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四分会场】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第四分会场】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  教四楼 B205

雷婷《民俗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可能性》

宣炳善老师正在点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第四分会场议程

地点:南京农业大学教四楼B205

2016年11月5日(星期六)

13:30-15:30

民俗学理论与方法(1)
主持人:宣炳善

雷婷:民俗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可能性
李雪南:顾颉刚先生妙峰山调查方法探析
李小玲:对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历史考辨
于芳:周作人的日本民俗研究
时立群 唐茹玉:瞿秋白与民俗文化
徐鹏:浅谈民俗、认同和政治的关系

16:00-18:00

民俗学理论与方法(2)
主持人:王新艳

路璐:我国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研究范式与复兴路径
丁晓蕾:吴越地区的稻作农具民俗研究
宣炳善:吴越文化的考古学原型及其文化机制转型
肖婷:清末民初国粹派风俗观
胡燕 严昊:中国吉祥文化审美略论
李嫣红 路璐:光影世界中的民俗景观
乔方辉 马春霞:菏泽民俗文化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
于学斌:生活文化视角下的民间体育游戏文化研究

TOP

李小玲 《对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历史考辩》

摘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虽是一个老话题,但也是一个新话题,不仅因为对其方法论本身存有诸多的误解,而且新颖性也可通过对已有命题的重新阐释予以实现。考辨与厘清这一理论方法的学术来源,挖掘和还原方法背后科学哲学的学术理路,论证其作为方法论的价值与生命力,并希冀以此获得一般意义上方法论的普遍性认识和结论。

宣炳善老师评:这篇论文重新认识了胡适的哲学贡献,包括方法论的贡献。希望以后结合胡适方法论和民俗学原理方法,将方法论更新。

李小玲,宣炳善等老师对此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於芳 《周作人的日本民俗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的 於芳 老师正在发言

摘要:众所周知,周作人(1885-1967)于1918年撰写《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以文学家的姿态积极参与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中,同时也积极投入到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中,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创始人之一。中国现代民俗学起源于1918年北京大学的歌谣征集运动 。1918年2月《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北京大学征集歌谣简章》,并同时宣布由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负责编辑。1918年暑假后,周作人开始参与歌谣征集活动。1920年12月,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周作人为负责人之一。在1922年由周作人负责的北大歌谣研究会编辑的《歌谣周刊》发刊词中,研究会明确提出搜集歌谣的目的是“学术的”“文艺的”研究,此后“民俗学”这个术语以及从“民俗学”视角研究歌谣的文章在《歌谣周刊》中频繁出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宣炳善老师点评於老师论文

宣炳善老师评:周作人说:“要了解别的国家的文化,非从民俗学入手不可。”我当初就是看了这两句话才决定学习民俗学的。周作人虽然受到了柳田国男的影响,但他对民俗学的研究还是回到了个人主义上。

TOP

时立群 唐茹玉《瞿秋白与民俗文化》

来自常州瞿秋白纪念馆的时立群老师正在发言

摘要: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各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民俗文化对人们的道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常州人民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如婚丧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民间文艺等,这些文化在培养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家庭的和睦团结、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的日常审美意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徐鹏《浅谈民俗、认同和政治的关系》

来自中国社科院,朝戈金老师的博士研究生 徐鹏正在发言。

摘 要:认同研究一直成为民俗学和民族学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焦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关于民俗、认同和政治的关系往往受到研究者们的忽视。近些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文化认同与传统的政治特性以及关于民俗研究的政治活动的反思。本文试图在学术史的角度分析政治和道德是如何被负载在传统的概念之中,以及在特定政策的形成中它们又是如何在论述和修辞上的被使用的。
关键词:民俗;认同;政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李嫣红 路璐 《光影世界中的民俗景观》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的研一学生李嫣红正在发言。

摘 要:“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表现了新的时代各族人民的新生活和全新的精神面貌,其中蕴藏着丰富、生动的民俗。电影民俗叙事最突出的特征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力框架内表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第五代导演拍摄出了一批具有东方审美风格以及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电影,这些影片向全世界展现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使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赢得了国际声誉。第五代电影最突出的特征是运用民俗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当下的新民俗电影表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大体而言,包括艺术电影和商业大片两种类型,共同点是都放弃了宏大叙事,艺术电影展示的民俗回到了民俗本身,关注、思索民俗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命运。商业大片以票房和后续商业开发为追求。
关键词:电影;民俗;十七年电影;第五代电影;新民俗电影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电影《黄土地》中的民俗特征。白头巾,黑棉袄,穿着红腰带。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现场学者对论文中的“景观”一词有所疑问,路璐老师与现场学者,就“景观”一词展开讨论。

TOP

【第四分会场】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第二场开始!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路璐老师正在发言
题目:《我国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研究范式与复兴路径》
摘 要:民俗类农业文化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活态性、复合性、战略性与融合性的特征,它既是一种遗产类型,又隶属当代公共文化的范畴,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范式围绕时空、主体、变迁三大关键词,其复兴路径在于重返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真正走入公共文化空间。
关键词:民俗类农业遗产;时空;主体;变迁;公共文化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路璐老师从时空,主体,变迁三个关键词出发,阐述论文观点。

TOP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王新艳老师正在与路璐老师进行交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丁晓蕾《吴越地区的稻作农具民俗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丁晓蕾老师正在发言。
主要梳理江南地区稻作文化的农具民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宣炳善《吴越文化的考古学原型及其文化机智转型》

宣炳善老师正在发言。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