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林:《红楼梦》满族风俗研究之我见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8-11 12:55:46 / 个人分类:民俗

红楼梦满族风俗研究之我见

吴松林 (东北大学外语系,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赤子》2009年第4期


摘  要:《红楼梦》作为满族文化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反映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游艺娱乐、岁时节日、语言之俗、迷信禁忌、人生家庭礼仪之俗的民俗小说。以民族理论为基点,梳理出《红楼梦》的共识观和历时观,科学地研究确定《红楼梦》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规划《红楼梦》的研究内容,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新视角。
关键词:红楼梦;满族;风俗


  多少世纪以来,中国各民族的父系家族深刻地影响着家族的民俗传承,形成了家世、家风、家谱、家教、家长、家产、家法、家务、家属、家号、家庆、家庙、家讳、家祭等习俗。[1]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是拥有高尚伦理道德观的优秀民族,这是人们透过满族家庭礼俗得出的正确评价。“满族规矩大,礼节多”,这是对满族礼俗的普遍看法评价。[2]
  《红楼梦》诞生的时代是满洲贵族阶级联合汉族地主阶级一统天下的,作者曹雪芹以梦幻形式向人们“透出一张逆向的民族迁徙的溯源图:京都(北京)→大荒(长白山)→北陆(黑龙江流域),这就是满族,一个马上民族由弱到强,又从盛到衰的历史走向。”[3]清兵入关以后,满族风俗和汉族的民俗相互融合,形成“满汉合璧”。[4]我们所认识的合璧是指满族文化通过交流、撞击和融合,以农耕、采集、游牧、狩猎为主的生产形式,吸收和兼容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其他民族文化的物质基础,在“满族社会各个阶层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这就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满族文化”。[5]这种文化带着独特的东北游牧文化的特征,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开放系统。
  《红楼梦》作为满族文化的代表作品,里面“芸芸众生,世态百相,皆毫芒毕现,巨细靡遗”[6],充满着清代社会中包罗万象、极其丰富的民俗记载。有人统计,明清小说有1600多种,人们读《红楼梦》如“食鲥鱼之美”,“倒食甘蔗之快”,追其原因,就是因为除了文学因素以外,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红楼梦》“共用了74万个汉字,而一年红学文章的容量就在100万汉字以上”。[7]著名红学家吴世昌先生曾题:“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一语道出了《红楼梦》这部民俗巨著百读不厌的奥妙所在。[8]从远程传媒技术角度上看,“关于《红楼梦》的专题网站就有80余个,较有影响的包括红楼梦网、红楼艺苑网、夜看红楼网、悼红轩网等;在Google中搜索‘红楼梦’,相关网页竟达14,300,000项(2008年6月25日前),相关视频42,500项,相关图片230,000项”。[9]王钟翰(1994)在总结清初满族文化时说,它“带有渔猎民族古朴、生动、丰富多彩的内涵,在与汉民族长期交往中,又经历了一个汲取汉文化的过程。”[10]民俗作为社会文化现象,其发展路径也正体现了这个过程,具有比较稳固的传承特点。


  1 相关研究动态

  什么是“红楼梦”,这是个很难有一家定性的谜。说红楼,说的自然不是林海雪原里的仙人柱,而是参破了梦幻人生的“觉悟”,是富贵温柔一梦起,着锦鲜华百世凉的生命体验。吕智敏(1997)认为,《红楼梦》在展示了达官显贵从昌盛走向颓败的过程,诉诸的文字却是以贾氏家族为代表的饮食起居生活。“写家宴、写赏花、写拉家常、写传闲话、写嫡庶斗心眼、写小儿女吵嘴呕气,写饮酒作诗,写深夜聚赌,写生辰贺寿,写延医疗疾”,“巧妙地通过其平庸琐细的表层透视其深邃的文化内涵”。[11]其表现手法像一面镜子,实时反射了满族文化关照下的“兴衰际遇”,作者“追踪摄迹,不敢妄加穿凿”,作品正如游国恩(1988)所判断的那样,“一问世便脍炙人口,乾隆嘉庆年间‘入都,见人家案头必有一本《红楼梦》。嘉庆初年《红楼梦》一书遍于海内,家家喜阅,人人争购’嘉庆二十二年后又有‘开口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12]为什么会产生悲凉黄叶无人问,炙手洛阳万家传的极大反差,关键在于铭刻在清代国民内心的满俗轨迹早已穿越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生存时空。王卓(2002)认为,没人否定《红楼梦》双重吸纳了满汉文化,“但绝大多数学者由于对满族文化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而只注意到某些习俗、个别情节以及一些人物性格等方面满族历史与生活的烙印,忽视了《红楼梦》中深层次的满族文化内涵”。[13]
  从民族习俗的渊源角度分析,静轩(2004)认为:满族人的生产、生活习性和特征是善于骑射和“打牲”,在深山密林里猎取獐狍野鹿,在江河之中捕鱼捞珠,世代过着渔猎生活,“养成了食肉衣皮的生活习性,这些贡品客观上反映的是原始八旗遗风”。[14]。决定这种遗风的政治根源正如《满文老档》中记载皇太极所说的那样:“世宗继位,恐子孙习染汉俗,屡谕毋忘祖宗旧制,衣女直衣,习女直语,时时练习骑射。……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善于骑射,敌野战则克,攻城即取,天下人称我兵立则不动摇,进则不退缩,扬名在外。”[15]这种训喻实际上也是在强调满族生存的主要方式。和绝大多数人的观点一样,赵志忠(2008)总结道:打围是满族人的主要狩猎方式,是一种生存手段,是满族的民族特征,是八旗建立的基础。骑射是打围的基础,也是八旗的作战技能。[16]弓马骑射因此也就成了满族外在的显著特征,而固化这种特征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八旗子弟的教育。崇德六年(1641)二月,皇太极下谕诸王、贝勒、大臣:“尔等何不亲率人习射耶?子弟辈状者,当令以角弓羽箭习射,幼者当令木弓柳箭习射,如不执弓习射,好为搏戏,闲游肆市者,何不执之?我国武功,首重习射,不习射之罪,非烟之可比也。用烟之禁,前因尔等私用,故不能治人。至于射艺,切不可荒废。嗣后尔等当严加督率,互相激劝。”[17]据《八旗通志》记载:“八旗官学,每学额设满洲助教二员,满洲教习一人,汉教习四人,掌教满洲、汉军学生。蒙古助教一员,蒙古教习一人,掌教蒙古学生。弓箭教习一人,掌教合学学生骑射。”[18]满族骑射的重要性在革命导师恩格斯那里可以得到验证,他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19]
  从民族习俗色彩饱和度上看,张丹(2002)代表了多数人的观点:清朝统治者极力阻止满族接纳汉族文化习俗,但是跨文化交流的渗透是无法阻止的,即使皇室家族极力排汉,他们自己也在也潜移默化地吸收汉俗。骑射、服饰、满文等的满族文化特征,在长期与汉族共同生活中开始减弱,“出现具有汉族文化的明显趋势。对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忘却和抛弃,加剧了汉文化对满族语言文化的冲击”。早在皇太极看到八旗子弟荒废骑射,沉溺于花天酒地的时候,他就三令五申地说:“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不时亲弓矢,惟耽宴乐,则田猎行阵之事,必致疏旷,武备何由得习乎!”“其心之忧溢于言表。”然而,经过百年同化和蚕食,满族在“斩棘劈荆、断草开荒、渔猎农耕中”创造的“比东北秀美山川更丰富多彩的习俗”,其特色文化逐渐地黯淡了。满族和汉族没什么区别,这是多数普通中国人目前所下的结论,换句话说,满族只是个符号了。有些观点却认为,民族存在取决于民族意识。栾凡(2005)认为:“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发展及其特点的一种社会群体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某个民族共同体的认识,是本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与其他民族差异的认知结果与体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通过分析清代高层统治者,他的结论是:在乾隆看来,对汉文化的造诣达到较高的层次,并不能作为汉化的标志,只要保持强烈的民族意识,顽强地维护本民族个性,就能抵制汉文化的侵蚀。乾隆时期所实行的既超脱又驾驭的民族政策,就是乾隆民族意识的具体体现。扎拉嘎的观点更为直接,他说:“清代的中国文化既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又是由满族文化为重要导向的文化。经过清代的融合过程,满汉两个民族不仅同时使用汉语,而且在文化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有了更多共同的因素”。这就把和而不同这个概念又提了出来。《红楼梦》作为文化交叉互动的产物,在准确刻录了部分典型的满族习俗的同时,也摄取了大量光艳的汉文化色彩,因此推出了这部满汉相间、明暗杂糅的力著。
  在民族习俗的完整性方面,最先要界定的是风俗习惯这个概念。余梓东(2006)的定义是“一个特定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风尚和习俗。”。简言之,风俗习惯也就是民俗。黄宗汉(1998)有言道:“民俗内容丰富,举凡平民百姓的信仰崇拜、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习俗、娱乐演唱等等均可列入,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故也有称之为民俗文化的”。如果把民俗的外延成分缩小,盖之以“满族”这个族属,也就形成了“满族民俗”这个次级生成术语。一旦这个次级术语继续嫁接给《红楼梦》,也就成了课题研究的一个方向的三级层次。倪旭前(2003)是这样总计《红楼梦》的民俗的:“古典经学、史学、诸子哲学、散文、骈文、诗赋词曲、书法绘画、平话戏文、诗谜酒令、八股对联、儒佛道教、礼节仪式、星相医卜、饮食服装以及各种风俗习惯,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显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此之前,刘厚生先生(2001)在概括评价《红楼梦》总体民族特征时说,它“是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充分体现了满汉融合的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胡文彬(1998)总结《红楼梦》民俗时焦距调得更具体一些:“前80回的民俗事象与后40回民俗事象的比较,小说中民俗描写与女性人物的关系,民俗事象情趣雅俗等等,都可以概括出一些特点来”。
  《红楼梦》学术研究的时空跨度是膨胀性的,其边际即使是职业性著名红学家也有步履难及的时候;满族文化是庞大的,大到浩如烟海的程度,海量的文献由于文字的湮灭和人力资源的匮乏成了文化秋风中的满地静叶;满族文化框架下的满族风俗研究是璀璨民族群星里夺目的明珠,当代东北民俗文化之所以红遍全国,正是这种民俗活跃因子生生不息的呼唤;《红楼梦》满族风俗研究是散金落玉式的,百年学术和万里学人的闪光智慧需要构架起一幢自成体系的四合院,让每个房间都能撑起出别具特色的窗子,散发出白山黑水的雄浑的质朴。

  2 主要研究内容

  周汝昌(1989)说:“汉学中出现了三大显学:一曰‘甲骨学’,二曰‘敦煌学’,三曰‘红学’。”这种誉美之辞不是空穴来风,作为显学,它具有鲜明的特征、区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红楼梦》的满族风俗研究这个课题放在以民族学为主体的这个一级学科下进行关照和审视,透过时空向人们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满族风俗。研究的内容建议涵盖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绪论,首先指出,从《红楼梦》里反向准确还原满族独具特色的饮食、嫁娶、起居、服饰、娱乐游艺等标志性风俗,是继承和弘扬中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其次是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继而阐明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二是阐述满族族群意识,界定满族族群意识的内涵和特征,从历时角度分析作者曹雪芹的谱系衍变,得出曹雪芹满族族群认同意识的取向,证明《红楼梦》是能够代表满族文化的不朽作品。三是从满族生计方式这个角度证明满族家庭是靠什么生活的,怎么生活的。支持研究有以下几点,即满族家庭的经济结构;满族家庭的收入来源;满族家政管理,其中详细论述家族结构、经济管理范式、女性地位、劳役用工;满族衣食住行,本节分别详细描述各自风俗特征,是全文的重心所在。四是从满族人生礼俗这个角度切入独具特色的满族风俗。支持研究的支点包括三个方面,即婚姻礼俗,论述满族早期的婚姻制度和满族婚娶程式;生育礼俗,列举满族的生育观念、分娩与月房、婴儿祝吉礼,之后是生理之外决定意识的培育观,也就是儿童的教育,教育作为满族的意识形态决定着满族的生存方式;丧葬礼俗,阐释丧葬观和丧葬程序。研究从生命起止的线性出发,透视出满族自然人生。五是从满族社会生活礼俗这个角度具体阐述满族生活究竟有什么样的特征。支持研究的包括旗人心理特征、旗人语言、人际礼仪、岁时节庆、寿辰特征、游艺娱乐等。通过满族人日常行为举止来说明这个民族和其他民族有什么不同,进而证明满族是独立存在的群体。六是从满族信仰民俗这个角度出发论述主宰本民族精神领域的信仰特质。支持研究的包括满族神话传说萨满教的影响、家族祭祀、物象(花草、杨柳、山石)崇拜等四个部分。
  通过上述六个不同角度,层层论述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满族风俗,而《红楼梦》则是承载和传达这种风俗的主体媒质。

  3 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取的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分法。物质文化指的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及其创造方式,包括劳动工具和人类为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是物化概念。精神文化是指人们的文化心理、道德伦理观念、哲学、政治、艺术宗教等,是思想范畴。制度文化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及其运行方式,以及宗教、婚姻等各种风俗制度,属于行为规范。从层次上说,物质文化处于表层,精神文化处于深层,制度文化处于沟通上下的中间层。民族文化囊括了上面三个层次,满族风俗是涵盖了三个层次的富有特色的文化,研究满族风俗最主要的是运用民族学原理,其次是结合民俗学原理、历史学原理、社会学原理、跨文化比较等。以民族学为主线的多种研究理论对于认知和弘扬满族文化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体现于以下三个方法,即:(1)文献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也叫历史文献研究法,是以满族文化资料的历史文献和其他文献为基础,收集和查阅大量的前人研究的文献,包括历史档案、民族志和历代学者满族文化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把握满族风俗的来龙去脉,比较准确地进行梳理和剖析满族风俗在《红楼梦》中的体现。通过文献分析方法,能够拓宽研究视野,使论证有据可依,读后使人信服,才能对满族风俗有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2)文化比较研究法。该方法也称跨文化比较研究法,满族是中国各民族的一员,远古时代就和汉民族有过文化交流,基历史发展轨迹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从龙入关”以后,全盘吸收汉族文化的精髓,使民族文明实现了举世震惊的跨越式进步。满族文化也影响着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其他民族的发展变化,这样就形成了文化上的满汉全席,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红楼梦》作为满族文化代表作,极富满族风俗、风情和风格,负载着满族文化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满族文化表征,运用文化比较研究法能够更清楚地透视出满族历史文化特征。(3)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满族风俗是满族文化的核心,与其他文化的联系盘根错节,各种文化所归属的学科或多或少地可以找到满族风俗的触角。这些触角如果伸向过去,就涉及到历史学知识;伸向饮食,就涉及到农牧业知识;伸向保健,就涉及到养生和医学知识;伸向住宅,就涉及到建筑学和生态学知识;伸向服饰,就涉及到美学知识;伸向日用器具,就涉及到工艺知识;伸向民族个性,就涉及到心理学和伦理学知识;伸向家政管理,就涉及到文化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知识;伸向宗教信仰,就涉及宗教文化。以民族学为母盘的各学科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是个立体模型,决不是学科交叉和嫁接的有意炫耀。研究满族风俗这种民族精神文化产品只有和不同学科明晰、系统、科学地接合,才能从满族外在生活形态中寻找到固化为满族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特质来。

  结语

  整部《红楼梦》“假语村言”,隐藏了“包衣-仕宦”双重身份和“满籍—汉姓”双重族别这一基本“真事”,寄托了作者“对汉民族本根和反奴—自由个性本根意义的寻求”,但是,由于它产生的背景是18世纪,满族风俗已经随着八旗的步履渗透汉族的各个角落,深深刻进了作者的骨髓,不论作者怎样地隐匿满族风俗的印迹,这种印迹也是难以抹去的。总体上看,亦满亦汉浓郁的民俗贯穿了《红楼梦》,随着时间的推移,满俗汉化使普通当代人往往很难甄别出两种文化究竟有什么不同。为此,从作品中追踪溯源,科学地详细剥离出满族风俗,准确还原满族独具特色的饮食、嫁娶、起居、服饰、娱乐游艺等标志性特征,是继承和弘扬中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唐彦临.从风俗运用看《红楼梦》曹著与高补的悲剧精神[J].红楼梦学刊,2007(4).
[2]王明霞.从满族家庭礼俗看其民族的伦理道德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3]陈景河.论《杠楼梦》中神灵人物的原型母题(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3).
[4]胡文彬.历史的剪影——《红楼梦》与中国民俗文化[J].红楼梦学刊,1998(1).
[5]祁美琴.清代内务府包衣对清代文化的贡献[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3).
[6]严明.《红楼梦》风俗描写的特点[J].红楼梦学刊,1998(4).
[7]彭昆仑.评“红学之路怎么走”[J].红楼梦学刊,1997(1).
[8]吴世昌.为红楼世界题辞[J].学刊,1986(4):25.
[9]钟高翔,杨光宗.文学经典《红楼梦》的文本演变与历时性传播[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0]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804.
[11]吕智敏.论京味文学的源流与发展[J].中国文化研究,1997.
[1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四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13]王卓.《红楼梦》人物谱系模式的神话原型追索[J].社会科学战线,2002(3).
[14]静轩.《红楼梦》中的东北风神[J].红楼梦学刊,2004(1).
[1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满文老档[M].北京:中华书局1990:1697.
[16]赵志忠.《红楼梦》与满族习俗[J].明清小说研究,2008(2).
[17]清太宗实录,卷54[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纪昀等.钦定八旗通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555.
[1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1.


作者简介:吴松林(1964~),男,满族,黑龙江省望奎县人,博士研究生,东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译介、满学和诗词研究。

分享到:

TAG: 红楼梦 满族 满族民俗 吴松林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