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间信仰与民间观念版块第一期活动:各抒己见辩迷信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2 09:33     标题: 民间信仰与民间观念版块第一期活动:各抒己见辩迷信

大家好:
    为了引起民间信仰与民间观念版块讨论的空气,欢迎大家说出身边难以解答的迷信事项与俗信事项,然

后由大家帮助解答。提问题者和回答问题者都会得到宝葫芦的奖励。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竹林遗风  木兰山人   
                                                                     6月2日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2 09:34

听妈妈讲过爷爷被鬼附体的故事。有一次,爷爷喝醉了,在路上摔了一跤,回到家躺床上。不一会,妈妈听见爷爷房里有很大的响动,赶紧和爸到爷爷房间看他。这时的爷爷变成另一种声音,两眼睁的大大的,一边哭一边骂。妈以前见过类似事情,赶忙让大家把爷爷按住,在他手上用绳拴住,然后插一只筷子。那声音说:“你这样做我也不怕,我今天就是特地来找他的。那些长辈和我屋里的劝我不要来,还罚我跪玻璃,但我就来。他身上煞气重,平时我不敢接近,正好今天他喝酒,趁他摔跤了,我才缠上他。”然后讲自己在阴间吃不饱,穿不暖,全怪爷爷逢年过节照顾不周。姑姑们连夜去请会过阴的人来和他谈判,这时大家才知道这附身的是爷爷的爸爸,在59年过“粮食关”时和妻子一起活活饿死。会过阴的这人和他谈妥了条件(要供奉他什么东西),他终于肯走了。只见爷爷两腿一弹,然后重重的压在床上,声音很大,妈妈仍记忆深刻。

       我不是在宣扬封建迷信,只是说身边奇怪的事。它无法用科学来解释,民间自有民间的方法,不能一棒子打死。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 09:35

“鬼上身”是民间信仰中很普遍的观念,据说因为阴阳相隔,鬼不能直接和人见面。因此,有时候鬼为了表达某些意愿,就不得不借助人的身体。说件我小时候见到的事情吧。
大概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四舅爷爷去世了,爸爸领着我去参加葬礼。在舅爷爷的坟头刚拢起的那一刻,舅爷爷的12岁孙女,突然放声大哭,声音异常凄惨,并且本该哭爷爷的她却哭起了爹爹,别人劝都劝不住。这时阴阳先生说,这闺女鬼上身了,附在她身上的是她姑。也就是我表姑,舅爷爷的女儿,这位表姑早年间就去世了。阴阳先生说这位表姑是借小女孩的身来哭舅爷爷的。眼看小女孩越哭越痛,女孩的妈妈终于看不过去了,她走到女孩面前,拉住女孩说:
她姑,你活着的时候可是个好人啊,我知道你心疼咱爹,可你也不能这样折腾你侄女啊,她还是个孩子啊!你别闹了!走吧!
这时只见那小女孩停止了哭声,垂下头,又慢慢抬起头,说道:我不闹了。如此,连续三次。这才恢复了正常。

当时,确实把我吓坏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不能理解。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2 09:36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2 09:35 发表
“鬼上身”是民间信仰中很普遍的观念,据说因为阴阳相隔,鬼不能直接和人见面。因此,有时候鬼为了表达某些意愿,就不得不借助人的身体。说件我小时候见到的事情吧。
大概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四舅爷爷去世了,爸爸领 ...
这样的事应该很多,我没见过,但是听过很多。
我姥姥死了下葬的时候,一堆人在她坟头烧纸。结果我二舅和三舅的衣服呗风吹着烧着了,其他人都没事

。我妈说,这是因为姥姥怪两位舅舅生前对她态度不好。
当天夜晚,表姐梦见姥姥对她说:“XX,我的拐棍(就是拐杖)呢?”把表姐吓得不轻。大家这时候想起来

,姥姥的拐杖还没烧,姥姥来要了,于是赶紧烧给她。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6-2 09:40     标题: 中国文化圈之外

不知道这种事情在中国文化圈之外有没有?是如何表述的?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 09:40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6-2 09:40 发表
不知道这种事情在中国文化圈之外有没有?是如何表述的?
这还真不知道,大家都来讲讲。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6-2 09:41

这个活动弄出来,倒让我想起了很多那种很邪性的事。
先说一个我自己的吧。我想大家都知道民间的“叫魂”习俗,就是小孩子受了惊吓之后,百治不癒,然后请神婆之类的人做一些仪式,小孩子的魂魄就回来了。我妈妈向来是不信那些个神神叨叨的事的,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她特别信服村里一个老太太叫魂的功夫,抱着孩子一进门,根本不用开口,她就知道这孩子因为什么原因被吓到了。
关于叫魂,我倒查过一点资料。说是东南亚有些国家的妇幼医院专门开有类似的“叫魂科”,来治疗类似的病症的。有人说这是童年期心理创伤的疗救,解释很多,但是,大多都是企图从“科学”的角度来给出解释的。我倒是觉得,这些事象反而很难用所谓的科学来解释的。因为,一,科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科学负责的是物质的世界,一些心灵的、灵魂的、精神的事象科学未必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大家去看看网上揭批CCAV《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个贴子就知道了,哈哈。二来呢,我觉得科学主义太过兴盛,俨然走得比宗教更加的偏执了,科学对百姓生活的控制,达到了让百姓觉得不是科学的,就必定是迷信的愚昧的,其实,偶们这个世界,哪有如此的简单嘞?

胡说八道,抛砖引玉,欢迎批判,请大家往更加深处探索发现!!!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 09:43

西方的鬼附身我没找到可靠地材料,但看到有个这方面的电影《驱魔人》。
电影由考古学者默林神父在尼尼微附近的考古遗迹中挖掘出一个石制头像开始;他后来旅行到另一个地方,当地有一座古代恶魔Pazuzu的雕像,并发觉他之前发现的头像与Pazuzu雕像相似。他看见两只狗在附近扭打狂吠,似乎预示了不祥的预兆。同一个时间,在美国华府的乔治城大学,一位年轻的精神科医师卡拉斯神父,由于人生的不顺遂,开始对他的信仰产生怀疑。   在乔治城的某一公寓,单亲妈妈克莉丝·麦尼尔注意到她12岁的女儿芮根突然间变了一个人,做出不属于小女孩该有的行为。克莉丝一开始以为那是由于离婚对女儿所造成的创伤。克莉丝带着女儿看了许多医生,结果均为正常,但仍无法解释小女孩的异常行径。芮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发生了许多科学不可解释的超自然现象。   当所有的科学治疗方法皆告失败,一个医生认为芮根的症状是由于恶灵附身的信仰所造成的精神病症状,他建议请神父来做驱魔的仪式会有助于缓解这种心理上的精神疾病。克莉丝找精神科医生卡拉斯神父诊断芮根的症状;一开始卡拉斯神父也认为芮根的症状只是单纯的心理疾病,但在亲眼目睹芮根诡异而恐怖的异常行径后,他开始相信芮根是被恶魔所附身了。   考古学者默林神父,由于有过驱魔的经验,被教会召唤到了华盛顿以协助卡拉斯神父。他和卡拉斯神父尝试在芮根死亡前将恶灵逐出小女孩体外。这个恶灵宣称他不是普通的恶魔,而是魔鬼Pazuzu他自己。   在驱魔过程的高潮中,默林神父由于心脏衰竭死亡,卡拉斯神父认为是恶魔夺走他的性命,因此与恶魔发生扭打,并向恶魔大喊离开小女孩的身体,进入他的身体。恶魔后来附身到了卡拉斯神父身上,但卡拉斯神父趁自己还有理智时跳窗自杀,与恶灵同归于尽。芮根恢复正常,而且根据克莉丝,她不记得这段   时间内所发生的事。电影以母女两人离开乔治城,展开新生活结束。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 09:43

引用:
原帖由 笛威辛亢 于 2010-6-2 09:41 发表
这个活动弄出来,倒让我想起了很多那种很邪性的事。
先说一个我自己的吧。我想大家都知道民间的“叫魂”习俗,就是小孩子受了惊吓之后,百治不癒,然后请神婆之类的人做一些仪式,小孩子的魂魄就回来了。我妈妈向来 ...
龙哥说的对,有时候就应该以俗说俗,以俗解俗。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6-2 10:08     标题: 《印第安人的颂歌》

乔健老师的一本书《印第安人的颂歌》,也有着相关方面的论述,其中说的主要是治病的;
维克多.特纳在《仪式过程》中也有些论述,也是关于一个民族的治病的仪式的,其中也有把一些病原归根于祖先之灵。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6-2 10:11     标题: 扎耳朵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2 09:43 发表

龙哥说的对,有时候就应该以俗说俗,以俗解俗。
湖北恩施也有相关的习俗,“扎耳朵”。
作者: ameiqq    时间: 2010-6-2 11:04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科学主义俨然走得比宗教更加的偏执了
其实我始终觉得还有更有趣的信息通道,人类还没有发现。这种感应感知的东西,人类早知存在,一直在找录沟通的渠道。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 16:42

引用:
原帖由 ameiqq 于 2010-6-2 11:04 发表
科学主义俨然走得比宗教更加的偏执了
其实我始终觉得还有更有趣的信息通道,人类还没有发现。这种感应感知的东西,人类早知存在,一直在找录沟通的渠道。
或许这种信息通道被民众发现了?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 16:47

民俗学的国际术语为folklore,译成中文,其本意为“人民的智慧”、“民间知识”、“群众学问”。那么建立在民间信仰基础之上的这种行为,不就是folklore吗? 我们应该站在民众的立场,以民众的知识来解释民俗,而现在我们往往使用所谓的“科学”来解释民俗,岂不是有点南辕北辙,缘木求鱼,适得其反?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2 17:15

科学需要更加科学,它并没有发展到能解释一切的地步,这样就需要总能大家共同努力了。有了民俗,才促进科学的自我进步。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0-6-2 17:45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6-2 09:40 发表
不知道这种事情在中国文化圈之外有没有?是如何表述的?
去看看《驱魔人前传》和《驱魔人》吧。。。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0-6-2 17:47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2 09:43 发表
西方的鬼附身我没找到可靠地材料,但看到有个这方面的电影《驱魔人》。
电影由考古学者默林神父在尼尼微附近的考古遗迹中挖掘出一个石制头像开始;他后来旅行到另一个地方,当地有一座古代恶魔Pazuzu的雕像,并发觉 ...
没想到竹林师兄推荐了。。。。

我大爱这片子。。。特效和化妆化的很好。

我有好多恐怖片。。要不?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0-6-2 17:49

引用:
原帖由 笛威辛亢 于 2010-6-2 09:41 发表
这个活动弄出来,倒让我想起了很多那种很邪性的事。
先说一个我自己的吧。我想大家都知道民间的“叫魂”习俗,就是小孩子受了惊吓之后,百治不癒,然后请神婆之类的人做一些仪式,小孩子的魂魄就回来了。我妈妈向来 ...
我刚想写篇关于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个事呢。。。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0-6-2 18:07

再推荐一本《驱魔》
在解决你的问你方面比《驱魔人》更有说服力
片子本身就是围绕 到底有没有鬼上身,而驱魔到底是什么而展开的
里面有对驱魔的详细解释

同时,片中女孩甘愿牺牲自我的精神,还是很感人的。。。

洛洛推荐!!!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0-6-2 18:11

还有一本是《灵动鬼影实录》
以纪录片的形式来讲述一个真实存在鬼魂

因为片子采用纪录片的形式,因而比其他以故事形式展开的电影更有感觉。
当初一度攀上北美票房冠军。

洛洛推荐。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2 18:21

大家不要跑题啊!不是让大家看恐怖片。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0-6-2 18:22     标题: 回复 21# 的帖子

波哥
我没跑。。。

这个《驱魔》真的是在解释鬼上身和驱魔这些西方的民俗。。。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6-2 18:37

讨论民间信仰呢。
鬼片都出来了。。。。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0-6-2 19:44

既然没人相信我的推荐是真的。。
那我来说最近发生我身上的事   这个一千万个是真的!!!

    从3月份中旬开始,一到晚上身上就开始出现一块块很大的疙瘩,非常非常的痒。然后去校医院,校医给了我盒过敏药,说是季节性过敏。当时也没当回事,以为吃几天就没事了。加上打算去西藏,怕通不过身体检查,所以老妈让我回家看病也没去。在西藏的时候,一到晚上还是会发出来,就一直吃药止着。
   一直到5月中旬,一到晚上这个东西还是会发出来。而且长到脑袋上去了,吃颗药过段时间会消下去,但是实在是痒的让人受不了,又不能抓。只能忍着。从五月开始,又一直觉得头晕。感冒也拖了将近大半个月才慢慢好转。而那个东西,还是在晚上不定时地出现,不管我在哪里,我吃什么。
    因为最近学校的事情比较多,实在走不开。老爸老妈一直让我回家看病,但实在走不开,然而病又越来越严重。于是校医院的医生让我去金华第五医院看病,说是金华皮肤科最好的。去医院,医生只稍微询问了下症状,就让我去验血。验血单出来一切正常。她就直接说是荨麻疹,已经确诊了。还是只给了我盒过敏药。其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给。
    我都吃了2个月的过敏药了,也不见好,她还给我过敏药。老妈一直打电话问病情,一再嘱咐按医生吃药。但是头晕、和只在每天晚上发出来的身上这东西实在是解释不过去了。
    有一天,老爸说,他们去问了“菩萨”(我们这边把那些神婆、神男之类的叫菩萨,说是菩萨上身。),那个“菩萨”能准确的讲出我的症状,然后说我染上了“不干净”的东西。然后,需要“送走”那个缠着我的鬼。
    所谓的“送走”,其实是做一些饭菜、瓜果之类的东西,在深夜的时候向着某个特定的位置把这些东西放在那,给那个鬼吃,请他离开。(具体没见过,大致是这个样子)。这期间,是不能被别人看见的,具体的朝向位置,神婆会告诉你。而至于为什么不能被人看见,爸妈似乎也不明白。
   现在,头晕的症状是真的好了很多。至于荨麻疹,还在时不时的冒,昨天还吃了药来着。而爸妈也一再的强烈要求我回家看病。

    在我们那,一般得了些病,查也查不出,治了好久也没什么效果的时候。会去寻求这方面的帮助,一边继续就诊。说起来,也算迷信和科学两者结合了。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 21:23

洛洛,有病最好还是到正规大医院,不要耽误了病情。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0-6-2 21:32     标题: 回复 25# 的帖子

我去了金华最好的。。。

之前太懒,最近要考试,回不了杭州啊。我爸妈每天嚷着让我回杭州。走了,没人帮我考试啊。。。

不过,算我为你的话题献身么。。。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 22:47

引用:
原帖由 洛洛 于 2010-6-2 21:32 发表
我去了金华最好的。。。

之前太懒,最近要考试,回不了杭州啊。我爸妈每天嚷着让我回杭州。走了,没人帮我考试啊。。。

不过,算我为你的话题献身么。。。
献身精神 感动ing!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3 07:59

一次爷爷从菜园回来,然后就头痛不已。这时妈妈就用了民俗学所说的“巫术”。弄一碗盐水,四个筷子并拢。筷子站在水里面,一边从上往筷子上淋水,一边念各路鬼神。突然筷子离了手,竟然站住了。妈妈说是菜园的那个坟墓作祟,于是就给它烧纸,许愿说过年时会给它再烧。过了一会,爷爷的症状减轻了。慢慢也就好了。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3 08:07

大家都在讲鬼故事,老师们能不能出来给我们批讲批讲深层次的东西啊!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6-3 20:15     标题: “反迷信”话语的现代起源

沈洁在《史林》2006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探讨了“反迷信”话语的现代起源问题。文章认为,在论述民间信仰的本土语汇中,迟至19世纪末年仍限于沿用“ 淫祀”、“遇迷”、“愚昧”、“迷惑”、“迷妄”等传统词汇。我所见到的较早出现“迷信”一词汉语表达的,分别见于麦仲华主编的《皇朝经世文新编》与陈仲倚主编的《皇朝经世文三编》中。这两部经世文编均成书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皇朝经世文新编》卷16“外史”类中收入了日本佚名作者的文章《论欧洲现情》,其中使用了“迷信”一词:“何则英驻土耳其大使言,亚儿米尼亚富人不喜狂妄唱独立之说,诚恐刚暴无谋,奋激人士迷信宗教之心,遂以紊世局之精谧也。”这应当是日本人用中文写作的时政文章,在戊戌维新思潮中传入中国。《皇朝经世文三编》上的文章,“迷信”与“宗教”连用,是指同理性主义相对应的信仰世界或者更泛义地指向一种非常的心理状态,基本是一个中性词。这表明,“迷信”一词由维新思想家译介进入现代汉语体系,很可能是经由日语转译的。进入 20世纪,“迷信”一词的使用才逐渐普及开来。

        1902年,梁启超以“中国之新民”署名,在东京出版的《新民丛报》上发表《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保教非所以尊孔论》等数篇论说中多次使用“迷信”一词,并且第一次对“迷信”之所指作了明确的定义。1905年12月《新民丛报》第24期刊载日本人富士川游的《论信仰》一文,似为最早的由中国人翻译的运用德国哲学理性主义的概念工具分析宗教、信仰、迷信等概念的专论。作者指出,在人类理性之外,若“信念” 是出于理外之事,与“吾人之理性上抵触”,便称之为“迷信”。该文经由新知识群体的广泛阅读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从“迷信”一词在此后数年间迅速在各类论述中频繁出现这一事实反观,新名词的引进与传播起到了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此外,“迷信”一词出现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叙事,西文翻译也是一个可能的来源。(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2006-5-31 10:09:23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6-3 20:23

波波上传了相关论文,建议大家都读读:

这里推荐:反迷信话语及其现代起源(PDF)

下载: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13825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3 23:07

呵呵  巴莫老师已经参与讨论  叶老师也表示会来跟帖  期待更多老师和同学的参与!
作者: 山田小子    时间: 2010-6-15 00:41

当人身体弱的时候,倒霉事也会跟着来,尤其是那些不干净的东西。人们常说,土方有时能治大病。这也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当然他们也并没有那么绝对。保险的当然是科学和迷信一块搞,早好早省钱。
作者: jiahao0203    时间: 2010-6-22 12:42     标题: 传说中的“阴间牛头马面”

传说中的阴间牛头马面,是专门来捉人灵魂的。实际生活中,也竟然有这样的存在。我见过的一位老人,据说就是做这一行当。有时候他会闭关,所谓闭关就是在家中单独进入一间屋子,房门紧闭,谁也不能进去。过两天之后,他出来了,告诉别人他捉了谁的灵魂。实际上在他闭关的那两天,确实就是他所指的那个人去世了。而他说所的那个人一般他是不认识的。他告诉别人,他也不愿意做这一行当,可是阎王总是抽打他,逼迫他做这件事。不得已而为之。我也很惊讶。这位老人现在还活着。
作者: jiahao0203    时间: 2010-6-22 12:45     标题: 回复 28# 的帖子

这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方式,我们那里称之为“淋水碗”。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22 12:51

在民间,人们常说XX被某神选中,然后不得不为别人治病,否则本人会很受罪,不做不行。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2 13:21

我所遇到的跑功者也这样说,自己得了什么病,怎么治也治不好,经师傅(香头)看过后,才知道是老神仙选中她,让她跑功。然后她出去一跑病就好了。以后还要继续跑,不跑就又犯病!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6-24 06:59

这个论题好!希望搜索资料方便的同仁、老师们继续:一、对“迷信”的定义或判断;二、反“迷信”的各种言论;三、各种各样的“迷信”现象,尽各自所能,罗列在此。这样,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讨论会是一个贡献。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0-6-24 11:15 编辑 ]
作者: 大目目    时间: 2010-6-24 10:10

我想起在民大读书的时候,张海洋老师特别喜欢谈论多元文化,原话已经记不清了,大意就是所谓的现代科学只是人类智慧的其一,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人类智慧其价值是丝毫不低于现代科学的。我觉得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民俗文化就属于被现代科学挤压的那部分,它们都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在自己心中重新评估现代科学的定义和价值,还民俗文化一个正义。
非常同意楼上张润平版主的意见,希望我们在说出各种无法解释的现象的同时,有前辈和老师可以给我们指点迷津。

[ 本帖最后由 大目目 于 2010-6-24 10:12 编辑 ]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4 10:10

引用:
原帖由 张润平 于 2010-6-24 06:59 发表
这个论题好!希望搜索资料方便的同仁、老师们继续:一、对“迷信”的定义或判断;二、反“迷信”的各种言论;各种各样的“迷信”现象,尽各自所能,罗列在此。这样,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讨论会是一个贡献。
谢谢张老师的建议!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4 10:13

引用:
原帖由 大目目 于 2010-6-24 10:10 发表
我想起在民大读书的时候,张海洋老师特别喜欢谈论多元文化,原话已经记不清了,大意就是所谓的现代科学只是人类智慧的其一,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人类智慧其价值是丝毫不低于现代科学的。我觉得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民俗 ...
目目姐,我这两天上网不方便,你多照料一下版块啊!
作者: 大目目    时间: 2010-6-24 10:14

哈哈,太巧啦,和小卫同学同时发帖ing啦
作者: 大目目    时间: 2010-6-24 10:17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24 10:13 发表

目目姐,我这两天上网不方便,你多照料一下版块啊!
呵呵,我尽力啦,我没做过版主呢,不知道如何下手,也蛮焦虑的,大家都多来指导我啊。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4 10:19

引用:
原帖由 大目目 于 2010-6-24 10:14 发表
哈哈,太巧啦,和小卫同学同时发帖ing啦
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4 10:21

引用:
原帖由 大目目 于 2010-6-24 10:17 发表
呵呵,我尽力啦,我没做过版主呢,不知道如何下手,也蛮焦虑的,大家都多来指导我啊。
没什么啦,有好帖子你加加分,往上顶顶。引导大家讨论讨论就行啦!呵呵!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7-8 18:10

有时候,迷信是要有一定的技艺在后面作为基础的!
走火路、下油锅等等,
在庄孔韶老师的人类学概论的那本书的光盘上有相关的视频的。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7-8 19:09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7-8 18:10 发表
有时候,迷信是要有一定的技艺在后面作为基础的!
走火路、下油锅等等,
在庄孔韶老师的人类学概论的那本书的光盘上有相关的视频的。
嗯  有些所谓的法术巫术背后都有一定的技术支持的 呵呵
例如在凉油锅里放一种化学物质,油立即呈现出沸腾的状态,实际温度并不高。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1-5-22 22:55

第二期活动斑竹策划策划?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1-5-23 12:28

引用:
原帖由 木兰山人 于 2011-5-22 22:55 发表
第二期活动斑竹策划策划?
讨论一下香会组织与民间信仰如何?不过需要一段时间,我要整理一下相关研究论文。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