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间传说只有流传地,没有起源地 [打印本页]

作者: 叶涛    时间: 2010-1-25 22:08     标题: 民间传说只有流传地,没有起源地

  “民俗学论坛”的“学科问题”版块中,转载了:《牛郎织女的故乡在哪?学者称“汉水流域寻源头”》一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也是一个我不愿意掺和的话题。
  关于民间传说,我历来主张,只有流传地,没有起源地。一个传说可以有多个流传地,这些流传地之间或许会有时间的先后(被文献记载的时间先后),但这些时间的先后不能说明传说就是从时间较早的这一地流传到了时间较晚的另一地。
  把某地说成是某个民间传说的“故乡”、“起源地”,对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者而言,起码是不严肃的。在近年调查和研究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的过程中,我从来不会说沂源县是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
  对于沂源县的牛郎织女传说,我所注重的是该传说如何在沂源县落地生根的过程,即我现在特别喜欢用的民间传说的“在地化”过程。
  陕西长安、山西和顺、河南南阳等地都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重要流传地,从史料记载来看,陕西、河南、江苏等地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都比沂源县早。但是,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牛郎织女传说的调查、研究与保护方面,沂源县走在了全国各个流传地的前面。
  中国民俗学会和山东沂源县已经联合召开了两届全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今年还计划在七夕前后召开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专门研讨牛郎织女传说为代表的民间文学的传承、保护与研究问题。
  中国民俗学会设立在沂源县的“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已经组织编纂了五卷本《中国牛郎织女传说》,这套书全面汇集百年来牛郎织女传说在国内的流传文本与研究成果。
        关于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的在地化研究,本人即将有专文予以探讨。
附件:

03 沂源县沂河织女洞景区全景  [时间:2010-1-25 22:29]

五卷本《中国牛郎织女传说》  [时间:2010-1-25 22:29]

作者: 叶涛    时间: 2010-1-25 22:39

导入错误,想导入“学科问题”版块,结果不小心放在这里了。哪位帮忙,把它放在“学科问题”中。谢谢。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1-25 22:43

哈哈,放在这里让大家进行交流也不错啊.
作者: 叶涛    时间: 2010-1-25 22:59

还是放在这里吧。回应一下关于起源地的文章。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10-1-25 23:06

叶老师的高论给当前各地争论民间传说起源地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合乎情理的解答,也引导后学们在今后的学科研究中尽量少走一些弯路。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1-26 03:15

引用: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0-1-25 22:39 发表
导入错误,想导入“学科问题”版块,结果不小心放在这里了。哪位帮忙,把它放在“学科问题”中。谢谢。
超级斑竹可以移动的哈~~

在文章列表页面中,找到你要移动的帖子:

   □    [高丙中]从民间到公民——民俗学在其中的作用 放牛班的课堂 2009-12-24 0 / 1632009-12-24 15:23 by 放牛班的课堂

  全选  删除主题  移动主题  高亮显示  主题分类  关闭/打开  主题提升/下沉主题  置顶/解除置顶  加入/解除精华

比如:

把高文前的小空格打上钩,然后点击“移动主题”就好。

其他前台管理命令同样。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1-26 09:25

哦,原来俺也有这样的功能。学会了
作者: 黄景春    时间: 2010-1-26 10:59

想起来了,2007年夏天我在沂源举行的第一次论坛上,一通发言,批评了牛郎织女传说的南阳起源说,让一位河南老乡很没面子,也因而得罪了他。希望学术批评不构成个人恩怨。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不过,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我的观点就是叶老师的这个标题。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1-26 15:00

同意叶老师的说法。
民间传说都是由来已久的,仅仅凭靠文献记录和考证是很难判断它的具体起源的。而且,传说的口头传承性极强,说不定在有文字之前传说就已经流传了许久的。所以,给传说非要扣上一个发源地的做法是不必要的。而当今我们看到的各地关于这种传说起源地的争端现象屡见不鲜,其实都是经济利益在作怪。
作者: 身在7号院    时间: 2010-1-26 20:04

在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必须加强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没有思想理论武装的非遗保护,是不能够做好任何事情的。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也存在理论不足的问题。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0-1-28 17:45

领教了,想给些评论,却不会用,“说两句”好难,只好待长了本事再来与君交流了。
见笑
作者: 山右亭下人    时间: 2010-2-3 00:09

叶先生所言极是!我前不久去过沂源,看过牛郎织女景区,开发的不错。回来后好不容易找到叶先生的著作,看过后很受启发,调查的很细,言之有物。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2-7 17:03

此言甚是。如果非得要找出个起源地,不过是鸡生蛋之类的玄学罢了。
作者: 身在7号院    时间: 2010-2-11 16:28

传说不同于故事,主张民间传说有起源地,也不为过。只是要弄清楚源流就难了。顾颉刚先生研究孟姜女传说,就是从传说的起源做起的,如今已经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顾颉刚先生研究孟姜女传说,开展妙峰山田野调研,主编民俗周刊和民俗学丛书,对于中国民俗学建设居功至伟,堪称“中国民俗学之父”。
作者: 燕赵悲歌    时间: 2010-2-17 14:04

赞同叶老师的观点!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一些影响较小的传说地域性非常强,或许就是起源于某一个小区域。至于几大传说,确实不必太在意其起源。
可悲的是,现在有些学者为了追求名利,去为某个传说找起源地,此风不可长。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2-17 17:03

划划重点,以后考硕士要出这道题。
呵呵。
引用: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0-1-25 22:08 发表
 一个传说可以有多个流传地,这些流传地之间或许会有时间的先后(被文献记载的时间先后),但这些时间的先后不能说明传说就是从时间较早的这一地流传到了时间较晚的另一地。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7 21:13     标题: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

荆州市一直宣称自己市楚文化的发祥地,这有不有不妥的地方呢? 发祥地应该还是可以说的吧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7 21:40     标题: 青年论坛热议“杜汉华事件”

善变专家引话题:牛郎织女家在哪?http://www.pkucn.com/chenyc/view ... &extra=page%3D1
他是一位真正的专家?还是“上课时间走穴忙,里外全靠嘴一张,今天说是明改非,反正钞票不能少”的伪专家?他说——湖北亟待擦亮“牛郎织女”文化旅游名片

  1月初,一则名为《一个江湖骗子,四地执政官员,到底谁在骗谁?》的帖子,在天涯、新浪、搜狐等网络上流传。帖子反映荆楚理工学院教授杜汉华,先后在不同时间,在四个不同地方,提出该地是牛郎织女故乡,引发网友质疑。1月13日,记者赶赴湖北荆门,与杜汉华面对面。杜汉华不仅公开回应了质疑,还认为:湖北是最有资格在旅游产业方面打“牛郎织女”牌的,如今却已远远落在了山东、山西等地之后。

  缘起:网络发帖质疑“专家嘴脸”

  1月3日,郧西论坛上,出现一则题为《从杜汉华先生的“七夕起源论”看某些“专家”的嘴脸》的帖子,发帖人为“兰陵笑笑生”。帖子称,2009年8月24日,老河口举办“中国·老河口首届七夕文化研讨会”,荆楚理工学院华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杜汉华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在会上提出:汉水中游的老河口市,地理走向和传说风物地标与银河牵牛织女天象基本一致,是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和七夕节的主要起源地,是中国最早被日本朋友来寻觅牛郎织女七夕文化起源地、观看“汉水连天河”美景的地方。然而在第二天,杜汉华教授又马不停蹄地出现在郧西县召开“七夕文化研讨会”,并在会上提出:郧西是中国“七夕”文化发源地。“兰陵笑笑生”还发现,杜汉华教授还曾提出“七夕发源地在襄樊”。此前,杜汉华还曾应邀到南阳考察时,提出南阳是“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重点起源地之一。

http://bbs.ip1840.com/thread-5462-1-1.html

  帖子最后调侃:现在的专家啊,真是“上课时间走穴忙,里外全靠嘴一张,今天说是明改非,反正钞票不能少”。

  此帖一出,迅速在该论坛上引起热议,除少数人以“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只要能做出来,何必都要叫真”支持杜汉华外,大部分跟帖者用“忽悠,接着忽悠”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同一名教授,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却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杜汉华一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调查:牛郎织女“家”在汉水

  1月13日,记者驱车赶往荆门,正在区里开政协会的杜汉华教授在会议间隙接受了采访。他表示并不知道网上对他的争议。“整个汉水流域都能找到证明它是发源地的证据,但是没办法唯一,因为在源头之前还有源头。”杜汉华表示,老河口、郧西、襄樊、孝感甚至荆门,都可以称是牛郎织女的故乡。

  杜汉华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就开始研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对牛郎织女传说源头的研究也比较早,足迹踏遍整个汉水流域。“源头应是在襄阳,因为襄阳那有一个最古老的人神恋爱的传说,还有与这个传说相关的一个古老节日叫穿天节,而且这个节日的基本内核和七夕节是相通的。省内的襄阳和老河口都可以打这个牌,可以说汉水流域的其他城市都可以打这个牌,比如荆门、荆州、孝感等。”杜汉华十分肯定地说,但是神话能够发展到这一步,之前还应该还有源头,这就是为什么除了汉水流域,山西、山东、陕西、河北、江苏等地,也纷纷表示自己是牛郎织女的故乡的原因了。

  现状:全国各地争当娘家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与牛郎织女,这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前三者的起源地都已得到确认,唯独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悬而未决,这也引发了全国十多个地方的竞争,甚至连日本的福冈,也在争自己是牛郎织女的故乡。

  杜汉华教授表示:旅游文化品牌就像酒家门前的旗帜,你要招一招人家才知道你有酒,牛郎织女故乡这张牌就能起到这个效果。

  在国家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尘埃落定,山东沂源、山西和顺成为赢家。杜汉华表示这让他非常痛心:“我们抱着一个金娃娃却不重视。非常遗憾。相关资源遭到破坏,就更令人痛心,比如襄阳万山最有可能是牛郎织女神话的起源地,而现在正准备在万山附近建大桥,我看了就像是心里塞了猪毛似的难受,这地方现在连旅游景点都不算。”

  杜汉华表示为此多次向省市有关部门写信,呼吁重视对牛郎织女神话起源地的开发利用,但回应寥寥。“所以我到一个地方,只要是汉水流域,我就建议对方打牛郎织女这张牌来开发旅游。”

  期望:手握牛郎织女旅游商标,希望省内开发

    杜汉华说,自己曾打算注册牛郎织女和七夕节的旅游商标。不过并没有多少人理解,包括家人。“我也做家里人的工作,希望他们拿出万把块钱把牛郎织女和七夕节的都做了,但是没能如愿。”杜汉华最后只注册了牛郎织女旅游商标。“现在打牛郎织女旅游品牌的,都要考虑是否侵权的因素。”山东沂源打“牛郎织女故乡”这个旅游牌时,去注册商标,发现核心旅游商标杜汉华已经注册,打电话希望杜汉华能出让。“具体出多少钱我没问,我当时说,你们来买的话大不了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多的你们也不会给,别说是几十万上百万就是上千万来买我也不愿意给。”“湖北如果有城市愿意真正去开发牛郎织女这文化名片,我愿意将手中的商标出让。”杜汉华说。

来源:http://nba.mso.com.cn/news/news.php?id=126135
作者: 杨汉波    时间: 2012-6-1 16:59     标题: 叶师高论!

真的是这样,很多事想追本溯源,这本来没错,但如果只以这个作为主体,我们的民俗学岂不成了历史学,所以追本溯源的结果只能是为了更好的详述传说流传过程中对俗民受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民间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本来就是异文的综合,何必因为要文化复兴就一定要搞出个某某发源的,某某发祥地呢!

[ 本帖最后由 杨汉波 于 2012-6-1 17:00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