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庄浪民俗事象中“三敬三畏”文化内涵浅析

庄浪民俗事象中“三敬三畏”文化内涵浅析

【道南学堂】庄浪民俗事象中“三敬三畏”文化内涵浅析
来源:立身国学教育  2015-02-09 11:18:00




【图语:庄浪民俗】




  【立身国学教育】(专稿 /孙志勇) 民俗学,作为一门学问,大家似乎觉得生疏,但民俗,却是我们每个人随时接触的东西。什么是民俗?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比较确定的概念是:民俗学是研究整个民间生活与文化的学科。它既研究民间的精神生活,也研究民间的物质生活。

  和所有的学科一样,民俗学也有其起源、发展、继承和兴衰的过程。其实,关于民俗的记载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周易》、《诗经》、《礼记》等著作中都有不同篇幅的民俗材料。秦汉以来已有民俗专著,如西汉的《山海经》,应劭的《风俗通义》、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隋唐以来,全部或部分记录风俗习惯及民间文艺的书籍更多,如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等等。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从“五四运动”算起,中国民俗学运动的发端,与蔡元培、鲁迅等的提倡密切相关。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1917年至1922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倡科学与民主,聘任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刘半农等进步学者,都对中国民俗学运动有着重要的启蒙、指导和推动作用。在民俗学趋于成熟的阶段,开始叫做“俗学”、“谣俗学”、“民间学”、“民学”、“民间文学”等,直到1927年11月广东中山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俗学会”,次年3月出刊《民俗周刊》后,“民俗学”这个名词才逐步得到国内学术界的认可和广泛使用,沿用至今日。

  我们为什么要讲民俗?要了解民俗?因为民俗是一个地方特定的文化的载体。是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传承和体现。民俗是怎么来的呢?它来自于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互相规范、共同遵守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的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举例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伊斯兰民族不吃猪肉,你就不能背着猪头在穆斯林生活的地方招摇过市,更不能请回民吃大肉。有个成语叫做“入乡问俗”,就是说,你到了一个生疏的地方去办事,你必须要了解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你才有可能不在这里四处碰壁。学习了解民俗,可以极大的丰富生活知识。民俗生活浩如烟海,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民俗生活浩如烟海,你如果有丰富的民俗知识,有可能使你在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现在有个比较时髦的名词叫“情商”,情商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活动的能力,如果你比较深入地了解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世俗民情,就可以提高你的“情商”,可以提高你处理、调节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较深层次上说,我认为:如果你是一个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人,如果你要想创作出高品位文艺作品来,应当具备两点:一个就是民俗文化意识,另一个就是宗教意识。遍视古今中外一流文艺作品,可以说概莫能外都具备了这两点。原因很简单,因为你要创作出高精尖的文艺作品,离不开对世俗生活的深入了解,这是基础。同时,你要想创作出高品位的作品,你必须具备对大自然、对人类社会有悲悯和慈善的心态。对人生意义以深层次的理解。这就需要有一些宗教意识。但并不意味着要你一定去信奉某个宗教。

  民俗是为满足一定群体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传统行为模式。它与科学行为和官方行为相对应而存在。科学行为旨在追求真理,官方行为旨在维护秩序,而民俗行为重在表达信念。民俗行为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产物,保证了群体和个人能够身心高度统一、合理存在。所以民俗中有物质活动,但不存在与信念无关物质活动。民俗行为总是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有机统一。民俗使人的自然生命具有社会意义。民俗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历史性:民俗发展在时间上或特定时代里显示出的外部特征。二、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俗话说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传承性:民俗,它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好的民俗因其合理性赢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而得以代代相传。这也就是所谓的代际关系,四、变异性:民俗的变异性是相对其传承性而言,一种代代相传的民俗,绝对不意味着它是原封不动的代代照搬、毫不走样,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同地方的互相传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发生变化,这就是民俗的变异性。民俗是相沿成习的民间一切活动的习尚。民俗渗透在民间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民俗显示的代际关系既有规定性又有机动性。这种规定性与随机性都可以体现在极近和极远的时间跨度中。近者前后相接,远者相距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所以民俗有继承、有演变、有消亡、有复兴。

  民俗分为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我们今天这个课题就是结合本地的实际,着重简略讲一讲庄浪节日民俗、礼仪民俗中的“三敬三畏”现象。什么叫做“三敬三畏”?就是敬天敬地敬人、畏天畏地畏人。可以说,在精神民俗的层面,几乎都蕴含着“三敬三畏”思想。什么原因呢?根据人类学家摩尔根对人类社会早期历史以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阶段划分,人类从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的跨越中,在与大自然奋斗中,在构建一个又一个的社会形态的过程中,人类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了对天地的敬畏心理,同时也懂得如何合理的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人伦理念,产生了对人礼敬的社会心理和民俗习惯。这些理念,早在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特别是《礼记》中就已经鲜明的表达出来。西汉的董仲舒、 宋代“程朱理学”中“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和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无不表达了对天地人敬畏的理念。我们前面说过:民俗是为满足一定群体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传统行为模式。民俗行为重在表达信念。民俗行为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产物,保证了群体和群体成员能够身心高度统一、合理存在。我们也应进一步认识到:民俗是社会道德规范所表现的载体,而“三敬三畏”是这些民俗产生的本质要求。

  现在我们对庄浪节日民俗和礼仪民俗作一简单分析, 在这些精神民俗中,处处都在表现着对天、地、人的礼敬如仪的特点。要说明的是,我在下面所讲的例证,绝大多数是庄浪民俗中已经消失和濒于消失的民俗。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举这些已经消失和濒于消失的例证呢?理由有三:一、有助于对当地文化传统的记忆和传承。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其二、通过对这些已经过去了的民俗事象的回忆,有助于对当代社会的反照;其三、通过对这些民俗事象的述评,有助于我们去了解我们的祖先,在过去特定的生存环境中以怎样智慧和理念看待生活,面对社会,从而理解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首先说礼仪民俗。 礼仪民俗主要是体现在民间精神生活的层面上,先分析庄浪原来存在的人诞生后的一系列民俗事象:在婴儿出生后,就在产房的门帘上攒一小块红布条,表明除伺候产妇的人外,禁止其他人进入产房。这其实也是中国远古的“生命崇拜”的遗存,在古人观念中,一个生命的产生,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所以,攒这么一块红布条,一是在向天地宣示: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二是防止所有邪恶之气不要侵入。过满月。满月是人生的第一个庆典。庄浪人对头胎孩子尤其是第一个男孩的满月非常重视,过满月除了在这之前孩子的爸爸要拿上礼物去岳父家报喜。满月这天举行一整套的庆祝活动外。在建国前,由于婴儿的成活率低,因而很多人家在满月时有给孩子拜“干亲”的习俗,请一至几个子女多的人给孩子做“干爹”或者“干娘”。本意是向神鬼表明孩子有许多父母在保佑着他。“干爹”“干娘”要给孩子准备一副“黄金锁儿”或“百家钱锁”,作为满月的礼物给孩子戴。这种礼物每一岁送一个,一直到十二岁。其它还有过百岁,孩子在过周岁生日的时候捉岁等等。这些风俗现在还存在着,大家比较熟悉,在这里就没必要细说。

  建国前庄浪有这种习俗,就是如果谁家的孩子生下后体弱多病,就采取一种禳解的办法,即由孩子的父亲抱着孩子在一个荒僻的地方“扔”掉,然后在旁边点燃一堆火,意思是哄骗那位管人间生死的阎王爷相信这个孩子已经“死”掉了,然后就有一位装做拾粪或者拾柴火的人,把孩子抱回家去。再由孩子的父亲拿上些粮食或者其他礼物把孩子换回去。大人给这个孩子起乳名字就叫做“荞换子”、“麦换子”等,或者以原来“捡拾”孩子的那个人的姓来命名,称作“张家娃”“李家娃”等,或者直截了当称为“拾下来”。以上这些民俗也都表达了前述的“三敬三畏”的深刻含义。

  婚姻仪式是我县古老民俗中保留最多的一个部分。大体经过说媒、订婚、商量话、举行婚礼等一整套过程。其中最核心的是举行婚礼,有接亲、送亲、拜堂、暖床、闹洞房、点长明灯、回门等等,这些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其中有几个趋于消失、比较有趣的情节,我在这里不妨饶舌几句。比如闹洞房之前,先由伴娘主持,夫妻两人喝“交杯酒”,。喝交杯酒的仪式是用一根红头绳,两头拴上两铜钱,放进两只盛了酒的杯子里,新郎新娘交臂喝下。接着就是闹洞房,闹完洞房众人离去后,伴娘就接着主持“梳头”和“暖床”两个最后的仪式。所谓“梳头”,就是让新郎新娘双双并坐,由伴娘将双方的头发拉在一起梳几下,然后把新娘的辫子盘成发髻。过去叫做结发夫妻,庄浪人称为“纂纂”,标志着从此由一个大姑娘变为小媳妇了。接着是“暖床”。这个仪式也是由伴娘把准备好的红枣、花生、桂圆、核桃等一把一把地撒在炕上,边撒边用一把新笤帚边扫边念念有词,什么“一把核桃一把枣,生下的娃娃满院跑”等祝福的话。从所用的红枣、花生、桂圆、核桃这些干果上说,其用意就是早生贵子,和和美美,其乐陶陶的意思。其次是当伴娘离开新房之前,最后扫尾的一个作为是点上“长明灯”,即用一只黑碗,倒上一碗清油,把一根棉花搓成的埝子点燃,并且叮咛一对新人彻夜不许灭掉。

  这些都是正式举行的仪式,其中还有不少零碎的民俗习惯,比如各种仪式举行完毕后,一些调皮的姑娘小伙子们还会悄无声息地藏在某个角落里,等着其他客人散尽后,去新房墙外听“床根”,如果听到了小夫妻调笑的话语,就成了以后取笑他们的话柄。如果当晚有啥特殊原因,比如说雨雪天,没有去听床根的人,主人家还会在窗外立一把扫帚来代替人。听床根没有人,用扫帚去代替,什么意思?这个细节分析起来就是,在婚庆这个大喜的日子里,处处都要充满着喜气和人气,不要让一点邪气、晦气钻空子。

  通过对庄浪婚姻民俗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在婚姻全过程中,在这种即抽象而浪漫的表现方式中所传达的信息里面,集中表现了敬奉天地、遵循人伦礼仪的深刻内涵。

  丧葬民俗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在丧葬仪式中有太多的繁文缛节,其中“三敬三畏”的内涵更为典型、更为集中。因为现在这些民俗现象在庄浪丧葬礼仪中还普遍存在,大家可以各自体会一下,我在这里不再多说。

  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是我国天文、气候、农耕与民间信仰习俗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春节最具代表性。春节所展示的各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初性文化,无不揭示出人类生活同大自然的密切关系。中国的春节,从虞舜即天子位,率百官祭拜天地开始,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浓缩了我国数千年来文明进程的丰富内涵,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包孕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耕民俗文化的精髓。

  庄浪的春节从筹备到结束,实际上长达一月之久。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开始,就已经开始进入春节活动。杀猪宰羊做菜蒸馍馍、扫房糊墙剪窗花。匆匆忙忙、浓浓烈烈的年节气息就来临了。到了腊月三十下午春联一贴,春节就正式开始了。

  除夕之夜的第一项活动是“接家亲”(仪式上展开家谱,签写一个“某氏三代宗亲之神位”纸牌供在主房桌上,意味着请来了已故的先人的在天之灵,回家与子孙一起过春节)。还有一个小细节叫做“栽天爷树”。就是在院子的某棵树上贴一绺写有“天官赐福”的红帖子,意味着祈祀上天给来年赐福降瑞。同时,在厨房的“灶爷堂”(即锅台上方墙上的一个小龛)里贴上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像。接着合家团聚“坐夜”,或谈旧话新,或谈笑逗趣,与此同时,家里老人拿出压岁钱分散给儿女们,表示一年的关爱和祝福。

  初一凌晨就开始迎春活动了。大人小孩都换上最新的衣帽鞋袜,出去到一个确定的地方迎“喜神”,接着去亲族或长辈家拜年。“文革”前,庄浪风俗中讲究正月初五以前,都要在自己家里过年,正月初五叫做“破五”,意味着过了初五,才可以开始进行串亲戚、耍社火等各种活动。

  庄浪民俗中漫长的春节活动基本以正月二十三为终点。以这个日子为界限,标志着春节过结束了。在这个日子里,有三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一是“燎疳”,活动方式是:白天把凡是能搜寻到的烂柴烂草、葱胡子、蒜皮子收集起来,娃娃们甚至于爬上树去,把老鸹窝捣下来,堆在一块。到了晚上,各处点起一堆一堆的大火,村里的男女老幼都跑来“燎疳”,在点起到火堆上反复跳过来跳过去。这个民俗活动的本来含义是认为燎一次“疳”,一年就可以不得病。另一种说法是这个活动起源于介子推的故事。二是撵瘟神。由村里社火班的演员装扮成神话传说中的王、赵、温、马四大灵官,手执钢鞭、铜锤、等武器,一些人顶着“狮子”,敲锣打鼓,在村里挨家逐户去撵瘟神,“四大灵官”进门时用手中的武器在门框上敲打,口中有说辞,“狮子”进入每一个房子“禳踏”一番。以上这些活动基本含意是除旧布新的意思。

  从以上的讲述和分析中,我们会感受到:在庄浪民俗事象中,处处都反映着敬奉天地、信守人伦理念的特证。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我们的祖先严格遵守着人与大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所走过的历史轨迹。也就是以民俗的存在方式而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反过来讲,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看,现在许多人都说社会生活信仰危机、诚信缺失。道德缺失。我们看到的是一些青年人什么都不怕。天不怕、地不怕、人不怕,毫无畏惧之心,做出一些危害大自然,危害社会,危害家人,最终危害自己的错事、恶事来。原因何在?就是丢弃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青年丢弃了“三敬三畏”的社会心理。我们不能不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  民俗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民俗事象几乎象空气和水一样,与我们生存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了解一些民俗学产生的源流、历史变迁,掌握一些民俗方面的知识,对于文化认同,增强每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增强民族的精神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一定的教益。我今天所讲的这些东西,其实是民俗学中最为简略的概念,是庄浪民俗万千事象中的一滴水。充其量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为,只是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知识。讲的实在拙劣,请大家多多包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