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行动着,寻求底线的共识》与《对话十诫》

《行动着,寻求底线的共识》与《对话十诫》

我一直以为,《新京报》是目前中国办的最好的报纸(至少是最好报纸的之一),特别每周六那“兼容并蓄”的“书评周刊”,更是值得阅读。上周六的“书评周刊”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专家李洁非,同时介绍的还有易中天;今天又是周六(12月27日),“书评周刊”再次介绍了文学研究所的中国古代名物研究专家扬之水,同时介绍的还有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钱理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何光沪(1950— )。
关于何光沪,《新京报》记者朱桂英撰写了《行动着,寻找底线的共识》一文(《新京报》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书评WEEKLY”-“主题FAITH”B03版),全文如下:

行动着,寻求底线的共识

作为宗教学家的何光沪,最近一次被媒体密集报道,是在去年年底。当时,中国思想界为寻求共识,来自自由派、新左派、新儒家以及基督教研究学派的28位学者,共同签署了《关于中国现状与未来的若干共识》(由于该文本是在牛津大学的会议上拟定的,因此被称为“牛津共识”)。而何光沪是“牛津共识”最早的起草人,作为基督教研究学派的代表参与其中。最后的文本,希望提出一个“可爱亦可信”的未来社会蓝图。
思想界这一寻求共识之举,得到了国内和海外关心国事[的]各阶层人士广泛的认同与赞誉——对“牛津共识”社会反应所做的多方面社会调查和统计数字表明,国内外绝大多数受访者都高度正面评价这份文件。但在另一方面,共识条款的内容、文本拟定的过程、签署人的身份,甚至选择在英国牛津开会,也都有人批评。甚至有人说,此般大动干戈而行,而又苦心积虑而思,最后出来的一个并不在大家意料之外的文本,是思想界的行为艺术。
因不惮于向人解释“共识”拟定的初衷与意义,何光沪在这一事件中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人物。他的肖像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面容消瘦,白发苍苍,眼神肃然;话语间的恳切与严谨,也使人自觉感到看待“牛津共识”需多一点严肃,多一点善意。
事实上,1893年芝加哥举办世界博览会时,就有人意识到人类成就的联合,不应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在精神层面也应有所促进,新世界新秩序的维持,全系人心之信念,故而需要对话,寻求最低限度的共识,至1993年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其基本原则是每个人都应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转型时代意味着寻求新秩序,何光沪认为,在当下中国寻求最低限度的共识,意义重大,中国诸多问题,所需要的不是深奥的学术,而是浅显的常识,行动的决心。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捷克知识分子提出过布拉格公民论坛“对话守则”,宗教哲学家斯威德勒怀着“让信仰与信仰更好地相会”的信心,也提出过“对话十诫”。看似简单的“对话”二字,真正实践起来,非常艰难。翻开当代中国的历史,会看到大字报、公开信,还有标语口号,以及随着而来的各种语言暴力,但“对话”长久地缺席,“共识”则始终是正在制造中的半成品。
所以,“牛津共识”对何光沪而言,并非一个文本,一次签名,而是一以贯之的实践:克服派系的局限,超越自身的限制,以对话达成共识,共求更好的世界、更丰美的人生。如果不能超越自己,不能走向他人,自我就是一种牢笼。至于对话的目的,他很赞赏斯威德勒那种温和克制的表达:更深地了解自己;更真地了解别人;更充分地据此而生活。
那些看起来冷硬的政治或体制层面的表述,在何光沪这里,与温和有爱的哲思是同质的,即:在与世界、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们才得以让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获得美好的形象;此生的意义,在此生之中,在与此世的关系中得到证实;人在当下的所有选择与行为,构成了历史的面貌,也决定了未来的模样。

斯威德勒的《对话十诫》
【相关链接资料】

1,对话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就是说,要在对实在的感知和理解方面有所改变,有所成长,并据此行动。
2,对话必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每一种宗教和意识形态团体内部,另一方面在各个宗教和意识形态团体之间进行。
3,每一个参加者在对话之时,都必须完全诚实而真挚,并相信别的参加者也完全诚实而真挚。
4,在对话中,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同别人的实践相比较,而应该用自己的理想同别人的理想相比较,用自己的实践同别人的实践相比较。
5,所有的参加者都必须自己解释自己,被解释者应能在别人的解释中认出自己。
6,每个参加者来对话时,决不能对各个分歧点抱着固定不变的看法。
7,对话各方必须完全平等。
8,对话只能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
9,进入对话的人必须对自己和自己的宗教意识形态传统,至少有最低限度的自我批评的态度。
10,每一个参加者最终都应努力从内部去体验对话伙伴的宗教或意识形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