中之天,为圣中之圣,无始无终,本莫穷其自,在万象之先。” “玉帝为大道之首分,浩劫之古祖,焉有死生姓名耶?”“诸天帝轮回,玉帝不轮   回。盖玉帝乃道身,道无穷,玉帝岂有穷乎?”“玉皇者,圣中最尊,神中最贵,诸佛圣师,万天帝主”,“是穹苍主,浩劫之尊,妙见妙知,无等无伦,湛寂真诤,杳亡杳存,上圣上灵,大神通,光明藏,大丈夫,开化人天,教导无穷,大慈大悲,流焕法轮,为度群生,是号玉皇”, “玉帝为道祖累劫众生万类,皆天地之生意,道脉之支分,孰非玉帝之眷属统系?玉皇非一天之尊,万天之主,三教之宗,最上无极大天尊,玄虚苍穹高上帝
19.《道藏.道门定制》卷2九皇御号:玉皇即朝廷圜丘所尊昊天上帝,是谓造物者也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祗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为天父地母焉
20.清代施鸿保《闽杂记》记:“俗以玉皇为天帝



综上引古籍可知,
=太一=混沌元气=自然=昊天上帝=玉皇大帝玉帝散形为混沌元气,在万象之先;聚形乃无极道身,在开天辟地之后,为万天之帝--昊天上帝(玉皇大帝)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6-6-1 14:26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5-2-10 03:04

《西游记》第三回中描述孙悟空的金箍棒时写到:“猴王真个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二丈长短。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攥在手中,使一个法天像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拜礼,战兢兢魄散魂飞。霎时收了法像,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复归洞府。慌得那各洞妖王,都来参贺。”
有问,这个三十三天是代表什么意思呢?究竟是佛教的三十三天还是道教的三十三天?有什么不同呢?
答:佛教认为三十三天,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也。帝释天主,就是玉皇大帝。
其实这个只是佛教单方面的说法,道教是不承认的。因为佛教的帝释天是轮回的,居于第二天;但道教的玉帝是不轮回的,居于天界最高之三十六天大罗天。这是最大的区别。
道教《皇经集注》中【玉皇上帝】正释考:“诸天帝轮回,玉帝不轮回。盖玉帝乃道身,道无穷,玉帝岂有穷乎?信乎,玉帝最上一乘诸佛之师,万天之王。““今禅之杂文内,误言玉帝在须弥山顶,乃日月天四王天,”“邪流遂以张盖之帝释为高上玉皇,是以张盖京兆尹为皇帝也。其谬甚矣,惟讹谬若此。”“玉帝号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诸天,永不毁沦,世不详考,谬谓帝即帝释,”“世流妄分乘位,不考源流,以玉帝为次尊,是世人有大於帝王者矣。甚至以三清、佛尊比太上皇,又悖玉帝先后显化之意。而以异姓异号拟父子,其罪尤甚。噫,世不能无玉帝,犹生必有宗祖、父母也。谤上帝而别立门户,是舍宗祖、父母而自尊也。奚可哉?“
道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东曰:“大罗之天,在众天之上;紫微之宫,处乎玉清之上,焕乎紫虚之中。明道既彰,大罗之天则郁然澄清,七宝之树各生一方,弥覆一天;八树弥覆八天,包罗众天,故曰大罗也。”    《无上秘要》卷四:“三界之上,渺渺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
玄英曰:“《本相经》曰:大罗之上,无色无尘,是无上也。东曰:“大罗之天上有玉京之山,山有七宝玄台,台在七宝城,城中有玉清之殿,高上玉皇治乎其中也。”东曰: “ 玉帝讳廊奕,治玉京玄台之中“;少微曰:“玉京山在诸境之上,故曰上京。山有玉城,城中有台号曰萧台。城阙山林郁然罗布,皆高上玉皇所理之处也。”,此经说明三十六天之大罗天为玉皇大帝所理之处,大罗天即无上天--太上弥罗无上天。                                                                                                                                                                                   道教青林道人《给佛教徒的一封公信》中关于玉帝所居处的描述:玉皇不居住于三界内的任何一天,反而潜默于“太上弥罗无上天”天穹之极处(编者注:即三十六天大罗天),也是出三界生死之无上净域,故而至尊至贵,..三界二十八天是有生有死之处,而以上的四种民天、三清圣境以及最高的“弥罗天”是生死不相干的清虚道境、无上净界,玉皇悠然于无上天,岂是生死所干的三界天主能比拟?“
《酉阳杂俎》卷二:“三清上曰大,又有九天、波利等九名。”
《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

综合上述道经及道教青林道人的论述可知,:三十六天中圣境四天各位神仙的居处:
大罗天
(太上弥罗无上天) 玉皇大帝 (道、元始、浮黎元始天尊)三十六天 --弥罗天(无上天)
   玉清境清微天 元始天尊
天宝君、盘古、玉清元始天尊三十五天 --玉清天
   上清境禹馀天 灵宝天尊
灵宝君、太上道君、通天教主) 三十四天 --上清天
   太清境大赤天 道德天尊
神宝君、太上老君、老子) 三十三天 --太清天

那么,《西游记》描述中天有几天?玉皇大帝及三清居于何处呢?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行者道:“无方别访,果然容易,就是游遍海角天涯,转透三十六天亦是小可。”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行者道:“我如今一筋斗云,撞入南天门里,不进斗牛宫,不入灵霄殿,径到那三十三天之上离恨天宫兜率院内,见太上老君,......,径来到三十三天离恨天兜率宫中。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公主又去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养在那潭底下,金光霞彩,昼夜光明。”
《西游记》第六十三回:“龙婆道:“只是我小女万圣宫主私入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的王母娘娘九叶灵芝草。"

清车王府曲本《西游记》三十二:“金花公主施法力,瑶池内,盗取灵芝显威能。”
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
《西游记》第五十六回:“大罗天御马监养马,官名弼马温,故此传留至今,是马皆惧猴子。"
《西游记》第三十五回:“只见那霞光万道,咦!缥缈同归兜率院,逍遥直上大罗天。”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
《西游记》第七十一回:“此乃是大罗天上紫云仙,今日临凡解魇。”
《西游记》第三回:“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日驾坐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
七真祖师列仙传》:“先拜西王母,斗牛宫内瑶池会上考验你的道行。”、邱祖到了瑶池见了王母,又到灵霄宝殿上见了玉帝。”、“早赴金童玉女声吹细乐迎接,遂到斗牛宫拜见王母,过瑶池,到灵霄殿,邱祖下拜,三礼九叩。玉帝道...”                                                   “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全段”:“二郎来在那凌霄殿(斗牛宫),手拉王母叫姥娘”、太平歌词《劈山救母》 :“玉皇爷见他落下了泪,我叫一声金花太子杨二郎,你要有真心救你的母,斗牛宫内问你的姥娘,二郎闻听心欢喜,...那斗牛宫不远对着我的胸膛,迈开大步把这斗牛宫来进,那手拉着王母叫姥娘”
《说岳全传》第八十回:“却说无上至尊昊天玉皇玄穹高上帝 ,一日驾坐灵霄宝殿,两傍列着四大天师、文武圣众,阶下一班仙官、仙吏,齐齐整整,好不威仪。
《乘龙佳话·屠龙》:“吾当亲走灵霄,奏闻上帝
由此说明
《西游记》描述的天有三十六天,其中玉皇大帝处理朝政之处灵霄宝殿就在最高天界大罗天,三十六天最高处,灵霄殿后有王母居住的斗牛宫,在斗牛宫内与灵霄宝殿之间的瑶池花园种有九叶灵芝草。太上老君居三十三天离恨天(太清天),元始天尊居三十五天在上清天讲道。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9-3-23 13:15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5-3-15 16:50

为什么说玉清元始天尊盘古是玉皇大帝的太子呢?有以下经籍为证:
1.道经《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二云:“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则曰洞真、洞玄、洞神。” 注:经文中“元始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
2.道经《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曰:至道玉帝于龙汉劫时应为天宝大洞圣君,上生玉清十二圣天。赤明劫时,应为洞玄灵宝真君,次生上清十二真天;赤明劫时应为神宝洞神仙君,次生太清十二仙天
注:这里的就是造作之意,此处三君即三清天尊早期的称呼,经文意思是说玉帝分别造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三君(即后来之玉清元始天尊盘古、上清灵宝天尊太上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老子等三清)再化三清天。

3.
道经《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化生天宝君。”《道教义枢》卷二亦称:真教主天宝君为迹,本是混沌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王母德酬高玄,故为之母"。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之二》:“梵炁之祖者,西元王母也。九灵太妙白玉龟台玉光金真梵炁祖母元君、青金丹皇大道君金母,居西龟之山,亦曰龙山,乃九炁之根纽”
注:此处明确玉帝(元始)与梵炁祖母(王母)所生八子或九子有南极长生大帝、东华大帝君

上引经文说明玉帝(上帝)八子即元始八子或九子,浮黎元始天尊有子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元始天王有子南极长生大帝,上帝有子南方长生大帝君,也就是说上帝、玉帝、元始、元始天王、浮黎元始天尊是同一至上神。浮黎元始天尊即元始、元始天王、上帝、玉帝,是玉清元始天尊与南极长生大帝之父。而此“元始天王”即玉帝,又见下文。

5.《上清太上开天龙经》卷二:至道玉帝,功备十方,...应以仙教,号为元始天尊卷四说:生天元始,是称天尊,无上法王,号为玉帝,卷十称:"元始开图,无形无名,天尊於大罗天,...应生十号,托迹诸天。一号自然,是物根本;...八号天尊,天中宗尊;九号玉帝,玉美尊主;十号陛下,诸天上帝。"注:此经文中“元始天尊”即“浮黎元始天尊”。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李少微注:帝者,天尊自谓也。天尊一号玉帝。按《龙蹻经》元始有十号:一曰自然,...八曰天尊,九曰玉帝,十曰陛下。
.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三代天尊者,过去元始天尊,现在太上玉皇天尊三代天尊亦有十号:第一自然,....八天尊,九玉帝,十陛下。注:此经文中“过去元始天尊”即“浮黎元始天尊”,是玉帝开天辟地前之称号。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明天尊第二》引《天师请问经》云:为最尊,常在三清,出诸天上,以是义故,故号,或号玉帝,或号高皇,随顺一切也《宝玄经》称天尊有十号,一号自然,二号无极……九号玉皇,十号陛下。注:经文中三清三清境之意,此经文明确道即天尊即玉帝即高上玉皇。
上引道经说明浮黎元始天尊即玉皇大帝开天辟地前之号,又曰道、元始、元始天王、元始天尊。


6.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序曰:昔太空未成,元气未生,元始天王为昊莽溟滓大梵之祖,凝神结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胡天地中外之气,此经文暗示混沌为元始天王之子;
唐罗隐文集卷七蒙叟遗意条:上帝既剖混沌氏,以支节为山岳,以肠胃为江河宋罗泌《路史》卷四浑沌氏:(注)盘古氏亦曰浑敦氏。罗隐有浑敦氏施化之说,谓盘古也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亦说: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
  《通续编》卷一[元.陈桱]《纲鉴易知录》卷一[清.吴乘权]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
《路史·前纪一》:天地之初,有浑敦氏者出为之治代所谓盘古氏者,神灵一日九变,盖元混之初,陶融造化之主也。
历代神仙通鉴》卷一[.徐道撰、程毓奇续]时有一人,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是谓盘古氏,又曰浑敦氏。
历代神仙通鉴》23页:“以己前身是盘古,乃号元始(天尊)”26页:“(玄玄上人、道、上帝)再入两仪,在十二重天之中,创成一宫,名曰玉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为元始[天尊]所居。”   
《少室山房笔丛正集》[明.胡应麟]:“盘古氏元始天尊应世也,以一万八千年为一甲子“
《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天皇玉清圣境元始天尊盘古氏是也。天皇即天宝君也,以元始之玄炁化生中三皇之天皇氏也。
《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昊天玉皇上帝,即天也。不得其名,乃曰昊天,黄帝称为玉皇,居上天故曰上帝。

《世本》: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杜注:帝鸿,黄帝。《五帝本纪》正义: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帝鸿氏有不才子,谓之浑敦,以此知盘古为黄帝之子。又据《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上帝监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皇帝清问下民……”此对蚩尤苗民“报虐以威”之“皇帝”即上帝---昊天上帝或曰玉皇上帝,亦即黄帝,由此证明盘古即混沌即天皇氏即天宝君即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为玉皇上帝之子


综上经籍可知,玉帝开天辟地前又号道、太一、元始、元始天王、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玉帝散形为混沌元气,在万象之先,无始无终,自古已固存;聚形乃无极道身,开天辟地,为万天之帝--昊天上帝(玉皇大帝)--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宇宙永恒的最高统治者,居于三十六天大罗天玉京城金阙云宫灵霄宝殿。玉帝于龙汉劫时,以玉皇之气,与玉清神母(王母娘娘)化生出天宝君。这天宝君即盘古,是盘古幼年之号,也就是说盘古乃玉帝之太子,玉帝命四海之帝助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化身天地山川,玉帝感其功,将己之号元始天尊敕封盘古其神,盘古居于三十五天玉清境玉清宫,遂为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道君通天教主居于三十四天上清境,为玉帝之子;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居于三十三天太清境,为玉帝之孙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9-2-28 01:22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5-8-4 01:13

黄帝乘龙升天后,和玉帝是什么关系?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强为之名曰。”《康熙字典》:一曰他达切,经史大太泰通《汉典》:1.古通 2. 古通。此
《吕氏春秋·大乐》: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又云: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於阴阳。萌芽始震,注:太一,道也。
《礼记·礼运》: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其注:太,音泰。疏: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楚简《太一生水》: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上引经籍说明太一,又即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先天地而生,又是天地的创造者那么这个创造者是谁呢?

《易·益卦》:“王用享于帝,吉。王弼注云: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出震而齊巽者也
孔颖达疏:,天也。
《书·尧典序》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字汇》:帝,上帝,天之神也。
《尚书舜典》「类於上帝」东汉马融注:上帝,太一神,在紫微宫,天之最尊者
《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周礼》注:昊天上帝,又名太一。
《路史余论上帝》说:「汉既曰上帝,又曰太一……隋、唐又曰昊天上帝。」
《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三界所治门 · 玄穹主宰》说:昊天上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掌万天升降之权,司群品生成之机,三洞四辅禁经之标格,大梵至妙无为之神威,乃三界万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自三炁之天胤三宝之皇胄,高出乾坤之表,生万物而不宰也。三才肇立,炁清高澄,积阳成天,万汇之源,岂应无主 ? 故以形象言之谓之,以主宰言之谓之,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圣玉皇大帝。                                                                                                《道藏.道门定制》卷2九皇御号:“玉皇即朝廷圜丘所尊昊天上帝,是谓造物者也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祗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为天父地母焉”
《闽杂记》俗以玉皇为天帝”,《豆棚闲话》:“玉皇即上帝也”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神鬼世界的最高神。它是封建皇权在神鬼世界的象征。民间俗称之为玉帝、玉皇、天帝、老天爷、天公等,以正月九日为玉皇大帝生日。”
《道教大辞典》:天公:谓天帝也。俗称玉皇上帝为天公也。
《中国神话大词典》:“玉皇,道家对天帝之尊称,亦称玉帝或玉皇大帝。”
这就说明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太一,就是昊天上帝,或叫玉皇大帝,简称天帝、上帝、玉帝。

《道德经》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直译就是我不清楚道是谁的孩子,似乎是上帝开天辟地之前的混沌元气形象《文子·下德》云:老子曰:帝者体太一,《皇经集注》曰:玉帝乃道身,意思是说上帝本体就是太一,就是道道教《皇经集注》中【玉皇上帝】正释考则云:玉帝万法教主,圣祖玄师,...统三教(儒、释、道诸教),包万法,居天中之天,为圣中之圣,无始无终,本莫穷其自,在万象之先则明确指出玉帝存在于万象之先,也就是说未有天地先有玉帝之神--道,其形象则为先天混沌元气,后聚形为道身称昊天上帝或曰玉皇大帝。
《皇经集注》玉帝乃道身,道无穷,玉帝岂有穷乎?”“玉帝号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诸天,永不毁沦。
《吕氏春秋》卷三 季春纪 圜道:(太)一也者至贵,莫知其原,莫知其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而万物以为宗。注:此(太)一即道即上帝。
《庄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注:此文中即太一即上帝,和楚简《太一生水》: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所述同一个意思。
综上引古籍及道经可知,玉帝散形为混沌元气,在万象之先,无始无终,自古已固存;聚形乃无极道身,开天辟地,为万天之帝--昊天上帝(玉皇大帝)--三界十方万灵直宰--宇宙永恒的最高统治者。


《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
《鶡冠子·泰鸿》云:中央者,太一之位,百神仰制焉,故调以宫。
《轩辕本纪》:黄帝升天为太一君。
《崆峒问答》二八六问:中央土德化为玉帝”                                                                                                                                                                                                                                                                                                                                                              《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昊天玉皇上帝,即天也。不得其名,乃曰昊天,黄帝称为玉皇,居上天故曰上帝。
《道教大辞典》五方五帝:中央黄帝化身为昊天玉皇上帝,为万天帝主,统御诸天。并以东南西北四帝,分布四方,主司四时。于是天帝判分,四方位奠,五行运化而无穷尽。”                                           据此,黄帝处于中央之位,太一也是处于中央之位,黄帝升天就是太一,说明黄帝即太一即天帝


张华《博物志》曰白雪者,天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也
《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通典·乐典》引《世本》则云:庖羲瑟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
《淮南子.坠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山海经·西次三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唯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都,及帝之囿畤。有鸟焉其名曰,是司帝之百服。
《穆天子传》: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
《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庄子.至乐》:“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
《韩非子·十过》: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太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神鸟,人面鹤身一足)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复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上帝监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皇帝清问下民
《中国神话大词典》:“黄帝,亦作'皇帝'。皇帝者,皇天上帝之谓。”
据上引经籍可知,天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黄帝使素女鼓瑟昆仑之丘,黄帝之宫,是唯帝之下都,..上倍之,乃维上天,..是谓太帝之居。可知天帝即太帝即黄帝皇帝对蚩尤等苗民报虐以威,此皇帝即上帝,乃皇天上帝之简称,也就是昊天上帝或曰玉皇上帝,亦即黄帝,也就是说黄帝即皇帝即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玉皇大帝


综上引古籍可知,黄帝即太一即皇天上帝、昊天上帝,也就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以黄帝之名下凡民间体察民情,亲自指导开天辟地后出生的黎民百姓衣食住行及定立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完成任务后黄帝乘龙升天,返回三十六天大罗天玉京城灵霄宝殿,坐镇指挥管理天地人三界,复号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神话中,黄帝乘龙升天后,即是返回天宫,官复原位---玉帝!!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9-2-28 01:37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5-12-22 04:26

玉帝王母最早成为夫妻是哪个时代的记载?                                                                                                                                                                                                                                                                                                                                         答:
1).如果按玉帝王母的前身黄帝嫫母西王母)来说,在战国时的《吕氏春秋》有记载“嫫母执乎黄帝。”
2).如果按玉皇的第二个前身东王公(《太平广记》:“东王公又号玉皇君”)与西王母的关系,托名汉东方朔撰《神异经.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 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 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
3).唐朝《黄帝内传》:“帝会王母于王屋,铸镜十二,随月用之。”南朝《述异记》:,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
4)唐宋已经有文献资料证据说明玉帝和王母是夫妻
《太平广记》卷第五十六:“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二百六十:“太虚九光白玉龟台金母元君,乃长生大帝圣母,生八子。长生帝君乃长子,一身三名,其圣一也,曰南极长生大帝“。《宋史.林灵素传》:“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其弟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朕每澄神,默朝上帝,亲受宸命,订正讹俗。朕乃昊天上帝元子,为大霄帝君。…帝允所请,令弟青华帝君权朕大霄之府。”
《高上神霄紫書大法》
序曰:“元始上帝即敕太皇万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王长生护命秘法,传付下世,首教於我,以布世间学真之士,佩法修行,永为身宝。
卷之一:元始天王曰:吾敕太皇万福真君,开紫霄琅笈九霄妙蕴,付於玉帝上子(玉帝长子南极长生大帝),以阐天风,传度世人,指归正道,得者自仙。
玉帝有八子:昔混明大化,元始梵炁祖母,行大洞雌雄,回风混合,结八十一正阳之炁,生长子神霄王。次结七十二纯阳之炁,生次子青华君。….次结一十八宝阳之炁,生第八子。《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一》:“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梵炁之祖者,王母也”,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六:“之母,西方王母也。”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之二》:“梵炁之祖者,西元王母也。九灵太妙白玉龟台玉光金真梵炁祖母元君、青金丹皇大道君金母,居西龟之山,亦曰龙山,乃九炁之根纽”
由上引唐宋文献资料记载可知,南极长生大帝为太虚九光白玉龟台金母元君--西王母八子之长子、昊天上帝元子、上帝之长子、玉帝上子、玉帝(元始)八子之长子,这就说明至迟到宋代,就明确王母与玉皇上帝为天国第一夫妻。
5).明朝《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道姑道:「吾非别人,乃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只因那年蟠桃会,该我奉酒,有失规矩,误犯清戒,将我谪贬凤凰山青鸾斗阙。吾乃龙吉公主是也。」”这里“昊天上帝”就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即玉皇大帝,瑶池金母就是王母娘娘,可知在明朝时已经十分明确有玉帝和王母是夫妻一说!
6).封神榜(长篇鼓词-清朝同治车王府曲本
第九十五回
众龙神聚获李靖(788)东海龙,带怒高声来喊叫:李靖留神仔细听:今朝上天奏玉帝,我把你,一本奏与玉帝听。昊天上帝龙心怒,立刻传旨下天宫。叫我们,四海龙神来拿你子,不许伤害众生灵。若不是,玉皇大帝生慈念,早把陈塘用水冲。……今日却是奉玉旨,看你还有甚支持!……”
第一百九十六回
罗宣邪火劫西歧(1629……他本是,昊天大帝亲枝叶,王母瑶池亲降生只因他,偶然动了思凡念,贬他在,凤凰山上苦修行。青鸾斗阙修大道,龙吉公主是他名。
第二百回
女神仙法索擒凶(1660龙吉公主……“……乃瑶池金母之女龙吉公主是也。”
第二百一回月下老为人作伐(1666-1667)太公满面堆欢,口呼:仙长,龙吉公主乃蕊宫仙子,怎好以凡间婚姻之事与他言讲。……龙吉满面红,说道是:婵玉留神听我云,只因为,误犯清规身受贬,至今不得上天庭,坠落尘埃与凡世,真修苦炼度余生。只等着,父王回嗔降玉旨,那时节,翻身步入蕊珠宫。总然不得回上界,那里有,九天仙女配凡人?……”龙吉公主与邓婵玉正然讲,只见姜太公与月合仙翁来至后堂,龙吉公主一见,打了个稽首。仙翁带笑开言说:“公主今日已归正道,前者在瑶池金阙有误犯清规,玉帝一怒贬下凡间,正要了此一段俗缘。…….功成圆满之日,自有金童玉女迎接公主复返天宫。
7).清朝“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全段”:

......
玉皇见心欢喜,排下酒宴请二郎;
二郎爷饱的酩酊醉,躺在长生不老床:
我躺在床上做一梦,在梦里梦见我的养身娘;
二郎我惊醒是一梦,尊一声我的姥爷(玉皇)听衷肠:
人人俱有生身的母,我二郎无有养身娘?
玉皇见问眼含泪,叫了声:金花太子杨二郎,
要问你那生身母,殿后斗牛宫去问你姥娘(王母);
二郎闻听心欢喜,迈开仙足走慌忙;
二郎来在那凌霄殿后斗牛宫,手拉王母叫姥娘
是人都有父合母,我二郎为何无有养身娘?
王母见问眼含泪,叫声御甥你听端详:
提起你母姐妹九个,俱都临凡到下天堂;

……..

二郎闻听心好恼,大骂高山猴子

一无仇来二无恨,你为何苦苦害我娘?
斧砍倒花椒树,一脚踢倒冰雪床;

背起他母张三姐,一琉火光回天堂;
南天门上挂了号,太白金星奏玉皇;

玉皇见本龙心喜,凌霄宝殿宣二郎:

下界救母称贤孝,敕封你妙道真君万古扬;

王母见女心悲恸,三姐见母泪汪汪;

母女回在天宫去,姐妹九个乐非常;

..

....综上可知,如果单从文字上明确记载的话,当然就是是宋朝了。但如果从中央上帝黄帝开始演变为玉皇大帝开始算,上帝和王母的关系其实从《山海经》中的昆仑山男女主神黄帝西王母就开始了!!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7-5-2 16:00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6-4-26 19:52

其实古代朝庭官方文献,也有记载明确的皇天上帝开天辟地创造天地万物

明朝祭典《大明会典》内,其中一首祭祀皇天上帝的乐章《迎帝神》如此唱到:帝辟阴阳兮,造化张,神生七政兮,精华光,圆覆方载兮,兆物康,臣敢袛报兮,拜荐帝曰皇。意思是说:上帝啊,当您分割阴阳、开天辟地的时候,整个宇宙造化之鬼斧神工就展开了,上帝您化生了日月和五行,神奇美丽的光华,照烛一切,从覆张着幔子一样圆的苍天,到一叶方舟般漂载的大地,万物都因为您的神光普照甘露滋润而茁壮成长。我作为您的臣子哪敢说报答您的话,当我敬拜上帝您时,赞美您伟大而又辉煌--您就是我们名符其实之泰皇--皇天上帝!!

于昔洪荒之初兮,混濛,五行未运兮,两曜未明,于中挺立兮,有无容声,神皇出御兮,始判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
白话文译:在远古洪荒之初时,宇宙混混沌沌渺渺溟溟,朦朦胧胧恍恍惚惚。那时候五行尚未运转,日月也未放光。上帝您就挺立在这既无形状又无声音幽清寂寞的浩漫太虚之中,神皇上帝您由御驾出来,启迪元功,才将清浊分开,开天辟地,建立起天庭、创造了大地、又化生出人类,天地万物从此才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6-5-10 19:52 编辑 ]
作者: 一窍不通    时间: 2016-4-27 07:51

好能扯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6-4-27 09:49

引用:
原帖由 一窍不通 于 2016-4-27 07:51 发表
好能扯
呵呵,神话不扯何来神话哦!!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6-9-12 17:40

[attach]36383[/attach]

玉帝王母---大足宝顶山石刻--刻于南宋2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这个玉帝与王母在一起的石刻塑像说明玉帝与王母是夫妻的传说最迟在宋朝已经开始流传。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6-9-12 18:16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7-4-8 20:59

除明朝官方典籍《大明会典》有皇天上帝开天辟地创造天地万物明确记载帝辟阴阳兮,造化张,神生七政兮,精华光,圆覆方载兮,兆物康,神皇出御兮,始判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
清朝戏曲也记载玉皇大帝开天辟地造万物,清《升平宝筏》甲上一一:资始乾元启,庞洪太素先,玉京开上界,亿万庆斯年,吾乃九天金阙玉皇上帝是也,道通元始,位证上清,生天生地生人,循环太极,成佛成仙成圣,统会宗源,累劫修持,十二会才如指掌,含生瞻仰,三千界莫不皈心,正是荡荡无名,一炁清虚凝道体高高在上,万辰罗列卫宸居

注:
1.乾元--指天。

2.玉京--三十六天大罗天玉京城,即紫府、紫微宫、斗府、天宫,玉皇大帝与王母诸神所居处。


3.宸;北极星所在,即斗府或紫府、紫宫,后借指帝王所居;宸居: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玉帝居住的斗府--紫微宫。

4.元始:上帝亦称元始、浮黎元始天尊。《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法》:“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道通元始谓玉帝即道,道即玉帝,帝真长在,在万象之先--元始。


5.上清即天界。亦泛指仙境唐白居易《夢仙詩》:“人有夢仙者,夢身升上清。”;《警世通言》卷四十.旌陽宮鐵樹鎮妖:“蘭公煉丹已成,舉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無飢,遠近聞之,皆知其必飛昇上清也。”;唐 齐己 《贺雪》诗:"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


6.九天--古代神话传说天有九重,九天即天最高之處。九天相当道教的三十六天。《无上秘要》卷四:三界之上,渺渺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酉阳杂俎》卷二:三清上曰大罗,又有九天、波利等九名。大罗在后世即指九天。由此可见,三十六天大罗天又叫九天”;三十六天是道教描写宇宙的最高天大罗天---玉皇大帝所居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东曰:大罗之天上有玉京之山,山有七宝玄台,台在七宝城,城中有玉清之殿,高上玉皇治乎其中也。《皇经集注》:“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玄穹主,穹窿苍穆,诸天都教主。《西游记》第六十二、六十三回均有描写王母娘娘在大罗天灵霄宝殿前种有九叶灵芝。


7~8一炁清虚凝道体生天生地生人:《礼记·礼运》: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其注:“太,音泰。”疏:“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 又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注:“太一,道也。”《天宫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淮南子·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宫者,太一之居。”《易纬干凿度》郑玄注云:“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周礼》注:“昊天上帝,又名太一。”《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三界所治门 · 玄穹主宰》: 昊天上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掌万天升降之权,司群品生成之机,三洞四辅禁经之标格,大梵至妙无为之神威,乃三界万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自三 气之天胤,高出乾坤之表,生万物而不宰也。三才肇立,气 清高澄,积阳成天,万汇之源,岂应无主 ? 故以形象言之谓之,以主宰言之谓之,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圣玉皇大帝。”;《豆棚闲话》:“玉皇即上帝也”;《闽杂记》:“俗以玉皇为天帝
《文子·下德》云:“老子曰:帝者体太一“。《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帝身即道身也,非常体也《皇经集注》:“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必有所生者,曰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強字之曰大,故曰大道。玉帝法道自然,最大难量,莫有止极。允矣大丈夫,世贤以成身成性,正己物正,范围天地。为大丈夫玉帝化天地,生民物不见其始,莫有其终,圣中最尊,神中最大,丈夫孰甚焉。开明孚化诸人诸天,教成启道,无有穷尽。覆爱万有,悯念众生,永无限量。为化度群生,是以称号曰玉皇。玉帝妙化之身,即大道身也,非寻常形体也。道本无形,何以言身?盖道虽虚无,无量无尽,化万有,成始终,鼓阴阳,无间息,真虚而有实体,非徒空也。玉帝功德若虚空,与道同神,故云帝身即道身,非常体耳。玉帝为道祖,累劫众生万类,皆天地之生意,道脉之支分。孰非玉帝之眷属统系?玉帝號眾生慈父,位至尊。《天师请问经》云:为最尊,常在三清,出诸天上,以是义故,故号天尊,或号玉帝,或号高皇,随顺一切也。,这就是说,玉帝即道,道即玉帝,玉帝开天辟地前散形为无形无相之上帝--先天道,开天辟地后聚形为有形有相的道体--上帝--玉皇大帝。道为最尊,也就是玉帝最尊,玉帝生天生地生人,为万神之宗,众生大慈父,常在三清境及诸天巡视,世间万物因之而顺顺利欣欣向荣!!


9.十二会:《西游记》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第七回:“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由此可知,十二会即一元即一劫,也就是说二万九千六百岁为十二会为一劫

此文中明确玉皇大帝创造天地和人,亿万星辰在玉帝所居紫微宫外环侍作保卫。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7-4-9 20:07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7-10-4 23:23

东华帝君有几位?
答:其实东华帝君有好几个,
1.
道教全真道关于东华帝君有一说,称东华帝君姓王,名玄甫,师事白云上真,为汉代山东人。
王玄甫(?—345),名诚,字玄甫,号东华帝君或紫府少阳君。汉代东海(今山东兖州)人。幼慕真风,白云上真引之入道,遂居于昆仑山烟霞洞,韬光晦迹,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后授度门人钟离权,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滥觞,故被尊为北宗第一祖。晋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白日升举,后称中岳真人。农历六月十五生,十月十六(一说正月十五)上升。
元世祖时敕封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元武宗时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道教北五祖之一。
2.
东华帝君即青华大帝青华帝君、《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中方丈仙山的“东华大帝君”、第七十九回的“东华帝君”,又曰东华小童、东海小童、上相青童君、东海青童君,东华青童、东华大神方诸青童君与南极长大帝、玉清元始天尊一样,均为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儿子。
道经《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
长生)大帝曰:朕为浮黎元始天尊之子,玉清神母元君之男,玉清元始天尊之弟,太上老君之叔
《玉清贊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經》:“神母元君,是生玉清,妙無元始,森羅淨泓。玉清神母元君自然聖胎化生九子主上九霄,其長則元始天尊統主萬道,其末則神霄真王總司五雷。夫元炁未判,未始有雷,太虚旣開,太極始立,太極之數五五居乎中,中黄正炁同乎一,初散在萬殊,遂分隂陽,隂陽之炁激而成雷,其中有神主之則神霄真王也。….神母元君于無量刼前特命真王君主五雷,東極青華君從而丞之,復佐以六波天帝主。注:此两经文明确说明玉清元始天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是浮黎元始天尊(玉帝)与玉清神母(王母)之子。太上老君为浮黎元始天尊之孙。

《宋史.林灵素传》::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其弟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宋徽宗皇帝》:朕每澄神,默朝上帝,亲受宸命,订正讹俗。朕乃昊天上帝元子,为大霄帝遂哀恳上帝,愿为人主,令天下归于正道。帝允所请,令弟青华帝君权朕大霄之府。
《元始八子封职》:长子,高上元始化生南极长生大帝君,任高上神雷玉清王,职太阳九炁玉贤君、玉清保仙王,讳混洞,字曜华。次封保生大君,任东华帝君,职青华帝君玉清太和王,讳泳洞,字曜烟。同卷《八帝封号官职位》中亦称:第一子任神霄玉清天王,绰霄太平应化道主大帝,遥领扶桑太阳九炁神君;第二子,任青霄好音元真宝耀天帝,遥领东华大帝君-

玉帝有八子:昔混明大化,元始与梵炁祖母,行大洞雌雄,回风混合,结八十一正阳之炁,生长子神霄王。次结七十二纯阳之炁,生次子青华君……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註》: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序曰:“元始天王运化开图,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清,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长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王。”


道经《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梵炁之祖者,王母也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之二》:梵炁之祖者,西元王母。九灵太妙白玉龟台玉光金真梵炁祖母元君青金丹皇大道君金母,居西龟之山,亦曰龙山,乃九炁之根纽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云:"王母德酬高玄,故为之母"。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六:“之母,西方王母也。”
清微仙谱》:“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元君一炁孕真,群仙教主,生生化化,莫不由之。口口相传,不记文字。都白玉龟台西金太素宫。
枕中书》:“太真西王母”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之一百七十七》:“西靈九真太妙萬炁祖母
蠡海集》:金为气之母

由上经文可知,帝又称元始,即浮黎元始天尊梵炁祖母王母玉清神母祖母有八子或九子,也就是说玉帝与王母有玉清元始天尊、神霄玉清王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大帝(东华帝君)等八九个儿子。


3.
至于说到与西王母一起的东王公,《仙传拾遗.木公》:东王公又号玉皇君……歌曰:「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
盖言世人登仙,皆揖金母而拜木公焉。明《冲漠子独步大罗天》:东华帝君上开:我觑东海一洼水,泰山一携尘;舞袖乾坤窄,开眼日月昏。天高三二寸,地厚一鱼鳞。抬头天外觑,无我一般人。吾乃东华帝君,掌管玉霄紫府洞天福地得道真仙。夜来自瑶池宴罢归来。东华帝君领群仙队子上,云:昨日令纯阳与紫阳,去点化那冲漠子去了,如今敢待来也。就这大梵弥罗之天,玉清境内,瑶池境上,设一大宴会,诸天仙与他庆贺者。.....嫦娥领仙女队子四人上,云:梓童广寒宫嫦娥的便是。今日闻知大罗天蕊珠宫内瑶池会上东华帝君会集群仙,与冲漠子庆贺登真。我须索走一遭去。”                  《吕祖无极宝忏》:“尔時,玉皇至尊,在兜率凌霄天宮, 瑶池圣姥(母), 演说《开天无极普济妙法》,三官五帝,九府四司,偕十洲三岛,五岳四读,三界真仙,咸集左右,听闻妙法,”
七真祖师列仙传》(41):“邱祖到了瑶池见了王母,又到灵霄宝殿上见了玉帝七真祖师列仙传》(42):只听得天上声吹细乐仙童仙女幢幡宝盖仙姑捧旨叫道:“孙不二!你今功完行满,上天召你。早赴瑶池紫府斗牛宫王母,再到灵霄殿玉帝,标名挂号,万仙簿上落名。”七真祖师列仙传》(43):宴罢,王母道:“母女今日相见,返本还原,仍归你的旧位。再拜见玉帝,标名挂号。”.....孙祖出瑶池紫府。至灵霄殿跪倒,口称:“天齐,弟子前来庆寿无疆!”玉帝道:“孙不二仍回斗牛宫复你的本位。”......王母赐下一杯酒,仙桃仙果摆宴前。刘祖赴宴罢,王母吩咐:“你今日才打过瑶池,你成一个真人去见玉帝万仙薄上落名。”刘祖拜谢己毕,到灵霄宝殿前倒身下拜,口称:“陛下,弟子来见。”玉帝道:“等你男女众道友齐集,查了功行大小,再好万仙薄上落名。”...再说郝太古功完行满,上天丹书来召。太古入了天界,过了瑶池,见了玉帝玉帝吩咐:“你的神仙己经成就,理当标名挂号。”七真祖师列仙传》(44)拜过王母,见了玉帝,玉帝说:“等你众道友来齐,再好发落。”又说王祖处一也成了大道,到瑶池拜过王母,又到灵霄殿见了玉帝也着候旨发落。王祖奉旨召来,上帝敕旨传下..七真祖师列仙传》(45):只见金童玉女声吹细乐迎接,遂到斗牛宫拜见王母,过瑶池,到灵霄殿,邱祖下拜,三礼九叩。玉帝道:“你今日才学会道中礼拜!早能如此,不打你二下天台。刘处元前过太白金星捧上万仙簿来,查他众人功苦...又将女仙班万仙簿上一查...又钟吕二仙凡朝代屡屡度人,功德无数,加功三千。众仙下拜谢恩,各回洞府,才完了众仙成果之难。
棲真宣演拔濟苦海雪過修真仙懺本卷》:“爾時,呂祖孚佑帝君,大羅天上,金闕雲宮,大通明殿,與諸天諸仙,恭侍玉皇上帝欲聽法音。維時玉皇至尊寂然靜默,安坐無為。諸天簇擁,萬聖侍階,十洲三島,一切真仙,莫不在會。”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大罗之天,在众天之上;紫微之宫,处乎玉清之上,焕乎紫虚之中。明道既彰,大罗之天则郁然澄清,七宝之树各生一方,弥覆一天;八树弥覆八天,包罗众天,故曰大罗也。......大罗之天上有玉京之山,山有七宝玄台,台在七宝城,城中有玉清之殿,高上玉皇治乎其中也。
《皇经集注》: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公主又去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
《西游记》第六十三回:龙婆道:只是我小女万圣宫主私入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的王母娘娘九叶灵芝草。

由上文献资料,东王公又叫玉皇君,东华帝君与玉皇又居大罗天,夫人为王母,可知神话中此东王公(东华帝君)其实就是玉皇大帝几个化身中的一个玉帝与王母娘娘为天国第一夫妻!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7-11-23 13:39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8-2-28 12:02

为什么说黄帝就是天帝(昊天上帝)也就是玉皇大帝,除有古籍文献资料做证明外,相关民间神话传说也可作证明。

《中国民间故事全集28 陕西民间故事全集》---天帝下凡
神话中说黄帝就是天帝可是天帝只知道在天宫享清福,为啥要到人间来呢?原来上古的时候,世上的人还没开化,跟山上的鸟兽几乎没多少差别。人们的日子过得很苦,弄不到一点吃的,甚至连衣服也不穿,只把一些草叶树叶串起来围在腰间。仁慈的天帝看到天上这么美好,人间那么凄苦,不由起了怜悯之心。于是他把天上的神仙召集在云气缭绕的金銮殿,对大家说:“下界的人,饥不饱食,寒不着衣,我心中十分不忍,所以想派一位能臣到下界去,普渡众生,教化人民,众位意下如何?”大殿两旁的神仙齐声应道:“好!”“那么,哪位愿意去呢?”天帝连问了两遍,可这些神仙还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表示态度。还是太白星君会说话:“选神下凡,非同小可,一定得选一个德高望重、安邦爱民的神才好。”
北斗星君顺水推舟:“下界的人,心小贪利,为一点小事就胡作非为,滥杀无辜,最好选一个熟知征伐的神,才能使天下归一。”

这下众神议论纷纷,这个说要选个有雄才大略的,那个说要选个心慈目明的,议来议去,一致决定选个十全十美的神。

可是,按这么严的标准,选来选去,百神中这个不行,那个也不符合要求,竞挑不出一个能当选的。争论了半天,大家再没啥说了,又唉声叹气起来。
这时候,正好上天向天帝禀报人间情况的下界小神灶火爷,站出来想说几句话。你看他那样儿,瘦得皮包骨头,一听天帝说要选神下凡教化人民,高兴地想道:如果下界的人过好了,还怕再饿产我灶火爷?他平时善知人意,嘴儿也甜,现在看到众神都犯了愁,就对天帝说:“我看今天天界十全十美的神,除了圣上您,恐怕再没有第二个了!”

众神一听,茅塞顿开,一齐拜伏在天帝脚下,禀道:“十全十美的神,确定只有圣上您了,只要您亲自走一趟,下界的人一定会永脱苦海。”
本来天帝见众神都不愿到下界去,心中很是不快,现在听了灶火爷和众神的奉承话,不免又有点自得,再说自己在天庭也坐腻了,正想到下界走走,众神这样一说,也就自己答应下来。
这时,紫微星君说:“天帝是一天之尊,怎能随便下界,使天庭空虚。还是让我下去吧!”
天帝说:“不用啦,我意已决,这事只有我亲自去才能放心。”于是天帝就下到凡界来了。
那个紫微星君听了天帝的话,心中很不服气,就抢在天帝之前,偷偷下凡来了,这就是后来的炎帝天帝下凡之后,天庭空虚,无帝管理,众神也都不断下到凡界来。


《中国民间故事全集28 陕西民间故事全集》---人是怎么学会吃的
早先,天底下只有树木花草,静悄悄的。后来女娲和泥捏出了人。捏一个活一个。女娲看着可爱,就不住手的捏。……人经过女娲的手捏就灵。飞禽走兽是雨冲成的就笨。可有一样,人和飞禽走兽都能站起用两条腿走路。飞禽走兽脑子笨,玉皇大帝怕人欺负它们,就下了一道令,不准人伤害。
人虽说脑子灵,可个头小,一开仗就叫那些走兽打败了,死的比先头更多。玉帝一看不行,就派天兵天将下凡,把所有走兽腿上的筋抽了。从此,走兽就站不起来啦,和人打仗,自然赢不了啦。….
……走兽的脑子还是那么笨,又叫天帝抽了腿筋,不能直走。没过多少代,叫人把它们快捕断种了。…..
天帝着急了,这才让神农氏下凡尝百草。叫人种庄稼吃食。从此,人间才有了头绪,渐渐好起来。….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8-2-28 12:08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8-8-30 04:05

问:玉皇上帝姓张,有什么依据?光严妙乐国是怎么回事?有几代玉帝,叫啥名?
答:《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是帝身即道身也,非常体也“,《天师请问经》云:“道为最尊,常在三清,出诸天上,以是义故,故号天尊,或号玉帝,或号高皇,随顺一切也。”,这就是说,玉帝即道,道即玉帝,玉帝开天辟地前散形为无形无相之先天道气,开天辟地后聚形为有形有相的玉皇大帝。道为最尊,也就是玉帝最尊,常在三清境及诸天巡视,世间万物因之而顺顺利欣欣向荣!!
正统道教《皇经集注》:“玉帝万法教主圣祖玄师,… 师以度世,破迷拔苦,传道授经,开来继往。大道玄师,统三教(儒释道诸教),包万法,居天中之天,为圣中之圣,无始无终,本莫穷其自,在万象之先。但道妙分真,现生光严妙乐国中,乃往昔劫中化显也。世人观天道阳明,阳主施,其机常张,尊帝曰张大帝。…若论世系,玉帝为大道之首分,浩劫之古祖,焉有死生姓名耶?若玉帝圣后、圣子、眷属,皆化光严太子时宫眷。帝复登升,宫眷悉证道耳。要之,帝后宫眷非实女身,皆天至真,为度群生,显化女身,经已言之。...诸天帝轮回,玉帝不轮回。盖玉帝乃道身,道无穷,玉帝岂有穷乎?...玉帝道身也;是玉帝妙化之身,即大道身也,非寻常形体也。玉帝功德若虚空,与道同神,故云帝身即道身,非常体耳。......世流妄分乘位,不考源流,以玉帝为次尊,是世人有大於帝王者矣。甚至以三清、佛尊比太上皇,又悖玉帝先后显化之意。而以异姓异号拟父子,其罪尤甚。噫,世不能无玉帝,犹生必有宗祖、父母也。谤上帝而别立门户,是舍宗祖、父母而自尊也。奚可哉?“

由上引《皇经》、《皇经集注》等道经可知,玉帝即道,无始无终,本莫穷其自,在万象之先!玉帝就是最古的宇宙最尊神,是众神及人的最古祖宗,因而是没有所谓生死轮回的,更没有所谓父母兄弟姐妹!现生光严妙乐国中,乃为度群生、师以度世,垂范后人,为众生作一个榜样而于往昔劫中化显也,并非真的玉帝出生;至于所谓净德国王和宝月光皇后,也皆天至真,为度群生,显化之身,并非真正的父母。玉帝原来是没有姓名的,玉帝姓张,乃是因为世人观天道阳明,阳主施,其机常张,才尊称玉帝曰张大帝、张玉皇,名道,字太一。当然也没有谣传的所谓几代玉帝,更没有所谓十八代玉皇!玉帝只有一位!玉皇大帝乃所谓天地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万灵真宰,宇宙永恒之最高统治者。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8-9-9 13:10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9-8-25 03:29

有同学问《西游记》中的玉帝是“天”、是“昊天上帝”吗?又有同学问:玉皇大帝和之前的天帝到底什么关系?
答`:玉皇大帝就是昊天上帝、皇天上帝,民间老百姓称老天爷、天公、天。就象你小时候人们叫你小朋友、小弟弟,后来长大了人们叫你大兄弟、帅哥一样,都是同一个神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不同称呼而已。
中国民间神话是三教合一的,没分什么体不体系的,最高最尊贵的神就是玉皇大帝,所有神仙包括道祖老君、佛祖如来、观音菩萨等等都是玉帝的臣属。看《西游记》就一清二楚了。
《西游记》中的“玉帝”就是“上帝”,即“昊天上帝”,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原著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详见如下文献资料的证明: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金星道:“那众头目来!累你去报你大圣知之。吾乃上帝遣来天使,有圣旨在此请他。”
众妖即跑入报道:“外面有一老者,他说是上界天使,有旨意请你。”悟空道: “来得好,来得好!想是前番来的那太白金星。那次请我上界,虽是官爵不堪,却也天上走了一次,认得那天门内外之路。今番又来,定有好意。”.... 金星趋步向前,径入洞内,面南立着道:“今告大圣,前者因大圣嫌恶官小,躲离御马监,当有本监中大小官员奏了玉帝。玉帝传旨道:‘凡授官职,皆由卑而尊,为何嫌小?’即有李天王领哪吒下界取战。不知大圣神通,故遭败北,回天奏道:‘大圣立一竿旗,要做“齐天大圣”。’众武将还要支吾,是老汉力为大圣冒罪奏闻,免兴师旅,请大王授。玉帝准奏,因此来请。”悟空笑道:“前番动劳,今又蒙爱,多谢,多谢!但不知上天可有此‘齐天大圣’之官衔也?”金星道:“老汉以此衔奏准,方敢领旨而来;如有不遂,只坐罪老汉便是。”
从第四回中“吾乃上帝遣来天使“、”上界天使,有旨意请你“、“当有本监中大小官员奏了玉帝玉帝传旨道“、“玉帝准奏”,可知“上帝”即“玉帝”
再看《清车王府藏曲本--西游记》“京动昊天上帝....玉帝问奏不以为异”,对比明朝吴承恩《西游记》:“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可知,昊天上帝即玉皇大帝、玉帝
《西游记》第七回、第八十七回,龙王降雨需得“上天”的旨意,而这个“上天”就是“玉帝”、“上帝”,凤仙郡郡侯撒泼,冒犯地,上帝见罪。再看第二十四回,五庄观殿内只敬“天地”,不供养三清、四帝,你就知道原来“天地”即皇天上帝后土皇地祗,三清四帝即三清天尊四极天帝
:西游记里“玉帝”有时又称作“上帝”、“上天”,即“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的简称。按古代规矩,一般“上帝”是不设像祭祀的。故五仙观殿上只挂“天地”二字,道经《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之一“玉帝为万天至尊,主宰三界,岂宜悬象祠祝,列居三清之下?故北壁只悬三清、北极、天皇、东极、南极七象,左壁只悬九天、六曜、北斗、三省、三官、五岳,右壁只悬五老、五星、南斗、天曹、四圣、二府。各以香花灯烛,供养如法。”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上头的”“天”指上天即老天爷玉帝,故“礼上还当“;”下边的“”地“指后土,故还受不得香火。
道经《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北壁只悬三清、北极、天皇、东极、南极七象”即为《西游记》中的“三清四帝“,也就是说“三清四帝”可以悬像祭拜,但玉帝即昊天上帝,是万天至尊,按官方规矩是不能悬像祭祀的,且如果和三清一起悬像,就会产生玉帝在三清之下的错误。

当然,凡事有人赞成也必然有人反对,道教中确实也有不肖之徒为本身利益而黄婆卖瓜自卖自夸,认为玉帝在三清之下,吹捧三清,贬低玉帝。但正统道教《皇经集注》已经对这种错误观点予以痛批:“世流妄分乘位,不考源流,以玉帝为次尊,是世人有大於帝王者矣。甚至以三清、佛尊比太上皇,又悖玉帝先后显化之意。而以异姓异号拟父子,其罪尤甚。噫,世不能无玉帝,犹生必有宗祖、父母也。谤上帝而别立门户,是舍宗祖、父母而自尊也。奚可哉?”,朱熹《論道教》中更痛斥那些不肖之徒:“道家之徒欲倣其(佛教)所為,遂尊老子為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僭逆,莫此為甚!況莊子明言老聃之死,則聃亦人鬼爾,豈可僭居昊天上帝之上哉!”,当时封建朝庭是以昊天为父,所谓“天子”即“上帝之子”,是不允许有人贬低昊天的,就算祭拜也不允许随便祭拜,道教也只是暗中行事而已,在宋朝皇帝推广玉帝即昊天后,民间老百姓即俗称玉帝即昊天,故《闽杂记》曰:“俗以玉皇为天帝”,《豆棚闲话》:“玉皇即上帝也”;《道藏.道门定制》卷2:‘玉皇即朝廷圜丘所尊昊天上帝,是谓造物者也;’
在民众心目中,玉帝与昊天,只是名字不同,其它一样,完全没有差别,这是民间信仰。道教有正反两派,有贬低玉帝的不肖之徒,那就不要去管他了。因此,一般人主要根据的就是民间信仰,如《西游记》《封神榜》中描写玉帝又叫昊天上帝,就是根据民间信仰而来。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19-8-25 23:23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20-8-30 17:42

玉清神母元君
玉清神母元君即王母娘娘,现身为斗姆,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乃浮黎元始天尊(玉帝)之后,亦即天国第一夫人--玉皇大帝之妻--天后。有儿子玉清元始天尊(盘古)、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大帝、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天皇大帝、北斗七星等等,混沌初开,命盘古开天辟地,实为众神之母。
为什么说玉清神母元君即王母娘娘,我们查看相关古籍、道经等相关文献资料,即可得出此结论。
《中和集.谷神篇》卷下:“浮黎元始天尊,與元始天尊相去幾劫仞。”
《道德真经三解》:“故浮黎元始天尊,不知其幾千萬劫,方至三清。...浮黎元始天尊,即道,生太极也。下至玉清元始天尊,三万二千四百年,道生一也...又一万八百年,至上清灵宝天尊,一生二也....又一万八百年,至太清道德天尊,二生三也.....太清道德天尊与无上元君同时授先天大道,三生万物也...”
《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长生)大帝曰:‘朕为浮黎元始天尊之子,玉清神母元君之男,玉清元始天尊之弟,太上老君之叔。”“(长生)大帝曰:吾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其次则有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乙大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司丈人真君,九天采访真君,是为神霄九宸。”“老君降舆,前玉宸[大道君](灵宝天尊)而拜曰:朕以元始[天尊]为父,而以玉宸(灵宝天尊)兄之,是不言而悟,不译而知”
《金火天丁神霄三炁火鈴歌》:“未有天地有此神,玉神元是玉真身。玉真大羅元始祖,浮黎玉清即雙親。混元老君稱為叔,九億萬天俱統屬。”
《玉芝堂谈荟》卷十七:“雷霆玉经:浮黎元始天尊、玉清神母元君,生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第九子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
《太上九天雷霆大法琅書序》:“昔在龍漢之初年、浮黎之始刧,虛無之表、混沌之先,浩氣結成,太乙下降,謂之玉淸神母元君。自然聖胎化生九子。其長則元始天尊,其末則神霄眞王也。“
《玉清赞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经》:“昔我神母,运无极而分太极,时则有隂阳二仪...神母元君,是生玉清,妙无元始,森罗净泓...玉清神母元君,自然圣胎,化生九子,主上九霄。其长则元始天尊,统主万道;其末则神霄真王,总司五雷。夫元炁未判,未始有雷,太虚旣开,太极始立。太极之数五,五居乎中,中黄正炁同乎一,初散在万殊,遂分隂阳,隂阳之炁,激而成雷,其中有神主之,则神霄真王也。….神母元君,于无量刼前,特命真王,君主五雷,东极青华君,从而丞之,复佐以六波天帝主;朕更命太皇万福真君,掌其左府;可韩司丈人真君掌其右府。...夫雷霆上则灌斗,下则伏渊,以风为媒,以电为妻,以云为奴,以雨为子,雷之气,卽中天大魁之炁;大魁一号贪狼,上居北斗阳明太尉府,应号玉皇九晨君,乃摩利支天母,後生九子之第三子也,主镇中天之中;夫中央之数系乎五,其气数皆五,故其炁降锺于五雷,其同生九苞上有天皇、紫微,下有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天皇、紫㣲复分馀晖,为左辅右弼,以总领元黄正炁,应号九皇晨君...玉清神母元君,于元始祖刼,在元明真净摩利支天,现身为大圆满月光王,沐浴于九曲华池中,化生金莲九苞,应现之道体也。故神母复有摩利支天母之号,实为北斗众星之母。
《广东新语》卷六神语:“斗姥像在肇庆七星岩,名摩利支天菩萨,亦名天后。”

注:上引经文明确说明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简称“玉真”,又称九天真王。玉清元始天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是浮黎元始天尊(玉帝)与玉清神母(王母、斗姆)之子,浮黎元始天尊与玉清神母即是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与玉清元始天尊之父母雙親。混元太上老君为浮黎元始天尊之孙,太上老君稱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為叔叔,与玉宸大道君灵宝天尊是同辈兄弟。玉清神母先生育玉清元始天尊、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大帝等九子,后又复号摩利支天母,沐浴于九曲华池中,化生金莲九苞---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北斗七星等九子。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21-12-10 09:13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20-8-30 22:41

《登真隐诀》、《无上秘要》《上清仙府琼林经》等经:“玉帝宫,玉清神母居之”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玉清神母,姓廉,名衔,字荒彦,着玄黄素灵之绶,头戴七称珠玉之髻,冠无极进贤之冠,居无上之太极珠宫中,七宝之府五灵乡玄元里,下治兆身玉帝宫。玉帝宫,玉清神母居之”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序曰:“元始天王运化开图,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清,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万气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长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九龙扶桑日宫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王。”
注:此经文明确说明南极长生大帝是元始天王与玉清神母之子。
  《宋史.林灵素传》:“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其弟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
《国史后补》:“神霄玉清王,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既下降于世,乃以其弟主东方,青华帝君领神霄之治,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故青华帝君亦曰判府天尊。”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宋徽宗皇帝》:“朕每澄神,默朝上帝,亲受宸命,订正讹俗。朕乃昊天上帝元子,为大霄帝君。…遂哀恳上帝,愿为人主,令天下归于正道。帝允所请,令弟青华帝君权朕大霄之府。"
《集说诠真》引《通鉴纲目》:“宋徽宗,政和七年四月,帝讽曰:朕乃上帝元子,为太霄帝君,悯中华被金狄之教,遂恳上帝,愿为人主,令天下归于正道。卿等可册朕为教主道君皇帝。于是道籙院册之”
《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八:“天上神霄玉清府长生大帝君,青华帝君是其弟,皆玉帝之子。”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卷一之《元始八子封职》:“长子,高上元始化生南极长生大帝君,任高上神霄玉清王,职太阳九炁玉贤君、玉清保仙王,讳混洞,字曜华。次封保生大君,任东华帝君,职青华帝君玉清太和王,讳泳洞,字曜烟。”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卷一之《八帝封号官职位》中亦称:“第一子任神霄玉清天王,绰霄太平应化道主大帝,遥领扶桑太阳九炁神君;第二子,任青霄好音元真宝耀天帝,遥领东华大帝君。-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卷一:“玉帝有八子:昔混明大化,元始与梵炁祖母,行大洞雌雄,回风混合,结八十一正阳之炁,生长子神霄王。次结七十二纯阳之炁,生次子青华君。….次结一十八宝阳之炁,生第八子。”
《太平广记》卷第五十六:“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二百六十:“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元之道,....太虚九光白玉龟台金母元君(西王母),乃长生大帝圣母,生八子。长生帝君乃长子,一身三名,其圣一也,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太阳九龙扶桑日宫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王。”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梵炁之祖者,王母也”,
《道藏三洞经》:"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之山,金城九重,云气五色,万丈之巅;上治北斗,华盖紫房,北辰之下。”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六》:“万炁之母,西方王母也。”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王母德酬高玄,故为万炁之母"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之《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卷十“西元九灵炁”:“故九灵太妙白玉龟台金真梵炁祖母元君,即西王母,主管女仙。”--《中华道藏》第6册,第564页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之二》:“梵炁之祖者,西元王母也。九灵太妙白玉龟台玉光金真梵炁祖母元君、青金丹皇大道君金母,居西龟之山,亦曰龙山,乃九炁之根纽”
《玉露金盘》:“昼夜不分,老母娘,命盘古才分混沌;.....无极老母即是金母娘娘,自混沌未分乾坤未判之时,老母就是一灵真性,统含阴阳之炁,独守其中,及至天地分开,辨了上下,老母真性,结盘虚无,散则弥漫宇宙,卷则敛如黍珠。“
《太上老君常说清净经注》[唐.杜光庭注]:“王母者,诸天神王帝主之母,居于昆仑。按《天地论》曰:王母居昆仑西侧黄河出水之处。王母者,是天地之母。又云,天公、地母主统众真,总摄三界,天上天下,是王母为至尊之母也。”
《护国威灵西王母宝卷》:“夫闻天仙王母尊之又尊,上极无上,掌握三界,辖管万灵,执人间祸福之权,理幽冥善恶之事,运寒暑之阴阳,摧星辰之变化。一年有二十四将神,一月有六应六候,侍卫母前,调行日月,旋转乾坤。润其泽而无高下丘坑,滋五谷而无偏枯薄厚实...玉帝封,太阴母,仙中主宰;元始赠,黄灵号,鬼惧神钦,三教尊,九流祖,万民父母,掌山河,管大地,锦绣乾坤....王母奏过上帝,...九曜星君率五斗星辰启奏圣母:‘为母乃群星之主,想俺九曜领群星问母,世间人莫不俱有星光所照乎?”母曰:“那九曜?”答曰:“贪狼星天蓬,巨门星天内,禄存星天卫,文曲星天辅,武曲星天心,廉真星天禽,破军星天柱,左辅星天任,右弼星天英,后有五斗群星。’”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24-3-7 04:26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20-8-30 22:43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亦曰:“九宸,曰长生大帝、青华大帝、普化天尊、雷祖大帝、太乙天帝、洞渊大帝、六波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即元始九气化生也,故号九宸上帝。代天以司造化,主宰万物。”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上》:“元始父祖,化神霄玉清真王。玉府在碧霄梵炁之中,…普化天尊者,自浮黎元始天尊生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声普化天尊。天尊以历劫应化,随时示号。本元始祖劫一炁分真,乃玉清真王,九霄主宰。一月四辰监观万天,浮游三界九州万国,赏善录愆,是为普化至大至贵也。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一》:“元始上帝即非元始天尊也。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卷二:“至道玉帝,功备十方,...应以仙教,号为元始天尊。”卷四说:“生天元始,是称天尊,无上法王,号为玉帝”,卷十称:"元始开图,无形无名,天尊於大罗天,...应生十号,托迹诸天。一号自然,是物根本;...八号天尊,天中宗尊;九号玉帝,玉美尊主;十号陛下,诸天上帝。"注:此经文中“元始天尊”即“浮黎元始天尊”即玉帝、上帝。
清《升平宝筏》:“资始乾元启,庞洪太素先,玉京开上界,亿万庆斯年,吾乃九天金阙玉皇上帝是也,道通元始,位证上清,.生天生地生人,循环太极,成佛成仙成圣,统会宗源,累劫修持,十二会才如指掌,含生瞻仰,三千界莫不皈心,正是荡荡无名,一炁清虚凝道体,.高高在上,万辰罗列卫宸居”
《封神天榜》第一本:“昊天大帝唱:...混沌初分不记年,则这位定三才一炁先,孕清宁紫气合三千,鸿钧默转,万象共周环。...昊天大帝升座白:鉴破洪濛后,淳风日以浇...朕乃金阙调元昊天至尊玉皇上帝。位尊太上,握一元形气之枢机,统御中天,掌四大部州之品汇。统摄众神,总司万劫,作诸天之宰制,为三教之主持...
《仙传抬遗》:“东王公,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三洞珠囊》卷八[相好品]引《太洞真经》云:“玉清文始东王金晖仙公,号曰玉皇道君,项有圆光,体生宝曜,朗如日晨,手把流铃,足蹑七元,仰眺太元,俯指绝空。”
《事物紺珠》卷三十八:
玉皇:东王公木公,名倪字君明,道炁无为,先以东华至真之炁化生,以主阳和之炁,又称东华帝君,居云房紫云为盖青云为城,真僚仙官,皆禀其命。
王母:金母,姓杨,名回,状如人,蓬头豹尾,虎齿。又姓何名婉衿,字大虚。道炁无为,先以西华至妙之炁化生,治昆仑,母养群生。
由《仙传拾遗》:“东王公又号玉皇君”,《事物紺珠》:“玉皇:东王公木公;王母:金母”,可知与西王母一起的东王公,实亦为玉帝的化名之一。至于所谓“东华帝君”有三个,其中之一为上帝之子东极青华大帝君;第二个“东华帝君”为道教北五祖之一,全真道关于东华帝君有一说,称东华帝君姓王,名玄甫,师事白云上真,为汉代山东人。元世祖时敕封“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元武宗时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第三个为仙话中之东王公(东华帝君)其实就是玉皇大帝几个化身中的一个!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福如东海寿如山,貌似小童身体健...圣号东华大帝君,烟霞第一神仙眷“,西游记此处描述貌似娃娃脸的东华大帝君,即玉帝之子东极青华大帝君,又叫东华大帝君。

上述经文明确玉帝又叫元始、元始上帝、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玉帝(元始、浮黎元始天尊)与梵炁祖母(即万气祖母、太阴元气、玉清神母、王母)所生八子或九子有南极长生大帝、东华大帝君。 综合上述经文可知,虽然有时说南极长生大帝为玉清神母的长子,有时又说是第九子,但是玉清神母的儿子没有变,又说南极长生大帝是金母元君(西王母)的儿子,且玉清神母又复号“摩利天支天母,为北斗众星之母”,王母也“下治昆仑,上治北斗”,“为母乃群星之主”,由此可见,玉清神母就是王母娘娘。
上引经文说明玉帝(上帝、昊天上帝)八子即元始八子或浮黎元始天尊九子,浮黎元始天尊有子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元始天王有子南极长生大帝(神霄玉清真王),元始有子神霄玉清真王,上帝、昊天上帝有子南方长生大帝君,也就是说昊天上帝、上帝、玉帝、元始、元始天王、浮黎元始天尊是同一至上神。浮黎元始天尊即元始、元始天王、元始上帝、上帝、玉帝、昊天上帝,是玉清元始天尊与南极长生大帝之父。而此“玉清神母”即“太虚九光白玉龟台金母元君”--西王母,居于无上太极珠宫--玉帝宫(斗牛宫)。至迟到宋代,就明确王母(玉清神母)与玉皇上帝(浮黎元始天尊)为天国第一夫妻。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21-12-7 12:55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21-8-6 22:04

关于盘古、元始、元始天王、元始天尊,道经中其实是有两个元始(盘古)、元始天王、两个元始天尊,一个是化天地山川的元始天王、元始天尊--盘古--玉清元始天尊;另一个为玉清元始天尊之父的元始天王、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玉帝)!既然道经中有两个元始,那么,看到经文中有“元始”或“元始天尊”,不一定就是说是三清之首的“玉清元始天尊”,也可能是玉帝,研究时要根据上下文意才能分清。因为上帝也可以称“元始”,也是“大天尊”。《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一》:“元始上帝即非元始天尊也。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
这两个元始、盘古、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很容易被混淆。但只要我们认清他们的区别,就很容易分清。其中一个是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盘古氏),另一个是玉清元始天尊之父--浮黎元始天尊(道、玉帝)。这两个“元始天尊”,他们的区别是,玉清元始天尊(盘古氏)开天辟地、化身天地山川,死后其神升天被封---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没有子女后代;浮黎元始天尊(道、玉帝)则是没有生死轮回、无始无终、有子女后代,如正统道教《皇经集注》所言:“玉帝为道祖,累劫众生万类,皆天地之生意,道脉之支分,孰非玉帝之眷属统系?”。
有时文献比较简略,那么,如何区分两者呢?要看具体情况而判断:比如,是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父亲的“元始天王”就是浮黎元始天尊,和九天真王是兄弟的“元始天王”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如果我们细细分析相关经文,弄清其中关系,就很容易理解另一些相关经文了。例如:
《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垂死化身。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此盘古死去化天地山川,没有子女。
《元始上真众仙记》:“昔二仪未分,瞑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当此之时,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此盘古元始天王有子女后代。
《云笈七签》卷三 道教本始部:“世人相聚,只知有此盘古,岂明今天前始之初复有盘古者哉?所以自斯盘古,以道治世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载,白日升仙,上昆仑,登太清天中,授号曰元始天王。”

《少室山房笔丛正集》:“盘古氏元始天尊应世也,以一万八千年为一甲子“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七:"混沌氏飛神昇化于九天之上,是為混沌自然元始天尊。...遂尊混沌氏為盤古先生"
《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天皇即玉清圣境元始天尊盘古氏是也。天皇即天宝君也,以元始之玄炁化生中三皇之天皇氏也。”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通鉴外纪》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氏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然则生物始於盘古,天地万物之祖也。其死也,头为五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天皇,即玉清圣境元始天尊盘古氏是也。...未有盤古氏之前,太初太始太素之先,化生三才者,其造化之主宰不得其名,亦弥为元始,又非盤古氏也。”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五十四:“原夫太易太初之极,中有至精焉,浮黎元始也。元始一而已。一者,乃天地之祖,无极之宗,不言而化,莫知其神。自天地位,日月明,星辰着,岳渎形,雷霆现,风雨行,万物因之而生,号名曰道也。道即一,一即元始之殊名,分为玄元始三炁。始青之炁为天宝君,道之祖,一也。於浮黎说经,众真监度。授於玉宸道君元白之炁,为灵宝君,经之祖,一生二也。宣演经教,立法度人,下传混元太上老君玄黄之炁,为神宝君,二生三也。上作诸天之模范,下为百世之表仪。变化多端,灵通不测。八十二化,变为真武,主掌群黎,纲维万物,为天地主宰,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即三生万物也。”
《道德真经三解》:“故浮黎元始天尊,不知其幾千萬劫,方至三清。...浮黎元始天尊,即道,生太极也。下至玉清元始天尊,三万二千四百年,道生一也...又一万八百年,至上清灵宝天尊,一生二也....又一万八百年,至太清道德天尊,二生三也.....太清道德天尊与无上元君同时授先天大道,三生万物也...”
《混元聖紀》卷之二:“太極之先,寥廓何有,道源肇啟,炁母混成,順洞瞑滓,兆朕胚暉,中有真精,自然而生,是為神明,強名虛皇。潛司玄化,道運御世,一炁分三,為玄元始。...三炁混合,氤氳漸著,為萬象之端。...初自一炁而分三炁,是為三天。三炁合生九炁,是為九天。自大羅天生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三清境也。“《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注》卷之八:“虛皇,即玉帝也。”
《宋大诏令集.上玉皇上帝尊号御笔手诏》:“道不可名,而隱於無名。名以既有,则可名於大,可名於小。故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强而名者曰道,形而上者曰天,神而應之曰帝,三者同出異名...惟道之大,微妙元通,深不可識,夙夜祗栗,恐不足以體法而顺承之。永惟玉皇大天帝、昊天上帝,至宰萬化,名殊實同,而昔之論者,析而言之,不能致一,故於徽稱闕而未备...谨涓日齊明,恭上尊號: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
《宋会要辑稿》 礼五一:“惟天之大,微妙元通,深不可识,夙夜祗栗,恐不足以体法而顺承之。永惟玉皇大天帝、昊天上帝主宰万化,名殊实同,而昔之论者析而言之,不能致一,故于徽称,阙而未备...谨涓吉斋明,恭上尊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
《皇经集注》:“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大罗之天上有玉京之山,山有七宝玄台,台在七宝城,城中有玉清之殿,高上玉皇治乎其中也。”; “ 玉帝讳廊奕,治玉京玄台之中“;“玉京山在诸境之上,故曰上京。山有玉城,城中有台号曰萧台。城阙山林郁然罗布,皆高上玉皇所理之处也。”
《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卷之二:“玉帝者,乃元炁之祖,造化之根。静而圣,即元始天尊;动而神,即玉皇上帝。”
道经《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化生天宝君。”《道教义枢》卷二亦称:“洞真教主天宝君为迹,本是混沌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浮黎鼻祖金华秘诀》十月丹成章第九:“经云:天宝,玉皇之气结一黍米玄珠,根本皆由于玄中正位,以成圣胎,是也。”
《道门十规》:“元始、灵宝,乃混沌之初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三)》引《神霄经》云:“妙无天帝出,生三炁三宝天君:玄炁天宝君,元炁灵宝君,始炁神宝君,即三清也。玉帝为祖,在太空之元。”
《云笈七签》·卷二引《灵宝经》曰:“一炁分为玄、元、始三炁,而理三宝。三宝皆三气之尊神,号生三炁。”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之二:“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宝君,各居一天。”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妙无天帝太极之初出,生三为玄、元、始。始炁化生先天老子。自尔以来,先天老子乃以玄炁时时而下生。”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而今元始上帝当降此天...吾以妙无天帝出,生三气三宝三君,造立混沌,分别万天,使帝阙列峙,亿真翔集,三万六千,日月一时同明,吾以是也。...而中空者北辰,上帝真形也。望之炯炯,五星辉映,荧荧有光者,帝座也。...玉帝为祖,立太空之元。”
《搜神記》卷之一:“妙無上帝自然元始天尊,一號天寶丈人。”
《云笈七签》卷十六:“天宝君 者,则大洞之尊神;天宝丈人 ,则天宝君之祖气也。丈人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亿万气后至龙汉元年化生天宝君 。"
《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二云:“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则曰洞真、洞玄、洞神。”
《重刋道藏辑要.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仰启三清境,无上三宝尊;仰启大罗天,无上玄穹主。三清境:玉清圣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三宝尊:元始为天宝尊、道君为灵宝尊、老君为神宝尊。无上,无可加也;大罗天,至大之天;玄穹主,诸天之主,称玉帝也。玉帝为万天之尊,则所居曰宸,宜也。”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曰:”至道玉帝,于龙汉劫时应为天宝大洞圣君,上生玉清十二圣天。赤明劫时,应为洞玄灵宝真君,次生上清十二真天;赤明劫时应为神宝洞神仙君,次生太清十二仙天”。注:这里的“为”就是“造作”之意,此处三君即三清天尊早期的称呼,经文意思是说玉帝分别造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三君(即后来之玉清元始天尊盘古、上清灵宝天尊太上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老子等三清)再化三清天。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七:"元始之號不一而足,有稱元始天尊,或云混沌自然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元始上帝,元始天帝,元始一炁天君,或元陽上帝,蓋諸天說法時,天人各以己見稱尊之而已。....混沌氏飛神昇化于九天之上,是為混沌自然元始天尊。...遂尊混沌氏為盤古先生。"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指出:“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一》亦曰:“元始上帝即非元始天尊也。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玄經原旨發揮》卷上:“言渾淪,則太極在焉。必有神帝者主乎其間。《易》所謂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故主宰之謂帝,是曰元始。”这已经说明道经中元始并非只是三清之玉清元始天尊的尊称,上帝也可以称作元始。由此可见,生玄元始三炁再化三清的元始,不可能是玉清元始天尊,只可能是“道”--浮黎元始天尊玉帝,也就是“虚皇,即玉帝也”。
由此可见,《元始上真众仙记》里的元始天王、盘古真人其实就是玉皇大帝开天辟地前的尊号之一,和《三五历记》中化为天地山川后封神玉清元始天尊的盘古是两个神。前者永恒不朽,为道,无生死轮回;后者被封神。也就是说,浮黎元始天尊玉帝(盘古真人)与玉清元始天尊盘古氏,他们俩是父子俩的关系。
有两个盘古、元始、元始天王、元始天尊,这大概是浮黎元始天尊(玉帝)在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后,感玉清元始天尊盘古化身天地山川之功,将自己的旧名字都敕给了儿子。后来浮黎元始天尊之名也很少人提起了,就只提玉帝之名了。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24-1-29 16:47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21-12-7 14:48

又如《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中所述斗姆“勤奉元始至尊,慧香氤氲,智灯朗曜,每发至愿,愿生圣子“中的”元始至尊是否“就是“浮黎元始天尊”呢?
我们知道,道经中有两个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和玉清元始天尊。《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明确指出:“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金火天丁神霄三炁火鈴歌》:“未有天地有此神,玉神元是玉真身。玉真大羅元始祖,浮黎玉清即雙親。”由此可见,浮黎元始天尊和玉清元始天尊,他们俩是父子关系。玉清神母元君和玉清元始天尊,他们俩是母子关系。而据《玉清赞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经》“玉清神母元君,于元始祖刼,在元明真净摩利支天,现身为大圆满月光王,沐浴于九曲华池中,化生金莲九苞,应现之道体也。故神母复有摩利支天母之号,实为北斗众星之母。”,斗姆是玉清神母的现身。皇后可以殷勤侍奉皇帝而“愿生圣子”,皇后却不可能殷勤侍奉皇子而“愿生圣子”!!否则就有违伦理。
故知《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此经中的”元始至尊“只能是“浮黎元始天尊”--玉皇上帝!!
再如《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洪惟大道,浩浩赤明,元始开图,化导群有,现大光明,照百千界,於玉清皇极宫中,放种种光明,...周徧天下,下及人寰,上则万二千天,下则八千万国,莫不承我元始之力,一时云集,听说无上至真妙道。元始上帝太极真尊抚明云几,下观大众,发大梵音,如大天鼓震响十方,天上天下,一时皆谓元始上帝与我独语,莫不欢喜,诚服听受。元始上帝乃敷奥义,大发至真之渊沦...[元始上帝太极]真尊叹曰:大哉,汝之问也。在昔龙汉,有一国王,其名周御,圣德无边,时人禀受八万四千大劫,王有玉妃,明哲慈慧,号曰紫光夫人,誓尘劫中,已发至愿,愿生圣子,辅佐乾坤,以裨造化。后三千劫,於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荣茂之时,游戏后苑,至金莲花温玉池边,脱服澡盥,忽有所感,莲花九包,应时开发,化生九子,其二长子,是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是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之星,或善或恶,化导群情,於玉池中,经于七日七夜,结为光明,飞居中极,去地九千万里,化为九大宝宫,二长帝君居紫微垣太虚宫中,勾陈之位,掌握符图,纪纲元化,为众星之主领也。昔大愿注此刚强世界七千万劫,方还玉清,紫光夫人亦号北斗九真圣德天后,道身玄天大圣真后”
上引经文中的“元始”、“元始上帝太极真尊”、“周御王”,其实就是同一个至上神:“浮黎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看经文: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中言:“在昔龙汉,有一国王,其名周御”,但在龙汉劫时,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才出世,灵宝君灵宝天尊与神宝君太上老君还未出世,万物还未有创造出来,故不可能存在有一个所谓“周御国王”及其眷属王妃等人,因此这个“周御王”其实就是《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中所述斗姆勤奉的“元始至尊”--浮黎元始天尊的化名,紫光夫人则是斗姆别名,为浮黎元始天尊之后,因此才“勤奉元始至尊”而“愿生圣子,辅佐乾坤,以裨造化”
再看《重刊道藏辑要.三宝万灵法忏》:“列星诰:...先天盘古周御国王,灵光映慈惠之容。....恭敬:大悲先天盘古周御国王天尊、大悲中天斗姥大圣元明道姥天尊...”
及《斗姆璇玑忏》:“斗父龙汉盘古祖劫周御国王天尊、斗姥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攴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意谓周御国王即先天盘古,也就是第一个有子孙后代的盘古、元始,而非没有子孙后代而死去的第二个盘古、元始,其实也就是说,最早的元始天王盘古即周御国王,也即浮黎元始天尊,也即玉皇大帝,而非没有子孙的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
其他道经中也有同类情形,不一定一说到元始、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就是三清中的玉清元始天尊,有时也可能是浮黎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主要是要分析经文的意思和所在的情形,才不会错意!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23-12-9 21:52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22-5-20 20:26

问:通天跟灵宝没关系吧?封神瞎说的?外加封神三清指的是老子的分身,一直都是三友?
答:《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话说鸿钧道人来至,通天教主知是师尊来了,慌忙上前迎接,倒身下拜曰:“弟子愿老师圣寿无疆!不知老师驾临,未曾远接,望乞恕罪。”...话说老子在篷上与西方教主正讲众弟子劫数之厄,今已圆满,猛抬头见祥光瑞霭,腾跃而来,老子已知老师来至,忙起身谓元始曰:“师尊来至!”...老子与元始声诺曰:“愿闻师命。” ... 鸿钧曰:“吾与道友无有拘束。这三个是吾门下,当得如此。”...鸿钧道人作罢诗,三位教主叩首:“拜谢老师慈悲!”
《封神榜》(长篇鼓词-清朝同治车王府曲本)第一百一回 燃灯收复灵珠子(第835页):“元始天尊老圣人,这日驾临光座,两旁边,列下门徒十二人。只因为,十二门徒逢杀劫,闭宫不讲圣瑜文。又有昊天玉帝旨,要选仙吏十二人,因此上,三教共议封神榜,……此时正应成汤灭,凤鸣歧山出圣人。又逢神仙犯杀戒,才有那,鸿蒙(鸿钧)传宣三圣人:太上老君头一位,元始天尊排二跟,其三乃是通天教主,共议那,封神之事应天心。…”
由此可见,《封神》中,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是鸿钧的三个门徒,三友也就是三师兄弟。而据道经《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大罗生玄元始三炁,化为三清天也。”《皇经集注》:“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道经《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化生天宝君。”《道教义枢》卷二亦称: “ 洞真教主天宝君为迹,本是混沌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道门十规》:“元始、灵宝,乃混沌之初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卷之二:“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寶君,各居一天。”《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三)》引《神霄經》云:“妙無天帝出,生三炁三寶天君:玄炁天寶君,元炁靈寶君,始炁神寶君,即三清也。玉帝為祖,在太空之元。”《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卷之二:“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寶君,各居一天。”《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二云:“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则曰洞真、洞玄、洞神。”
可知,道经中的所谓三清天尊即三宝君,由大罗所生玄元始三炁而化生,也就是相当于《封神》中的三师兄弟的关系。《封神》三友中老子与元始肯定是三清之二,至于灵宝大法师在《封神演义》中描写不多,关系亦达不到三清的级别。另一个有兄弟般关系的,只有通天教主,大概也就是为了避忌,在《封神》中不直接用“灵宝天尊”的名字而用“通天教主”的名字,作为反面人物写起来比较方便。
 《封神演义》中的“一气化三清“是说老君有一法术,象孙悟空拨出一撮毫毛变出百千只猴子一样,从头顶喷出一股气可以化作三清以助阵和通天教主对决。并非是说此三清指的是老子的分身,而是说老子有此法术而已。《正统道藏》中说的“一气化三清“,是"道"--"至道玉帝"于大罗天,以大罗一炁(玉皇之炁)化作"玄元始"三炁,"玄元始"三炁再化为“三清”。
再者,古人亦已有明文说:老君、元始、通天是三清的说法。清朝醉月山人著《狐狸缘全传》明确写道:
第13回:“桌儿正当中挂上老君、元始、通天三清神像。”
第14回:“咱并非惧怕谁,不能不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变化三清之义。”
第15回:“夫玄门、截教虽非同类,实属一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变化三清,本乎一气相传至道。”
《封神》的影响确实是很大,后世庙宇里的很多神都是因此而来。清朝时(公元1875年)有外国人Gray来广州参见玄妙观,就直接将三清殿中三清之灵宝天尊写作“通天教主”。Gray《广州城之行》:“.一所道观,名元妙观...元妙观由一个大庭院和三座殿宇组成。第一殿供有三尊神像,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及太上老君。第二殿供三尊神像,即玉皇上帝、天皇上帝和紫微大帝。第三殿供奉北帝。在这殿供奉的北帝,象征着中国神话传统的英雄。这殿的北帝神像没有鞋和袜,而是在它右脚下有一条蛇,左脚下有一只龟。”-----引自《广州玄妙观考释》作者:黎志添。
河南辉县九莲山景区主要人文景观--西莲寺,其中三清殿,供奉的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三清天尊神像。
通辽市医院(原哲里木盟医院)院内东北角的园通寺西殿供奉老君(太清),元始天尊(玉清)、通天教主(上清)分别左右,谓之三清殿。"④:参见额尔德木图、孟和.科尔沁文化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1~452页。
因此,《封神》中的“三友”,其实就是“三清”在《封神》中的故事演绎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23-11-13 21:09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23-2-12 14:52

为什么网上都认为玉帝是四御,地位还比老君低?
答:这是因为道教也是有很多派的,其中一些狂妄之徒为抬高自己,仿照佛教的造法,暗中生出此说。说到四御,其实道教中关于四御有多种说法,第一种如北京白云观四御殿中的四御: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西极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玉帝不在四御之列,单独处玉皇殿。第二种四御是: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这种四御说玉帝是四御之一,是一些不孝之徒企图超越上天的狂妄臆想,也就是网上的一种错误说法;第三种四御,就神话而言正确的一种四御即四帝,是根据神话中的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而编成,道经《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有:“北壁只悬三清、北极、天皇、东极、南极七象”即为《西游记》中的“三清四帝“,其中北极、天皇、东极、南极四帝即是第三种四御,即如《西游记》的说法:东极青华大帝、南极长生大帝、西极天皇大帝、北极紫微大帝,四御辅助玉皇大帝(天、昊天上帝)治理宇宙,三清负责传播中华大道。
正统道教《皇经集注》已经对此给以痛批,明确指出:“玉帝万法教主圣祖玄师,...统三教(儒释道诸教),包万法,居天中之天,为圣中之圣,无始无终,本莫穷其自,在万象之先。...世流妄分乘位,不考源流,以玉帝为次尊,是世人有大於帝王者矣。甚至以三清、佛尊比太上皇,又悖玉帝先后显化之意。而以异姓异号拟父子,其罪尤甚!噫,世不能无玉帝,犹生必有宗祖、父母也。谤上帝而别立门户,是舍宗祖、父母而自尊也。奚可哉?”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23-2-15 21:32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23-2-26 00:41

问: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究竟是什么关系?
答:根据古籍道经等文献资料,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确是天国第一夫妻关系!而非母子、同事、下属等关系!!可参考文献资料:
1.《神异经.东荒经》:“东王公...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唏嘘;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言笑者,天口流火照灼,今天下不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
2.《北堂书抄》卷一五二引《神异经》:“玉女与天帝投壶,天为之笑,今电光是也。”
3.《云笈七签》卷三 道教本始部:“托生扶桑太常玉帝天宫,以法授扶桑太帝”
4.《云笈七签》卷一百四 纪传部·传二:“西王母曰:吾昔先师元始天王及皇天扶桑太帝君见遗以要言,汝愿闻之邪?”
5.《三洞珠囊》卷八[相好品]引《太洞真经》云:“玉清文始东王金晖仙公,号曰玉皇道君。”
6.《仙传拾遗.木公》:“东王公亦号玉皇君”
7.《事物紺珠》卷三十八:“玉皇:东王公木公,名倪字君明,道炁无为,先以东华至真之炁化生,以主阳和之炁,又称东华帝君...真僚仙官,皆禀其命。王母:金母,姓杨,名回,状如人,蓬头豹尾,虎齿。又姓何名婉衿,字大虚。道炁无为,先以西华至妙之炁化生,治昆仑,母养群生。”
对比《神异经.东荒经》与《北堂书抄》引《神异经》之文可知,“东王公”即“天帝”,《仙传拾遗.木公》:“东王公亦号玉皇君”,《云笈七签》也有“扶桑太常玉帝天宫“、”扶桑太帝“、“皇天扶桑太帝君“等说法,而《闽杂记》则更明曰:“俗以玉皇为天帝”,也就是说东王公即天帝又即玉皇大帝。

《仙传拾遗》:“东王公亦号玉皇君。...昔汉初小儿于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
对照:
《七真祖师列仙传》(41):“邱祖到了瑶池见了王母,又到灵霄宝殿上见了玉帝,端端站着,并不下拜。
玉帝喝道:“见朕如何不跪?”
《七真祖师列仙传》(42):“早赴瑶池紫府斗牛宫见王母,再到灵霄殿见玉帝,标名挂号,万仙簿上落名。“
《七真祖师列仙传》(43):“见了王母,下拜道:“弟子与老母庆寿无疆!”
王母见了大喜,吩咐童儿大排筵席,众仙姬都来相陪,吃了仙桃仙酒。
宴罢,王母道:“母女今日相见,返本还原,仍归你的旧位。再拜见玉帝,标名挂号。”
孙祖出瑶池紫府。至灵霄殿跪倒,口称:“天齐,弟子前来庆寿无疆!”
玉帝道:“孙不二仍回斗牛宫复你的本位。等你男女众道友功完行满,同到一处,查你众人功程,标名挂号。”
刘祖赴宴罢,王母吩咐:“你今日才打过瑶池,你成一个真人去见玉帝,万仙薄上落名。”
刘祖拜谢己毕,到灵霄宝殿前倒身下拜,口称:“陛下,弟子来见。”
玉帝道:“等你男女众道友齐集,查了功行大小,再好万仙薄上落名。”
刘真人拜谢而去。
再说郝太古功完行满,上天丹书来召。太古入了天界,过了瑶池,见了玉帝。
玉帝吩咐...
《七真祖师列仙传》(44):“话说钟离老祖捧旨来召谭祖,脱胎上升。拜过王母,见了玉帝,玉帝说:“等你众道友来齐,再好发落。”
又说王祖处一也成了大道,到瑶池拜过王母,又到灵霄殿见了玉帝,也着候旨发落。
还有李春花得了邱祖口诀,也成了大道。
王祖奉旨召来,王母将他收在斗牛宫内。再见玉帝,玉帝也教候旨发落。
《七真祖师列仙传》(45):“到斗牛宫拜见王母,过瑶池,到灵霄殿,邱祖下拜,三礼九叩。玉帝..”,
上引《七真祖师列仙传》中描述七真祖师升仙上天庭先到瑶池拜见王母,再到灵霄宝殿朝见玉帝,则是对应汉初儿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盖言世人登仙,皆揖金母而拜木公焉。”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进一步明确王母即金母,玉帝即木公、东王公。知金母=王母,木公(东王公)=玉帝。
《事物绀珠》卷三十八:“玉皇:东王公木公...王母:金母。”更明确指出玉皇即东王公,王母即金母,也就是西王母。也就明确玉帝与王母是一对夫妻。
又,唐宋已经有文献资料证据说明玉帝和王母是夫妻:
《太平广记》卷第五十六:“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二百六十:“太虚九光白玉龟台金母元君,乃长生大帝圣母,生八子。长生帝君乃长子,一身三名,其圣一也,曰南极长生大帝“。《宋史.林灵素传》:“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其弟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朕每澄神,默朝上帝,亲受宸命,订正讹俗。朕乃昊天上帝元子,为大霄帝君。…帝允所请,令弟青华帝君权朕大霄之府。”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序曰:“元始天王运化开图,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清,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万气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长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九龙扶桑日宫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王。”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序曰:“元始上帝即敕太皇万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王长生护命秘法,传付下世,首教於我,以布世间学真之士,佩法修行,永为身宝。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卷之一:元始天王曰:吾敕太皇万福真君,开紫霄琅笈九霄妙蕴,付於玉帝上子(玉帝长子南极长生大帝),以阐天风,传度世人,指归正道,得者自仙。
玉帝有八子:昔混明大化,元始与梵炁祖母,行大洞雌雄,回风混合,结八十一正阳之炁,生长子神霄王。次结七十二纯阳之炁,生次子青华君。….次结一十八宝阳之炁,生第八子。
混元八帝宗枝图:
神霄玉清王
青华大帝君
蓬莱灵海帝君
西元大帝君
元始天王玉皇大帝
东井大帝君
清都大帝君
清霄大帝君
中皇司命君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一》:“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梵炁之祖者,王母也”,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之二》:“梵炁之祖者,西元王母也。九灵太妙白玉龟台玉光金真梵炁祖母元君、青金丹皇大道君金母,居西龟之山,亦曰龙山,乃九炁之根纽”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之《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卷十:“故九灵太妙白玉龟台金真梵炁祖母元君,即西王母,主管女仙。”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六》:“万炁之母,西方王母也。”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王母德酬高玄,故为万炁之母"
由上引唐宋文献资料记载可知,玉帝又即元始、元始天王、元始上帝、玉皇大帝、上帝、昊天上帝,王母即梵炁祖母、万炁祖母、金母元君,南极长生大帝为太虚九光白玉龟台金母元君--西王母八子之长子、昊天上帝元子、上帝之长子、玉帝上子、玉帝(元始)八子之长子,这就说明至迟到宋代,就明确王母与玉皇上帝为天国第一夫妻。

“王母娘娘”(即西王母、瑶池金母)为先天阴精化身,主治昆仑庸城,是道教女仙之祖;与“西王母”对应的是“东王公”,乃先天阳精所化,主东海方诸岛,为天下男仙之祖。这是道教的说法。
《太平广记.木公》:“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此文意思就是说,东王公就是玉皇!!东王公其实是为应对西王母而制造出来的一个名字,《神异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可知,东王公其实就是昆仑之帝黄帝所演化而来,而黄帝又叫皇帝,即皇天上帝(玉皇大帝)!
道教以“东王公”、“西王母”喻阴阳,这是没有错的。玉帝从无形无相的上帝--混沌元气之“道炁”(元始天王),聚形为有形有相的“玉皇上帝”(东王公)无极道身,也就是男神仙中的最高神---“阳”--青阳之元气,而王母为“太阴之精”,也就是“阴”--太阴之元气。《太极图说》云:“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其实就暗喻阴阳相配为夫妻,不然何以生万物呢?如果玉帝和王母不是夫妻,何以道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墉城集仙录》等记载王母有二十四个女儿呢??《高上神霄紫书大法》怎会说“玉帝有八子...长子神霄王(南极长生大帝)“,《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又曰“太虚九光白玉龟台金母元君(王母),乃长生大帝圣母,生八子。长生帝君乃长子”??道经《皇经集注》又怎会说:“孰非玉帝之眷属统系?”
只是道经为了传道,让入道者修练禁欲,守身如玉,从而“得道升仙”的修行需要,没有明确说明玉帝与王母是夫妻而已。但民间老百姓因为不是道中人没有什么禁忌,因而没有保守玉帝与王母是夫妻这个秘密的必要,故此民间信仰及从《西游记》、《封神榜》到《天仙配》以及后来的七仙女下凡等等民间神话传说,都认为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天国第一夫妻,其家庭儿女情长的恩爱故事,更成为中国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第一佳话。
另外,道经《天师请问经》云:“道为最尊,常在三清,出诸天上,以是义故,故号天尊,或号玉帝,或号高皇,随顺一切也。”,意谓道是最尊贵的,时常在三清境及诸天巡视,由此缘故,又号大天尊,或号玉帝,或号高上玉皇,世间万物因之而欣欣向荣,顺顺利利!
正统道教《皇经集注》亦曰:“玉帝万法教主圣祖玄师...统三教,包万法,居天中之天,为圣中之圣,无始无终,本莫穷其自,在万象之先。但道妙分真,现生光严妙乐国中,乃往昔劫中化显也。世人观天道阳明,阳主施,其机常张,尊帝曰张大帝...若论世系,玉帝为大道之首分,浩劫之古祖,焉有死生姓名耶?..玉帝为道祖,累劫众生万类,皆天地之生意,道脉之支分。孰非玉帝之眷属统系?...诸天帝轮回,玉帝不轮回。盖玉帝乃道身,道无穷,玉帝岂有穷乎?...。为大丈夫玉帝化天地,生民物,不见其始,莫有其终,圣中最尊,神中最大,丈夫孰甚焉。玉帝功德若虚空,与道同神,故云帝身即道身,非常体耳,是无尽量大功德之身,是真清真浄自然不拘之身。玉帝化一切世界,亘古不改,何有限量?”
由《皇经集注》等诸经可知,玉帝即道,玉帝之身乃道身,无始无终,无生死轮回。混沌之初,宇宙空虚寂寞,为创造万物,玉帝从无形无相的上帝--道炁,聚形为有形有相的玉皇上帝--道身。玉帝化天地,生民物,万物俱为玉帝之眷属统系,因而玉帝不可能有什么父母兄弟姐妹,只有妻妾及子孙后代。现生光严妙乐国,乃为渡群生,为大家作一榜样而于劫中化显而已,并非真的玉帝出生。《西游记》以及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玉帝由此《玉皇经》并综合昊天上帝、黄帝、东王公、帝释等诸多传说而来,成为宇宙万物最古老的创造者,乃所谓天地三界四生六道万灵真宰,宇宙永恒之最高统帅。因此而言,《西游记》及其它作品中的王母也不可能是玉帝之母。
又从《西游记》 第七回:“众皆畅然喜会,只见王母娘娘引一班仙子、仙娥、美姬、美女飘飘荡荡舞向佛前,施礼...”的描述可知王母亲自出马引领一班仙女载歌载舞,向佛前施礼。如果王母是皇天太后--玉帝之母,年纪肯定比玉帝还大,而天帝玉帝又是"安天大会"的总指挥,怎么可能安排自己的老母亲皇天太后去招呼客人呢?皇天太后只可能在前座观赏,不可能还要她老人家引领仙女们跳舞施礼。如果是天宫的女主人--夫人王母娘娘,那才说得通,因此只有王母是玉帝的夫人王母娘娘,才有可能尽天宫主人之职欣勤招呼客人。《西游记》第五回又有:“太上道祖来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朝礼毕”,在办公场所,玉帝也不可能同母亲一起迎接宾客。故而,王母娘娘只能是玉帝的夫人而非母亲。
再综合《西游记》中描述:王母可发懿旨,既住在紫府斗牛宫,又与玉帝一起迎接各路人马,又协助玉帝办安天大会,且在玉帝办公的灵霄殿前御花园禁地--瑶池,种有曾被天蓬元帅偷吃、万圣宫主偷摘的九叶灵芝。什么人才同时具备这几个条件呢?同事或者下属有这个资格么??没有!只有作为天国第一夫人,玉帝的妻子王母娘娘,才有这样的资格哦!!
总而言之,综合文献资料可知,东王公即玉帝,黄帝化身即玉帝。东王公其实就是黄帝,也就是玉帝的化身。玉帝即道,道即玉帝。宇宙开初一片混沌,只有无形无相的上帝--先天道炁存在,为创造万物,上帝(道)乃以己之阳气先聚形为有形有相的上帝--东王公(玉帝),后又以己之阴气--太阴元气,聚形为西王母--王母娘娘,玉帝王母坐镇三十六天大罗天,陶钧宇宙,养育天地,生下儿子盘古,及伏羲女娲等众神,玉帝王母命儿子盘古开天辟地,盘古死后化身天地山川,白日升天,上帝感其功,封盘古其神为三十五天玉清元始天尊;玉帝王母女儿女娲则造人补天..

[ 本帖最后由 日剑 于 2023-2-26 01:17 编辑 ]
作者: 日剑    时间: 2024-1-3 23:58

问:《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註》指出:“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 === 北宋的《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註》所收齐·严东注曰:“【玉帝】讳廊奕,治玉京玄台之中,【与元始同生】,为玄元之范,开灭度之门,教学仙之人也。......【青天魔王】姓斌,讳齿成巴。青天魔王【与元始同生】,统御九天丑伯,亦三界之魔王也。”,经文里说,玉帝和元始天尊是【同生】,就是同时生成,但也说过青天魔王也是和元始天尊【同生】,青天魔王和元始天尊也是同时生成?
答:【玉帝】【与元始同生】中这个“元始”,应该就是“道”、“元炁”,“元始,未受号之先”。因为据《皇经集注》:“是玉帝妙化之身,即大道身也,非尋常形體也。玉帝功德若虛空,與道同神,故云帝身即道身,非常體耳。”玉帝散形为混沌元炁--元始,聚形乃无极道身“玉皇大帝”, 故《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称:“玉帝者,乃元炁之祖,造化之根。静而圣,即[浮黎]元始天尊;动而神,即玉皇上帝。”《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註》指出:“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玉帝也叫元始, “与元始同生”=“與道同神”,也即[浮黎]元始天尊,但非[玉清]元始天尊。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东曰:元者,先也。先天而生,故曰先也...亦曰道也...天从始而生,明始亦元也...所以号元始者,示人知始终之归趣也...元始,未受号之先。”《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东曰:青天魔王姓斌,讳齿成巴。青天魔王与元始同生,统御九天。”中【与元始同生】中这个“元始”,其意概谓“元始,未受号之先”之意,也就是最早之时、未有天地之时。就像很多神话小说的描写一样,如:
《西游记》:“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金火天丁神霄三炁火鈴歌》:“未有天地有此神,玉神元是玉真身。玉真大羅元始祖,浮黎玉清即雙親。混元老君稱為叔,九億萬天俱統屬。”《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长生)大帝曰:‘朕为浮黎元始天尊之子,玉清神母元君之男,玉清元始天尊之弟,太上老君之叔...。大帝曰:未有天地,先有吾身,未有吾身,先有根本。”《玉芝堂谈荟》卷十七:“雷霆玉经:浮黎元始天尊、玉清神母元君,生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第九子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
“青天魔王【与元始同生】”中此句意思,与《西游记》:“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与天同寿道人家...”中“与天同寿”及《金火天丁神霄三炁火鈴歌》:“未有天地有此神,玉神元是玉真身。玉真大羅元始祖,浮黎玉清即雙親。混元老君稱為叔,九億萬天俱統屬。”中“未有天地有此神”“未有天地,先有吾身”等意思相同。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